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第2屆中華民國全國性地方首長選舉・蔡英文政府第一任期信任投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Remove ads

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是2018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又稱「107年九合一選舉」)的一部份,於2018年11月24日舉行,包含直轄市自治法施行以來的第7次直轄市長選舉,以及地方自治實施以來的第18次長選舉。當選人於同年12月25日就職。

事实速览 已登記選民, 投票率 ...
Remove ads

2018年全國縣市長選舉政黨布局日程表

更多信息 選務工作日程, 辦理日期 ...
Remove ads

2018年全國縣市長選舉工作日程表

更多信息 選務工作日程, 辦理日期 ...
Remove ads

全國統計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民調來源, 完成日期 ...

選舉結果

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當選人

粗體代表成功連任的當選人。

直轄市長
縣市長

政黨席次變化

與前屆選舉版圖變化
Thumb
2018年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結果
更多信息 政黨, 上屆席次 ...

政黨輪替縣市

直轄市

臺北市

政治背景

臺北市市長身為中華民國首都的行政首長,代表意義十分重要,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皆曾任臺北市長,被認為是通往中華民國總統的一個跳板,同時也是政黨選舉必爭之地[1]。2008年後,泛藍基本盤領先泛綠三十幾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1945年台灣光復後,臺北市成為省轄市,市長從1951年起隨著台灣地方自治實施由市民直選,除了第三、四屆市長黃啟瑞中國國民黨籍之外,臺北市便一直由黨外人士主政[3]。臺北市在1967年改制為直轄市後,市長改由中央政府派任,至1994年起再度改為民選[4]

首屆直轄市長選舉中,民主進步黨陳水扁在國、民、新三黨鼎立的狀態下當選[5]

2006年2010年,國民黨提名的郝龍斌,擊敗謝長廷蘇貞昌,國民黨完成四屆十六年的執政[6]

2014年,獲民進黨支持的在野聯盟整合出的無黨籍醫師柯文哲以五成七的票數擊敗長期執政的國民黨[7][8]

近年來,國民黨在臺北市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2年市長選舉,由馬英九以六成四的票數當選連任。民主進步黨在臺北市歷年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蔡英文以五成二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三成八,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一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臺北市八席區域立委中,國民黨贏得五席,民進黨兩席,時代力量一席。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臺北市市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參選人

競選過程

本屆選舉呈現多人角逐的局面,原本選舉初期,民進黨對於是否繼續支持現任市長柯文哲呈現紛爭,後來民進黨決定於5月30日正式通過徵召現任立委姚文智參選[33],三足鼎立的態勢確立。

  • 爭取連任的柯文哲以「進步價值」為競選主軸。[34]並以「改變成真持續發生」為競選口號。[35]
  • 國民黨丁守中以「拚台北驕傲」為競選主軸,並誓言為國民黨奪回首都,並主打「台北未來在手中」為競選口號。[36]
  • 民進黨姚文智以「國家首都」為競選口號。
  • 無黨籍李錫錕以「國家要發展 臺北要進步」、「台北啟,動台灣」為競選口號。
  • 無黨籍吳蕚洋以「平安、健康、智慧、慈悲」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臺北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結果

從下午4時開票起,由於台北市選委會的不作為導致開始開票後仍然有民眾持續投票。開票持續到25日凌晨2點多開票結束,確定柯文哲僅以三千多票差距驚險連任成功,此次選舉為自歷屆台北市長選舉中,前兩名差距最小的一次,國民黨輸掉臺北市長選戰,得票率再次創下僅次於1994年的次低紀錄,姚文智則僅拿到24萬多票,得票率17%,創下民進黨在台北市長選舉的最低票紀錄。不過,柯文哲亦打破紀錄,繼陳水扁1994年當選臺北市長後,1998年連任失利,第二位挑戰連任,最終成為首位在臺北市得以連任的非國民黨籍市長。

選後丁守中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69條規定,票數差距在千分之三內,聲請驗票,驗票結果未能翻盤,差距反而略為增大,最終差距為3567票,由於電視台的結果有時自己領先而之後自己票數就停住,認為是棄保讓自己落選,但中選會結果卻是一路由柯小幅領先,這反而讓丁當作一個打訴訟的烏龍證據,且丁陣營稱查到多項不符合選舉規範的行政流程,將改提選舉無效之訴訟。[37][38][39][40][41],由於丁陣營律師認為選務工作為柯市府主導,因此判決選舉無效要求不是重選,因為重選還是輸,而是由第二名的自己遞補,但在選舉無效開庭之後,另外宣稱法院驗票不公,法官態度不積極,要求重新驗票以及選舉人名冊,因此驗票無效驗票費用以及保證金該國賠,2019年5月10日一審判決丁守中敗訴,自己遞補無望,認為判決不公。總共認為選舉無效、驗票無效、一審判決無效,已於2019年5月30日提出上訴,並且要求勝訴之後不必重選,由自己遞補。2019年12月17日高等法院判決出爐仍判決其敗訴,結果成定局無法回復以及改變。


Thumb
台北市長選舉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8年臺北市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


新北市

政治背景

新北市位處臺灣本島最北端,是台灣境內人口最多的都市,全市環繞著臺北市。由原臺灣省下轄之臺北縣於2010年底升格改制而成[42][43]。由於幅員遼闊,選舉人數高達三百萬,號稱全國最大票倉,是藍綠必爭之地[44][45]。本市選民結構呈現藍略大於綠,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改制前的臺北縣戒嚴時期,一直是由中國國民黨執政[46]。但在1989年底,甫成立的民主進步黨贏得縣長寶座,並展開了長達四屆十六年的執政[47]2005年,國民黨提名的周錫瑋當選末任臺北縣長[48]。在2010年升格直轄市後,國民黨的朱立倫亦當選兩屆市長[49]

近年來,國民黨在新北市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英九拿下六成一的票數。而上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朱立倫僅以兩萬票、一個百分點的的微幅差距險勝民進黨候選人游錫堃。而民主進步黨在新北市獲得歷年最高得票率是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蔡英文以五成五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三成三,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二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新北市十二席區域立委中,民進黨贏得九席,國民黨兩席,時代力量一席。

