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近畿丹後鐵道KTR8000型柴聯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近畿丹後鐵道KTR8000型柴聯車
Remove ads

北近畿丹後鐵道KTR8000型柴聯車(日語:北近畿タンゴ鉄道KTR8000形気動車きたきんきたんごてつどうKTR8000がたきどうしゃ Kita Kinki Tango Tetsudō KTR 8000-gata kidōsha)是北近畿丹後鐵道在1996年導入使用的特急型日語特急形車両柴聯車[1][2][3]。自2015年4月1日起,KTR8000型隨著該公司實施上下分離方式日語上下分離方式經營而轉交給京都丹後鐵道(WILLER TRAINS)使用[4][5][6][7]

事实速览 北近畿丹後鐵道KTR8000型柴聯車 北近畿タンゴ鉄道KTR8000形気動車, 概覽 ...
Remove ads

概要

JR西日本與北近畿丹後鐵道為了吸引京阪神地區的遊客前來京都府北部,因此自1993年起陸續將山陰本線園部站福知山站宮豐線全線和宮津線宮津站天橋立站間的路段電氣化高速化日語高速化 (鉄道)[2][3][8][9]。同年的3月16日,宮豐線全線和宮津線宮津站至天橋立站間的路段完成上述工程並正式開業;而北近畿丹後鐵道也在當日將KTR8000型投入使用,除了作為「Edel丹後」日語国鉄キハ65形気動車的後繼車輛外,也在天橋立站內擔任接續「橋立號」與「文殊號」在宮津線上行駛的「接力號」,在宮津線天橋立站至久美濱站間運行的急行列車「丹後彩虹號」,以及在新大阪站至久美濱站間運行的「丹後探索號」[2][3][10]

自2017年起,本型車獲得「丹後之海」的暱稱,在進行改造前的暱稱則為「丹後探索號」,並在2011年3月時刻表改正前負責運行丹後探索號的所有班次[2][3][11][12][13]。之後隨著京都丹後鐵道重新編排其負責營運的特急列車,本型車現時負責行運行「舞鶴號」、「橋立號」與「丹後接力號」的班次[11][14]

Remove ads

規格與構造

車體

KTR8000型的總長度為21.6m,寬度為2.915m,車身則使用碳鋼打造而成[1][2][3]。所有車輛均有設置駕駛台,並以奇數偶數編號的車輛為1編組[1][2]。靠近駕駛室的車頭前端採用圓頂型的高屋頂設計,車頭正面的窗戶則使用嵌入電熱絲的大型曲面玻璃[1][2]。旅客用車門採用氣動式車門,並分別設置在車尾的左右兩側[1][2]。車門附近安裝著LED列車資訊顯示幕,並顯示列車的名稱、列車的種類及列車的目的地[1][2]。車身塗裝以「丹後」為主題進行設計,並使用象徵海洋與群山的配色設計[1][3]。車身側面則塗上象徵著丹後半島的標誌圖案[1][3]

KTR8000型的番台可分為兩種,其一是能與JR西日本183系日語国鉄183系電車485系電聯車連結運轉的2組8000番台,另一種則是無法與上述車輛連結運轉的3組8010番台[1][2][3]。所有番台皆有配備能與JR西日本鐵路車輛的廣播系統、信號、照明和車門控制互相流通的電路,以及帶有直通管的密著式連結器,並使用RD11型橡膠緩衝器,因此無法與北近畿丹後鐵道的其他車輛連結劑型運轉[1][2][3]

客室

奇數編號的車輛均有設置駕駛室,並且為確保客室和自由空間展望室的採光與前方視野,因此將駕駛室的大小縮小一半[1][2][3]。展望室與駕駛室之間的隔板高度僅到人體的腰部處,其上方則安裝著大型玻璃;隔板後方設有吧檯桌與折疊式桌子,並在天花板上安裝螢光燈和筒燈[1][2][3]。同時展望空間與客室之間的隔板及車身側面均安裝大型的玻璃窗[1][2][3]。偶數編號的車輛尾端設有列車廁所和盥洗台,其中馬桶可供輪椅使用者利用,並配備嬰兒的專用座椅和可收納的嬰兒床;而廁所門則使用觸控式自動門[1][2][3]。化妝室內使用嵌入式燈,並配備熱水器;車頂則安裝1具容量為250公升的旅客服務用水箱[1][2][3]

