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京地鐵DKZ13型電聯車
北京地铁5号线所用电动客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京地鐵DKZ13型電動車組是北京地鐵的電動車組車款之一,現在在5號線運營。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2月17日) |
Remove ads
Remove ads
簡介
DKZ13型由長春軌道客車和北京地鐵車輛裝備(原北京地鐵車輛廠)製造,共61組366輛(編號TP401-TP461),每節車廂共4對車門,為電動內藏門,列車兩端擁有緊急出口。其中編號TP401-TP421、TP433-TP451的列車由長春軌道客車負責生產,編號TP422-TP432、TP452-TP461的列車則為原北京地鐵車輛廠及北京地鐵車輛裝備生產。
DKZ13型自2007年10月7日起在5號線運營,配屬於太平莊車輛段和宋家莊停車場。列車自2020年7月8日起陸續啟動廠修工作,內容包括客室電子地圖改造、輪椅固定器改造、客室扶手杆位置調整、座椅電加熱改造等。首組廠修列車為TP401[4],其在2021年8月重新上線,隨後其他列車也陸續完成廠修。但是除了TP401將牽引逆變器國產化,更換為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制產品外,部分廠修列車保留了原有的日立原設計產品,2023年冬季起亦有一些廠修車改用四方所制牽引逆變器。
自2024年11月下旬廠修完畢的05 034車組起,列車編號陸續由TP4××更改為05 0××(車內門標在此前已全部統一為05 0××)。
Remove ads
列車特點
列車車體構造設計中,設有撞擊能量吸收區,列車以 25km/h 的速度與另一靜止列車發生意外碰撞時,可保證司機與乘客不受傷害,車體損壞降到最小程度。在首尾車底架設有防爬裝置,防止發生劇烈衝撞時車輛相互擠壓車廂,端部的結構具有能量吸收功能,一旦發生撞車事故,底架端部結構可以將衝撞產生的超出車鈎所能吸收以外的能量降到相對較低的水平,從而使乘客受傷的危險降至最低程度。
車門的電控電動裝置採用微處理器控制的電動機驅動裝置,遇到阻礙具有判斷功能,防止乘客在被夾傷。但也由於這點造成了開始試運營的時候車門頻繁發生故障。緊急疏散門由一個單扇的手動鉸鏈門和三摺疊形式的疏散梯組成,位於司機室的前端。門扇手動向車外頂部打開,然後人工展開疏散梯。可以保證不同年齡的乘客從列車內方便、安全地撤離。
客室內設有殘疾人輪椅區和老、幼、病、殘、孕專席,有相應的標識區分。此外車輛的通道門使乘客可以更加方便的流動,同時提高了車廂的乘載率。列車車廂內部設有自動報站的液晶顯示屏,液晶顯示器到站顯示,聲音報站提示。當客室出現緊急情況時,乘客可以操縱緊急報警系統與司機進行對話聯繫,確保情況儘快解決。車廂內部設有液晶視頻實時播放系統,將資訊第一時間帶給乘客。在2008年奧運會時乘客可以通過車內液晶顯示器顯示屏幕觀看比賽直播。[5]
在列車內部,靜止條件下的噪音水平不超過69dB;在列車外部,列車以不超過80km/h的任意恆定速度(通常列車以60km/h±5%的恆定速度)運行時,車輛發出的噪聲不超過80dB。為使車輛更加環保,在車輪上安裝了降噪膠塊,大大的降低了輪軌間的噪音,使乘客乘坐更加舒適。
Remove ads
列車圖片
-
廠修前列車(前期批次)內部
-
廠修前列車(後期批次)內部
-
換用四方所牽引逆變器的TP401車組
-
廠修後列車內部
-
列車駕駛控制台
-
列車內的報站LCD顯示屏
-
列車內部的閃燈線路圖
列車編組
- 範例:
列車運送過程
事故
- 2007年10月19日晨,3組DKZ13列車接連在磁器口站,燈市口站和和平里北街站三站發生部分車門因靈敏度過高而被自動鎖定無法打開的故障。導致該三站被限流約半小時。[6]
- 2010年9月20日8時左右,1列DKZ13列車在立水橋站發生車門故障,導致部分列車晚點。[7]
- 2011年8月11日16時20分左右,1列DKZ13列車在北苑路北站發生故障,導致部分列車晚點。[8]
- 2011年12月18日16時30分左右,1列DKZ13列車在天壇東門站發生故障,導致部分列車晚點,直至17時左右,線路運營秩序恢復。[9]
- 2013年1月17日7時54分左右,1列DKZ13列車在北苑路北站發生故障,直至8:30左右,線路運營秩序恢復。[10]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