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毛澤東
中國共產黨第一任中央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最高領導人(1893–1976)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湖南湘潭韶山沖人,近代中國馬列主義理論家、革命家、政治家、軍事戰略家和詩人。自1943年起任中共最高領導人,1949年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與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
![]() |
毛澤東早年就讀於私塾,1918年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1年參與建立中國共產黨。1923年,他在中共三大上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進入中共的領導層。1927年,他領導秋收起義,並在同年10月率起義部隊到井岡山,創建了中共首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31年,毛澤東參與創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並擔任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期間,他與朱德等人率部隊參與第一次國共內戰,並於1934年參與長征。1935年,毛澤東在遵義會議上被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37年洛川會議後,他成為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並領導中共軍隊參與中國抗日戰爭。
1942年,毛澤東發動整風運動,後於次年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中共七大後,毛澤東擔任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並在抗日戰爭結束後領導人民解放軍參與第二次國共內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於1949年至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至1959年任國家主席。此外,他還先後兼任過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主席、全國政協主席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毛澤東對內推行計劃經濟、在農村發起了土地改革運動並廣泛開展掃盲運動,主導修訂了《五四憲法》,此後參與規劃一五計劃、三線建設等經濟建設方針並大幅推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工業化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包括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工程規劃;與此同時,毛澤東還發動或主導了一系列頗具爭議的政治運動(如鎮反運動、三反五反運動、肅反運動、反右運動、大躍進、四清運動、文化大革命等),據各方估計,上述各類政治運動及三年困難時期共造成約4000萬至8000萬人的非正常死亡[14][16][17][18][19][20][21]。外交上,毛澤東曾提出「三個世界」理論和「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等思想[22],介入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冷戰期間的重大歷史事件。
毛澤東的一生對中國乃至全球影響重大,其思想亦隨着輸出革命而被毛主義者廣泛傳播。《時代雜誌》將其列為20世紀最重要的一百人之一[23],世界各地對毛澤東的評價亦褒貶不一。
Remove ads
生平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南岸上屋場.他是毛貽昌和文素勤的第三個[註 3]孩子[24]:9。毛澤東出生後,他被母親帶到湘鄉唐家圫的娘家撫養,同外婆與表兄弟們生活,直至8歲才回到韶山沖[25]。從6歲開始,毛澤東開始做些簡單的農活,如放牛、拔草、砍柴與拾糞[26]。受母親的影響,幼年的毛澤東信奉佛教。[27]:1
1900年以前,毛澤東的家庭較為貧困,但由於毛貽昌善於經營,從1901年至1920年,毛澤東一家逐漸脫貧致富,直到1921年後才因收支不平衡而返貧[28]。毛澤東反感父親只顧發財、不顧親人的行為,他曾向堂弟毛澤連批評這一點,並反思道:「這不光是個人與家庭問題,還是社會制度問題;認清只有徹底改造這個社會,才能根絕這類事情,於是下決心尋找一條解救窮苦農民的道路。」[29]:39-40

