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紫金县
中國廣東河源的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紫金县(传统外文:Tzekim)位于中国广东省中部、东江中游东岸,属于河源市管辖,东边与广东省五华县相邻,南边与广东省惠东县、陆河县相邻,西边与广东省博罗县、惠州市惠城区相邻,北边与广东省东源县相邻。县人民政府驻紫城镇。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12月28日) |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紫城镇、龙窝镇、九和镇、上义镇、蓝塘镇、凤安镇、义容镇、古竹镇、临江镇、柏埔镇、黄塘镇、敬梓镇、水墩镇、南岭镇、苏区镇、瓦溪镇、好义镇和中坝镇。
建县缘由
紫金建县前,分属长乐(即今梅州市五华县)、归善(即今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及惠东县境内)两县地。
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两县农民、矿工起义不断,范围延及兴宁、程乡(即今梅州市梅江区及梅县区)、揭阳(即今揭阳市榕城区、揭东区及揭西县)、河源(即今河源市源城区及东源县)、龙川、博罗、海丰及东莞等县,均以归善县古名都、宽得都和长乐县琴江都为大本营。其中归善县青溪磜头山矿工起义持续20多年。省、州府数次派兵征剿,因幅员广、山沥多、易聚散,而未见显效。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两广总督吴桂芳派重兵第五次征剿,镇压起义。为保安靖,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朝廷批准割划归善县古名都(秋香江流域)、宽得都(柏埔河、义容河流域),长乐县琴江都(琴江上游流域)设立“永安县”,取‘永远安定’之意。以古名都乌石约安民镇(今紫城镇)为县治,建筑县城。
因县名与福建省延平府永安县(即今福建省永安市)相同,且其建县于明景帝景泰三年(1452年),早117年设县,中华民国3年(1914年),中央政府(袁世凯北洋政府)批准广东省永安县改名为‘紫金县’(因县城有紫金山而得名)。[3]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县域曾发现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文物,说明本县长期有人类聚居。
隋唐为归善(即今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及惠东县境)、兴宁(即今梅州市兴宁县级市)两县地。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属广东省都督府。
民国3年(公元1914年)改“永安县”为‘紫金县’,属潮循道。[4]
民国15年(公元1926年)隶属东江各属行政公署。
民国26年(公元1937年)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38年(公元1949年)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紫金县,隶属于东江专区。
1952年改属粤东行政区。
1956年隶属惠阳专区。
1959年改属汕头专区。
1963年复属惠阳地区。
民族 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紫金县常住人口为469100人。
语言
全县通用客家话,属纯客家县。
经济
2007年,全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为46.7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为55.21亿元。
旅游
比较著名的景点有:紫金观、庙子石南母寺、 越王石、道姑岩、武顿山、白溪水库风景区、九和温泉(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天字嶂。
交通
全县通车总里程1960公里。
名人
- 锺时行(1737年生,卒年不详),1774年(清代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中举,出任高州府廉江县令.
- 孙鼎标(生卒年不详),明朝末年,响应本县解元锺丁先的抗清义举,于1651年(清顺治八年)至1656年(顺治十三年),与永安县(今天的紫金县)令王孙兰大小百十战,声震清廷.
- 李荣泰(1884年至1914年): 受国父孙中山所托,在县内组织讨伐袁世凯的义军,可惜最后事败被杀
- 彭滂沱: 1956年(民国45年)在台北市出生,学者、外交官及前行政院新闻局官员,主要著作有《德国问题与欧洲秩序》,《天择一犹太人的故事》等等
- 张美妮
- 彭新为
- 张运娣
香港,台湾鄕亲及海外乡亲概况:
根据香港紫金联谊总会提供的资料,祖籍紫金县的香港同胞约有十万之众. 一些祖籍紫金县的台湾同胞加入台北市等地的惠州同乡会. 另外,马来西亚河源同乡会透露,该国也有紫金籍乡亲,具体人数待考. 马来西亚以外的紫金籍华人情况待考.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