客室以舒適且高雅的裝潢營造出具有京都特色的居住氛圍[1][3]。整體配色以灰色為主,天花板採用建築用的型材料,並在壁面貼上Belbien貼膜;天花板與行李架上則安裝嵌入式的間接照明[1][3]。側面的固定窗採用隔熱的雙層玻璃,並在客室內安裝橫拉式窗簾[1]。每排座位的配置皆為2+2,奇數編號車輛的座位總數為51席,偶數編號為49席,每列編組共可容納100名乘客[1][2][3]。座位採用可轉向的躺椅,並在扶手內收納摺疊桌;椅背後面也有設置摺疊桌與小型收納空間[1][2][3]。座椅之間的間距為1050mm,以提供乘客寬敞的乘坐空間[1][2][3]。偶數車輛的車尾處特別設置供輪椅使用者利用的2席單人座位,而各車輛的客室內側的隔間門上方皆有安裝列車資訊顯示幕[1][2][3]。由於客室內全面禁止吸菸,因此各車輛的旅客用車門處皆有設置帶有木紋的煙灰缸且和間接照明的檯面,並在檢修門上方安裝排氣扇[1][2][3]

Remove ads

改造工程

KTR8000型在2015年由日本的工業設計師水戶岡銳治以「海之京都」為理念進行車身與內裝的改造,並在改造完後賦予其「丹後之海」的暱稱[11][15][16][17]。客室的內裝設計以木材為主,營造出和風的氛圍[11][15]。天花板與壁面採用白樺面板,車廂地板使用橡木板,座椅則使用楓木製成[15][18]。車身使用藍色的金屬漆塗裝,並在各處配置丹後之海的專屬標誌[15][18][19]

首列進行改造的編組為KTR8011-KTR8012,並於2015年11月13日投入使用;其改造費用約為8千萬日圓[15][17][18][20]。同年的11月21日,該編組也開始運行「橋立號」與「舞鶴號」等駛入JR西日本鐵道路線的特急列車班次[21]。隨後KTR8001-KTR8002編組也完成改造工程,並於同年的12月26日開始運行[21]。而該編組相較於首列丹後之海編組在自由座的座位貼上金箔裝飾品[21]。最後進行改造工程的KTR8015-KTR8016編組則在2017年5月6日以舊塗裝進行最後一次運行[22]

Remove ads

運用

KTR8000型在1996年投入使用時作為JR西日本福知山線的特急「丹後探索號」在新大阪站至久美濱站間運行[2][23]。同時在宮津線天橋立站至久美濱站間運行的急行列車「丹後彩虹號」也開始營運,並使用KTR8000型未配備與JR西日本鐵路車輛連結設備的8010番台[2][10]。1999年10月2日,JR西日本隨著舞鶴線電氣化而修改列車時刻表,並將「丹後探索號」與「丹後發現號」的運行系統和使用車輛進行互換[10][23]北近畿丹後鐵道KTR001型柴聯車日語北近畿タンゴ鉄道KTR001形気動車改為經由福知山線在新大阪站至久美濱站間運行的「丹後發現號」使用的車輛,「丹後探索號」則成為自京都站發車並行經山陰本線的列車[23][24]。同時本型車的車頭前端因具備貫通構造而開始被運用在東舞鶴站發車系統的多層建列車日語多層建て列車[23]

2011年3月11日,「丹後探索號」的車輛暱稱隨著時刻表改正而被廢除,KTR8000型則改為運行特急「舞鶴號」與「橋立號」的班次;同時本型車也隨著本次改正開始運行在北近畿丹後鐵道的路線上行駛的聯絡特急「丹後接力號[13][14]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