1902年—1906年,毛澤東曾在韶山的五處私塾就讀,學習儒家經典。1907年—1908年,毛澤東停學在家,替父親務農與記賬。期間,他從表哥文運昌處借閱鄭觀應《盛世危言》與馮桂芬《校邠廬抗議》,萌生了改良主義與愛國主義的政治意識,並渴望恢復學業。1909年,毛澤東重返私塾學習,並與李漱清結識,接受維新派思想。1910年秋,毛澤東考入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接受新式教育。期間,他時常到學習藏書樓借閱有關中外歷史與地理的書籍,並反覆閱讀《新民叢報》。由此,毛澤東開始崇拜康有為、梁啓超,擁護君主立憲制。[27]:2-9[30]
1911年春,毛澤東考入長沙的湘鄉駐省中學堂。就學期間,他閱讀同盟會辦的《民立報》,開始了解孫中山、黃興與黃花崗起義的事跡,從而擁護革命黨。之後,毛澤東在學校貼文,首次發表自己的政見,提出讓孫中山、康有為、梁啓超組建新政府,反對清廷。同年5月,保路運動爆發,毛澤東與胡崇誠帶頭剪辮,以表反清情緒,二人又剪掉十餘人的辮子。武昌起義後,中華民國湖南省軍政府成立,毛澤東於十月月底入伍,在新軍二十五混成協五十標第一營左隊當列兵。[31][27]:10-11
1912年春,毛澤東退出軍隊,繼續求學。他曾在湖南公立高等商業學校學習一個月,後因不適應全英文教學而主動退學[32]。之後,他又以第一名成績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學校,不過由於學校課程有限,毛澤東決定退學自修,前往湖南省立圖書館讀書。期間,他開始涉獵《原富》、《法意》、《民約論》、《天演論》等西方近代思想經典。1913年春,由於父親反對他自修,他決定報考不收學費的師範學校,最終成為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的預科學生。1914年,由於學校被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合併,毛澤東重讀半年預科,才在秋天進入本科第八班學習。在一師就讀期間,他深受楊昌濟、徐特立、黎錦熙等教員的影響。[27]:12-15
1915年,毛澤東首次參與社團活動,加入楊昌濟的芋園哲學研究小組探討社會問題[33];6月,由於湖南省議會作出要學生多繳學雜費的規定,一師學生認為是校長張干提議的,於是毛澤東等人便掀起驅張運動,散發反對張干的傳單。事後,張干意圖開除毛澤東,但在其他教員的勸說下作罷,他也在同年七月被迫辭職[34]。1915年11月至1917年10月,毛澤東擔任一師學友會文牘,自此邁向有組織的社會活動。1917年夏,毛澤東與蕭子升化裝成乞丐,漫遊湖南五縣,以了解社會[35]。1917年10月至1918年5月,毛澤東擔任一師學友會總務,期間曾為工人開辦夜學,教授歷史課。1917年11月15日,毛澤東組織學生志願軍護校,擊敗王汝賢的三千餘名潰兵[36]。[27]:17,21,27,31,32
1918年4月14日,深受楊昌濟影響的學生們在蔡和森家中開會,創立革命組織新民學會,由蕭子升任總幹事、毛澤東任幹事。同年6月,毛澤東自一師畢業,隨後於8月19日抵達北京,主持湖南青年的留法勤工儉學工作;10月,經楊昌濟(一說黎錦熙[37])介紹,在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李大釗的安排下,毛澤東成為北大圖書館的書記,負責管理報刊、人員登記、打掃衛生等雜務[38]。[27]:33-38

1919年4月,毛澤東回到長沙主持新民學會,並接受周世釗的邀請,擔任修業小學高小部的歷史教員。5月下旬,他與彭璜、易禮容等二十餘人參與組建湖南學生聯合會,後響應五四運動舉行罷課。7月14日,湖南學聯的機關報《湘江評論》創刊,毛澤東出任主編。8月中旬,湖南督軍張敬堯派軍警脅迫彭璜解散聯合會,《湘江評論》亦遭查禁;9月,其轉任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學生自治會刊物《新湖南》的主編,直至該刊被張敬堯查封為止[39]。同年11月,毛澤東成為《長沙大公報》的館外撰述員,並重建湖南學聯;12月,他發表文章《學生之工作》,提出了在嶽麓山建設新村的構想[40]。[27]:39-48[41]
Remove ads
早在1911年,當兵的毛澤東便在中國社會黨人創辦的《湘漢新聞》上初次看到「社會主義」一詞,隨後又閱讀江亢虎寫的社會主義小冊子,對社會主義產生濃厚興趣。[42]新文化運動後,毛澤東逐漸擁護無政府主義,並對其中的工讀主義、新村主義感興趣[43];在北大時,他還常與區聲白討論無政府主義[44]。直到1920年夏天,毛澤東才開始接受、傳播馬列主義思想。[45]1956年,毛澤東同外賓談話時稱:「當時(1900年代初期)我還是相信神的,後來又曾經是唯心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46]
1920年2月,毛澤東再至北京,發起驅張運動,同時再讀蘇聯革命書籍,4月到上海訪陳獨秀。6月18日,毛澤東在上海《時事新報》發表《湖南人民的自決》,提倡湖南人自決自治[47]:59。同年9月3日,毛澤東在長沙《大公報》發表〈湖南建設問題的根本問題——湖南共和國〉,稱「中國呢?也醒覺了(除開政客官僚軍閥)。九年假共和大戰亂的經驗,迫人不得不醒覺,知道全國的總建設在一個期內完全無望。最好辦法,是索性不謀總建設,索性分裂,去謀各省的分建設,實行「各省人民自決主義」。二十二行省三特區兩藩地,合共二十七個地方,最好分為二十七國。」。7月,毛澤東任長沙師範學堂附屬小學主事,先後創辦文化書社,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俄羅斯研究會。[48]:514
