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宁海县

浙江省宁波市的下辖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宁海县
Remove ads

宁海县浙江省宁波市管辖的一个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三门湾之间,天台山四明山交汇之处。北邻奉化区,东接象山县,南交台州市三门县,西靠绍兴市新昌县、台州市天台县。2023年末,土地总面积1,861.2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为1,731.82平方公里,占93.4%;海涂面积为129.38平方公里,占6.95%。陆域面积中,水域[注 4]面积为155.98平方公里,水域率为9.01%[2][3]。县人民政府驻跃龙街道县前街18号。

事实速览 宁海县 宁[注 1]、缑缑城、白峤、丹邱、桃源、宁川、回浦、广度里, 国家 ...

通常认为,宁海县建县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年),至清末历属临海郡、海州(台州)、台州路台州府。民国初属会稽道,其后归属屡次变动,徘徊于宁波专区台州专区之间,直至1958年末宁海和象山合并期间划归宁波专区,后隶属于宁波市至今。建县1700余年来,出现了方孝孺、王锡桐、柔石、潘天寿等名人。

工业是全县经济的主体,有模具、文具、汽车零部件、灯具、五金机械、电子电器等特色优势产业,以及金融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生产中介服务等四大生产性服务业。拥有国华发电、得力集团、东方日升等宁波市百强企业。另外,旅游业也是全县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海县是《徐霞客游记》开篇地,并以此举办了多届徐霞客开游节,且成功推动5月19日(徐霞出游之日)成为中国旅游日。境内前童古镇、伍山石窟、宁海森林温泉等4A级旅游景区,其中前童古镇还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Remove ads

县名

通常认为,宁海建县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关于县名的由来,相传有将军率兵沿海南下,一路上波涛汹涌,至三门湾一带却风平浪静,遂名此地曰宁海。[注 5]万历郡县释名·浙江编》:“邑以濒海,名宁海者犹宁波之谓。”《重修浙江通志稿》则指名称取“海疆安宁之意”。[4]

除了正式的县名,宁海别名众多。南宋县令李知微《县学新泉记》:“宁川,海邦也。”县人王艺《后梁宣帝祠碑》:“余宦游宁川,宁川地广,山连括苍,水通闽中,得无名山大川,神灵圣迹者乎?”元朝县丞黄溍有诗《初到宁海》云:“桃源名更美,何处有神仙?”清末《宁海县歌》:“丹邱白峤古名区,西接天台东尾闾;一带文明回浦水,千秋灵气出名儒。”其中的白峤、丹邱、桃源、宁川、回浦等都是宁海的别名。另外,宁海还有别名gōu城,关于它的来源,则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今宁海县境为越国地。战国中后期,越国被楚国击溃,县境为楚国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施行郡县制,县境北部属会稽郡鄞县,南部则属闽中郡西汉始元二年(前85),会稽郡下设回浦县,县境分属鄞县、回浦两县。东汉建武初年,回浦县更名为章安县。汉朝覆灭后,县境入孙吴版图。太元二年(252),析章安县置临海县,县境分属鄞县、临海两县。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置临海郡,临海县属之,县境分属两郡。[4]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吴,县境入西晋版图。析鄞县800户和临海县北部200户,合并设立宁海县,治所白峤,属临海郡。开皇九年(589年),废除宁海县,并入临海县,相继属处州扩州永嘉郡武德四年(621年),于临海县置海州。复置宁海县,治所海游(今三门县海游街道),属海州。武德五年(622年),海州改为台州。武德七年(624年),又废,并入章安县武周永昌元年(689年),复置宁海县,治所广度里(今跃龙街道),属台州。神龙二年(706年),县东大片区域归属至新建的象山县天宝元年(742年),台州改为临海郡。乾元元年(759年),临海郡复为台州。五代时,属于吴越国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入宋版图。至元十四年(1277年),台州改为台州路两代,均属台州府[4]

民国初,废除府建制,直属于浙江省。三年(1914年),以清时宁绍台道政区置会稽道,设道尹行政公署,驻鄞县。宁海属之。十六年(1927年),废除道建制,又直属于浙江省。二十一年(1932年)10月,浙江省启用行政督察区(下简称为“区”)建制,设专员公署。第七区专署驻鄞县,宁海属之。二十三年(1933年),第七区改为第五区。二十四年(1935年),宁海改属第七区(专署驻临海)。二十七年(1938年),第五区改为第六区,宁海改属之。二十九年(1940年)7月,南部海游等17个乡镇划入新建的三门县。三十二年(1941年)4月20日,日军攻占宁波,区专署最终迁驻宁海。三十四年(1945年)9月15日,宁波收复,区专署迁回鄞县。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1947年至1948年),全省陆续简并为6个区。宁海属第五区(专署驻临海)。三十七年(1948年),第五区改为第六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隶属于台州专区。1952年10月,改属宁波专区。1957年9月,又隶属于台州专区。1958年10月,撤销宁海县,并入象山县,政府驻地先为原宁海县之沥洋[注 6],后移至原宁海县之城关,属台州专区。1959年1月,台州专区撤销,象山县划至宁波专区。1959年12月,西垫深甽两个公社划入奉化县。1961年10月,复建宁海县,象山县回治原境,皆属宁波专区。1961年12月,西垫公社、深甽公社回属宁海县。1970年,宁波专区改为宁波地区。1983年5月,沙柳公社改属三门县。1983年7月,宁波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宁海县归属宁波市[4]2021年末,全县辖4个街道、11个镇和3个乡,32个社区居委会和337个行政村。

Remove ads

行政与区划

主要领导

更多信息 机构, 中国共产党宁海县委员会 书记 ...


