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深圳地铁5号线

2011年开通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深圳地铁5号线
Remove ads

深圳地铁5号线,原名为环中线[2],是深圳地铁营运中的路线之一,线路西起赤湾东至黄贝岭,全长47.393公里[1],其中43.6公里为地下线路,共设34座车站,其中两座为高架站(塘朗站长岭陂站)。

事实速览 深圳地铁5号线 (环中线), 概览 ...
Thumb
太安站怡景站区间隧道施工现场(摄于2008年2月)
Thumb
车厢内部

5号线于2007年开工[3],并于2011年6月22日建成通车。在开通运营初期,5号线将开行列车37列,达到40多万人次的全日客运量;在运营远期,将开行列车74列,全日客运量达到100多万人次[3]

5号线是深圳地铁最繁忙的地铁线路。截至2024年7月4日,5号线日均客运量达112.31万人次[4]

Remove ads

线路走向

5号线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位于深圳城市发展的第二圈层。5号线由赤湾站开始,途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月亮湾片区,宝安中心、新安旧城区、西丽深圳大学城龙华二线扩展区、坂田布吉罗湖东湖旧城区等区域,至黄贝岭站交汇深圳地铁2号线8号线。该线路并设有一个车辆段和一座停车场,分别位于塘朗和上水径[3][5]。因塘朗车辆段旁边为国铁平南铁路。因此,该车辆段拥有深圳地铁唯一一条与国铁线联络的联络线

该线贯穿深圳第一、二圈层,从南山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出发,途经宝安区南山区龙华区龙岗区罗湖区,连接城市东、中、西三条发展轴,与10条轨道交通线换乘。其中,前海湾站深圳北站布吉站为综合枢纽站。按照规划,5号线将设7个综合换乘中心,分别是宝安中心站灵芝站西丽站深圳北站五和站太安站黄贝岭站[3]

5号线也将西延至大剧院站,沿深南东路计划设置东门路、建设路和大剧院三站。

Remove ads

历史

早期规划

在最初的设计中,5号线称为11号线,是平南铁路平盐铁路的改造工程,途经南头、西丽、龙华、平湖等地到达龙岗区,设计全长38公里,并设有12个车站。其中,深圳西站与1号线转乘,深圳北站与4号线转乘,塘坑车站与3号线转乘。

在2004年7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在批复中要求深圳市政府对5号线再作进一步论证。其后,5号线的功能由快线改为干线,并采用不与平南铁路共轨的方案,近似现时定线。此次调整的意见在2006年8月得到市政府的同意[6]

2007年7月,深圳市政府组织专家对《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报告显示深圳地铁5号线西起前海湾站,经宝安中心、新安旧城区、西丽、大学城、龙华二线扩展区、坂田、布吉、东门至大剧院站。线路全长42.391公里,其中,高架线路为3.62公里,地下线路为38.491公里,地面线路为0.28公里。预计该线路总投资约192亿元。[7]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5号线与1号线2号线在大剧院站换乘,同时规划中的9号线也经过该站。大剧院站将成为四线换乘站,施工难度大,同时亦受到资金有限以及深南大道路面交通产生较大的因素影响。2007年10月10日,深圳轨道交通建设第七次工作会议上公布,5号线的东端将被缩短,车站数因而由原来的29个减至26个,终点站由原先的大剧院站改为黄贝岭站,并和2号线、8号线换乘,不再与1号线换乘[8]

一期工程建设

2007年12月21日,5号线试验段的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宝华站(当时称为宝华路站)举行,标志著该线正式动工。根据开工时资料,5号线长39.89公里,其中高架线路3.45公里,地下线路36.16公里,地面线路0.28公里。预算投资约189.96亿元。事后实际投资为205.58亿元,为深圳地铁二期工程里造价最高的线路。[9]

同时,新闻媒体亦指出曾经取消的上水径站恢复[10],令5号线全线站点数目增至27个[3]

在开工动员大会上,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和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长进分别代表深圳市政府和中铁股份签订《战略合作关系框架协议书》,以期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深层次上加强双方的长期合作。

2008年11月12日,5号线第一台盾构机始发,标志着5号线全面动工[2]。2010年2月底全线洞通,完成全部主体结构施工。2011年3月31日,5号线正式试运行[11]

线路更名

2008年4月23日,深圳市规划局宣布为地铁1至5号线命名,其中5号线易名为“环中线”[12][13]

BT模式

深圳地铁5号线试验段以“建设-转让”(BT)模式兴建,是截至2007年12月为止中国大陆同类型项目中规模最大的一项。BT的主办方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将会承担该工程的投资、融资、设计和施工总承包,而建设完成后,该段路线则会移交给业主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进行营运[3]