1920年底,毛澤東先後參與組建長沙共產主義小組和長沙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夏,中共一大召開,毛澤東作為長沙方面的代表參與此次會議,並負責記錄工作[47]:85。會後,毛澤東先後擔任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和湖南省工團聯合會總幹事。[49]:3813

1922年9月,毛澤東在第一次國共合作中加入中國國民黨,胡漢民、汪精衛曾向孫中山舉薦毛澤東[50]。毛澤東還參與了中共幫助孫中山改組中國國民黨的行動,並於國民黨一大、國民黨二大上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1923年6月,毛澤東到廣州出席中共三大,並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中共中央局秘書。[49]:3813
1924年2月,毛澤東任中國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組織部秘書兼代秘書處文書科主任[51]:99;5月兼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47]:126。同年12月,毛澤東因工作勞累患病,回湖南療養[47]:130。
1925年五卅運動後,毛澤東等人以秘密農協為核心,在韶山二十多座村內建立雪恥會;6月中旬,毛澤東等成立中共韶山支部;8月28日,湖南省長趙恆惕電令湘潭縣團防局急速逮捕毛澤東[51]:114-116。9月,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因政務繁忙,無力兼理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便於10月5日薦舉毛澤東為代理宣傳部長[51]:103。
1926年1月28日,毛澤東和蔣介石於國民黨二大首次近距離接觸:毛報告宣傳審查委員會決議案,當選中央候補執委;蔣提出改良士兵經濟生活案,當選中央執委[52]:97。同年3月19日,毛澤東任第六屆中國國民黨農民運動講習所所長[51]:118。任內,毛澤東為中共培養了大批農運骨幹[49]:3813。同年5月25日,由於整理黨務案,毛澤東辭去代理宣傳部長的職務[51]:110。同年11月,毛澤東到上海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49]:3813。
1927年,毛澤東到武漢任全國農民協會總幹事,主持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49]:3813;1月4日起,他考察湘潭縣、湘鄉縣、衡山縣、醴陵縣、長沙縣,32天內走了700公里[51]:126。同年2月,毛澤東根據考察結果寫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51]:127-128,回擊了中共黨內對農民運動的責難。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於3月7日開課,學員共七百餘人,每位學員都需要接受定量的軍事訓練[51]:130-131。3月10日至3月17日,毛澤東出席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51]:131。3月30日,全國農民協會臨時執行委員會正式組成,毛澤東任常委兼組織部長;4月2日,國民黨中央決定由毛澤東等5人組成土地委員會;4月4日,毛澤東等3人成為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常委[51]:130。4月18日,寧漢分裂;毛澤東等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共193人被列在南京國民政府第一號通緝令上[51]:133;4月27日至5月9日,毛澤東參加中共五大,被選為候補中央委員[51]:133-134。6月24日,毛澤東成為中共湖南省委書記[51]:136。
Remove ads

1927年8月7日,八七會議於漢口秘密舉行,毛澤東當選為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51]:140,他在會上提出「槍桿子裡出政權」的論斷[51]:141;8月9日,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第一次會議決定讓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身份,回湖南改組湖南省委,領導秋收起義[51]:142。
1927年9月初,毛澤東組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9月9日,秋收起義爆發,起義者們試圖奪取長沙。但由於進攻受挫,毛澤東決定放棄原定計劃,下令各部隊撤至文家市集中;9月19日晚,毛澤東在文家市主持前敵委員會會議。在總指揮盧德銘等人的支持下,其主張「議決退往湘南」獲通過。同年9月29日晚,毛澤東在永新縣三灣村召開前敵委員會擴大會議,並決定對部隊進行改編;10月3日,工農革命軍抵達寧岡縣古城,召開「古城會議」,該會議認為井岡山是理想的落腳點,且要對袁文才、王佐兩支地方武裝進行「團結改造」;10月23日,毛澤東等人在井岡山創立中共首個農村革命根據地[49]:3813。[51]:151-158
