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知立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知立站map
Remove ads

知立站(日语:知立駅ちりゅうえき Chiryū eki */?)是位于爱知县知立市荣二丁目,名古屋铁道(名铁)的车站。车站编号为NH19。现时,此站正进行高架化工程,因此正在使用临时月台。

事实速览 知立站, 日语名称 ...
Remove ads

概要

车站位于知立市以西位置,为该市的代表车站和玄关口。此站为名古屋本线三河线的转乘站,因此有许多乘客使用此站。为所有列车的停车站(出入厂列车与试行列车等非营业列车,以及团体列车则通过)。

三河线在此站会进行折返。现时没有行走整段三河线的直通列车,三河线以此站为边界,分开丰田市猿投方向的北边区间(山线)和刈谷碧南站方向的南边区间(海线)两个运输系统。实际上其中一区间的列车到达知立站后,会执行成为另一区间的列车班次,因此乘客不需下车已经可作转乘。

此站预计在2028年(令和10年)度完成车站高架化,以及车站周边的连续立体化项目。在2015年(平成27年)2月28日起,2、3号月台迁移至南边的临时月台和临时路轨,同时新设南闸口[1]

历史

名古屋本线和三河线两线原本是由爱知电气铁道日语愛知電気鉄道三河铁道不同铁路公司建设的路线。两线在相交的地点建设了车站(分别名为知立站(第一代)和新知立站)连接两线。在名铁合并后统一车站名称为知立站(第二代)。但是,在1959年(昭和34年)名古屋本线三河线的路线驶入此站成为了现时的状态(知立站(第三代)),旧站分别成为三河知立站东知立站。知立站附近的路轨经过复杂的历程,爱知电铁冈崎方向在建设新线之际,三河铁道路线也进入知立站,当中双方都没有作出协议。因此爱知电铁需要改变走线绕道以便建设知立站,在路堤上和接近两线相交位置建设新知立站。

Thumb
知立站的变迁

年表

  • 1923年(大正12年)
    • 4月1日 - 现时知立站附近的新知立站(临时站)启用。
    • 6月1日 - 冈崎线伸延至西冈崎站(现时为冈崎公园前站),新知立站迁移至与三河铁道相交附近的路堤上。临时站废止。
  • 1959年(昭和34年)4月1日 - 现时的知立站(第三代)启用。旧站于名古屋本线名为东知立站,于三河线名为三河知立站,两站分离。三河线在三河知立站至重原站之间新设知立站,该站位于知立站(第三代)旁。
  • 1969年(昭和44年)7月6日 - 开设在知立站通过的“快速特急”,设有上下行毎小时1班。
  • 1970年(昭和45年)12月25日 - 快速特急废止,知立站继续成为特急停车站。
  • 1987年(昭和62年)5月 - 设置自动闸机[2]
  • 1992年(平成4年)11月24日 - 在日间时段,毎小时上下1班特急再次通过知立站。此外,在此以前于平日早上下行2班特急通过。
  • 1999年(平成11年)5月10日 - 所有特急班次再次停知立站,使成为所有列车停车站。
  • 2003年(平成15年)10月1日 - 车站可以使用交通储值卡Trans Pass日语トランパス (交通プリペイドカード)”。
  • 2011年(平成23年)2月11日 - 车站可以使用“manacaIC卡
  • 2012年(平成24年)2月29日 - 交通储值卡“Trans Pass”的服务终止,此站也不可使用其储值卡。
  • 2015年(平成27年)2月28日 - 2、3号月台迁移至南边设置的临时月台与路轨,同时新设南闸口[1]
  • 2016年(平成28年)4月23日 - 名古屋本线下行路轨(名古屋方向)迁移至临时路轨,并使用4、5号临时月台[3][4]
  • 2018年(平成30年)2月10日 - 名古屋本线上行路轨(丰桥方向)迁移至临时路轨,并使用6号临时月台[5][6]
  • 2019年(令和元年)12月14日 - 北边车站大楼迁移至临时车站大楼[7]
  • 2023年(令和5年)3月21日 - 名古屋本线上行月台(丰桥方向)高架化[8]。当时,于高架桥上只有8号月台,该月台未来会变为待避线,因此现时没有列车于此站待避。
  • 2025年(令和7年)度 - 名古屋本线下行月台高架化(预计)[9]
  • 2027年(令和9年)度 - 三河线月台高架化(预计)[9]。预计当时整个月台高架化[9]
  • 2028年(令和10年)度 - 连续立体化项目完成(预计)[9]

高架化项目

起因

知立站周边的铁路线代市区分离,同时铁路与道路平面相交的平交道使交通行驶缓慢和发生堵塞。长年累月这样情况使生活构成影响。因此,知立市为了考虑长者与身体残疾人士,设立了入场券购入费用补贴制度[10]

另一方面,此站与名古屋本线神宫前站一样,没有待避线,使不能进行缓急接续(实际上,包括此站之内,新安城站丰明站之间没有待避线),而三河线转乘名古屋本线的乘客需要使用楼梯前往另一月台,在无障碍设施上,也希望能早日设置。