通车

2011年6月22日,5号线正式开通[14],开通时线路长度增至40.001公里,总投资约200.6亿元[15]

线路名再度更改

2013年1月,网络上曝出深圳地铁集团内部文件,指地铁三期工程会把线路名称全部更改回数字,更指多数市民赞成采用更便于记忆的数字命名方式,不赞成采用中文命名。1月5日,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第十八次工作会议研究承认了这个消息。不过实际上也有不少市民表示不满,指政府“朝令夕改”。若将文字线路名称更改回数字,可能与月台编号混淆[16]。 2013年10月,深圳地铁正式开始路线更名工作,本线线路名改回数字名称,但原有线路文字名称继续保留,以括号标注其后。目前原有文字线路名的标识随着标识更新而逐步消失。

南延段

2014年,深圳地铁集团为一期工程(深圳市前海市政配套土建预留工程I土建5121标段,桂湾站前海公园站)进行招标,由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16亿9千2百多万人民币中标,中标工期为817天。该段全长2.3公里,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内,设桂湾站航海路站前海公园站三个车站,其中桂湾站采用盖挖法施工,航海路站前海公园站采用明挖法施工,而桂湾站前海公园站采用盾构法施工[a][17]

2015年4月6日,桂湾站破土动工,标志5号线南延段一期正式动工。[5]。2018年7月8日,深圳地铁5号线南延线赤湾至荔湾区间矿山法隧道实现贯通,至此深圳地铁5号线南延线隧道全线贯通。[18]

2019年3月31日至4月1日,首列为应付5号线南延段而向中车株机增购的地铁车辆,以乙种运送方式送抵7号线深云车辆段(并于稍后转至5号线),是深圳市地铁集团首次通过乙种运送(而非甲种运送加“摆渡”货车)方式接收新车。

2019年6月3日,5号线二期项目(南延线)工程通过项目工程验收。同日,5号线南延线建设方、运营方在前湾公园站举行了简单的交接仪式,深圳地铁运营集团全面进驻并正式启动试运行。[19]

2019年8月4日起,5号线南延线正式进入20天以上的空载“跑图”试运行阶段。车站广播、车站显示屏以及站内导向标识将陆续新增5号线南延段车站的信息。[20]

2019年9月28日中午11时,5号线南延线正式投入运营[21],线路全长7.65公里。[22]

Remove ads

西延段

2019年2月25日进行该段环境评估公示[23]

2019年4月11日,该工程正式开展前期工作,并已完成围挡工作,即将开工。[24]

2019年8月13日,西延段开工建设,线路全长2.88公里,共设3座车站,预计2025年12月建成通车。[25]

截至2023年9月,深圳地铁5号线西延线东门路站主体结构完成100%;建设路站主体结构完成100%;大剧院站主体围护结构完成100%,主体结构完成45%;黄东区间完成100%;东建区间右线完成100%,左线完成90%。

2023年11月,深圳地铁5号线西延项目大剧院站北侧附属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为地下主体结构施工提供了条件。

2024年1月,深圳地铁5号线西延黄~东盾构区间完成100%,东~建盾构区间完成100%。

2024年9月,西延项目大剧院站折返线顶管施工正式开始。

行车间隔

运营时间为每天的6时30分至23时。全程运行时间为80分钟。从赤湾到黄贝岭全程单向票价为7元。行车间隔如下[26]

工作日 周末及节假日
早高峰 晚高峰 全日班次
2分30秒(黄贝岭↔前海湾) 3分07秒(黄贝岭↔前海湾) 4分(全程车)
5分(全程车) 6分14秒(全程车)
其它时段
5分25秒(全程车)

车站及接驳路线

更多信息 站名, 英文名称 ...
Remove ads

线网转乘站

已投入使用

  • 赤湾站:转乘2号线。2号线建设时仅作出大厅短通道换乘的考虑,为大厅短通道转乘,并设有2、5号线的联络线。
  • 前湾站:转乘9号线。建设时已作出预留,为L型节点转乘或大厅转乘。
  • 前海湾站:转乘1号线11号线。三线透过地下一楼的共用大厅进行转乘,并设有1、5号线以及5、11号线的联络线。
  • 宝安中心站:转乘1号线。两线同步建设,为十字型节点转乘。
  • 灵芝站:转乘12号线。建设时已作出预留,为十字型节点转乘,并设有5、12号线的联络线。
  • 西丽站:转乘7号线。建设时已作出预留,为L型节点转乘或大厅转乘,并设有5、7号线的联络线。
  • 深圳北站:转乘4号线6号线。 4号线和5号线同步建造,经由直达扶梯接入(不需经过地面)两线大厅,为大厅转乘;4号线建设时已预留6号线的高架大厅和月台(现与4号线大厅共用);同样地,5号线转乘6号线也需经由共用大厅转乘。
  • 五和站:转乘10号线。建设时有预留换乘条件,为十字型节点转乘或大厅转乘。
  • 布吉站:转乘3号线14号线。3号线建设时已考虑换乘扶梯接入两线大厅,但3号线为高架站,5号线为地下站,因此需通过较长的换乘通道才能抵达;与14号线为大厅通道转乘。
  • 太安站:转乘7号线。建设时已作出预留,为月台节点转乘。
  • 黄贝岭站:转乘2号线。两线同步建设,为同台转乘,并设有2、5号线的联络线。

