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炼瓦
台灣日治時期的紅磚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湾炼瓦株式会社,为台湾日治时期的一间公司,由后宫信太郎在1913年7月以资本金三百万元成立于台北市,从事砖、瓦等建筑材料生产贩售,在台湾各地设有工厂。其本原址现为南阳街与许昌街口的国泰信托大楼。

介绍
台湾炼瓦株式会社的本店位于台北市明石町二丁目二番地,除了建筑材料生产外,还有部分为玻璃制造、煤炭开发投资、相关产品贩卖以及火灾保险代理,而台湾窑业株式会社为其子会社,与台湾炼瓦本社位于同址[1]。前身为“鲛岛商行”,1899年后宫信太郎进入鲛岛商行工作担任重要管理工作,1903年鲛岛盛辞世,其子鲛岛广无意承接父亲的事业,后宫信太郎筹资接手鲛岛商行;同年为增加产量引进新式的霍夫曼窑。1908年台湾纵贯铁路通车后,产生“聚集经济”带动都市发展,台湾总督府陆续从事兴建官舍、官厅及进行市区改正等大量建设工程使得炼瓦事业勃兴。1913年后宫信太郎为规避税金62并扩大炼瓦事业,以三百万资本金设立“台湾炼瓦株式会社”成为台湾最早公司组织的制砖业者。台湾炼瓦株式会社在1918年合并了1914年才成立的撒木耳会社[2],成为台湾独大的炼瓦会社。台湾炼瓦所生产的砖块的一级品会印有“TR”的字样,为台湾炼瓦(Taiwan Renga)的商标[3],其又被称为“TR砖”,当时许多重要的建筑都以TR砖作为建材。[4]在二战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工矿处接管了台湾的纺织、玻璃、窑业等十二个单位,这些单位后来被合组为“工矿总公司”,台湾炼瓦株式会社也在其中之一。[5][6]
Remove ads

台湾炼瓦的工场位于松山、圆山、板桥、中坜、新竹、台中、花坛、嘉义、台南、高雄、宜兰、佳里、屏东、冈山、斗南和花莲港。分工场位于冬山、苗栗、大甲、丰原、员林、溪湖、北斗、斗六、仑背、土库、水林、朴子、义竹、后壁、新营、学甲、潮州、林边和草屯[1]。
Remove ads

台湾日治时期炼瓦的贩售除了工场直营贩卖外,台湾炼瓦株式会社在各地设有委托卸卖(批发)、小卖(零售)经销业者的贩售商社,提供予小额订购者购买。经销商与炼瓦工场间的关系乃需缴交一笔保证金才能取得代理贩售权。1895年10月日人引进“商工会”,以有别于本岛人(台湾人)“行郊”贸易旧惯的新式商业经营手法以拍卖会方式或在报纸刊登广告来行销产品,本岛人企业受内地人(日本人)的新式行销手法影响也日渐效法实施,然而台资企业却迟至1920年才由台湾总督府正式核准得以成立商工会。[8]
Remove ads
其他
台湾炼瓦会社打狗工场在二战后由唐荣铁工厂买下,作为中都唐荣砖窑厂,此砖窑厂仍运作至1985年才停止生产,并在2005年被列为高雄市国定古迹。
TR砖早期以生产阴刻(凹面)为主,阳刻(凸面)TR砖较前者晚出现。
目前在北台湾地区某些的文化园区、历史街区之室外地面上可见露出TR字样商标之砖面,均是再造历史现场,以现代工法再利用老砖铺设而成,并非园区、街区本身既有铺设之砖面。
在台湾北部的传统三合院民居,甚或是战后才兴建的三合院民居,也有以TR砖所建造之案例可循;近年在地方政府都市重划政策的推动下,前述砖楼房舍已加速被迫拆除、消失。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