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ㄇ()是注音符号中的声母之一,字形取自官话“幂”的古字“冖”,发音则取“幂”字的声母。《说文解字》:“冖:覆也。从一下垂也。”
“ㄇ”的发音为双唇鼻音/m/,不过单讲“ㄇ”这个符号时通常会发为“ㄇㄜ”。
在绝大多数的拼音方案里,“ㄇ”都是被写为〔m〕。
Remove ads
相关变体
“ㄇ”有两个变体,其一为注音符号扩充版本闰音符号、方音注音符号及台湾方音符号中的“ㆬ”(),为“ㄇ”中间多一竖,该符号用做韵化的“ㄇ”(“ㄇ”本身为有声子音,可以单独发声而不需接韵母),发音为/m̩/,例如粤语的“唔”字、苏州话的“呒”字。同时,它在闰音符号的粤语注音方案中也用它来表示〔-m〕,即写在字末、跟在元音后的辅音韵尾/m/,如粤语“林”〔lam〕注作“ㄌㆿㆬ”,“添”〔tim〕注作“ㄊㄧㆬ”。方音注音符号的粤语注音方案则改用“ㄇ”,例如“林”注作“ㄌㆿㄇ”,“添”注作“ㄊㄧㄇ”。
其二为解释用注音符号“”,为“ㄇ”上方多一竖,用于表示前一个字的音收为双唇鼻音,亦即两个字但只发一个音节。例如官话“山姆”,后面的姆正式注音符号应写为“
”而非原本的“ㄇㄨˇ”,而“山姆”不该发为两音节,而只发为一个音节,即“ㄕㄚㄇ”〔sham〕,“山”的收尾“ㄋ”〔n〕被后面的“姆”给取代,作用跟粤语中“ㆬ”的第二个用法一样。由于粤语注音方案选用了“ㆬ”来代替它,而台湾方音符号后来增加了“ㆰ”、“ㆱ”去取代“
”、“
”,它的使用机率也大幅下降。
Remove ads
现代用语
在官话青少年的用语中,有时候会用“ㄇ”来表示“吗”的意思(谐音),例如“好ㄇ”等同于“好吗”。
编码与拼音
- 以下汉语拼音包含扩充版本闽南方言拼音方案。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