現任市長朱立倫因已連任一屆,故本屆不得在新北市再次參選。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新北市市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本屆選舉初期,民進黨爭取提名人選民調均落後國民黨擬參選人侯友宜,其後民進黨徵召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參選。

  • 國民黨侯友宜以「安居樂業、重情重義」為競選主軸。
  • 民進黨蘇貞昌以「新·新北」為競選主軸,並表示打造千萬人大舞臺。

民意調查

選舉結果

選舉結果,市政府所在地板橋區蘇貞昌輸兩萬多票,藍營票倉新店區中和區永和區侯友宜均勝出超過六成以上;綠營優勢區三重區蘆洲區蘇僅險勝侯百餘至千餘票左右,新莊區樹林區五股區均落後的情形下,結果蘇貞昌以二十九萬多票的差距大敗,此次選舉為自新北市升格及民進黨創黨以來,選舉兩黨差距最大的一次(在2022年此紀錄再次被打破),侯友宜此次得票數亦為歷屆縣市長最高票。

Thumb
新北市長選舉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8年新北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更多信息 2018年新北市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


桃園市

政治背景

桃園市在2014年底,由原臺灣省下轄之桃園縣升格改制而成[57]。桃園市也是台灣最大外籍勞工集散中心。本市選民結構,由泛藍領先泛綠約十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桃園縣在1990年代以前,除第八屆縣長許信良為黨外人士之外,即長年由中國國民黨主政[46]。然而,在1997年縣長補選,民主進步黨提名的呂秀蓮高票當選,並於該年底的縣長選舉順利連任[46]。2001年,桃園縣再度變天,並由國民黨執政三屆十三年[58]。但在2014年,民進黨提名的鄭文燦以三萬票的微小差距,當選首屆直轄市長[59]

近年來,國民黨在桃園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英九拿下六成五的票數。民主進步黨歷年在桃園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1997年縣長選舉,由呂秀蓮獲得五成六的票數順利連任。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蔡英文以五成一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三成四,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五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桃園市六席區域立委中,民進黨贏得三席,國民黨兩席,無黨籍一席。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桃園市市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 無黨籍楊麗環以「桃園新篇章,桃園升級PLUS」為競選主軸。
  • 民進黨鄭文燦以「桃園正好」為競選主軸,並要打一場跳脫傳統的選舉。[66]
  • 國民黨陳學聖以「翻轉桃園 全新出發」為競選主軸。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桃園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結果

鄭文燦大贏陳學聖15萬票,是民進黨有史以來首度在桃園市下轄的行政區皆獲勝。

Thumb
2018年桃園市長選舉得票分布。
Thumb
2018 桃園市市長選舉各里得票
Thumb
2018 桃園市市長選舉各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2018年桃園市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


臺中市

政治背景

臺中市為臺灣中部地區的經濟、文化與交通中心,由原臺灣省下轄之臺中縣臺中市於2010年底合併改制而成[67]。本市選民結構藍大於綠,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2],迄今民進黨籍首長均尋求連任失利。原臺中縣在1990年代以前,長年由國民黨紅黑兩派輪流主政,然而在1997年,民主進步黨籍的廖永來贏得縣長[58]。國民黨的黃仲生2001年起,兩度當選,並成為末任縣長[68]

臺中市則在1980年代以前,長年由黨外人士及國民黨張賴兩派輪流主政[58]。1980年代,國民黨擊敗尋求連任的黨外市長曾文坡,展開了長達四屆十六年的執政[58]。1997年,時任民進黨籍省議員張溫鷹以五成的票數當選[69]2001年,國民黨的胡志強展開兩屆執政,並成爲末任省轄市長[70]2010年縣市合併,胡志強以三萬票的微幅差距,當選首屆直轄市長。但在2014年,由民進黨提名的林佳龍高票當選[71]

近年來,國民黨在臺中地區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英九拿下六成的票數。民主進步黨歷年在本市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14年直轄市長選舉,由林佳龍獲得五成七的票數。在2016年總統大選,英仁配在臺中市以五成五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三成,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五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臺中市八席區域立委中,民進黨贏得四席,國民黨三席,時代力量一席。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臺中市市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本屆選舉為林、盧吃力拉鋸

  • 爭取連任的林佳龍以「進步臺中」為競選口號。
  • 國民黨盧秀燕以「市長換人、空氣換新。台中PLUS+」為競選主軸,並強調主打「陽光政治、空氣環保、活水經濟」、要成為「媽媽市長」。[77][78]
  • 無黨籍宋原通以「兩岸橋樑移台中,台海隧道通通通,台中未來就看我,台北都要攏叮咚」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臺中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結果

盧秀燕以82萬的得票打敗了尋求連任的林佳龍。

Thumb
台中市長選舉得票分布
Thumb
2018 台中市市長選舉各里得票
Thumb
2018 台中市市長選舉各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2018年臺中市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


臺南市

政治背景

臺南市位於臺灣嘉南平原,是一座文化古都,由原臺灣省下轄之臺南縣臺南市於2010年底合併改制而成[79]。本市乃綠軍的大本營,就選民結構而言,泛綠基本盤領先泛藍十幾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原臺南縣在1990年代以前,由中國國民黨的地方派系輪流掌政。然而,自1993年民進黨籍的陳唐山當選縣長,直至縣市合併皆由民主進步黨執政[80]。原臺南市在1990年代以前,則長年由黨外人士及國民黨輪流主政,但自1997年民進黨籍的張燦鍙當選市長起,原臺南市亦一直由民進黨執政至縣市合併2010年縣市合併後,民進黨的賴清德亦當選兩屆市長[81]

歷年來,民進黨在臺南地區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14年直轄市長選舉,由賴清德拿下七成三的票數。國民黨近年來在臺南地區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英九拿下四成六的票數。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蔡英文以六成八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兩成二,而宋瑩配亦有一成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在臺南市境內的五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原市長、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因已連任一屆,故本屆不得在臺南市再次參選。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臺南市市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 無黨籍林義豐以「誰與爭豐」、「藍綠擺兩邊,經濟擺中間」、「人民最大,超越藍綠,脫胎換骨」為競選口號。
  • 無黨籍蘇煥智以「幸福首都,煥您作主」為競選口號。
  • 無黨籍許忠信以「迎向世界,重返榮耀」為競選口號。
  • 國民黨高思博以「新台南起義-廢除暴政,追求幸福」為競選主軸。
  • 民進黨黃偉哲以「讓我們做得更好,過得更好;堅定樸實的腳步,走出台南更好的路」為競選口號,將具體兌現在新市政。[95]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台南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結果

