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鸭脷洲北
香港南区区议员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鸭脷洲北(英语:Ap Lei Chau North,代号D03)是香港南区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88年设立,1991年采用现名,议席自2021年起悬空至2023年取消,悬空前的区议员为民主党成员陈炳洋。
范围及名称
选区位于鸭脷洲东北部,故以此为名,包括鸭脷洲大街、悦海华庭、深湾轩,与其相连的选区有鸭脷洲邨、利东一、利东二和海怡东,并且与香港仔隔海对望,投票站设于鸭脷洲市政大厦内的鸭脷洲体育馆。
沿革
鸭脷洲以传统渔业居民为主,在1982及1985年区议会选举都与香港仔合并为香港仔及鸭脷洲选区。1988年区议会选举因应人口增加,整个鸭脷洲划为一个选区,选出两名议员,由三人竞逐,结果由原香港仔及鸭脷洲区议员兼香港公民协会成员杨翠珍及民协黄敬祥成为首任议员。
1991年区议会选举,整个鸭脷洲划为两个选区,包括以利东邨为主的双议席利东选区及以鸭脷洲其他部分为主的单议席鸭脷洲北选区,鸭脷洲北选区当时更包括鸭脷洲邨及建筑中的海怡半岛范围,杨黄二人分途进击,杨翠珍出选鸭脷洲北,黄敬祥则出选利东;本区由杨翠珍以2,247击败自民联的阮秀维1,415票当选。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取消区议会委任议席及双议席选区制度,全面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并改由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制定,区议会选区数目随人口变动而大幅增加,因应本区人口上升,海怡半岛、鸭脷洲邨及鸭脷洲大街一带各自划为一个选区。
1994年区议会选举,鸭脷洲北选区以鸭脷洲大街为主。杨翠珍不再参选,时任鸭脷洲区的市政局议员黄敬祥由于原属利东选区的渔安苑改划到鸭脷洲北而转战本区,而新的利东二选区则交给义工黄志毅参选,他最终以1,463票击败得票558票的公共事务评议会成员吕思薇。
1999年区议会选举黄敬祥自动当选连任。2003年区议会选举,民主建港联盟派出周锦强挑战,最终以320票不敌黄敬祥。然而2004年12月底,黄氏在利东邨的议员办事处内自杀身亡,触发补选,吸引到五人参选:独立人士陈定荣,得票25;独立人士张锡容(曾任黄敬祥义工;当时得到南区马月霞、陈若瑟等街坊派势力支持),得票702;民主党成员尹锦章,得票491;自由党成员吴庭杰 (吴庭训),得票321;独立人士赵烱成(时任区内悦海华庭业主立案法团主席),得票702。由于经重点后张赵二人仍然同得702票,最终张氏在抽签后赢得议席。
2007年区议会选举,赵烱成再次与张锡容对垒,但却以1,341票不敌张的1,752票,张氏成功连任,而时任渔安苑业主立案法团主席关耀荣亦有参选,但只得671票。
2011年区议会选举选区有所改划,渔安苑划入利东一区,鸭脷洲北区则划入原属利东一区的深湾轩。该年选举由两名独立人士张锡容与张永豪竞逐,张锡容继续得到南区街坊派势力支持,而张永豪则是区内金发大厦业主立案法团主席,得到民建联的推荐以测试在区内的动员力,地区人士亦表示民建联派员挑战,是由于张锡容系出黄敬祥,并非根正苗红有关。最终张锡容再次成功以1,527票击败对手的841票连任。此后张锡容为稳住在建制派中的正当性,2012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为工联会王国兴助选,而民建联亦逐渐加强区内地区工作,包括派出成员黄才立参选悦海华庭业主立案法团,及由委任区议员杨位款跟区内组织如鸭脷洲街坊会打好关系。
2015年区议会选举,张锡容面对梁国强挑战,结果张以1,556票多于对手的755票连任。2019年区议会选举,张锡容竞逐连任,民主党派出外号“山卡啦”的网络红人陈炳洋参选挑战,结果陈取得超过六成选票当选。2021年7月9日,因应政府计划追讨协助民主派初选区议员的酬金津贴传闻所带动的区议员辞职潮中,陈炳洋跟随其他南区民主党区议员辞职。[3]
议席借此一直悬空至2023年选举改革被撤销,与鸭脷洲邨、利东一、利东二、海怡东、海怡西、黄竹坑、海湾和赤柱及石澳选区合并为南区东南选区。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注:1982年及1985年为香港仔及鸭脷洲选区,范围更包括香港仔,而1982年只有一席,于1988年鸭脷洲与香港仔选区分拆,划为鸭脷洲双议席选区。
历届选举结果
Remove ads
资料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