因此,爱知县日语愛知県庁策动,以知立站为中心,于2000年(平成12年)度开展“知立站附近连续交通立体化事业”(日语:知立駅付近連続立体交差事業),把名铁名古屋本线和三河线高架化[11][12]

现时,知立市也于知立站附近进行“知立站周边土地整理事业”、“移设车站周边整备事业”和“知立站北地区市街地再开发事业”,连同上述的交通立体化事业,合称“知立站周边整备事业”[13]

Remove ads

概要

在计划中,此站将会成为高架车站,设有3层高,共有4面8线的月台。第1层是闸口、车站业务设施和车站大堂,第2层是2面4线的名古屋本线月台,第3层是2面4线的三河线月台。当中,三河线月台是以“コ”字形的港湾式月台,外侧的2线月台可连接名古屋本线(名古屋方向)路轨,而“コ”字内侧的2线月台为三河线折返列车使用。这个计划的总工程费为499亿日圆,并预计2008(平成20)年开始建设临时路轨,2009(平成21)年度列车使用临时路轨,2011(平成23)年度开始高架化车站工程,2013(平成25)年度列车使用高架路段,最后2014(平成26)年度完成工程。最后在2013年(平成25年)3月才开始临时车站工程,随后把现有车站设施向南迁移,在2018年2月临时月台迁移工程完成。随后,会按上行线→下行线(只限本线)→三河线与下行副本线顺序高架化。在车站高架化后,使名铁再次设有7号月台(曾经只有在名铁岐阜站设有7号月台,该月台为名铁美浓町线月台),同时使名铁首次设有8号月台。

Remove ads

工程费问题

“知立站附近连续交通立体化事业”的总工程费用为约610亿日圆[11]。此工程的工程费用除了由名铁负担外,爱知县与知立市会以1:1的比率分担。但是由于费用庞大,对于小城市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知立市希望把工程费负担比率由(爱知县)1:1(知立市)变为2:1,并请邻近5市协助工程。但是没有被接受此方案,工程费问题未得到解决。所以在另一方面,找出方案以缩减工程费,例如不把三河线高架化,成为2层的高架站。也有把在计划中预计同时高架化的三河知立站废止,或不把三河知立站高架化等方案。此外在工程计划中,三河线北侧(山线)部分高架区间虽然是单线铁路,但是名铁为了未来而把高架桥建成可容纳双线铁路的构造,以预留未来复线化,此做法也有意见要求取消[14],可是计划没有因此而改变。而知立市继续希望能把工程费用分担比例定为2:1。

在2009年(平成21年)8月13日,根据中日新闻的报道,爱知县重新计算总工程费,结果为由当初的499亿日圆,大幅增加至615亿日圆,增幅23%。增加的金额最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增加了约40亿日圆,其他116亿日圆费用的分别是改变设计升降机的位置和土地补偿费用。在2010年(平成22年)春,经过重新计算总工程费后,爱知县与名铁签订施工协议。结果工程费用中,国家负担约260亿日圆,爱知县和知立市共同负担约130亿日圆,名铁负担约95亿日圆。而工程完成时间由当初计划在2014(平成26)年度完成,大幅延迟至2023年度完成。

在2012年(平成24年)1月25日,根据中日新闻的报道,爱知县原则上维持1:1的比率分担工程费,但是在“不单只为了知立市民,也使广域使用者提高方便性”中,减轻了部分工程费用的负担。因此,知立市可减少约23亿日圆工程费用。

Remove ads

车站构造

临时站时代(2015年2月-)

车站为地面车站,设有3面5线的月台。2015年2月开设了南闸口[1],而原本的北闸口于2019年12月迁移至临时车站大楼[7]。共设有3座月台,当中2、3、4、5号月台为岛式月台,8号月台为单式月台。各月台设有升降机连接跨线桥。而2、3号月台在名古屋方向设有引上线。没有1、6、7号月台。

2-4号月台为三河线月台,5、8号月台为名古屋本线月台。在日间绝大部分班次中,往猿投列车使用2号月台,往碧南列车使用4号月台。月台长度方面,引上线、2、3号月台可容纳4卡,其他月台可纳纳8卡车厢。现时地面月台都是临时的,而已高架化的月台已经是可以使用。截至2023年3月,名古屋本线上行月台(8号月台)已经高架化[15]

所有名古屋本线的客运营业列车均停靠此站,但是由于此站暂时没有待避线,因此列车待避需要在新安城站或丰明站(急行的话则为前后站)进行。在三河线方面,此站向海线一方为双线(但是中途部分区间由于进行高架化工程,因此临时为单线),向山线一方为单线。

在北闸口设有车票售卖处,可购买定期乘车票、μ-Ticket和普通乘车票。而4、5号月台上设有μ-Ticket售票机。南闸口为无人闸口[16]。南闸口设有自动售票机,可购买μ-Ticket售票机。另外,4、5号月台上也设有μ-Ticket售票机[17]

在北闸口附近设有知立市名物“あんまき”贩售店(藤田屋日语藤田屋知立站店)。在迁移至临时车站后仍然营业,但最后于2019年(令和元年)7月28日结业[18]。曾经在车站月台上设有遍照院日语遍照院 (知立市)的遥拜所,现时迁移至北闸口临时车站大楼外[7]

更多信息 楼层, 月台编号 ...

