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桥站 (日本)

处于东京都港区的火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橋站 (日本)map
Remove ads

新桥站(日语:新橋駅新橋驛しんばしえき Shimbashi eki */?)位于日本东京都港区,是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东京地下铁东京都交通局都营地下铁)、百合鸥铁道车站

事实速览 新桥站, 日语名称 ...
Thumb
日比谷口(2019年5月4日)
Thumb
绘有大正时代新桥车站外观的明信片

百合鸥站体所在地是东新桥丁目,其他站体所在地都是新桥丁目

Remove ads

停靠路线

此站共有以下4间公司的路线停靠。

JR东日本的车站停靠的路线,在轨道名称上只有东海道本线1条路线(详细参见路线条目和“铁道路线的名称日语鉄道路線の名称”),而作为运行系统则有以下4个系统停靠,各自拥有专用的轨道。旅客资讯按照以下的系统名。

依据特定都区市内制度,本站属于“东京都区内”与“东京山手线内”。

Remove ads

历史

JR东日本

1872年10月14日(明治5年9月12日),本站~横滨站(现时樱木町站)通车,是日本第一条铁路。另外,1872年6月12日(明治5年5月7日),品川站~横滨站先行通车。

之后,1889年(明治22年)7月1日东海道本线神户站全线通车。本站作为国土重要干线东京侧的总站,在东京站开业前担任重要角色。

现在的车站已为第2代站体。自1914年东京站建成、东海道本线的起点改至该站后,原乌森站改称为新桥站,原新桥站改称汐留站,并成为行李列车日语荷物列車货物列车的专用站(参见汐留站)。乌森站于1909年启用,相当于现在山手线的电车专用站。延后完工的初代站舍是参考辰野葛西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万世桥站,采用文艺复兴式炼瓦建筑设计。后因关东大地震酿成火灾,但结构受损程度轻微故整修屋顶部分后继续使用至战后。之后由于东海道线与横须贺线分离运行而建设地下月台时,站房造成施工困难,于1970年(昭和45年)拆除。

有见上野东京线通车后东海道本线的载客量增加,因此2013年2月22日起东海道本线的月台开始扩建工程。上行线移动了约400米,西侧扩建了0.78米[1]

  • 1872年10月14日(明治5年9月12日):新桥站(初代)启用。
  • 1909年(明治42年)12月16日:铁道院乌森站からすもりえき)临时站舍启用。是只限旅客使用的客运车站。
  • 1914年(大正3年)
    • 3月30日:炼瓦建造的站舍竣工。
    • 12月20日:东京站启用,新桥站(初代)改称汐留站、乌森站改称新桥站(第2代)(之后参见汐留站)。
  • 1949年(昭和24年)6月1日:日本国有铁道成立。
  • 1968年(昭和43年)10月1日:中止行李业务。
  • 1976年(昭和51年)10月1日:此前与东海道线共用月台的横须贺线新设地下月台。当时有总武快速线往品川的列车班次停车。横须贺线列车于1980年(昭和55年)10月1日起转移至地下月台(参见“SM分离日语SM分離”)。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国铁分割民营化,车站由JR东日本接手。
  • 1988年(昭和63年)3月13日:京滨东北线开始实施快速运行,日间时段不停靠本站。
  • 2001年(平成13年)11月18日:开放使用智能卡Suica
  • 2013年(平成25年)4月21日:东海道本线月台开始扩建工程[1]
  • 2015年(平成27年)3月14日:上野东京线通车,宇都宫线高崎线常磐线开始直通本站。

东京地下铁

1934年(昭和9年)6月21日,东京地下铁道新桥站启用。起初计划沿现时都营浅草线的路线前往品川站,但建设时改为往涩谷站

1939年(昭和14年)1月15日,同站的东京高速铁道日语東京高速鉄道车站启用。该站与东京地下铁道采用相同规格建设,在1935年(昭和10年)与东京地下铁道缔结直通运转协定后,由于未见对方完成准备,于是东京高速铁道自行建设月台。该月台使用至同年9月16日开始互相直通运转为止,时间长达8个月。

此事件也造成双方不睦,东京高速铁道曾提及这是被迫仓促完成的月台[2],但实际上在1936年(昭和11年)5月双方达成施工协定时,东京高速铁道就规画另造月台作为部分列车折返使用[3]

1941年(昭和16年)9月,两公司依据《陆上交通事业调整法日语陸上交通事業調整法》整合为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营团地下铁)。当时东京高速铁道月台撤除后,线路保留作为留置线使用。

