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倡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倡伎娼妓,最初指提供舞蹈歌唱樂器演奏等才藝表演的藝人[1]:104。男女皆有,以女性居多[2]:32[3]:7

唐代以後,出現「娼妓」一詞,兩詞混用。中國古代依歸屬將倡伎中的女伎(女妓)分為官伎宮伎營伎家伎私伎等。從職業技能上,又可分為聲伎(歌伎)、樂伎(樂娼、樂倡)、舞伎、詩伎、詞伎、飲伎、毬伎、優伎繩伎[3]:8—9,12—13,歌伎與舞伎又可合稱歌舞伎[4]:128

詞源

古代漢語中,伎「妓」、「技」[3]:2。「伎」指專業表演歌舞、音樂等技藝的藝人,男女皆有。伎樂藝人的稱謂最早見於《晉書》所記「與曹爽為伎人」。伎(伎人),又以女性居多,稱女樂、樂妓(樂伎)、女妓(女伎)[5]:10。伎人提供的音樂舞蹈表演,又可稱為伎樂(妓樂)[6]:86

「伎(妓)」,又常與「倡(娼)」、「優」混用,專指從事歌舞表演的女性伎人[3]:2。最初,「倡」字男女皆可用。東漢《說文解字·人部》解釋「倡,樂也。從人昌聲」,倡即「樂人」[1]:104,然而無「娼」字。「娼」字始見於南梁顧野王玉篇》,「娼,婸也」。《說文解字》解釋「婸,放也,一曰淫戲。」俳優一般指表演戲謔、滑稽的伎人。倡優一般指表演音樂、舞蹈的伎人。女性倡優又往往被視同妓女。而「倡伎」和「娼妓」,並無嚴格區分[2]:31—32。與樂伎相近的稱謂則有樂工、俳優優伶、倡妓、女樂等。隋朝以後,「伎」除用來指表演具備的技藝、樂人等含義外,還用於樂種名,如清商伎、西涼伎等[5]:10

唐朝時,「妓」雖然仍是音樂歌舞、繩竿球馬等女性伎人的統稱,但已用來稱呼提供性服務職業娼妓。有研究者指出,提供才藝表演的女伎,雖然不單純提供性服務,但大體上具有娼妓性質。「二者有時並沒有十分嚴格的界限」[7]:25。有研究者認為,雖然女伎可能如娼妓般提供性服務,但不能以其是否提供性服務為界定兩者的標準[6]:86

Remove ads

歷史

倡伎與其它藝人同為古時社會的底層,即中的優人。[1]:108

秦漢以來,女性樂妓是歌舞藝術的表現主體。北魏建立樂籍制度,女伎大多屬於官妓

隋朝煬帝時,聚集元魏北齊北周南陳的樂人子弟,「悉配太常,並於關中為坊置之,其數益多前代」,由開創了教坊樂舞制度[3]:43—44

宋朝之前,歌舞妓多是精通歌舞技藝的專業人員。現代研究者認為,在宋朝時,歌舞妓的官私合流,使官妓私妓區別日漸模糊。她們與私妓在謀生方式上已無太大差別[8]:366

元朝時,從事歌舞雜劇業的「倡伎」和提供性服務的「娼妓」,無嚴格區分。隸屬官府的倡伎,即官伎,多以戶為單位。住房狀況一般與城市平民相似,視其地位和經濟水平而定。城鎮中,更多的是「娼妓」[6]:33

明朝宣德年間徹底廢官妓私妓成為主流。明清時,政府多次禁止女性優伶演出。清朝乾隆年間,女性優伶被禁止公開演出,以男性反串的乾旦逐漸普遍。他們和女性優伶類似,在演出的同時,提供性服務,是謂相公堂子。中華民國建立後,乾旦演員提供男男性服務,仍是常見現象[9]:8—9

Remove ads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