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洋委员会海巡署

中華民國海岸巡防及執法機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Remove ads

海洋委员会海巡署(简称海巡署)是中华民国负责海域及海岸巡防之机关,隶属于海洋委员会的中央三级行政机关,负责巡防海岸、领海邻接区及专属经济海域等,并执行查缉走私枪械、货物、毒品、非法入出境等治安事务[3]。署内人员编制主要由警察军人海关人员或其他公务人员组成(政风单位除外)。自海巡署成立后,除随同业务移拨本署之海务技工,得依其原关务人员相关规定改任官称官阶外,不得另外再进用关务人员[4]

事实速览 海洋委员会海巡署, 机构概要 ...

海巡署平常不负责军事任务,惟作战时期可依《国防法》第四条纳入作战序列[5]。海巡署署内设有6组4室2队1中心与1派出单位编制,所属机关则有8分署及教育训练测考中心;另以巡防区指挥部(派出单位)统整勤务分设13个巡防区指挥部。

Remove ads

沿革

中华民国政府以往的海上相关事权,分散在国防部海军总司令部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内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财政部关税总局国家安全局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等单位,各单位透过海岸巡防司令部及其前身台湾警备总司令部主导的行政院治安会报协调工作及情资,但仍因事权不一造成许多困扰,故在1999年提出海岸巡防专责机构的构想。

2000年1月28日,行政院整合国防部海岸巡防司令部、内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及财政部关税总局八艘大型缉私舰,成立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将海岸巡防司令部改隶为海巡署所属之“海岸巡防总局”,原内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改隶为海巡署所属之“海洋巡防总局”,并将缉私舰更名为巡防舰,纳编成北部中部南部地区机动海巡队,后期再成立东部地区机动海巡队。移拨初期八艘巡防舰分别为和星舰(CG101)、伟星舰(CG102)、谋星舰(CG105)、福星舰(CG106)、宝星舰(CG107)、钦星舰(CG108)、德星舰(CG109)及浔星舰(CG110),船名英文编号“CG”为“Coast Guard”之缩写,舰上人员为海关随舰移拨。

2015年6月16日,立法院三读通过海洋委员会组织四法;[6][7]7月1日,总统令,制定公布《海洋委员会海巡署组织法》。[8]2016年1月8日,行政院令,《海洋委员会组织法》及《海洋委员会海巡署组织法》于同年7月4日开始施行[9];惟同年3月21日立法院通过临时提案暂缓施行《海洋委员会组织法》,6月30日行政院公告暂缓施行[10]

2018年4月28日,海洋委员会成立后,海巡署调整为该会所属机关并更名为海洋委员会海巡署,依《海洋委员会海巡署组织法》规定署长由海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11][12][13]

Thumb
2000年2月1日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揭牌成立,由行政院长萧万长主持揭牌仪式,并为首任署长姚高桥布达。
Thumb
2023年4月18日蔡英文总统视察海巡署,时任署长周美伍(前右二)、副署长张忠龙(前右一,2024年5月升任署长)、主任秘书林超伦(后右四)。
Remove ads

历任首长

署长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时期

更多信息 任别, 姓名 ...
Remove ads

海洋委员会海巡署时期

更多信息 任别, 姓名 ...
Remove ads

副署长

2018年4月28日组织调整前,三位副署长中一位为政务、二位为常务(中将、警监特阶或简任十四职等),下属两个机关最高阶职务分别为:海岸巡防总局总局长(军职,中将)、海洋巡防总局总局长(警职,警监一阶);在组织调整后,已改为分署编制,虽未明文规定,但目前编制副署长两人:“一人为军职、一人为警职”成为人事任用惯例。2024年5月10日,海洋委员会主任委员管碧玲在个人脸书宣布,未来海巡署署长将由在海巡署历练完整的人升任,副署长可望升迁至署长职务。[19]