1945年1月27日,同盟国军机空袭导致银座站水管破裂,新桥-日本桥之间的隧道水浸,只可运行新桥-涩谷区间。

现时2013年使用的东京地下铁道月台,与日本桥站的银座线月台同为岛式月台。

2002年(平成14年)为了改善转乘与提高保安,新桥站浅草方向进行更换道床、改善曲线、以及进行必要的月台扩建工程。为配合工程,8月25日头班车至早上8时50分为止银座-溜池山王区间暂时停驶[4]

随著营团地下铁于2004年(平成16年)4月1日正式民营化,车站改由东京地下铁管理至今。

Remove ads

东京都交通局

都营浅草线押上站浅草桥站于1960年(昭和35年)12月4日通车,1963年(昭和38年)12月12日延伸至新桥站。当时仍名为1号线,直至1978年(昭和53年)7月1日改为现时路线名。

此外,1963年(昭和38年)2月28日人形町站东银座站通车时,当时已先行使用汐留信号所(初代)。这是由于难以取得设站土地而变更的方案。此信号所作为东银座站起讫列车折返使用。

  • 1963年(昭和38年)12月12日:都营地下铁1号线新桥站通车。
  • 2015年(平成27年)4月1日:新桥站务区伞下的大门站转移至大门站务管理所大门站务区;东日本桥站转移至马喰站务管理所马喰站务区。
  • 2016年(平成28年)4月1日:新桥站务管理所废除。新桥站务区与马喰站务管区马喰站务区统一,浅草桥站务区改纳入门前仲町站务管区。
  • 2019年(令和元年)10月5日:月台门启用[报道 1]

百合鸥

1995年(平成7年)11月1日通车当时,在现在的汐留城市中心与日本电视塔的中间位置设置对向式月台2面2线的临时车站,转辙器设于汐留站前。2001年(平成13年)3月22日将临时站稍向西移成为现时车站。并在临时车站位置设置新的转辙器。旧转辙器已停用,但仍残留当时的遗迹。

车站结构

JR东日本的剪票口有日比谷口、银座口、乌森口、汐留口。山手线、京滨东北线、东海道线的月台在高架部,横须贺线的月台在东口地下,东京地下铁银座线的月台在车站北侧地下、都营浅草线的月台在车站东侧地下,百合鸥的月台在东口车站前广场上高架。

总结
视角

JR东日本

事实速览 JR东日本 新桥站, 日语名称 ...

为站长配置的直营站,管理有乐町站[6]东海道线山手线京滨东北线的月台为高架3面6线岛式月台横须贺线的月台是地下的1面2线岛式月台。东京侧前4辆位置是采用潜盾工法,其他则是明挖工法。因未与高架月台7、8号线相邻,故从1号线开始编排。月台位于曲线区段,有常驻站员执勤。

付费区大厅与各月台间设有电扶梯。但山手线内回、京滨东北线大宫方向月台的电扶梯在午间时段仅能向上(往月台方向)运转,只有在平日早晨通勤时段有向下(往大厅方向)运转。另也设有通往横须贺线月台的电梯,一般作为搬运行李使用。

3、4号月台滨松町侧有一座称为“一声园”的迷你庭园。

通往横须贺线月台的付费区地下通道,在东海道新干线高架下的部分属于JR东海,设有东海Kiosk日语東海キヨスク管理营运的Bellmart日语ベルマート及自动贩卖机。

2010年9月公布车站设施更新工程[报道 2],同年11月动工。预计2016年度完工。内容如下。

  • 南北付费区大厅拓宽一体化,增设连结月台的电扶梯、客用电梯
  • 日比谷口、银座口剪票口集中为1处
  • 南北付费区大厅厕所合并移往北侧
  • 高架桥耐震补强、改建工程
  • 山手线、京滨东北线、东海道线月台撤除棚架,改为大型屋顶

2012年度起,山手线开始设置月台门,2019年10月9日启用。京滨东北线月台门也在2019年12月23日启用。2014年9月2日,地下1楼大厅的商店区“GRANGATE新桥”开幕[报道 3]

2020年10月29日,站内办公室“STATION BOOTH”在汐留地下剪票口外开业[7]

Remove ads

月台配置

更多信息 月台, 路线 ...

(来源:JR东日本:车站构内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本项常磐线代表色使用,上野东京线代表色使用,实际上月台标示仅使用

京滨东北线在白天仅有快速班次,不停靠本站。东海道线上野东京线)与横须贺·总武线(快速)则是除了特急列车外全列车停车[注释 1]。相反地,京滨东北线在邻站滨松町站没有东海道线与横须贺·总武线月台,全列车通过,但京滨东北线快速电车有停车(千鸟停车日语千鳥停車)。

发车音乐

至2010年7月18日为止,发车音乐只限地面月台使用(横须贺线月台使用发车铃声),同年7月19日至8月20日横须贺线月台使用三得利的广告歌《也许喜欢威士忌日语ウイスキーが、お好きでしょ[8]作为发车音乐。根据三得利的请求[9],该线有一个月须使用该广告歌为发车铃声[8]。之后横须贺线月台改用与东海道线月台相同的发车音乐。 现在的发车音乐

更多信息 1、地下1, 2、地下2 ...

