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齐柏林 (台湾)
臺灣導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齐柏林(1964年12月27日—2017年6月10日)[8][9],台北市人[10],籍贯河南安阳[11],中国国民党籍。为台湾空中俯瞰拍摄导演、摄影师、环境保护运动者,有“一代空拍大师”的美誉。获首任交通部台湾区国道新建工程局局长欧晋德赏识,负责空拍记录重大工程,内容以公路建设为主[12],开启长达20余年的空拍工作。拍摄题材有台湾地景、台湾河流、台湾生态,并向台湾大众提倡环境保护。
![]() |
Remove ads
2016年三立电视邀请齐柏林为新戏《一千个晚安》担任视觉总监。同年10月,齐柏林将25年来拍摄的台湾空拍影像整理后成立“齐柏林空中摄影影像数据库-itaiwan8 爱台湾吧”[13],民众可直接在线上申请影像授权。
2017年6月10日,齐柏林搭乘凌天航空空拍直升机,在拍摄代表作《看见台湾》续集《看见台湾II》的空中勘景途中,于花莲县丰滨乡长虹桥附近山区坠机殉难,享年52岁。
Remove ads
生平
1964年生于台北市,名字“齐柏林”是其父去算过笔画取的,与同名的飞船没有关系[14]。齐柏林以商业拍摄房地产广告起家,他对此表示过多的美化照片拍多了,反而有要“拍出真实”的冲动。[15]
1990年进入国工局担任行政工作,1991年起开始负责以空拍记录国道三号等高速公路的兴建过程。之后齐柏林开始租用直升机从空中拍摄台湾的地景超过二十年,飞行时数超过1600小时、拍摄影像超过30万幅。
自1998年起,齐柏林于《大地地理杂志》发表空中摄影作品。
2005年,他于台北中正纪念堂及台中科学博物馆举办台湾最大规模户外摄影展览。在这段期间内,齐柏林一直都是以拍摄平面影像为主。

1990年代,齐柏林向时任国工局长欧晋德进言:“工程照片要从高空鸟瞰才有规模。”被欧晋德采用,自此国工局开始租直升机并交由齐柏林负责空拍,北二高接近完工时。齐柏林再向新任国工局长郑文隆建议:“空拍应结合高速公路与土地的关系。”促成《北二高映像─怀抱大地的深情》一书,书中空拍照强调高速公路与周边地景的关联。[16]

齐柏林在2003、2004年采访中表达出对土地的关怀,齐当时说:“台湾景观空中鸟瞰一片翠绿景象不再翠绿,许多高山已被挖得坑坑洞洞,而都市也因密密麻麻建物林立,变得奇丑,没有景观。”他表示,许多高山河流一下雨就山崩土流,高山建设一步步尝到恶果,土石流、崩塌都是开路、开发带来恶果。齐柏林曾拍到不肖业者把一卡车、一卡车废弃物偷运到海边掩埋。他感慨地说:“你知道吗?只有人烟罕至处,才是漂亮的……。”[16][17]
从作品来看,齐柏林10几年前就以空拍照纪录被破坏的环境,如2005年,中正纪念堂举办影像展“山的呼唤”,展出齐柏林120余幅空照图,其中就包括1998年大园空难过后的影像、还有因2001年桃芝台风遭土石流淹没的南投水里乡郡坑村。[18]
以及2004年,时任经建会副主委张景森因敏督利台风搭直升机前往中部灾区勘查,即邀齐柏林随机拍摄。齐也边空拍边把原本青山绿水却被滥垦、滥建破坏的地方,指给张景森看。后来由民生报先取得拍摄照片,除了纪录大甲溪南岸山壁上因暴雨冲刷,山壁土石崩落冲垮3条公路,齐柏林也拍下被密集开垦盖民宿的清境农场,还有德基水库河面沉沉浮浮、密密麻麻巨型树干。[17][19]
同年,齐柏林也以空拍照纪录位于澎湖县[马公市]]的红毛城遗址,因海军工程被挖成两半。[20]
2005年,齐柏林将拍摄从空中拉回地面,应奥比斯防盲救盲基金会之邀,远赴新疆一周,拍摄基金会义诊幼儿眼疾过程,共带回2,000多张照片,做为公益募款之用。[21]同年,台东县委托齐柏林空拍台东自然景色,包括东海岸、花东纵谷、南回线、嘉明湖及绿岛、兰屿等景致。[22]