黃偉哲以36萬票當選台南市長。

Thumb
台南市長選舉得票分布。
Thumb
2018 台南市市長選舉各里得票
Thumb
2018 台南市市長選舉各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2018年臺南市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


高雄市

政治背景

高雄市為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由原直轄市高雄市及臺灣省下轄之高雄縣於2010年底合併改制而成[96]。本市是綠營的票倉,就選民結構而言,泛綠基本盤領先泛藍二十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原高雄縣在1980年代以前,長年由國民黨紅白兩派、及黨外黑派輪流主政[58]1985年縣長選舉中,黨外余陳月瑛擊敗爭取連任的蔡明耀。泛綠陣營領先泛藍十餘至二十個百分點。[需要更新]

原高雄市自1950年實施地方自治,省轄市長開放民選後,一直由中國國民黨執政,唯第六屆市長選舉中由黨外勢力支持中國民主社會黨籍的楊金虎勝出。[46]。高雄市在1979年改制為直轄市後,市長改由中央政府派任,至1994年起再度改為市民直選[4]。在首屆直轄市長選舉中,國民黨籍官派市長吳敦義高票當選[97]。但自1998年,民進黨的謝長廷以些微差距擊敗尋求連任的吳敦義,中間歷經陳菊險勝黃俊英,高雄市至五都改制也一直由民進黨執政[58],泛綠陣營始終以小幅差距領先泛藍陣營。2010年縣市合併後,民進黨的陳菊亦當選兩屆市長[98]

歷年來,民進黨在高雄地區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14年直轄市長選舉,由陳菊拿下六成八的票數。國民黨近年來在高雄地區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8年區域立委選舉,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共囊括五成一的票數。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蔡英文以六成三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兩成六,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一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在高雄市境內的九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原市長、時任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因已連任一屆,故本屆不得在高雄市再次參選。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高雄市市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 民進黨陳其邁以「智慧城市 經濟首都」為競選主軸。[111]
  • 國民黨韓國瑜以「打造高雄 全台首富」為競選主軸。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高雄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結果

韓國瑜以89萬票當選高雄市長,是國民黨20年來第一次奪回執政權。

Thumb
高雄市長選舉得票分布。
Thumb
2018 高雄市市長選舉各里得票
Thumb
2018 高雄市市長選舉各里得票人口變形圖(1)
更多信息 2018年高雄市市長[112][113]選舉結果, 號次 ...


臺灣省

基隆市

政治背景

基隆市藍綠政黨版圖約五比三,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114]。自1950年實施地方自治,市長開放民選之後,除第四、五屆市長林番王中國民主社會黨籍之外,基隆市即長期由中國國民黨執政,至1990年代臺灣民主改革開放後仍無改變[115]。此現象直至1997年,才由曾任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的李進勇打破[47]2001年市長選舉,國民黨的許財利當選,國民黨並展開三屆十三年的執政[116]。但在2014年,基隆市再度變天,民進黨的林右昌以過半票數當選[117]

近年來,國民黨在基隆市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區域立委選舉,由謝國樑以六成八的票數當選連任。民主進步黨歷年在基隆市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14年市長選舉,由林右昌獲得五成三的票數。而親民黨過去亦曾經在基隆市具有強大影響力,分別在2001年立委選舉2004年立委選舉超越國民兩大黨,高居各政黨得票率之首。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蔡英文以四成八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三成五,而宋瑩配亦有一成六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的蔡適應以四成一的票數當選。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基隆市市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 獲提名的國民黨謝立功以「基隆新願景,再造北國門」為競選主軸,向市民展現堅定的決心,期望留住基隆人才,並將基隆打造成全新的觀光產業都會。[119]
  • 爭取連任的林右昌以「我愛基隆」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基隆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預估

選舉結果

Thumb
基隆市長選舉得票分布。
Thumb
2018年基隆市市長選舉各里得票
Thumb
2018年基隆市市長選舉各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2018年基隆市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


宜蘭縣

政治背景

宜蘭縣選民結構,由泛綠領先泛藍約十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2]。本縣在1980年代以前,由中國國民黨掌政[46]。1981年起,黨外的陳定南及民主進步黨的游錫堃劉守成均成功當選及連任,前後共六屆二十四年由泛綠人士主政[120]。然而,在2005年,國民黨的呂國華以些微的差距勝出,成為解嚴後首位國民黨籍的宜蘭縣縣長[121]。但在2009年,宜蘭再度由民進黨執政至今[122]

歷年來,民進黨在宜蘭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14年縣長選舉,由林聰賢拿下六成四的票數。國民黨近年來在宜蘭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8年區域立委選舉,由林建榮獲得五成三的票數當選連任。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蔡英文以六成二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二成五,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三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的陳歐珀以五成四的票數當選連任。

原縣長、現任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因已連任一屆,故本屆不得在宜蘭縣再次參選。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宜蘭縣縣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 獲民進黨提名的陳歐珀提出「活力宜蘭、進步新政」為競選主軸,希望在宜蘭的產業、文化、農業、經濟、觀光等各面向注入新的活力,讓宜蘭更進步。[127]
  • 國民黨徵召的林姿妙主打「拚出宜蘭好生活」為口號,並提出拼經濟-豐衣足食、不擾民-安居樂業等八大政見。[128]
  • 無黨籍林信華以「超越黨派,興利於民」、「能力決定未來的命運」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宜蘭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預估

選舉結果

林姿妙以12萬票當選宜蘭縣長,成為第一位女性縣長。

Thumb
宜蘭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Thumb
2018 宜蘭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
Thumb
2018 宜蘭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2018年宜蘭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


新竹縣

政治背景

新竹縣選民結構,由泛藍領先泛綠,四十多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然而,由於當地政治生態主要由宗親勢力主導,因此本縣過去亦曾經分別由國、民兩大黨執政過[114]。新竹縣在戒嚴時期,除第六屆縣長劉榭熏為黨外人士之外,即長期由中國國民黨主政[46]。但在1989年底,甫成立的民主進步黨贏得縣長寶座,並展開了長達三屆十二年的執政[47]2001年縣長選舉時,獲國民黨提名的鄭永金擊敗尋求連任的林光華,新竹縣也自此由國民黨執政至今[129]