军职副署长

警职副署长

组织编制

署本部

  • 署长1人(海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得政务任用,或列简任第十四职等或中将警监特阶
    • 副署长2人(简任第十二职等至第十三职等或中将警监
      • 主任秘书1人(简任第十一职等至第十二职等或少将警监
      • 海巡委员2人(简任第十一职等至第十二职等或少将警监
      • 组长6人(简任第十一职等至第十二职等或少将警监
      • 主任1人(简任第十一职等至第十二职等或少将警监
        • 参议11人(简任第十职等至第十一职等或少将上校警监
        • 副组长7人(简任第十职等或上校警监
        • 副主任2人(简任第十职等或上校警监
        • 室主任1人(荐任第九职等至简任第十职等或上校中校警正
        • 主任13人(荐任第九职等至简任第十职等或上校中校警正
        • 专门委员13人(荐任第九职等至简任第十职等或上校中校警正
          • 科长28人(荐任第九职等或中校警正
          • 秘书9人(荐任第八职等至第九职等或中校警正;内3人得列简任第十职等)
          • 技正6人(荐任第八职等至第九职等或中校;内1人得列简任第十职等)
          • 分析师3人(荐任第八职等至第九职等或中校;内1人得列简任第十职等)
          • 视察27人(荐任第八职等至第九职等或中校警正;内1人得列简任第十职等)
          • 专员39人(荐任第七职等至第九职等或中校少校警正
          • 设计师3人(荐任第六职等至第八职等或中校少校上尉
          • 科员153人(委任第五职等或荐任第六职等至第七职等或少校上尉中尉警佐警正
          • 技士14人(委任第五职等或荐任第六职等至第七职等或少校上尉中尉
          • 助理程式设计师6人(委任第五职等或荐任第六职等至第七职等)
Remove ads

业务单位

  • 巡防组(组长为简任第十二职等或少将或警监二阶):下设灾害防救科、海域执法科、安检勤务科、安全防护科、勤务指挥科
    • 另任务编组勤务指挥中心,由巡防组参议(简任第十一职等或上校或警监三阶)担任勤务指挥中心主任。
  • 情报组(组长为简任第十二职等或少将或警监二阶):下设第一科、第二科、第三科、第四科、第五科。
  • 后勤组(组长为简任第十二职等或少将或警监二阶):下设装备科、采购科、补保科、营工科。
  • 通电资讯组(组长为简任第十二职等或少将或警监二阶):下设资通安全科、监控系统科、资讯系统科、通信系统科。
  • 企划组(组长为简任第十二职等或少将或警监二阶):下设综合计划科、管制考核科、政策研展科。
  • 督察组(组长为简任第十二职等或少将或警监二阶):下设督察科、检验科、法规科。
  • 特别行动支援中心
  • 人事室(主任为简任第十职等或上校或警监四阶):下设人力规划科、任免迁调科、考核训练科、给与福利科。
  • 秘书室(主任为简任第十职等或上校或警监四阶):下设总务科、文书科、公关科。
  • 主计室(主任为简任第十职等或上校或警监四阶):下设预算科、稽核科、会计科、统计科。
  • 政风室(主任为简任第十职等或上校或警监四阶):下设查处稽核科、预防维护科。
Remove ads

勤务单位

更多信息 勤务单位, 中队别 ...

派出单位

巡防区指挥部,负责海巡队、岸巡队及查缉队之勤务统合、指挥、管制及运用:[20]

  • 第一(宜兰)巡防区指挥部:与北部分署第一岸巡队合署办公。
  • 第二(基隆)巡防区指挥部:与北部分署第二岸巡队合署办公。
  • 第三(新竹)巡防区指挥部:与北部分署第八岸巡队合署办公。
  • 第四(中彰)巡防区指挥部:与中部分署第三岸巡队合署办公。
  • 第五(云嘉)巡防区指挥部:与中部分署第四岸巡队合署办公。
  • 第六(台南)巡防区指挥部:与南部分署第一一岸巡队合署办公。
  • 第七(高雄)巡防区指挥部:与南部分署第五岸巡队合署办公。
  • 第八(屏东)巡防区指挥部:与南部分署第六岸巡队合署办公。
  • 第九(花莲)巡防区指挥部:与东部分署第一二岸巡队合署办公。
  • 第十(台东)巡防区指挥部:与东部分署第一三岸巡队合署办公。
  • 第十一(马祖)巡防区指挥部:与金马澎分署第一〇岸巡队合署办公。
  • 第十二(金门)巡防区指挥部:与金马澎分署第九岸巡队合署办公。
  • 第十三(澎湖)巡防区指挥部:与金马澎分署第七岸巡队合署办公。

