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400系列公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400系列公路(英语:400-series highways)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系列高速公路,构成该省省道网络的一部分。此系列公路具有严谨的标准规格,部分设计特点更获北美其他交通部门建设高速公路时所仿效,当中包括局部苜蓿叶型互通立交(parclo interchange)以及由新泽西护栏设计演变而成的安大略高墙护栏(Ontario Tall Wall)[1]。

安省政府在探讨将某条交通走廊升格为400系列高速公路时,主要考虑该走廊的每日平均汽车流量是否达致10000架次,但偶然亦会考虑其他因素。某些交通走廊的车流低于上述门槛,但省府为了刺激该区经济会考虑将之升格至400系列公路资格(例如安省北部的400号公路延伸计划)。另一方面,某些交通走廊的车流高于上述门槛,但省府因环保、项目造价高昂或沿线居民反对等原因而放弃将之升格(例如于1970年代取消的多伦多市400号公路南延项目)。
Remove ads
历史

受到德国高速公路系统的启发,安大略省公路部于1930年代将该系统的双程分隔道路设计引进该省南部[2][3]。该地首条双程分隔道路为伊利沙伯皇后道(QEW),1934年起从连接多伦多和哈密尔顿的中间道(Middle Road)改建而成[4]。二战过后省政府继续扩展南安省的高速公路网:多伦多-巴里公路(400号公路)、横省公路(401号公路)[5]、蓝水大桥连接路(402号公路)[6]和多伦多绕道(Toronto Bypass)中的27号公路扩展项目皆于1950年代初进行或完成[5]。为了与既有的来回两线非分隔行车省道网络区别,省公路部于1952年将新建的双程分隔高速公路编号为400系列公路[7]。首三条400系列公路于往后年间陆续伸展:400号公路于1959年北延至冷水镇(Coldwater)[8]、401号公路于1964年开通至魁北克省[9]、而402号公路则于1972-82年间陆续东延至伦敦[10][11]。
省府于1950年代末计划新建其他400系列公路,当中包括贯穿哈密尔顿的403号公路[12](首段于1963年开通[13])、连接拟建多伦多当河谷园林公路的404号公路[14](首段于1977年开通[15])、在昆士顿通往美加边界的405号公路[16](首段于1963年开通[13])、连接圣凯瑟琳斯和威兰的406号公路[17](首段于1965年开通[13])、绕过大多伦多地区北部的407号公路[18](首段于1997年开通[19])、通往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的409号公路[20](首段于1974年开通[21])、以及贯穿渥太华的417号公路[22](首段于1960年开通[23])。
1960和70年代规划或兴建的400系列公路则包括多伦多市的427号公路[24]、密西沙加的403号公路[25]、北通布兰普顿的410号公路、以及连接401号和417号公路的416号公路[26][27]。尼亚加拉瀑布城内的一段QEW支线早于1941年落成[28],但于1972年改编为420号公路[7][29]。同期其他大型工程则包括在QEW沿线兴建伯灵顿湾高架桥和花园城市高架桥,以及将多伦多一段401号公路扩建成来回12线长短途分流系统[5][30][31]。
除了尚未兴建的407号、412号、416号和418号公路外,到了1980年代中400系列公路网已大致达至现有规模[32][33]。省府随之改为重点扩建既有的400系列公路,以迎合日益增长的车流[18]。此外,省府亦于同期伸延数条400系列公路,包括将400号公路北延至帕里湾[34]、开通介乎伍德斯托克和哈密尔顿的一段403号公路[35]、将404号公路北延至纽马克特[36]、以及将427号公路北延至旺市[37]。407号和416号公路于1980年代末相继动工[18][38],而410号公路则于同期从来回两车道扩阔至四线[39]。介乎伯灵顿和皮克灵的407号公路,以及整段416号公路于1990年代末相继开通[19][40]。
踏入21世纪,省府继续扩充400系列公路网[33]:410号公路于2009年伸延至布兰普顿以北[41]、400号公路于2010年伸延至帕里湾以北[42]、417号公路于2012年西延至晏派亚(Arnprior)[43]、404号公路于2014年北延至敬诚(Keswick)以南[44]、而406号公路南端四线化工程则于2015年完成[45]。杜林区内的412号公路和407号公路东延项目第一期路段于2016年6月开通[46],而418号公路和407号公路东延项目第二期路段则于2019年12月9日全面通车[47]。427号公路北延至旺市麦健时少校径(Major MacKenzie Drive)的项目则于2021年完成[48][49]。
Remove ads
系统
现有的400系列公路系统主要以401号公路和伊利沙伯皇后道(QEW)为骨干,其他400系列公路皆直接或间接与上述两条公路之一衔接。然而,安省政府并未规定编为400系列的高速公路必需与系统中其他公路衔接(如417号公路在1999年前并未与系统接驳),这一点与美国的州际公路系统有异。另外,由于省府的交通项目预算并未获联邦政府经常性注资,400系列公路系统的扩展速度亦颇为缓慢。
400系列公路系统中的17条公路如下:
Remove ads
400系列公路的编号有两种主要产生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从400号起顺序递增至409号:当局于1952年实施此编号方法,而在此之前便已落实兴建或开通的三条高速公路(多伦多-巴里公路、2A公路和蓝水大桥连接路)亦随之编号为400号、401号和402号公路。407号公路于1960年代获编号,但项目待1987年才动工。另外,408号编号则从未被使用。
从1970年代起,新建的400系列公路主要是从固有非高速公路资格的省道升格而成,或者是在固有省道附近与其平行的新建高速公路路段。省府在固有省道的编号前加上“4”字,即成为新建400系列公路的编号,此即第二种编号方法。以427号公路为例:该公路介乎QEW和401号公路的路段是从固有的27号公路升格而成,而401号公路以北的路段则在27号公路的走线以西与其平行。
伊利沙伯皇后道没有对外挂牌的编号,但仍隶属400系列公路系统的一部分。该公路在某些安省运输厅文件中列为451号或1号公路,但省府并不对外宣传这些编号。
Remove ads
规格