1928年初,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攻占新城鎮,打破了國軍對井岡山的第一次「進剿」[51]:167-168;3月初,中共湘南特委代表周魯到井岡山,批判毛澤東「右傾逃跑」「槍桿子主義」,並將撤銷毛澤東政治局候補委員的決定誤傳為開除黨籍。此外,周魯還將毛領導的前敵委員會改組為師委[51]:169-170,毛澤東因而成為黨外人士,只能當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長,參與湘南暴動。後來,毛澤東被開除黨籍一事被證實為謠傳,於是他重新掌管了部隊[51]:170。毛澤東建立軍中黨組織,整飭軍紀,推行農民協會、赤衛隊,發動土地革命,按口分田,使農民願意為人民而戰[48]:589。
4月24日前後,毛澤東率第一團返回寧岡礱市,同先兩天到達礱市之朱德、陳毅部隊會合[51]:171。後與朱德、陳毅率領之一部分部隊井岡山會師,組成工農革命軍(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毛澤東任黨代表,朱德任軍長[49]:3813。朱德隨毛澤東上井岡山,紅軍第四軍擴至5,000人,訂定游擊戰術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48]:590。4月下旬,毛澤東主持召開第四軍軍委會議;月底,朱德和王爾琢按計劃率領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主力,打破國軍第二次「進剿」[51]:171-172。堅決作戰為戰略政策,政權以井岡山為核心,反對逃跑主義,深入土地革命[48]:590。
5月20日,經中共江西省委同意,毛澤東在寧岡茅坪主持湘贛邊界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毛澤東任中共湘贛邊界特委書記[51]:174。6月4日,中共中央回信,確定毛澤東任紅軍第四軍前敵委員會書記,11月才送到[51]:172。井岡山根據地割據區域面積達7,200多平方公里,共50多萬人,毛澤東在《井岡山的鬥爭》稱:「是為邊界全盛時期。」[51]:174防守勢力大的湖南,進攻勢力小的江西,反對冒進政策[48]:590。7月中旬,湘贛兩省國軍向井岡山發動第一次「會剿」,紅四軍分兩路反擊,「八月失敗」[51]:180-181。9月至10月,打破湘贛兩省國軍對井岡山根據地第二次「會剿」[51]:182。11月6日,中共湘贛邊界特委擴大會議在茨坪召開,中共中央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成立,書記毛澤東,統轄邊界和紅四軍軍委[51]:183。從1928年開始,先後寫《中國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提出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之戰略思想[49]:3813。毛澤東認為中國的人力物力在農村,故須在農村建立紅軍和根據地[48]:590。
1929年3月,毛澤東、朱德在長汀整編紅四軍,成立第一、第二、第三縱隊;根據中共六大決議,原紅四軍工農運動委員會改為政治部,毛澤東兼任政治部主任,各縱隊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各支隊、大隊只設黨代表不設政治部[51]:195-196。4月13日,毛澤東《紅軍前委給湘贛邊界特委的信》:「在接近總暴動之前群眾政權的形式有由公開割據改變為秘密割據的必要」[51]:193。6月22日,中共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召開,會議認為毛澤東是前委書記,對流寇思想和集權制領導原則之爭論應多負些責任,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大會改選紅四軍黨的前敵委員會,中共中央指定之前委書記毛澤東沒有當選[51]:199。7月上旬,毛澤東以紅四軍前委特派員身份到閩西指導地方工作[51]:200。經李立三、周恩來、陳毅3人多次討論,陳毅執筆起草,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九月來信」,肯定毛澤東提出「工農武裝割據」和紅軍建設之基本原則,要求紅四軍維護朱德、毛澤東領導,毛澤東「應仍為前委書記」[51]:203。12月28日、12月29日,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上杭古田會議,是紅軍發展史上十分重要會議,毛澤東作政治報告[51]:206。毛澤東在會議上批評朱德行動錯誤,以後仍當加緊宣傳、組織、武裝和幫助群眾,建立政權,以軍民一致為原則[48]:592。