2007年,齐柏林爬上高达183.5米的单塔斜张桥南二高高屏溪大桥塔顶空拍时,发现许多鸟骸,国工局担心该些鸟类可能是飞行时被大桥夜间灯光迷惑而撞死,便邀请鸟类专家黄光瀛前往查看。黄光瀛初步判断是游隼猎食后的遗骸,国工局也配合在桥塔平台上安置两部红外线照相机,终于拍到3只游隼把桥塔当“餐桌”的猎食身影。[23]
Remove ads
2009年发生八八水灾后,齐柏林乘着直升机飞入灾区拍摄,他体悟到光是平面影像不足以让人真实地感受到台湾的土地正面临著危机,而且台湾还有更多的地方是值得被记录下来,再加上看到卢·贝松和亚恩·阿蒂斯-贝特朗合作拍摄的纪录片《家园》,所以他将自己近新台币300万元积蓄投入,并将自己的房子向银行抵押借贷600万元,购入近新台币3,000万元的专业空拍设备,展开台湾首部空拍纪录片的拍摄计划[24][25]。2009年11月,齐柏林创立台湾阿布电影公司(Above Taiwan Cinema,Inc.;“阿布”是对应英语“Above”的音译),除了制作多部以空拍为主题的影像作品[26],首部长篇电影作品即齐柏林盼望已久的空拍纪录片《看见台湾》(原定名《域望》)[27][28]。

2011年7月9日,齐柏林在中华民国总统府《治国周记》中与时任总统马英九对谈,该周记篇名为:“高空俯瞰之眼,飞阅台湾家园”[29]。
2012年11月21日,由内政部营建署委托齐柏林的电影公司制作的纪录片《飞阅台湾国家公园》,举办首映记者会[30]。该影片并获得第46届休士顿世界影展金牌奖[31]。
2012年台北电影节首播《看见台湾》部分片段,2013年11月1日上映[32][33],并且该电影在同年也是第一届桃园电影节的开幕片[34]。

2013年,《看见台湾》获得第五十届金马奖两项提名,并荣获最佳纪录片奖。
2017年6月8日,举行《看见台湾》续集《看见台湾II》开镜记者会,他期望把视野扩展到台湾之外,包括中国大陆、日本、马来西亚,最远到达新西兰。齐柏林在记者会上再三提及,经许多学者考证已证实,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是来自于四、五千年前台湾的原住民,透过一叶扁舟航向南太平洋,他希望“看见台湾II”能唤醒台湾民众血液中沈睡的“冒险DNA”,而不要只是以“小确幸”自满[35][36]。
齐柏林曾有过空拍差点坠机的经验。山区不稳定气流是最大威胁,齐柏林曾在屏东大武山区遭遇落山风,被刮到太麻里海边,甚至连台北近郊磺嘴山的下降气流,都曾让直升机差点坠毁,却意外拍到牛群被直升机低空掠过吓得狂奔的镜头。不过齐柏林还是感叹:“拍照速度赶不上开发进度。”[37]齐柏林甚至说,濒临生死关头,他只怕相机坠落,不担心个人安危。之所以愿冒生命危险长年空拍记录台湾地景,是因很爱这片土地,且“越看到它‘不堪’的一面,就越想爱护它。”[15]
齐柏林分享,几次到过玉山主峰,近4千米高度(海拔3,952米),冻得他两手发紫,更曾遇上强劲气流,直升机不断摇晃,吓得大家脸色发白,齐柏林力求镇定,“一面支撑身体一面举起相机,把高山气流翻越主峰的一刹那画面逮个正著,可是回来后整整累了2天……。”[16]
深知每次起飞都是冒险、“在天空中都是生死一瞬间”的齐柏林说:有时天候不好,海上大风一吹,混乱的气流,摇晃的机身,让他不禁害怕地自问:“我干嘛在这里?”但一回家,整理拍出来的照片,原来的疑惑都会消失无踪,马上又想出发,继续用空拍说台湾故事。他表示:每次飞上天空,抓取前所未见的画面,回到陆地感动更多人、发挥影响力,这正是探险的意义与精神。自豪于冒险精神的他勉励年青人不要怕困难、勇于尝试追梦,“你的血液中一定要有冒险的因子存在!”[38][39][40]
前国工局局长郑文隆形容齐柏林空拍时“很恐怖”,整个人有一半悬在直升机外,让他看得冷汗直流。不过,齐柏林表示,租用直升机一小时花费10几万元,空照必须紧抓时间、全神贯注,“那时候根本不知道害怕。”[41]