近年來,國民黨在新竹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英九拿下七成四的票數。民主進步黨歷年在新竹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10年立委補選,由彭紹瑾獲得五成六的票數當選。上屆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爭取連任的邱鏡淳,僅以五千多票的微幅差距,險勝獲民進黨支持、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鄭永金。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蔡英文以四成三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三成五,而宋瑩配亦有兩成二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國民黨的林為洲以三成七的票數當選。

現任縣長邱鏡淳因已連任一屆,故本屆不得在新竹縣再次參選。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新竹縣縣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 徐欣瑩競選口號:「新竹我愛你」、「新竹新希望」、「NEW 欣新竹」
  • 鄭朝方競選口號:「鄭朝方新方向」
  • 楊文科競選口號:「竹縣領頭楊」
  • 葉芳棟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新竹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預估

選舉結果

Thumb
新竹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近兩年以來徐欣瑩勤跑新竹縣基層,使徐欣瑩的民調一直領先。國民黨候選人楊文科雖為副縣長,但從未選舉經驗,加上國民黨初選時的爭議,瀕臨整合失敗;民進黨的鄭朝方的支持亦主要來自於其父親鄭永金,而在在國民黨的初選爭議時民進黨籍前縣長林光華亦曾出面支持國民黨林為洲。選前最後一週民進黨緊咬徐欣瑩的協助派白米爭議,指責徐賄選,間接令徐得票下降,使楊文科得以一萬多票的差距當選。徐欣瑩僅在其經營竹北及新豐小勝,其他地區亦未能拉近與楊文科的差距。

Thumb
2018 新竹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
Thumb
2018 新竹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2018年新竹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


新竹市

政治背景

新竹市選民結構,由泛藍領先泛綠十幾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三成[2]。本市在1980年代升格為省轄市初期,由黨外「施家班」執政,甚至在1984年市長補選中,以官司糾纏之身投入選舉的施性忠仍然高票當選市長[58]1985年中國國民黨在激烈的競選過程中,以些微差距贏得市長寶座,並展開了三屆十二年的執政[47]。但在1997年市長選舉民主進步黨提名的蔡仁堅因獲新黨大老許歷農站臺支持而當選,唯2001年新竹市再度撐起藍天,並由國民黨執政三屆十三年[136]2014年,本市再度變天,甚至在泛綠分裂的狀況下,仍由民進黨的林智堅勝出[137]

近年來,國民黨在新竹市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5年市長選舉,由林政則以六成九的票數當選連任。民主進步黨歷年在新竹市的最高得票率則在1997年市長選舉,由蔡仁堅獲得五成六的票數當選。而親民黨過去亦曾經在新竹市具有強大影響力,並在2001年立委選舉一舉超越國民兩大黨,高居各政黨得票率之首。上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由市長許明財尋求連任,民進黨提名市議員林智堅,而前市長蔡仁堅則脫黨參選。選舉結果,林智堅以一千餘票差距,險勝許明財。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蔡英文以五成一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三成二,而宋瑩配亦有一成六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的柯建銘以四成一的票數當選連任。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新竹市市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本屆選舉呈現多人角逐局面。

  • 民進黨林智堅以「明日新竹 六大幸福」為競選主軸。
  • 國民黨許明財以「一帶 二心 三連結」為競選主軸,勾勒的建設藍圖,稱能真正翻轉新竹市、讓新竹市脫胎換骨。[142]
  • 無黨籍謝文進以「信任X進步 新竹力量」、「新竹我準備好了!」為競選口號。
  • 無黨籍黃源甫以「白色力量 同行致遠」、「新竹變偉大 為世界之光」為競選口號。
  • 無黨籍李驥羣以「驥智驥慧揭弊端,群策群力推善政」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新竹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預估

選舉結果

Thumb
新竹市長選舉得票分布。
Thumb
2018 新竹市市長選舉各里得票
Thumb
2018 新竹市市長選舉各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2018年新竹市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


苗栗縣

政治背景

苗栗縣選民結構,由泛藍領先泛綠二十多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唯過去各項選舉藍軍常因派系紛爭而分裂[114]。本縣自1950年代實施地方自治以來,即長年由中國國民黨執政,這種局面直到1990年代才產生改變[58]1993年,劉派立委何智輝以無黨籍身份擊敗國民黨競選連任的張秋華,而無黨籍人士傅學鵬則自1997年起當選兩屆縣長,使得苗栗縣連續三屆十二年由無黨籍人士主政[58]2005年,獲國民黨提名的劉政鴻當選,苗栗縣也自此由國民黨執政至今[143]

近年來,國民黨在苗栗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區域立委選舉,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全縣共囊括七成二的票數。而在上屆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立委徐耀昌,民進黨提名立委吳宜臻,前無黨籍立委康世儒亦參選。選舉結果,徐耀昌以四成七得票率當選,吳宜臻、康世儒則分別獲得兩成八及一成九的得票率。民主進步黨歷年在苗栗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蔡英文以四成五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則為三成八,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七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苗栗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苗栗縣縣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 無黨籍徐定禎以「終結貪腐,廉能新政」為競選口號。
  • 國民黨徐耀昌以「勤政、務實、幸福永續Happiness」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苗栗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預估

苗栗縣版圖結構泛藍領先泛綠約20~30%左右,故推測徐耀昌連任機率極高。

選舉結果

Thumb
苗栗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Thumb
2018 苗栗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
Thumb
2018 苗栗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2018年苗栗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


彰化縣

政治背景

彰化縣多年以來,由藍綠輪流主政,選民結構由藍綠均分,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2],唯民進黨籍縣長均有無法連任的魔咒。彰化縣在1980年代以前,均由中國國民黨掌政[46]1981年起,黨外律師黃石城當選兩屆縣長,而民進黨的周清玉並於1989年獲勝,使得彰化縣連續三屆十二年由黨外及泛綠人士主政[58]1993年,面臨府會關係惡化、及綠軍地方幹部公開倒向對手陣營,周清玉敗給國民黨的阮剛猛,而阮在1997年也僅以數千票之差驚險保住執政權[147]2001年,民進黨的翁金珠捲土重來並當選縣長,其票數甚至高過國親兩黨的總得票數[147]2005年起,國民黨的卓伯源當選兩屆縣長[148]2014年,本縣再度變天,甚至在泛綠分裂的狀況下,仍由民進黨的魏明谷以過半票數當選[149]