大部分400系列公路皆依照省府定下的严格标准兴建,但系统中数条历史较悠久的公路(如400号公路、401号公路和伊利沙伯皇后道)则依照当时较宽松的标准来兴建。上述公路中规格较低的路段通常留待其交通流量超越其设计上限时,省府才依照现有的标准将之改建。400系列公路的基本要求为来回方向分隔行车、各方向最少两车道、并与其他道路立体交汇。
400系列公路来回各方向最少应设有两车道;高乘载车道和其他车道之间应划上带有条纹的分隔带。来回方向交通可透过草坪或安大略高墙护栏分隔;草坪分隔带需达致一定的阔度,以便排水及避免汽车越过对面车道导致迎头对撞。各方向车道左右两侧应设有硬路肩及齿棱标志线。连接匝道和主车道的加速和减速线最少应有150米长,以容许汽车在进出公路时可安全加速或减速,但在土地空间有限或交通流量偏低的情况下此规格则可免除。
大部分400系列公路的路面为沥青材质,而系统中所有桥梁的路面亦为沥青材质,唯独在伸缩缝两侧的混凝土才对外展露。沥青路面没有混凝土路面般耐用,而道路的底层结构亦需承受当局反复重铺沥青路面所带来的负荷,令道路的建造和维修成本上升。然而,由于沥青路面较混凝土路面有效抵御融冰盐的侵蚀效应,省府在气候因素影响下多数采用沥青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的400系列公路路段包括介乎温莎和提尔伯里(Tilbury)之间的一段401号公路、萨尼亚市以东一段402号公路、406号公路、407号公路和427号公路。
大部分400系列公路的设计速度上限为每小时130公里,但对外公布的速度上限则为每小时100公里。部分路段则因当地实际环境而未能达致每小时130公里的设计速限,当中包括哈密尔顿一段403号公路(速限为每小时90公里)、圣凯瑟琳斯一段406号公路(速限为每小时80公里)、以及401号、402号和405号公路临近美加边境关卡的路段(速限为每小时80公里)。

省府在所有400系列公路均采用统一的交通标志。正常的定向指示牌为绿底白字;在采用长途和短途车道分隔系统的路段上(如多伦多市内一段401号公路),长途线沿用绿底白字定向指示牌,而短途线则改用蓝底白字定向指示牌,以便与长途线区别。另外,收费公路(如407号公路)亦采用蓝底白字定向指示牌。省府在公路出口前2公里、1公里和500米均竖立出口指示牌,提示驾驶人士该出口是通往哪条道路。高乘载车道使用白底黑字指示牌,并与左上角加设菱形标志。警告标志为黄底黑字,而临时性质的道路工程指示牌则为橙底黑字。
安大略省部分城镇受省府的《法语服务法令》所覆盖,而省府在途经那些城镇的400系列公路路段上亦竖立英法双语指示牌。设有英法双语指示牌的400系列公路包括400号、401号、404号、409号、416号、417号和427号公路的部分路段。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