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河公園站

廣州地鐵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河公园站map
Remove ads

天河公園站廣州地鐵11號線21號線以及未來13號線的換乘車站,亦是21號線的終點站之一,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天府路口東北側天河公園的地底,於2019年12月20日隨21號線剩餘段通車而啟用[1],2024年12月28日隨11號線開通而成為換乘車站[2]

事实速览 天河公園Tianhe Park, 位置 ...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車站總建築面積達7.8558萬平方米,相當於2.3個公園前站、3.3個楊箕站;其中11/21號線車站全長415米、標準段寬53.1米,13號線車站全長283米、寬度34米,換乘節點處最大寬度90米。本站曾是廣州地鐵規模最大的地鐵站[3],建成時亦號稱為亞洲最大的地鐵車站[4]

車站樓層

本站目前共有三層。地面為黃埔大道、天府路、員村二橫路,天河公園、天河區政府及附近建築、地下一層為站廳,地下二層為11號線及21號線月台,地下三層為13號線月台。

地下一層 站廳 售票機、客服中心、商店、警務室、安檢設施
地下二層 2 站台 11號線 內環方向(下站:員村
島式站台(衛生間、母嬰室)
4 站台 21號線 終點站台
3 站台 21號線 增城廣場方向(下站:棠東
島式站台(衛生間、母嬰室)
1 站台 11號線 外環方向(下站:華景路
在建換乘平台
地下三層 在建側式站台
在建 13號線
在建島式站台
在建 13號線
在建側式站台

站廳

Thumb
站廳

天河公園站站廳目前開放11/21號線車站部分,站廳設有自動售票機及智能客務中心,站廳非付費區南北兩側均設有商店。

為了方便乘客進出,目前站廳東側大部分區域被劃分為收費區,收費區內則分別各自設有1台專用電梯扶手電梯以及樓梯供乘客往返各自方向的站台。

換乘

本站11號線與21號線之間採用順向跨月台換乘,乘客可以走到對面月台直接換乘另一列列車前往目的地(例如21號線抵站後換乘至11號線內環列車),或途經站廳換乘另一列列車前往目的地(例如21號線抵站後換乘至11號線外環列車)。

月台

Thumb
2號站台(11號線內環方向)
Thumb
4號站台(21號線終點落客月台)
Thumb
21號線時期的1號站台快慢車提示投影

本站11號線和21號線共用位於地下二層的雙島式站台,位於天河公園西側鄰近天府路地底。11號線使用外側的1號和2號站台,21號線使用內側的3號和4號站台。兩個島式站台的北端均設有衛生間和母嬰室[5]

站線配置方面,11號線和21號線站台北端設有一條單渡線,供21號線列車需要以本站為終點站調度時站前折返使用,同時在其附近另設有兩條聯絡11號線及21號線的單渡線,21號線開通初期曾使用這兩條單渡線,以便駛入外側1、2號站台和借用11號線區間至員村站。而站台南端的21號線設交叉渡線供列車正常營運時站後折返使用。

13號線則在地下三層設有一組西班牙式站台,位於天河公園西南角的地底。同時13號線站台東北側,在天河公園人工湖的下方設有三條儲車路軌,除了配置一組雙存車線外,該雙存車線的另一條線則延伸數百米成為雙列位存車線[6]。因本站將作為13號線二期開通時的臨時終點站,列車會通過該組存車線進行站前折返。

11號線和13號線的聯絡線亦設於本站東北象限處。

Thumb
1號站台全景圖(11號線外環方向)
Thumb
4號站台全景圖(21號線終點落客月台)
Remove ads

出入口

天河公園站目前設有4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其中B和E1出入口設有輪椅坡道、專用電梯和盲道[7]

更多信息 編號, 設施 ...

接駁交通

天河公園站旁設有程界村和天府路(地鐵天河公園站)公交車站[8]

更多信息 接駁交通列表, 編號 ...
Remove ads

歷史

規劃

2003年的地鐵規劃方案中,當時的14號線沿中山大道行走,途經天河公園東北角附近的上社,並設有車站。後來在2008年方案中,原14號線被拆分,位於天河公園的車站成為拆分重組的環線(8號線)和13號線的換乘站,位置亦移至天府路黃埔大道口,即公園西南角。車站亦因鄰近天河公園,而被直接命名為天河公園站[9]。其後在2010年規劃中,環線改為完全新建,編號亦調整為11號線[10]。車站成為11號線與13號線的其中一個換乘站。

2011年,從原4號線北延段脫胎而成的21號線亦從黃村站延長至本站,以接入11號線及13號線。車站因而成為三線換乘樞紐。

在21號線進一步設計時,考慮到21號線通車時,本站11號線和13號線仍未建成開通,令21號線抵達本站時成為「斷頭路」。故此讓21號線暫時借用11號線的本站至員村一段,令21號線可以與5號線交匯,更好地接入線網。待11號線全線建成前夕,再把該段拆離21號線,歸還給11號線運營[11]