由于国工局每年只编列20小时租直升机的空拍预算,若要空拍国道以外景致,以齐柏林公务员薪水收入,不足以支撑每小时10万以上直升机租金,因此齐柏林常靠“搭便机”空拍,如离岛、高山上气象局人员搭乘直升机换班、直升机公司承揽林务局业务进行高空喷洒农药,或直升机要出任务帮台电吊挂工程,以及土建公司盖吊桥,直升机驾驶朋友都会主动通知齐柏林搭便机。乙吉建设公司董事长黄木寿,曾需搭直升机到玉山监督工程,也多次无条件让齐柏林搭乘,甚至包机赞助其空拍。[42]
齐柏林表示,以空中拍照而言,每次至少要带6台专业摄影机,价值百余万元。但器材常因空拍海景、高低温落差极大,沾上盐分、水汽常需送洗,耗损快,常要更新。[42]为因应高山酷寒,齐柏林特别设计适合在低温环境,可灵活操作相机的保暖手套,但他也强调空拍完回程一定要赶快脱衣服:“直升机在回程,高度快速下降,气温也跟着从零度拉升到三、四十度,脱慢了,保证会中暑……。”多年经验累积也让他如愿申请“特种目视飞行”许可。[17][43]
齐柏林说,在乡村、小岛上空拍照,最低高度不能少于500英尺(152.4米),城市中高楼林立,则需升至1500英尺(452.7米)。齐柏林指出,空拍条件严格,光线、照明度要求高,因此冷锋过后大气较明净,或台风来袭前后都是拍照好时机。齐柏林也多次在禁航区博爱特区外抢拍好照片,机师会一再紧张催促“快点”,让他练就短时间完成构图、测光及对焦的摄影快功。[43]
齐柏林表示,为大地地理杂志拍摄作品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1999年8月拍摄整修完成的雾峰林家花园,因为当年9月林家花园随即毁于九二一大地震,使该套照片更形珍贵。齐柏林指出,读者回馈是空拍后的最大安慰,他说,一位住在高雄旗津海边、嫁到台湾的山东青岛女声乐家,看到齐柏林所拍一帧旗津海岸空拍照片,也有摄入女声乐家的家,于是女声乐家向齐柏林购买该帧照片后,放大十几张寄回山东,告诉家人:“这就是我住的地方!”[16]
齐柏林形容其空拍的国道“是在碧绿大地,披上一条条白玉锦缎。”他形容北二高因为在都市外围、沿着山壁兴建,在空间不足情况下,交流道无法采取传统的苜蓿叶型,而必须配合地形变化,“就像女孩子打丝巾时千变万化,有的千回百折、有的简单俐落,但各有风情。”[41]
Remove ads
2013年,齐柏林代表作《看见台湾》上映后,揭发日月光半导体工厂(K7厂)在高雄市后劲溪排放大量废弃污水,引发社会大众广泛讨论。
台湾南投清境农场附近建满欧式风格的各式民宿,但借由齐柏林的空拍镜头,发现这里的部分民宿存在着环保和安全上的合法性问题。行政院对此加速动作,在2013年11月29日召开“国土保育专案小组会议”成立了“国土保育专案小组”[44],大规模厘清调查清境地区的民宿,内政部也规划制作清境地区灾害的潜势图[45],进行相关因应。
此纪录片揭发众多台湾地区的环境问题,除上述所提以外,还包括嘉义阿里山祝山车站后方山坡的崩塌问题[45],和新北市乌来区乌来温泉产业群聚地区的管线私设问题[45]等,为国内的环境保护提出改革意见与倡议。
当时众多企业和店家为此遭到调查,而出现反弹与不满,网络上也出现不少提醒齐导注意人身安全的留言,对此,齐柏林本人在希望大众理性面对相关问题的同时,曾说:“画面会说话,不用赘言,就看得清楚。任何人看了,都会知道危险。生命很珍贵,不必为了赚钱和利益做这些事。”[44];此外,他也曾说:
“ | 台湾过去实在是非常美丽噢!但是这几十年来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实不经意地伤害了她。[46] | ” |
Remove ads