近年來,國民黨在彰化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英九拿下五成八的票數。民主進步黨歷年在彰化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蔡英文以五成六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則為二成九,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五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彰化縣四席區域立委中,民進黨贏得三席,國民黨一席。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彰化縣縣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民進黨魏明谷 國民黨王惠美 無黨籍黃文玲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彰化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預估

選舉結果

Thumb
彰化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Thumb
2018 彰化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
Thumb
2018 彰化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2018年彰化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

選戰初期,魏明谷與基層實力雄厚的立委王惠美隨即陷入了激戰,雙方在台泥工業區的議題互相打擊,同時剛才經歷初選廝殺的民進黨中央也極力挽救彰化,要求魏多多宣傳政績,並整合原欲轉戰縣長的時任彰化市長邱建富。未料,民調逐漸出現領先態勢之際,因傳統南部綠營優勢區的治水不利導致流興起,眾人對時任北農總經理吳音寧的不滿也宣洩至故鄉彰化縣,同為綠營的首長魏明谷因而首當其衝。上屆因林滄敏卓伯源派系不合導致大敗的國民黨此次因王惠美過去從政經歷並無交惡情形,而王亦為國民黨當時在彰化的唯一立委,導致派系團結力挺;反而民進黨方面雖是魏明谷爭取連任,卻總有內部派系仍未走出初選的競爭關係,再遭遇農民普遍的泛綠執政的不滿,導致最後局勢反轉,上屆魏明谷以十萬票之差從國民黨九年執政中奪回政權,這次國民黨亦以近十萬票再次拿回執政權,而民進黨僅在2008年總統大選情勢低迷情況下仍獲勝的竹塘和二水領先,綠營縣長無法連任的魔咒仍然持續。

南投縣

政治背景

南投縣選民結構,由泛藍基本盤領先泛綠約十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2]。本縣在1990年代以前,一直由中國國民黨執政,直到1997年縣長選舉,曾任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的彭百顯以無黨籍身份順利當選,打破國民黨長期執政局面;而民進黨籍的林宗男也因為泛藍勢力嚴重分裂而在2001年勝出選舉,使得南投縣連續八年由泛綠人士主政[147]2005年縣長選舉由國民黨的李朝卿當選,南投縣也自此由國民黨執政至今[153]

近年來,國民黨在南投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區域立委選舉,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全縣共囊括六成二的票數。而在上屆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林明溱,僅以五千多票的微幅差距,險勝民進黨候選人李文忠。民主進步黨歷年在南投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蔡英文以五成二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則為三成二,而宋瑩配亦有一成六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南投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南投縣縣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本屆選舉呈現藍綠對決局面。

  • 國民黨林明溱以「骨力、肯做。捲袖做事的縣長」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南投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結果

Thumb
南投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儘管林明溱四年前在大環境不利下以5,000多票的微幅差距險勝,但他在4年來勤於縣政,選舉期間民調一直領先,民進黨籍候選人洪國浩由於起步太晚導致敗選,在大環境不利下僅在過去執政的草屯鎮以些微差距落敗,至於其他鄉鎮的得票率更是全軍覆沒,是民進黨在南投縣的空前慘敗。兩黨差距由上次的5,000多票,拉大到9萬多票。

Thumb
2018 南投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
Thumb
2018 南投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2018年南投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


雲林縣

政治背景

雲林縣的地方派系勢力龐大,過去曾是中國國民黨的基本地盤,但近年來已由藍翻綠[58]。就選民結構而言,泛綠領先泛藍約十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2]。雲林縣在1990年代以前,一直由中國國民黨執政,然而在1999年縣長補選,無黨籍的時任議長張榮味一舉擊敗國、民兩大黨候選人,張在2001年選擇轉入國民黨並當選連任[58]2005年蘇治芬成為第一位民進黨籍的雲林縣縣長,雲林縣也自此由民進黨執政至今[155]

歷年來,民進黨在雲林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9年縣長選舉,由蘇治芬以六成五的票數當選連任。而國民黨近年來在雲林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1年縣長選舉,由張榮味以六成二票數當選連任。上屆縣長選舉,民進黨的李進勇,以五成七的票數當選。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蔡英文以六成三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兩成五,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二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在雲林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雲林縣縣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本屆選舉乃繼2014年縣長選舉以來,李、張兩人二度同台角逐。

  • 民進黨李進勇以「正直,顧雲林」為競選主軸,強調要用正直的精神與力量,走公義的道路,才能導正社會亂象。[158]
  • 國民黨張麗善提出「雲林上場」為競選主軸,並表示鄉親辛苦耕耘,卻沒有得到掌聲,這次應該換雲林登場做主角,也提出經濟、農業、文化、技職、體育、青年在內等6大項「雲林上場」的概念。[159]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雲林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結果

Thumb
雲林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Thumb
2018 雲林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
Thumb
2018 雲林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儘管選前多份民調皆顯示李進勇以些微差距領先,但因其過去4年任內未能有效處理農民生計問題,導致農產品的售價低於維持生計的水平線,農民血本無歸,所以滿意度始終介於4~5成的低標,再加蘇治芬與李進勇反目成仇、中央施政不力拖累,導致李4年前以5萬7千票贏張,本屆卻以4萬7千票之差落敗,這也是李繼競選連任基隆市長失利後再一次爭取連任失敗。張派及韓國瑜之妻李佳芬本來在雲林就有一定聲望,韓國瑜在北農總經理任內關注雲林果菜市場,此次亦大力輔選。張家終於在十三年後再次取得雲林縣政權。

