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川青鐵路
中國建設中的鐵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川青鐵路[1],工程名成蘭鐵路成都至黃勝關段、西寧至成都(高速)鐵路海東西至黃勝關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條建設中的連接四川省成都市與青海省西寧市和甘肅省蘭州市的時速200公里客貨共線快速鐵路[2],2023年11月28日,川青鐵路青白江東至鎮江關段正式通車,2024年8月30日,鎮江關至黃勝關段正式通車,來往成都至茂縣最快1小時以內,來往成都至鎮江關最快1小時26分,來往成都至黃勝關最快1小時54分[3][4]。
此條目講述處於施工或詳細計畫階段的工程。 |
Remove ads
成都至黃勝關段
川青鐵路成都-黃勝關段原稱成蘭鐵路成都-黃勝關段,線路全長730.549公里,該段自成都鐵路樞紐青白江東站[註 1]/青白江站引出,經成都市青白江區,德陽廣漢市、什邡市、綿竹市,綿陽市安州區,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松潘縣,至松潘縣黃勝關站止,全長275公里[1],雙線電氣化,線路等級為國鐵I級,客車速度目標值為200公里/小時(成都站至黃龍九寨站設計速度174公里/小時),工程總投資619.39億元,2011年2月26日宣布開工。川青鐵路建成後,蘭州與成都的鐵路運輸距離將由現在的1172公里縮短至730公里,客車運行時間縮短為5小時左右。
在早期設計方案中,成蘭鐵路在川主寺(黃勝關)站後將穿越岷山,再經九寨溝縣進入甘肅境內,跨過白龍江,並與蘭渝鐵路於哈達鋪站接軌,與蘭渝鐵路共線至終點蘭州東站[5]。在後續調整中,黃勝關站以北改為與成寧鐵路一體化設計,不再與蘭渝鐵路進行對接。新線路自黃勝關站向西北方向延伸,經若爾蓋縣進入甘南藏族自治州,於合作市對接設計標準提升後的蘭合鐵路,經甘南州、臨夏州進入蘭州,並於甘南州夏河縣唐尕昂鄉出岔對接西寧,形成成西鐵路主通道[6][7]。
Remove ads
「 | 成蘭鐵路是打造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重點工程和標誌性工程,是通往汶川特大地震極重災區的生命線,也是災後恢復重建中開工建設的又一個重大交通項目[8]。 | 」 |
——蔣巨峰 ,時任四川省省長 |
修建成都至蘭州之間的鐵路受到四川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在民間也有着熱議[9]。成蘭鐵路於2008年1月納入全國鐵路網中長期規劃之中,這項鐵路建設連帶成貴鐵路是省政府謀求打造四川西部交通樞紐的重要舉措[9]。此外重慶也規劃了連接蘭州的鐵路,並先在2008年9月25日開工建設。成蘭鐵路建設項目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有了實質性進展,在同年9月19日,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於印發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成蘭鐵路的建設賦予了災後重建的重要意義[10]。同年10月,國務院批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成蘭鐵路(甘肅哈達鋪至成都)正式成為組成部分,並標註其為形成西北至西南的新通道。
2009年1月9日,成蘭鐵路在成都通過可行性研究審查。[11]2月21日,成蘭鐵路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青雲鄉舉行開工儀式。[12]
2010年4月,中國環境保護部批覆成蘭鐵路環境影響報告書。6月28日,發改委批覆成蘭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13]
2011年2月26日,阿壩州和成蘭鐵路公司在松潘縣黃勝關舉行建設誓師大會;同日,成蘭鐵路三星堆至綿竹南段、川主寺至黃勝關段、池溝雙線大橋、花兒坡雙線中橋等多個標段集體先期動工建設,共計約50餘公里。[14][15]
2012年12月18日,環保部將成蘭鐵路成都至黃勝關段工程設計變更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列為「擬暫緩審批」。[16]
2013年8月14日,松潘隧道出口開工建設。四川7·9特大洪災造成躍龍門隧道2號橫洞洞口河床泥石流抬高10米以上,最終取消2號橫洞工區,增加2025米的3號斜井和一個1970米的泄水洞。10月16日,新建鐵路工程設計變更環境影響報告書獲得環保部的正式批覆,工程設計更改中主要體現了減輕對自然保護區的環境影響,特別是在噪音污染的問題上。[17]
2015年9月17至18日,受邀的鐵道部工程設計鑑定中心通過了躍龍門隧道硫化氫、瓦斯的整治方案,為下一步施工生產明確了技術方案和預防措施。9月28日,什邡兩路口雙線特大橋完成主體修建。
2016年1月18日,躍龍門隧道3號斜井泄水洞貫通。1月21日,柿子園隧道出口貫通。4月29日,成都至川主寺段的元灞子岷江雙線特大橋連續梁主體完工。6月16日,全線首根橫梁鋪架完畢。[18]7月21日,成蘭鐵路全線首座貫通的黃勝關隧道貫通。
