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名张市

日本三重县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名張市
Remove ads

名张市(日语:名張市なばりし Nabari shi */?)是位于日本三重县西部,属于伊贺地方日语伊賀地方的城市;辖区主要位于上野盆地日语上野盆地南部,四周为山林所环绕。

事实速览 名张市 名張市, 日文转写 ...
Remove ads

人口

由于近畿日本铁道大阪线的缘故,利用铁路约可在一小时内抵达大阪府内各主要城市,因而发展成为大阪府的通勤城镇;在1980年代开始开发了包括“桔梗之丘”、“杜鹃之丘”、“梅之丘”、“百合之丘”、“皋月杜鹃台”、“铃兰台”多个大规模的住宅区。

直到2000年代之后,人口开始往市中心集中,名张的人口成长才趋缓。

Thumb
名张市人口分布图
名张市与日本全国年龄别人口分布比较图
(2005年资料)
名张市的年龄、男女别人口分布图
(2005年资料)
紫色是名张市
绿色是全国
蓝色是男性
红色是女性
名张市人口变化
1970年 30,862人
1975年 34,929人
1980年 44,488人
1985年 56,474人
1990年 68,933人
1995年 79,913人
2000年 83,291人
2005年 82,156人
2010年 80,284人
2015年 78,795人
2020年 76,387人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中心日语統計センター提供之人口普查数据
Remove ads

历史

过去在令制国时代属于伊贺国,由于位于大和伊势的路上,在八世纪前曾是宿场;在七世纪的壬申之乱时,后来成为天武天皇的大海人皇子在往东逃往美浓时即曾经过此地。[2]

八世纪后由于东大寺在本地设立的庄园,人口开始成长,14世纪后被各地方的小势力所割据,大致上南部为伊势的北畠氏所掌控,北部则属于仁木氏日语仁木氏的势力范围;1581年的天正伊贺之乱日语天正伊賀の乱后由织田信长所控制[3],1585年筒井定次受封于此并建立伊贺上野藩日语伊賀上野藩,但在1615年改划入津藩,此后交由藤堂氏的分家名张藤堂家日语名張藤堂家负责,也开始以城下町的形式发展。[4][5]

19世纪末江户时代结束实施废藩置县后改隶属津县,1872年的第一次府县整并中被并入安浓津县,三个月后安浓津县即更名为三重县[6]

1889年日本实施町村制,在现今名张市市区的位置设立了名张町,同时现在的名张市辖区在当时还分属藏持村日语蔵持村荐原村日语薦原村锦生村日语錦生村 (三重県)泷川村日语滝川村 (三重県)箕曲村日语箕曲村比奈知村日语比奈知村国津村日语国津村古山村日语古山村八个行政区划;1940年代到1950年代之间,名张町陆续并入周边的五个行政区划[6],1954年再与箕曲村、泷川村、国津村合并为新设立的名张市。1957年再并入古山村的南地区。[7]

Remove ads

变迁表

更多信息 1896年4月1日, 1896年 - 1912年 ...

行政

历任市长

更多信息 届, 姓名 ...
Remove ads

交通

近畿日本铁道大阪线以东北-西南方向穿过名张市的主要市区,除了名阪甲特急外,所有列车都会在名张车站停靠;从名张车站经特急列车往西仅需48分钟即可抵达大阪市内的鹤桥车站,往东则可在约32分钟抵达津市、约55分钟抵达四日市市,1小时24分抵达名古屋市

由于境内没有高速公路,得往北进入伊贺市奈良县山添村,再借由名阪国道接入高速公路路网。

铁路

观光资源

过去在江户时代治理名张的名张藤堂家的住所位于现今名张市区内,为日本少数现存上级武士的住所,经整修后已对外开放参观,其内亦有展示名张藤堂家始祖藤堂高吉日语藤堂高吉过去相关的文物资料。[8]

南部的丈六川在赤目町地区沿岸的溪谷有许多瀑布,被合称为赤目四十八泷日语赤目四十八滝,被选入森林浴之森100日语森林浴の森100日本瀑布百选游歩百选日语遊歩百選平成名水百选日语平成の名水百選,此区域与香落溪、青莲寺川沿岸的溪谷都被划入室生赤目青山国定公园赤目一志峡县立自然公园日语赤目一志峡県立自然公園

Remove ads

教育

属于伊势神宫体系的皇学馆大学过去在1998年至2009年期间曾在名张设有名张学舍,招收社会福祉学部学生,但由于招生困难,在2009年停止招生后,2011年关闭了名张学舍;不过原本位于熊野市近畿大学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日语近畿大学工業高等専門学校也同样由于在熊野面临招生困难的处境,因此在2011年接替使用原属皇学馆大学的校舍,自熊野市迁至名张。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