区划

1992年5月至6月,开展撤区扩镇并乡工作。撤销长街、力洋、一市、岔路、黄坛、深甽、桥头胡等7个区公所,将22个乡并入临近的11个镇,6个乡合并组建了两个新镇,4个乡合并组建了两个新乡,还有两个乡保持不变。

2001年2月,撤销梅林镇和桥头胡镇,并入城关镇。两年后,2003年10月,旋即撤销城关镇,分设跃龙、桃源、梅林、桥头胡四个街道。2004年8月,撤销明港镇,以胡陈港水库为界,以西并入力洋镇,以东并入长街镇。撤销双峰乡,并入黄坛镇。2024年11月,撤销茶院乡,设立茶院镇。全县辖4个街道、12个和2个。它们是:跃龙街道桃源街道梅林街道桥头胡街道长街镇力洋镇一市镇岔路镇前童镇桑洲镇黄坛镇大佳何镇强蛟镇西店镇深甽镇茶院镇胡陈乡越溪乡。其中西店镇作为卫星城市试点,被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5][6]

更多信息 宁海县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 ...
Remove ads

地理环境

县境

宁海建县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宁海县以及象山县、三门县之大部。此后县境范围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缩小,一是唐神龙二年(706年),东部大片区域划归新建的象山县;二是民国29年(1940年)南部17个乡镇划归新建的三门县。1949年1月,新昌县飞地划归宁海。1951年12月,天台县澄深村划归宁海。1957年12月,柴溪、蒋家岙、万金山三村划归象山县。1959年12月,西垫、深甽两个公社划归奉化县,至1961年12月划回。1983年5月,沙柳公社划归三门县。

1997年4月,宁海县勘界工作启动,花费两年时间,勘定了与相邻4县(新昌、天台、三门、象山)和1市(奉化)的陆地界线,明确了县境范围。宁海县位于东经121°09′30″至121°49′01″,北纬29°05'36″到29°31'29″之间,县境四至:

  • 最东点:长街镇隔洋塘村以东大塘港水库,即东经121°49′01″,北纬29°16′07″,界象山县。
  • 最南点:桑洲镇慕胡山,即东经121°17′13″,北纬29°05'36″,界三门县。
  • 最西点:黄坛镇望海尖,即东经121°09'30",北纬29°15'01",界天台县。
  • 最北点:西店镇龙王堂岗,即东经121°23'24″,北纬29°31'29",界奉化区。
Remove ads

地形地貌

Thumb
雁苍山

宁海县地势总体较高,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呈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平坦地主要分布在县域北部、中部颜宫河流域、西南白溪沿岸、东南沿海围垦区。山地可分为低山和丘陵两类。其中丘陵主要分布力洋中部、茶院、长街西北部、越溪、一市、桑洲北部、岔路西部、跃龙街道城郊、黄坛东部、深甽西北部、西店、梅林西部与东北部、强蛟、桥头胡东部;低山主要分布在深甽、黄坛中西部、跃龙街道西北部、岔路西南部、桑洲南部、胡陈、大佳何。水域面积79.18平方千米,河流主要有白溪、中堡溪、凫溪。黄坛镇西北部蟹背尖,海拔956.5米,为全县最高峰,同时也是宁海和新昌的界山。

自然资源

土地

Thumb
宁海县2009年土地利用结构图

据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宁海县共有土地183786.18公顷(275.68万亩)。其中:农用地143871.18公顷(215.81万亩),占78.28%;建设用地15021.02公顷(22.53万亩),占8.17%;未利用地24893.98公顷(37.34万亩),占13.55%。

农用地中,耕地、园地和林地占93.39%,体现了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耕地30754.15公顷(46.13万亩),按其利用类型可分为水田和旱地两类。全县过半的耕地分布在坡度不超过2度的平原地区,还有极少量耕地分布在海拔50—500米的丘陵地区,坡度大于25度的山地和梯田上。园地9892.66公顷,绝大多数为果园和茶园,主要分布在一市镇、力洋镇、长街镇和越溪乡等东南沿海地区。林地93710.80公顷,是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超过了全县土地总面积的一半,占农用地的65.14%,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山区,以深甽镇、黄坛镇为最。

建设用地中,城镇村和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除农村道路外)占83.92%,体现出城区集镇建设、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未利用地中,沿海滩涂占66.70%,分布在各沿海地区,以长街镇、越溪乡、西店镇为最,说明此三地有很大的填海造地空间。

更多信息 年份, 土地总面积 ...


Remove ads

土壤

据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县共有土壤1566.15平方千米,分为6个土类,13个亚类,35个土属,72个土种。

更多信息 土类, 亚类 ...


Remove ads

人口

202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63.1万人。[8]

2018年末,全县共有户籍人口633256人,其中城镇人口253029人,乡村人口380227人,城镇化率40.0%。[9]

经济

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3.64亿元,财政总收入100.07亿元[10]

交通

公路

铁路

甬台温铁路过境,设宁海站

旅游

  • 宁海森林温泉大道[12]
    • 长寿村河洪村
    • 宁海森林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
    • 国家绿道
    • 历史文化名村龙宫村
  • 十里红妆民俗文化
  • 强蛟半岛渔家风情主题文旅线
  • 汶溪翠谷
  • 前童古镇
  • 伍山石窟
  • 东海云顶
  • 许家山石头村
  • 梁皇山

名人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