署属机关

  • 舰队分署(分署长为简任第十一职等至第十二职等或警监或少将
    • 15个海巡队(巡护船及巡防艇)
    • 北部、中部、南部及东部地区机动海巡队(巡防舰)
    • 直属船队(巡护船)
  • 北部分署(分署长为简任第十一职等至第十二职等或警监或少将
    • 第一、第二及第八岸巡队
      • 所属岸巡中队、安检所及机动巡逻站
  • 中部分署(分署长为简任第十一职等至第十二职等或警监或少将
    • 第三及第四岸巡队
      • 所属岸巡中队、安检所及机动巡逻站
  • 南部分署(分署长为简任第十一职等至第十二职等或警监或少将
    • 第五、第六及第十一岸巡队
      • 所属岸巡中队、安检所及机动巡逻站
  • 东部分署(分署长为简任第十一职等至第十二职等或警监或少将
    • 第十二及第十三岸巡队
      • 所属岸巡中队、安检所及机动巡逻站
  • 金马澎分署(分署长为简任第十一职等至第十二职等或警监或少将
    • 第七、第九及第十岸巡队
      • 所属岸巡中队、安检所及机动巡逻站
  • 教育训练测考中心(主任为简任第十一职等或警监或少将):
    • 学员队

标志

各式标章徽记

署徽[21]
  • 国徽:象征效忠中华民国,保护疆域之意涵
  • 金黄色警鸽:象征警戒、和平、效率
  • 金黄色法龙[22]:象征保护疆域、沿海、维护人民安全
  • 白色天秤:象征公平
舰艇舷侧标志[23]
  • 红色象征牺牲奉献的服务精神
  • 白色“T”代表台湾英文字之首字
  • 蓝色象征海洋

整个连贯起来就有服务台湾海域之隐含意义;原意就是“守护台湾”。

特勤队臂章
  1. 创作理念说明:代表海巡署之金色法龙,挟宇宙之能量与当状况发生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最佳武力,打击犯罪、维护治安。
  2. 图案理念说明:
    • 简单明确、大方醒目且立意清晰。
    • 容易制作小型纪念徽章。
    • 中英对照与台湾识别正确、清楚。
  3. 图例说明:
    • 金黄色法龙:维护正义、捍卫海疆、保障人民安全。
    • 白色天秤:象征公正、公平与公开之无私无我精神。
    • 金黄色闪电:象征特勤队成员行动之速度与其雷霆  万钧之气势。
    • 黑色三叉:海中霸权之象征,代表武装能量、绝对威势之执法象征。
空勤吊挂分队臂章
  • 红十字:象征拯救伤病。
  • 直升机:执行海上救难的重要载具。
  • 搜救员:象征执行吊挂任务犹如命悬一线。

旗帜

服装

更多信息 物品, 说明 ...

帽徽底色、帽子布料与裤子布料皆为藏青色。[24]巡防机关人员领章为金色,穿著时佩带于左右领口,领章和署徽比例相同,以两两相背为一组。[25]

阶级

海巡署因融合警察军人关务人员及文职公务人员等三类人员属性,故不使用军阶阶级标志独立于军方,原使用类似警阶的海巡阶级与军人相同配戴为肩章,除了肩膀的阶级章外,在大盘帽与便帽的稻穗和金线数量均可看出其阶级。

2018年4月28日组织调整后,署长由海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简任十四职等或中将警监特阶、佩阶金底二星),原属中央二级机关之署长阶级(特任官二级上将,佩阶金底三星)已成历史。

2020年6月1日起,新式工作(安检勤务)服改采软式领章(布质)。2022年3月7日起,甲、乙式海巡便服改采硬式领章(金属)。

更多信息 阶级识别, 金底二星 ...

   

更多信息 阶级识别, 二线二星 ...