2017年6月10日中午约11点56分,齐柏林团队进行《看见台湾II》空中勘景的途中,隶属凌天航空的贝尔206空拍直升机(机号B-31118),在花莲丰滨乡大港口长虹桥附近山区坠毁,包括齐柏林本人、助手陈冠齐、机师张志光在内的3人全数丧生[47]。
由于过去齐柏林与军方合作密切,国防部对于齐柏林罹难深感遗憾与不舍,表示国防部由衷感谢过去齐柏林曾数次协助空军拍摄纪录片、微电影,包含空军救护队2015年成立60周年,齐柏林特别率团队拍摄“空军救护队60周年微电影”,并以“看见台湾,慈航天使”为主题,呈现不管在白天、深夜或高山、大海,只要有紧急救难状况,就有海鸥救难直升机的身影。另外空军也在脸书粉丝专页上传与齐导的合照哀悼。[48]
6月12日上午8时左右[49],空军司令部,为感谢导演齐柏林及其摄影团队,对国军的贡献,派遣两架C-130运输机[50]协助运送遗体,从花莲启程,于上午9时35分回到台北松山机场[51],并列队敬礼向他致敬[52]。
6月24日至7月11日期间,台湾阿布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策划“看见齐柏林”纪念展,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出席展览首日时在现场颁发褒扬令[53],褒扬令全文如下:
知名空拍导演、环保行动者齐柏林,器宇淹旷,耿絜坚芳。少岁呈显艺术天分,醉心摄影美学,诚勇追梦,理趣遐悠。旋入交通部国道新建工程局,依藉镜头勤摅重大建设始末,蔚开工程机关先河;以《经典公路-国道幸福五号》获颁优良政府出版品奖;横翔捷出,早擅英华。莫拉克台风肆虐,爰毅然却弃公职,勉力筹资空拍实景,体现台湾土地之美丽与哀愁。经由空中鸟瞰视野,梭巡家园劫后伤痕;审视国土规划议题,践履生态保育职志,洞中肯綮,笃见孤怀;夙愿闳襟,敬业不迁。嗣开拍《看见台湾》纪录片,披露废水污染滥垦,揭示环境发展变迁;俯视山川海岳地景,推升国人环保意识,言微旨远,殚忧极瘁;雅操深衷,正声赫然。曾获颁金马奖最佳纪录片、休士顿国际影展长篇纪录片评审团特别奖暨摄影金牌奖、国际绿色影展金太阳奖等殊荣,绝技懋绩,群流企仰。复赓续筹拍《看见台湾II》,传达“环境无分国界,生息休戚与共”理念,跨越种族文化藩篱,提供前瞻省思空间;扩大国际关怀面向,引领全民参与浪潮,卓行烁德,靡然向风。讵料壮志未酬,迺今盛年逝踵,憾惜轸悼,应予明令褒扬,用彰贤彦,旌表遗徽。


2017年7月14日,在台北市第二殡仪馆举行告别式,7点半进行家祭,随后于8点15分举行公祭,遗体火化后,长眠新北市金山金宝山园区[54],8月17日在园区内举办齐柏林揭碑仪式[55]。
Remove ads

2017年5月,齐柏林曾空拍远东集团旗下亚洲水泥(亚泥)位于花莲太鲁阁新城山的采矿场,他拍下全景,把画面传给友人,感叹的写下:“比5年前(编按:2012年)挖得更深了”[56],齐柏林身故后引发社会关注亚泥的新城山矿场案[57]。
3月14日,经济部通过了亚泥新城山矿权20年展限,以往申请通过展限的程序至少要2年时间,但亚泥只花了3.5个月,且正值立法院对《矿业法》修法的期间[58][59][60],经济部面对立委质疑时称无法撤销亚泥矿权展限[61]。6月12日,经济部表示矿务局长朱明昭在3月亚泥案通过前曾提出退休,并于5月上旬获准,但依然引起争议[62][63]。6月19日,经济部称经检视后程序并无违法,亚泥对于各单位意见回复都相当快速,才让程序可以加速进行,也无须原民知情同意[64][65],行政院对于是否撤销亚泥展延表示将补办环评[66]。