更多信息 2018年雲林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

嘉義縣

政治背景

嘉義縣近年來是綠軍的天下,就選民結構而言,泛綠領先泛藍十幾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2]。嘉義縣在2000年臺灣首次政黨輪替以前,除了第二屆縣長李茂松為無黨籍外,即長年由中國國民黨主政[160]。2001年,林派掌門人、時為國民黨籍立委陳明文,以國民黨脫離本土路線為由退黨,帶領整個林派加入民進黨,並於該年底當選縣長。而民進黨也藉由結合地方派系,成功的在嘉義縣執政至今,並進而掌握議會、鄉鎮市長席次,產生完全執政的局面[161]

近年來,中國國民黨在嘉義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8年區域立委選舉,黨籍候選人在全縣囊括五成的票數。民主進步黨在嘉義縣歷年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蔡英文以六成五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二成三,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一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嘉義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現任縣長張花冠因已連任一屆,故本屆不得在嘉義縣再次參選。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嘉義縣縣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本屆民進黨縣長黨內初選,現任縣長張花冠支持議長張明達,現任立委、前縣長陳明文支持前農委會副主委翁章梁參選,引爆嘉義「花文之亂」前、後任縣長互相批評。[165]初選後蔡英文總統兼民進黨主席出面斡旋下,民進黨嘉義縣長初選紛爭在2018年3月21日落幕,參加初選的前農委會副主委翁章梁和嘉義縣議會議長張明達兩人公開擁抱數次,強調選後會大團結。[166]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嘉義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結果

Thumb
嘉義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Thumb
2018 嘉義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
Thumb
2018 嘉義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2018年嘉義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


嘉義市

政治背景

傳統上,嘉義市選民以支持黨外泛綠者為多,唯近年來藍綠已呈現勢均力敵的態勢,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自1982年升格為省轄市以來,嘉義市曾經長達二十多年由黨外「許家班」(即許世賢,張博雅,張文英三母女)主政,也因此本市往往被稱為「民主聖地」[167]。然而,此現象隨著2005年起,「許家班」票源分裂,國民黨的黃敏惠成功當選兩屆市長,而被打破[168][169]。惟在2014年,嘉義市再度變天,民進黨的涂醒哲以過半票數當選[170]

近年來,國民黨在嘉義市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5年市長選舉,由黃敏惠獲得五成五的票數當選。上屆市長選舉中,民進黨的涂醒哲以八千多票的差距,小贏國民黨的陳以真。民主進步黨在嘉義市歷年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蔡英文以六成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二成八,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二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的李俊俋以五成四的票數當選連任。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嘉義市市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這次市長選舉涂醒哲執政民調低迷被外界認為由立委李俊俋代表民進黨參選,2017年11月29日涂醒哲獲黨提名[174],國民黨提名前市長黃敏惠回鍋參選。嘉義市議長蕭淑麗則退出國民黨,自行參選,嘉義市泛藍分裂。[175]

  • 國民黨黃敏惠以「建設不能停、嘉義一定贏」為競選口號,並提出「經濟5+1」政見。
  • 民進黨涂醒哲以「信任、幸福、新嘉義」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嘉義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預估

更多信息 2018年嘉義市市長選舉預估, 預估來源 ...

選舉結果

Thumb
嘉義市長選舉得票分布。

原本不被看好的涂醒哲在2014年在柯文哲效應的外溢之下意外當選市長,但其任內並無亮眼施政,而且與當初的核心競選團隊多數反目收場,故施政滿意度一直敬陪末座,今屆選舉國民黨多人跳出希望挑戰,前市長黃敏惠勝出國民黨初選得到提名,而民進黨一度傳出希望換人參選,最後涂醒哲的潛在競爭者相繼放棄挑戰的情況下,獲民進黨提名連任。知名度不足的蕭淑麗不甘心再度讓路,故脫離國民黨參選,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聲稱在國民黨分裂下,涂醒哲可以一拼。

選前韓國瑜在嘉義市大力助選,儘管蕭淑麗大打拔管議題、黃敏惠上屆不盡力輔選為陳以真討公道等,但由於「韓流」效應的外溢,國民黨亦擺平反黃敏惠的勢力後,選舉開票過程黃敏惠一直維持些微差距的領先,終以二千多票的微幅差距勝選,為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以來,第二位當選第三屆任期的市長。民進黨籍市長在嘉義市均無法連任的魔咒依舊持續,在泛藍分裂之下涂醒哲仍無力可回天,仍以敗選收場。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在嘉義市單一選區選舉時均須在東區與西區領先才得以勝選,黃敏惠是繼2012年李俊俋擊敗尋求連任的江義雄時僅在西區領先之後,再次打破了慣例,首次僅取得東區便贏得勝選。

Thumb
2018 嘉義市市長選舉各里得票
Thumb
2018 嘉義市市長選舉各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2018年嘉義市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


屏東縣

政治背景

屏東縣選民結構,泛綠領先泛藍約十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2]。本縣在1980年代以前,均由中國國民黨掌政[46]。自1981年以黨外身份參選的邱連輝當選縣長以來,四任縣長均無法連任,屏東縣亦由黨外人士、民主進步黨及中國國民黨輪流執政[46]。直到1997年民進黨提名的蘇嘉全當選縣長後,始於2001年成功連任,屏東縣也自此由民進黨執政至今。

近年來,國民黨在屏東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英九拿下四成九的票數。民主進步黨在屏東縣歷年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英仁配以六成三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二成七,而宋瑩配亦有一成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屏東縣內的三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屏東縣縣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屏東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預估

選舉結果

潘孟安於第一任縣長任內,積極在屏東縣內推行諸多公共建設及翻修多條自治規則,增進民眾的安全與便利,實踐了他首次參選縣長時所提出的「安居樂業」口號。並積極利用臉書等社群網站近距離與民眾互動,獲得多數民眾愛戴、信任與肯定。臉書粉絲專頁上獲得了超過廿萬人的支持即可見一斑,平面媒體一年一度的施政滿意度更屢屢居高不下,即便軍公教改革風暴、台灣正名、同性及其他議題公投之衝擊下,亦難以磨滅潘施政有成之事實。潘孟安是民進黨這次各縣市長候選人中得票率最高者,雖然因為大環境讓他得票率較2014年下滑,潘孟安出身地–屏南海線的選情綜觀,在本屆與藍營候選人大致呈現五五波狀態。蘇清泉任職許久的安泰醫院所在地–東港鎮幾乎呈現平盤、其餘海線鄉鎮的得票率均較上屆下滑5~8%不等,過往綠營常勝的枋寮鄉、藍營票倉琉球鄉更遭蘇清泉逆轉。但值得一提的是,潘孟安在藍營佔絕大優勢的原住民鄉得票率卻大幅上升,更在兩個原住民鄉拿下過半票數(霧台鄉52.81%,泰武鄉52.20%)。

Thumb
屏東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Thumb
2018 屏東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
Thumb
2018 屏東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號次, 候選人 ...