地面车站时代(-2015年2月)

车站为地面车站,设有3面6线的月台。旅客月台的构造与临时站相同,再另外在西边加设留置线,该线为1号月台。

无障碍化前没有跨线桥,2、3号月台与4、5号月台近丰桥一方设有行人隧道连接。在迁移至临时月台后便关闭行人隧道。在2010年以后,在6号月台与闸口之间设有斜道连接,在连续立体化工程前,车站已经建设临时跨线桥和升降机,并在2011年3月23日开始使用。在未完成上述工程前,所有月台没有升降机轮椅的使用者需要车站职员的协助前往月台。除了6号月台可直接经闸口前往之外,需要绕道使用専用出口前往月台。

此站月台上盖比其他名铁车站为高。上盖的支柱是来自古时的路轨而成,当中路轨是在1897年(明治30年)建成,路轨印有Carnegie英语Carnegie Steel Company的文字。

月台显示牌日语発車標方面,2、3号月台在迁移临时月台前是使用机械翻页显示2行式显示牌。在三河线也是使用机械翻页显示,但是与本线的有所相异。也设有2行,上行是丰田方向,下行是碧南方向。此外,本线的显示牌也与其他站有少许相异。当中,在备注栏中,会增加类别变更与特别停车的资讯(例如在丰明待避,在新安城待避等)。在三河线的备注栏中会显示“在碧南可转乘列车往吉良吉田”或“在猿投可转乘列车往西中金”。在三河线末端区间废止后再没有显示。此外,在6号月台中三河线转乘月台编号会使用七划管显示。

本线上6号月台近丰桥一方,设有知立弘法大师遍照院日语遍照院 (知立市)遥拜所[23]。在北闸口迁移后,遥拜所移动至闸外[7]

在车站内设有Suncos日语サンコス立食荞麦·乌冬店日语立ち食いそば・うどん店和轻食店[24]。在闸口附近设有知立市的特产“Anmaki日语あんまき”商店(藤田屋知立站店),在2019年7月28日结业[25]


名古屋铁道 知立站 站内配线略图(2009年)
刈谷碧南方向

东冈崎
丰桥
西尾方向
Thumb
名古屋
岐阜
犬山方向
丰田市猿投方向
图例
参考文献:[26]



Remove ads

其他

  • 在车站大楼第2层,与车站东边的支线设有知立乘务区。西尾线直通列车(包括三河线直通的不载客列车)但了在神宫前站外,也会在此站进行乘务员交班。

使用状况

  • 在《名鉄120年:近20年のあゆみ》中提及在2013年度,当时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32,179人,为名铁所有车站(275站)排名第8,名古屋本线(60站)中排名第7,三河线(23站)中排名第1[27]
  • 在《名古屋鉄道百年史》中提及在1992年度,当时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40,990人,为除岐阜市内线均一车费区间内各站(岐阜市内线、田神线、美浓町线彻明町站至琴冢站之间)外名铁所有车站(342站)中排名第9,名古屋本线(61站)排名第8,三河线(38站)排名第1[28]
  • 在《名鉄 1983》中提及在1981年度,当时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40,151人,为名铁所有车站中排名第7[29]
  • 在《創立70周年記念 今日と明日の名鉄》中提及在1960年度,当时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7,398人,在1963年度升至13,212人[30]
  • 根据知立市的统计资料,在2016(平成28)年度乘车人次为5,898,357人、下车人次为5,907,151人。以下为近年1日平均乘车、上下车人次的列表[31],当中平均数的计法是把乘车或下车人次除当年的日数,再把其数四舍五入得出。
  • 在《知立の統計》中提及在2019年度,乘车人次为6,099,420人、下车人次为6,122,251人。
更多信息 年度, 一日平均 上下车人次 ...

车站周边

巴士路线

相邻车站

名古屋铁道
名古屋本线
快速特急
东冈崎(NH13)-知立(NH19)神宫前(NH33)
特急
新安城(NH17)-知立(NH19)-(部分停鸣海(NH27))-神宫前(NH33)
急行
新安城(NH17)-知立(NH19)-(部分停丰明(NH22))-前后(NH23)
准急
新安城(NH17)-(部分停牛田(NH18))-知立(NH19)-丰明(NH22)
普通
牛田(NH18)-知立(NH19)一木(NH20)
三河线(山线)
三河知立(MY01)-知立(NH19)
三河线(海线)
知立(NH19)重原(MU01)

注脚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