2017年2月16日,中國西南地區最長鐵路隧道成蘭鐵路平安隧道全線貫通。9月22日,全長12773米的金瓶岩隧道勝利貫通。[19]
2018年3月,成蘭鐵路什邡至綿竹段鋪架施工正式完成。[20]8月9日,四川段啟動新建客站建設。[21]12月26日,成蘭鐵路成都至川主寺段海拔最高的紅橋關隧道順利貫通。[22]
2019年3月19日,成蘭鐵路首組接觸網硬橫梁在三星堆車站成功架設。7月,成蘭鐵路引入成都樞紐工程成都北機務折返段全線開通投產,這是繼成蘭鐵路引入成都樞紐工程大彎鎮站全面開通投產後第二個開通投產的站段。[23]
2020年1月12日,穿越龍門山後山活動斷裂帶核心部位的成蘭鐵路茂縣隧道全線貫通。[24]11月5日,全線海拔最高以及全長8048米的松潘隧道順利貫通。[25]
2021年4月26日,榴桐寨隧道順利貫通。[26]10月3日,松潘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標誌着成蘭鐵路站房工程取得階段性勝利。[27]11月28日,建設近9年的躍龍門隧道左線順利貫通。[28]
2022年4月25日,全長約20公里的躍龍門隧道歷時十年成功貫通。[29]9月19日,成都至川主寺(黃勝關)段高原區段T梁全部架設完成。[30]
2023年1月8日,成都至川主寺(黃勝關)段全線開啟接觸線架設。[31]7月14日,川青鐵路青白江至鎮江關段開始熱滑試驗。[32]7月15日,青白江至鎮江關段進入聯調聯試階段。[33]9月14日,川青鐵路青白江至鎮江關段開啟運行試驗。[34]11月28日,川青鐵路青白江東至鎮江關段開通運營。[35]
2024年5月11日,川青鐵路鎮黃段控制性工程德勝隧道全線貫通[36],6月29日,鎮黃段鋪軌工程全部完成[37],7月21日,進入聯調聯試階段[38],8月13日,鎮黃段進入試運行階段[39],同月30日,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開通運營[3]。
黃勝關至西寧段
川青鐵路黃勝關至西寧段,原稱成寧鐵路或新建西寧至成都鐵路黃勝關至海東西段,該段自西寧樞紐海東西站引出,經青海省海東市、黃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至阿壩州黃勝關站止,新建正線長度499.1公里,連接成都至黃勝關段307.75公里和既有蘭新高鐵26.3公里(海東西-西寧)[40]。線路設計時速200公里,郎木寺至紅原段預留提速至250公里/小時條件。全線新建車站17座,項目總投資814.9億,其中四川省境內新建長度172.615公里,甘肅省境內新建長度183.408公里,青海省境內新建長度143.046公里,共設置車站19座,同步建設西寧動車所及相關工程。全線建設總工期7.5年,計劃2028年建成。建成通車後,西寧至成都行車時間將縮短至4個半小時左右[41]。
2019年5月14日,西寧至黃勝關段環境影響評價信息一次公示[42][43]。
2020年1月9日,發改委批覆西寧至成都鐵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44]。3月5日,該段四川部分正式開工建設[45];9月28日,全線正式開工建設[46]。
2021年1月22日,西寧至黃勝關段工程設計方案調整後環境影響評價信息一次公示[41];3月8日,環評二次公示[43];5月14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全文公示[47]。2022年5月29日,生態環境部環評批覆新建西寧至成都鐵路西寧至黃勝關段環境影響報告書[48]。
2022年8月23日,新建西寧至成都鐵路初步設計獲得國鐵集團、甘肅、青海、四川三省人民政府聯合審批[49]。10月29日,海東西至黃勝關段開工建設,西寧至成都高速鐵路全線開工[50]。
2023年9月7日,西營壩隧道和新莊三號隧道貫通,全線首次實現隧道貫通[51]。2025年6月15日,尖扎黃河特大橋吊索塔架封頂,該橋為中國首座跨越黃河的鐵路鋼桁拱橋[52]。不過,該橋在同年8月22日坍塌。
Remove ads
意義
修建川青鐵路有以下幾個目的。首先,在災區以及重大災害發生後進行重建時肩負「生命救援通道」的職責,並通過修建此鐵路加強西北和西南地區的區際聯繫,構建運輸大通道,優化和增強路網靈活性的需要。鐵路的修建也能起到維護地區穩定和民族團結的作用。其次是有助於西部大開發,帶動川西及西部地區旅遊業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53]。
事故
2025年8月22日凌晨3時許,位於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和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交界處的尖扎黃河特大橋,在進行鋼絞線張拉作業時斷裂,造成108米鋼梁主拱肋垮塌[54]。事發時共有16名施工人員作業,截至當晚18時,已造成12人遇難,仍有4人失聯[55][56]。
注釋
- 青白江東至三星堆間通過青三聯絡線連接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