即将成为转乘站的车站

需扩建的转乘车站

  • 五和站:转乘规划中轴城际、深大城际铁路(33号线)及深惠城际铁路。5号线和10号线建设时均未作出预留,但此站升级成综合交通枢纽,预计与33号线和深惠城际形成大厅通道转乘;33号线与深惠城际为双岛四线式同台换乘,广深中轴城际为为远期线路,33号线建设时同步建设站台部分。

设有预留的换乘站

  • 西丽站:原计划转乘13号线,车站在建设时已预留岛式站台的部分结构,但由于受到西丽火车站枢纽改装等的原因,与13号线的换乘站变更为留仙洞站,故13号线未能使用该预留结构。但现时规划27号线经过本站换乘,预计或将利用该预留结构。

使用车辆

2009年5月9日,深圳地铁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订购30列5号线地铁列车(编号为05A2206株 501-522及05A0806株 523-530,共每列6节,共180节),首列列车已于2010年9月11日交付[27]。列车大致与1号线2期工程的26列列车大致相同,启动音与1号线二期工程的26列列车、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列车相同。

该线列车信号系统与2号线列车信号系统相同,因此该线列车可以在2号线上行驶。

Thumb
5号线南车株机列车的报站显示屏

由于5号线运营压力剧增,2012年7月30日,2号线临时下拨212车和213车增援5号线。于2016年初,由于5号线增购列车陆续上线后运力问题得到缓解,212车与213车归还2号线运营。

Thumb
深圳地铁株洲制国产化A型地铁列车

北车长客制国产化A型地铁客车

深圳地铁与北车长春轨道客车增购21列5号线地铁列车(编号为05A2106长 531-551,每列6节,共126节)。另有2列2号线列车支援5号线,每列6节,共12节。

由于5号线运营压力剧增,2号线拨237车和238车长期增援5号线。

中车株机制国产化A型地铁客车

深圳地铁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订购7列5号线地铁列车(编号为05A0706株 552-558, 每列6节,共42节),首列列车已于2019年4月1日交付。另有4列2/8号线列车支援5号线,每列6节,共24节。

由于5号线运营压力剧增,2号线拨253车、256车、257车、269(812)车、270(813) 车和277(820)车长期增援5号线。

报站语音

5号线的报站采用了深圳地铁的标准报站方式,使用普通话、粤语、英语报站,疫情期间亦有普通话的扫码登记提示。

于2020年10月录制的深圳地铁5号线报站语音

报站语音:“下一站,XXX,列车运行方向X侧的车门将会打开,请小心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空隙。”

未来发展

南延线

根据深圳市发改委亦在2019年2月25日进行环境评估公示[23],南延线西端将从赤湾站进一步延长到邮轮客运港

西延线

5号线东端原计划是在大剧院为终点站,但受到资金有限和规划的工程难度较大等其他因素影响最后只能以黄贝岭为终点站,然而黄贝岭站离罗湖核心商业市区域尚有一段距离,乘客如果想要前往东门等核心商圈以及福田区各地仍需要再次换乘,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过度拥挤,甚至已发生多次由于月台空间狭窄较小引起的踩踏引起意外事故。此外,因罗湖区正在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城市更新,未来车站客流量将会进一步再次上升,既现有2号线已经无法满足沿线客流需求。再加上8号线改为由2号线直接延长至盐田后导致其原先文锦-国贸区间被长期取消,未来又将引入盐田、莲塘的客流,以及现阶段的9号线与1、2号线因大剧院站和红岭南站之间没有连接换乘通道相通的缘故,乘客需要出站换乘而进一步导致的客流压力,故未来5号线将西延至大剧院站,以缓解黄贝岭站的巨大客流压力。目前计划设置东门路、建设路和大剧院三站。原动工时间为2018年年末,计划2022年年底通车运营。深圳市发改委会在2019年2月25日进行该段环境评估公示[23]。2019年4月11日,该工程正式开展前期工作,并已完成围挡工作[24],于2019年8月13日正式动工建设,预计2025年年底落成[28]。工程需于繁忙的深南东路下开工,亦需下穿及规避1号线2号线广深铁路等既有铁路,由于工程难度极高,因此建设时间较长。

参见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