花蓮縣

政治背景

花蓮縣自古即被稱為後山,由於商業活動並不頻繁,居民多是軍公教人員,政治表現上也較為保守[58]。本縣選民結構,由泛藍領先泛綠三十多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三成[2]。花蓮縣地方選舉史上除第一屆縣長楊仲鯨中國民主社會黨籍外,歷屆縣長一直由中國國民黨籍及泛藍人士掌握[46]。直到2009年底,傅崐萁退黨當選兩屆縣長,終止了國民黨在花蓮五十多年來的執政,不過其政治光譜依舊是傾向泛藍[179]

近年來,國民黨在花蓮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英九拿下七成七的票數。而親民黨過去亦曾經在花蓮縣具有強大影響力,並在2004年立委選舉中,高居各政黨得票率之首。在上屆縣長選舉,無黨籍縣長傅崐萁以五成七的票數連任。民主進步黨在花蓮縣的歷年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立委選舉,由不分區立委轉戰花蓮縣區域立委的民進黨蕭美琴獲得五成三的票數當選,首次在單一選區兩票制下在花蓮區域贏得席次。而在同日舉行的總統大選,朱玄配以四成八的票數領先,英仁配得票率三成七,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五的票數。

原縣長傅崐萁因已連任一屆,故本屆不得在花蓮縣再次參選。而選前傅崐萁亦因案入獄,由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代理花蓮縣長。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花蓮縣縣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花蓮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預估

選舉結果

Thumb
花蓮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雖然徐榛蔚以縣長夫人的身份參與選舉,被視為花蓮「傅家天下」的延續。但由於選前傅崐萁亦因案入獄,行政院指派「拔管大將」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代理花蓮縣長。蔡碧仲入主縣府後,起用民進黨區域立委蕭美琴的部屬出任縣府首長職位,大幅修改傅崐萁的政策,並查傅崐萁任內的「疑似弊案」。令徐榛蔚得到同情支持。結果以接近八萬票的大幅差距勝選,並在全縣各個村里都完全過半獲勝,為本次九合一選舉中獲勝比例最高者,為花蓮選舉史上,第一次夫妻二人前後當選縣長。

Thumb
2018 花蓮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
Thumb
2018 花蓮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2018年花蓮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


臺東縣

政治背景

臺東縣選民結構,由泛藍領先泛綠十幾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自中華民國接管臺灣以來,該縣便被視為支持中國國民黨的縣市,但自2000年後,這種局面產生改變[114]。臺東縣在2000年臺灣首次政黨輪替以前,除第五屆縣長黃順興中國青年黨籍之外,即長年由中國國民黨主政[46]2001年,親民黨的徐慶元高票當選縣長,而在2005年縣長選舉,時任議長吳俊立則以無黨籍的身份獲勝[182]。唯吳在就職後便因案停職,因而導致臺東縣長於2006年進行補選,吳俊立的前妻鄺麗貞並於該次選舉中,獲國民黨提名並當選,而臺東縣也自此由國民黨執政至今[183][184]

近年來,國民黨在臺東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英九拿下七成三的票數。而親民黨過去亦曾經在臺東縣具有強大影響力,其歷年最高得票率則在2001年縣長選舉,由徐慶元以四成四的票數當選。上屆縣長選舉,國民黨的黃健庭以一萬餘票差距,順利連任。民主進步黨在臺東縣的歷年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立委選舉,由劉櫂豪獲得六成四的票數當選連任。而在同日舉行的總統大選,朱玄配以四成五的票數領先,英仁配得票率三成八,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七的票數。

現任縣長黃健庭因已連任一屆,故本屆不得在臺東縣再次參選。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臺東縣縣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 國民黨饒慶鈴以「台東不只是台東」為競選口號,激盪出台東未來更多可能。[188]
  • 無黨籍黃裕斌以「拚經濟、大勝利 台灣新實力」、「台東新希望!經濟發展立中間,黨派政治站兩邊」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臺東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預估

選舉結果

由於前縣長吳俊立的同為前縣長「妻子」鄺麗貞突然報名參選,故綠營認為可以重演吳俊立與饒慶鈴在立委選舉分裂,劉櫂豪當選的前例。故今次大力輔選,並聲稱今次是最有希望贏得縣長寶座的一次。但吳俊立與其妹吳秀華多次澄清並大力為饒慶鈴輔選,鄺麗貞的選舉活動低調等情況下,使饒慶鈴與劉櫂豪的大戰為五五波的局面。選舉結果在「棄鄺保饒」的發酵下,饒慶鈴以兩萬多票過半的差距勝選,劉櫂豪第五次與台東縣長寶座無緣。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選舉饒、劉兩人在台東市的得票數,竟與2012年立法委員選舉時全台東縣的得票數恰好相等,只是勝負角色互換。

Thumb
台東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Thumb
2018 台東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
Thumb
2018 台東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2018年臺東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


澎湖縣

政治背景

澎湖縣選民結構呈現藍綠勢均力敵,而游離票源約有三成五[2]。澎湖縣在1990年代以前,一直由中國國民黨執政,然而在1993年縣長補選,民主進步黨提名的高植澎高票當選,並於該年底的縣長選舉順利連任[46]。1997年,澎湖縣變天,並由國民黨執政四屆十六年[58]。惟2014年,本縣再度綠化,由民進黨的陳光復以五成五的票數當選縣長。

歷年來,民進黨在澎湖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1993年縣長補選,由高植澎獲得五成八的票數當選。國民黨近年來在澎湖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英九拿下五成八的票數。而無黨團結聯盟過去亦曾經在澎湖縣具有強大影響力,其歷年最高得票率則在2004年立委選舉,由林炳坤以五成九的票數當選。在2016年總統大選,英仁配在澎湖縣以五成一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兩成九,而宋瑩配亦有兩成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的楊曜以五成五的票數當選連任。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澎湖縣縣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競選過程