選址及建設

Thumb
21號線工地(2018年8月)
Thumb
占用了天河公園內湖的13號線工地(2022年7月)

在天河公園站選址的前期論證中,多個方案因對交通和市民影響較大而被地鐵公司棄用。地鐵公司曾考慮過將車站設置於天府路上,但除占用四條車道加兩條人行道外,還要拆除天河區政府、南洋冠盛酒店、廣昌樓、新力加油站共20萬平方米面積的建築;而如果把車站設置於黃埔大道南側員村二橫路上,則需要完全占用員村二橫路,同時還要拆除周邊東璟花園、員村新村、員村工人文化宮等多個建築。雖然上述兩個方案不會影響天河公園,但將在長達3年的施工期間,對周邊道路、經營和市民生活出行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

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對周邊的影響,天河公園站最終設置在天河公園內,並儘量選擇將站址放在公園人流相對小的西南角。根據最終方案,地鐵施工借用天河公園用地共8.0454萬平方米,主要用於天河公園站、天河公園站-棠東站區間的隧道結構施工,以及施工所需的設備擺放和加工場地[3]。施工期間,天河公園有四千餘棵大樹被挖走,園內景觀湖用地亦有部分被占用。地鐵公司表示將在施工完成後恢復園內綠地,並將遷回大部分樹木[12]

Remove ads

11號線、21號線

2018年7月31日,天河公園站主體結構封頂,為21號線最後一個封頂車站[13]。2019年12月20日,車站隨21號線剩餘段開通而啟用11/21號線車站部分[1]。2021年4月19日,本站E2口啟用[14]

因本站21號線部分率先啟用,在車站啟用時,21號線先停靠外側的1、2號站台,而內側的3、4號站台暫時用作備用站台。而外側的兩個站台在建設時直接建成一個能夠容納8節編組A型車(11號線使用車型)停靠的站台。由於21號線自身使用6節編組B型車,因此站台屏蔽門按照6B編組列車安裝,多出來的長度則直接以玻璃板假牆暫時封閉。外側站台及本站至員村站一段亦已預先安裝11號線所需的接觸網。2024年9月27日,外側站台的玻璃板假牆開始圍蔽並準備拆除。10月1日晚11時,拆解改造工程正式開始[註 1],外側兩個站台原有的6B編組屏蔽門和玻璃板假牆均被拆卸,並安裝8A編組適用的屏蔽門;外側站台及相關區間的第三軌被拆除,同時更換上11號線使用的信號系統[15]。同月月底,站體改造工程完工,並完成三權移交[16]

同時,21號線南端終點站於啟動拆解改造開始後的10月2日起正式縮短至本站,並改用本站內側的3、4號站台[17]。2024年12月28日,11號線開通,外側的1、2號站台恢復使用[18]

Remove ads

13號線

2017年12月26日,本站13號線部分及站後折返線破土動工,標誌着13號線二期正式拉開工程序幕[4]。2019年3月,本站13號線部分開始第二階段圍蔽施工[19]。2020年9月,車站及換乘通道的主體結構完成封頂[20]。2025年7月,13號線部分完成「三權」移交[21]

疫情停運

廣州市2022年年末疫情期間,本站曾受防疫措施影響,於11月26日至11月30日下午暫停服務[22][23]

未來發展

Thumb
在建的天河公園站13號線部分(2022年7月)

13號線二期首通段開通後,天河公園站地下三層的預留站台以及上面的13號線站廳部分將會同步啟用。13號線站廳以「浩瀚天際,天河星雨」作為主題概念,用幾何形式構建出灰色為主的基調,通過線性燈帶勾勒出光影線條;並將星空圖案作為主題元素,形成錯落重疊的天花造型,與點狀星光形成「浩瀚星空」的意境[24]

未來11號線、21號線可通過兩個月台以南通往下層換乘平台的節點,前往13號線的島式月台,但13號線換乘至兩線只能通過站廳換乘[25]

未來車站結構
地下一層 站廳 售票機、客服中心、商店、警務室、安檢設施
地下二層 2 站台 11號線 內環方向(下站:員村
島式站台(公共洗手間、母嬰室)
8 站台 21號線 終點站台
7 站台 21號線 增城廣場方向(下站:棠東
島式站台(公共洗手間、母嬰室)
1 站台 11號線 外環方向(下站:華景路
換乘平台 11號線21號線 前往 13號線 島式站台
地下三層 6 站台 側式站台,僅供下車
13號線 朝陽方向(下站:白馬崗
4 站台
3 站台
島式站台,僅供上車
13號線 新沙方向(下站:棠下
5 站台 側式站台,僅供下車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