东京地下铁

事实速览 东京地下铁 新桥站, 日语名称 ...

两个侧式月台,共2面2线,为变相对向式月台的地底车站。以前是岛式月台。此月台配置是因为在银座线往浅草方向延伸后,改良本站在东京地下铁道时代的终点站构造所形成。银座线车站编号G-08

涩谷方向有两条留置线。这是东京高速铁道曾启用的终端式月台(有效长度2辆编组)遗迹。两方直通运转后该月台不再提供客运服务,部分用地已改建为业务用会议室与通道。现在留置线在夜间会停放两辆列车作为隔天虎之门的始发电车。该设施一般仅有东京地下铁员工与相关人士才可进入,但有时也会举行活动开放民众参观(入口在往8号出口的通道途中)。铁路爱好者将之称为“幻之新桥站”[11]

电扶梯在1号月台虎之门侧与2号月台银座侧,电梯在两月台中央,电扶梯与电梯皆通往付费区大厅。另外,4号出入口附近设有电梯专用出入口。

7号出口前方可通往公共地下通道(内幸町地下通路)。而7、8号出口附近的剪票口可通至往涩谷方向的1号月台。

本站作为“银座站务管区 新桥地域”管理周边各站[12]

Remove ads

月台配置

更多信息 月台, 路线 ...

(来源:东京地下铁:构内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京都交通局

事实速览 东京都交通局 新桥站, 日语名称 ...

2面2线对向式月台的地底车站。

过去是新桥站务管理所所在站,管理东日本桥站~大门站间(末期为新桥站~人形町站间)的新桥站务区。现在属于马喰站务管区马喰站务区。

本站与大门站之间有连结大江户线汐留站的汐留连络线,作为大江户线车辆回送马込车辆检修场日语馬込車両検修場使用。另外,大门站侧有紧急用横渡线。在1968年6月21日浅草线从大门站延伸至泉岳寺站时,本站~大门站区间利用该装置进行单线运转。开业当时,东银座侧设有源自汐留信号所(初代)时代的横渡线,之后在延伸至泉岳寺站后撤除。

电扶梯连结东银座侧剪票口与月台,电梯连结大门侧剪票口与月台。

月台配置

更多信息 月台, 路线 ...

(来源:都营地下铁:车站构内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百合鸥

事实速览 百合鸥 新桥站, 日语名称 ...

1面2线的岛式月台高架车站。车站编号为U-01。车站下方是国道15号(第一京滨)。剪票口在电扶梯与楼梯前方。站内可见新桥色日语新橋色的柳条纹图样。JR站房前的出入口有直通WING新桥的电扶梯与服务处。

月台配置

更多信息 月台, 路线 ...

(来源:百合鸥:车站构内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利用状况

  • JR东日本 - 2019年度1日平均上车人次为278,334人[使用人数 1]
    该公司的车站次于涩谷站排行第7位。近10年维持缓慢上升的状况,但自2015年度上野东京线开业起成长开始加速。
  • 东京地下铁 - 2017年度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252,793人[使用人数 2]
    同公司的车站次于银座站排行第5位(排除其他公司路线直通的车站)。2011年度开始稳定成长。
  • 都营地下铁 - 2017年度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98,317人(上车人次49,130人、下车人次49,187人)[使用人数 3]
    浅草线车站中次于押上站、泉岳寺站、三田站、大门站排行第5位。2010年Access特急(直通成田Sky Access)开始停靠本站,2011年度起逐渐上升。
  • 百合鸥 - 2017年度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64,992人
    该公司车站中第1位。日本所有新交通系统的车站仅次于港湾人工岛线三宫站排行第2位。启用初期是都心前往临海副都心的唯一转乘站,最高峰时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超过9万人。2002年东京临海高速铁道大崎站延伸后增加了临海副都心的交通选择、近年人流开始出现减少倾向,2012年起止跌回升。

各年度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

各年度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如下表(JR除外)。

更多信息 年度, 营团 / 东京地下铁 ...

各年度1日平均上车人次(1900年代-1930年代)

各年度1日平均上车人次如下表。

更多信息 年度, 国铁 ...

各年度1日平均上车人次(1953年 - 2000年)

更多信息 年度, 国铁 / JR东日本 ...

车站周边

巴士路线

未来计画

登场作品

相邻车站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