本屆選舉呈現多人角逐的局面。

  • 國民黨參選人賴峰偉以「觀光活化」、「海洋活化」、「產業活化」為競選主軸。提出[卓越領航,重返榮耀]為競選口號。
  • 無黨籍參選人陳大松以「用能力超越藍綠」、「幸福島嶼、快樂鄉親」、「非藍非綠 生活無憂慮」為競選主軸。
  • 無黨籍參選人鄭清發以「健康樂活」、「生活宜居」為競選口號。
  • 無黨籍參選人吳政隆以「立決心」、「立誠信」、「立態度」、「立希望」為競選口號。
  • 無黨籍參選人呂華苑以「美麗澎湖 再造幸福」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澎湖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預估

選舉結果

賴峰偉以2萬票當選澎湖縣長,替中國國民黨重新奪回執政權,亦是其本人從政生涯第三度當選並就任澎湖縣長。

Thumb
澎湖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Thumb
2018 澎湖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
Thumb
2018 澎湖縣縣長選舉各村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更多信息 2018年澎湖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

福建省

金門縣

政治背景

金門縣向來是泛藍佔有絕對優勢的選區,中國國民黨基本盤約有三成,民主進步黨不到五個百分點,游移票源約有六成五[2]。由於綠軍在金門缺乏影響力,本縣並沒有所謂的「藍綠對決」,當地選舉多是宗親而非政黨的競爭[195]。金門縣遲至1993年才開放縣長民選,國民黨的陳水在當選首屆、次屆縣長[196]。2001年起,新黨李炷烽當選兩屆縣長,而在2009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的李沃士以三成七的票數獲勝,使金門縣再度撐起藍天[197]。惟2014年縣長選舉,本縣再度變天,無黨籍前立委陳福海,在十位候選人角逐的狀況下,以過半票數當選[198]

近年來,國民黨在金門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英九拿下九成五的票數。新黨歷年在金門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1年縣市長選舉,由李炷烽以五成六的票數當選。親民黨在金門縣的得票率記錄則於2012年立委選舉,由陳福海獲得三成二的票數。民主進步黨在金門縣的歷年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立委選舉,由陳滄江獲得兩成三的票數,敗給得票率四成五的國民黨候選人楊鎮浯。而在同日舉行的總統大選,朱玄配以六成六的票數領先,英仁配得票率一成八,而宋瑩配亦有一成六的票數。

政黨初選

更多信息 2018年金門縣縣長政黨初選,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執政的無黨籍陳福海宣布競選連任。
  •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徵召現任立委楊鎮浯
  • 金門高粱黨的洪志恒自行宣布參選,現任金門高粱黨主席,曾參選過2014年金門縣長、2016年立委。
  • 無黨籍洪和成自行登記參選。
  • 教科文預算保障e聯盟推薦、號稱「金門能源縣長候選人」的汪承樺自行登記參選。
  • 謝宜璋無黨籍身份投入選戰。

競選過程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金門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預估

選舉結果

Thumb
金門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8年金門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


連江縣

政治背景

長期以來,馬祖一直都是泛藍佔有絕對優勢的選區,中國國民黨基本盤約有六成五,民主進步黨不到五個百分點,游移票源約有三成[2]。連江縣遲至1993年才實施地方自治,當地的選舉多為藍軍內部競爭,民主進步黨雖尚無法與泛藍抗衡[114],但迄今國民黨籍縣長均未連任[205]。2001年起,親民黨陳雪生當選兩屆縣長,成為首位順利連任的連江縣長。2009年因時任縣長陳雪生所支持的前親民黨立委林惠官驟逝,使得本縣再度由國民黨執政至今[197]

近年來,國民黨在連江縣政黨差額選舉中[註 1],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9年縣長選舉,國民黨報准楊綏生劉增應兩人競選,兩位黨籍候選人在全縣共囊括九成八的票數。親民黨歷年在連江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1年立委選舉,由曹原彰以五成六的票數當選。而新黨在連江縣的得票率記錄則於1996年國代選舉,由曹原彰獲得四成二的票數當選。上屆選舉,國民黨的劉增應捲土重來,以六成六的得票率擊敗同屬國民黨、尋求連任的楊綏生。民主進步黨在連江縣歷年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英仁配獲得一成七的票數,朱玄配則以六成九得票率領先,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五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國民黨的陳雪生以六成八的票數當選連任。

候選名單

更多信息 2018年連江縣縣長候選名單,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執政的中國國民黨提名現任縣長劉增應競選連任。劉為醫師出身,曾參與2009年縣長選舉敗於同黨同志楊綏生,2014年再度獲報准參選,擊敗尋求連任的楊綏生。
  • 樹黨馬祖黨部主委蘇柏豪,曾參與2016年受樹黨徵召提名參選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連江縣立委,以506票,得票率為11.77%落選,敗給中國國民黨的陳雪生。
  • 民主進步黨創黨元老、曾任第一屆增額立委和第二屆立委的魏耀乾自行宣布参選。
  • 連江縣自來水廠副廠長朱秀珍自行宣布参選。

競選過程

民意調查

更多信息 2018年連江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民調來源 ...

選舉預估

選舉結果

更多信息 2018年連江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


爭議

Thumb
投票截止不到一小時仍大排長龍

由於此次選舉綁定10項公民投票[209],加上中央選舉委員會未妥善規劃,導致投票時間大幅延長,甚至出現不同投票所投票、開票同時進行的情況。四點前來排隊都可以投票[210][211]。11月25日,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英鈐引咎辭職[212]

選舉資訊彙整

當選人

女性當選人數創新高

本次選舉,全部22直轄市、縣市,共選出7位女性縣市長,超過3成[213],分別是宜蘭縣林姿妙花蓮縣徐榛蔚臺東縣饒慶鈴臺中市盧秀燕彰化縣王惠美雲林縣張麗善嘉義市黃敏惠[214],其中東臺灣(宜蘭、花蓮、臺東三縣)全部由女性執政[215],林姿妙、徐榛蔚更分別成為成為宜蘭縣、花蓮縣史上第一位女縣長[216][215],盧秀燕則是六都中唯一的女性市長[213]

選區內各行政區得票情況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