6月14日下午4时,地球公民基金会在网络发起的撤销亚泥展限的连署,参与人数共计达到19.4万人[67],到15日早上已经突破20万人连署[68],地球公民基金会顾问蔡中岳表示,行政院的回应至今仅限于未来的矿业法修法方向,却回避处理行政机关已明确违法的亚泥展限处分。针对行政院与经济部修法内容的数度不同调、未提出具体修法期程,现在除了要求完全执政的蔡政府厘清细节并做出具体承诺,更要求行政院立即废弃亚泥新城山矿权20年展限的行政处分,他们也将在25号和更多当地族人一起到总统府,让政府真正“看见台湾”[69]。6月25日,20多个连署民间团体发起“看见亚泥 抢救太鲁阁”大游行,游行行列一路沿中山北路高喊“撤销亚泥、矿业改革”,在下午4点20分抵达总统府前凯道,并排成“看见台湾”的图示,主办单位表示,估计到场民众超过8,000人[70]。
6月20日,台湾环境保护联盟发声明悼念齐柏林,并且对齐柏林在拍摄《看见台湾》时发现的环保问题,提出相关单位是否都有妥善解决的质疑,也提出希望政府正视国土保育问题,要求10年内不侵扰山林及海岸[71],同时强烈谴责经济部对亚泥的展限核准[72]。
6月28日,台北地检署已分他字案调查亚泥展限相关行政程序有无涉及刑事不法[73][74]。监察院也已对该案立案调查[75]。9月20日,监委对于造成行政疏失的政委林万亿、张景森和当时的经济部长李世光及矿务局长朱明昭等共6人提案弹劾但全数失利,因而改提对失职机关的纠正案[76]。
2019年6月12日,监委纠正原民会、花莲县政府以及花莲县秀林乡公所[77]。7月11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撤销亚泥已展延的矿权,创下原住民咨商同意权胜诉的首例,本案仍可上诉[78]。2021年9月16日,最高行政法院维持高院见解,判决确定[79]。
Remove ads
家庭
接棒计划
在齐柏林过世后,台湾阿布电影于2018年6月8日成立看见.齐柏林基金会,主要目标除了将齐柏林生前的作品数字化之外,还有寻找接棒人才[82]。
作品
出版日期 | 书籍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1997年 | 《北二高映象:怀抱大地的深情》 | 叶焕辉、齐柏林 | 交通部台湾区国道新建工程局 | ISBN 9570201266 |
2004年11月28日 | 《上天下地看台湾》(明信片书) | 齐柏林 | 秋雨文化出版 | ISBN 9867680685 |
2004年11月28日 | 《飞阅台湾:我们的土地故事》 | 齐柏林 | 秋雨文化出版 | ISBN 9867680677 |
2012年11月3日 | 《从空中看台湾:齐柏林空中摄影集》(二版) | 齐柏林摄影,陈世一、陈慧屏文字 | 猫头鹰出版社 | ISBN 9789862621103 |
2013年10月24日 | 《我的心,我的眼,看见台湾:齐柏林空拍20年的坚持与深情》 | 齐柏林 | 圆神出版社 | ISBN 9789861334691 |
2015年12月2日 | 《岛屿奏鸣曲:齐柏林空中摄影集》 | 齐柏林 | 台湾阿布电影 | ISBN 9789869246705 |
Remove ads
年份 | 作品名称 | 出品单位 | 备注 |
2012年 | 《鸟目台湾》 | 台湾阿布电影 | 齐柏林空中摄影、刘克襄撰稿、陈明章音乐、田丽云/刘克襄旁白。 |
2013年 | 《飞阅台湾国家公园》 | 行政院内政部营建署 | 齐柏林空中摄影。 |
2013年 | 《看见台湾》 | 台湾阿布电影 | 齐柏林空中摄影、执导,吴念真旁白。 |
2014年 | 《台中心动》 | 台中市政府新闻局 | 齐柏林空中摄影。 |
2017年 | 《看见台湾II》 | 台湾阿布电影 | 齐柏林空中摄影、执导。拍摄作业于2017年6月10日,在筹拍阶段勘景途中,因发生直升机坠机空难暂停拍摄。 |
-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五月天,空拍部分)
奖项
纪念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