船务人员

海巡署舰队分署所属巡护船因勤务及船别特殊性,船上分工系由警职人员负责执法及登检,船务人员负责船舶航行当值。船务人员参照商货轮海员阶级章及海军袖章佩阶。

舱面(甲板)部门

更多信息 阶级识别, 一圆四杠 ...

轮机(机舱)部门

更多信息 阶级识别, 四杠 ...

现役舰艇与军备

  • 搜救艇(2艘)
  • 除污船(4艘)

另有100吨级以下巡防艇共192艘。

“筹建海巡舰艇发展计画(107–116)”筹建中的大型舰艇计有12艘600吨级巡防舰、6艘1,000吨级巡防舰、4艘4000吨级巡防舰,共计22艘,并于2021年宣示加购6艘3,000吨级远洋巡护船。1,000吨级以上大型舰艇将扩充至24艘,500吨以上1,000吨以下中型舰艇将扩充至20艘以上。

113年“海空一体,精锐海巡”政策大纲日前定案,海巡署在海域维权海巡舰艇建造计划。从117年到124年的8年时间,规划建造2艘8000吨巡防舰、10艘2000吨巡防舰及14艘300吨巡防艇、14艘100吨巡防艇初估经费约612亿近3千万元,共建造四型40艘舰艇。[26]

早期由财政部移拨的船舰均命名为星字号,2000年1月海巡署成立后新造船舰多以中华民国各乡镇市区与县市命名。

争议事件

舰体标示争议

自海巡署成立以来,舰艇上的中、英文标示历来皆是朝野政坛争议的焦点,从最初的“R.O.C COAST GUARD”,至2005年12月6日,南投舰编成典礼时,新增红白蓝相间的“T”字型舷侧标志[27]。2021年2月新增“TAIWAN”字样,媒体随即传出是由国安高层直接下令指导,海巡署立刻发文否认为上层越级指导政策,然总统府发言人张惇涵随后在脸书粉专上公开说明,船身“更清楚辨识、更安全执法,正是蔡英文的指示”。海巡署因此对外致歉并收回新闻稿[28]

空勤黑鹰直升机无法落舰

内政部空勤总队购机案因各种因素延宕多年,2009年莫拉克风灾后,决议拨交15架陆军新购黑鹰直升机供空勤总队操作使用,然海巡署现有舰艇设计之初并未考量起降黑鹰直升机,纵使舰体足堪负荷,然甲板长度、最大负重量等安全系数过低,另一方面,空勤黑鹰为陆基型起落架设计与海军直升机不同,亦不适合进行舰上起降,终遭监察院纠正批评:“海巡署只管造舰不管机、空勤总队只管购机不管舰。”前内政部长李鸿源亦批评:“内政部要海豚,国家却给黑鹰。”并炮轰马政府这项决策过程缺少脑袋[29]

马公商港海巡副所长渎职

一艘搭载四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籍及一位美国籍乘客的游艇从中国大陆福建泉州出港,预定前往日本冲绳,2023年5月27日,因避获准同意泊靠澎湖马公第一渔港亚果码头,但游艇上的人员未经许可擅自登岛,海巡署马公商港林姓上尉副所长,明知需有公文才能让对方上岸,却直接放行,还对上岸人员说:“‘我点名的时候你们要到。’、‘你们自己跑掉,被抓到要自己负责。’、‘我一定会说我有管制你们,是你们自己跑掉了。’”更夸口直言:“‘我们就互相啦。’、‘海关移民署要过来要一段时间,他们很近,但他们很懒。’、‘东摸摸西摸摸,接到通知再慢慢出来。’”表明就是想让对方偷渡。事件一爆发,林姓副所长随即遭拔官惩戒,并调离现有单位,调整为非主管职务[30]

陆籍快艇于金门海域翻覆死亡事故

2024年2月14日,一艘中国大陆籍快艇于金门附近限制水域捕鱼,遭到海巡署第九海巡队追撞,造成两名中国大陆籍渔民死亡,而海巡署及相关部门对此事件说词反复,先是说明快艇船员落海是因为他们蛇行导致翻覆并声称没有事发当下的录影档案,直到中国大陆生还渔民指控该快艇为海巡船撞击落海后,并改口承认“两方有发生碰撞”。

未于淡水港及时拦阻陆籍快艇事件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