1930年1月5日,毛澤東在古田就時局和紅軍行動問題覆紅四軍一縱隊司令員林彪信,即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3]:3512。2月6日至9日,毛澤東主持「二七會議」,任紅四、紅五、紅六軍和贛西、贛南、閩西、東江地區之共同前委書記[51]:210。5月下旬,在上海秘密召開「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毛澤東、朱德被選為大會名譽主席[51]:262。6月,紅四軍前委和閩西特委聯席會議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決定將紅四軍、紅六軍、紅十二軍(由紅四軍第三縱隊和贛南地方武裝合編而成)整編為紅軍第一路軍,不久改稱紅軍第一軍團,毛澤東任政治委員,並任紅軍第一路軍總前敵委員會書記[51]:223-224。中共六屆三中全會糾正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錯誤,毛澤東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51]:226。8月23日,毛澤東、朱德率紅一軍團會合紅三軍團,兩軍團前委聯席會議決定兩軍團合編為中國紅軍第一方面軍,共3萬多人,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治委員;中共紅一方面軍總前敵委員會成立,書記毛澤東;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成立,主席毛澤東[51]:227。自8月15日至9月13日,紅一方面軍兩度迫近長沙,復回江西占袁州、吉安[48]:596。10月25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一方面軍總部後徹30里,移至新餘縣羅坊,召開中共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和江西省行委聯席會議[51]:233。12月9日,蔣介石於南昌召開軍事會議,懸賞購緝朱德、毛澤東、彭德懷等,限3個月肅清[48]:597。12月30日,毛澤東、朱德預先設伏,於龍岡全殲第十八師,活捉師長張輝瓚[51]:240。
1930年10月14日,毛澤東向黨中央寫信指出其發現大量AB團分子「充塞領導機關」,故需要為肅清AB團分子「來一番根本改造」;11月下旬,紅一方面軍發動了半個多月的「快速整軍」,在4萬紅軍中肅清「AB團」四千多人;12月,富田事變爆發,反AB團運動持續展開[54]。據事後調查,蘇區從1930年到1934年被肅清的「AB團」達七萬多人[53]:3602。
Remove ads

1931年1月15日,中共蘇區中央局在江西瑞金成立,任命周恩來為書記,未到職前由項英代理,同時成立革命軍事委員會,項英兼軍委主席,毛澤東、朱德為副主席(毛澤東兼任政治部主任[51]:242),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撤銷[53]:3764。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同時撤銷[51]:242。毛澤東、朱德、曾山為中共蘇區中央局委員[51]:242。
毛澤東在瑞金葉坪會合中央蘇區中央局,1931年10月11日任中共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51]:258。在毛澤東、朱德指揮下,紅一方面軍將贛南和閩西兩塊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以瑞金為中心,形成15座縣城、28個縣境、5萬多平方公里、人口250多萬的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央蘇區)[51]:258-260。11月初,中共中央代表團在瑞金主持召開中央蘇區黨組織第一次代表大會(通常稱為贛南會議),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毛澤東出席會議[51]:264;會議根據臨時中央指示,設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取消紅一方面軍總司令和總政委、總前委書記的名義[51]:265。中共臨時中央經過討論後致電蘇區中央局:「人民委員會主席一人,決定毛澤東;副主席二人,張國燾與江西蘇維埃政府主席」,後經蘇區中央局同臨時中央商議,「江西蘇維埃主席」改成項英[51]:266。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縣葉坪村舉行,晚上毛澤東和代表們一起參加提燈慶祝晚會[51]:266。11月11日,大會主席團決定由任弼時、王稼祥、毛澤東等組成憲法起草委員會;大會選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項英、張國燾等63人組成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大會在11月20日閉幕,由毛澤東致閉幕詞[51]:267。11月25日,以中央執行委員會名義任命朱德、周恩來、毛澤東等15人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委員[51]:268。11月2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在瑞金召開第一次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53]:3997。
1932年1月中旬,毛澤東在瑞金葉坪主持召開中共蘇區中央局主要成員會議,會後不久毛澤東向蘇區中央局請病假休養,中央局同意[51]:273。1月下旬,毛澤東帶着警衛班到瑞金城郊的東華山古廟休養[51]:274。3月上旬,中革軍委急電請毛澤東暫停休養,趕赴前線參加決策;毛澤東趕到贛縣江口前線指揮部,朱德告訴毛澤東:按照你的意見,已把預備隊紅五軍團拉上來,在紅四軍支援下,使紅三軍團脫出險境[51]:274。6月,蔣介石第四次「圍剿」,毛澤東率東路撤離漳州、龍岩地區,回師贛南;紅軍恢復紅一方面軍總部,轄紅一、紅三、紅五軍團,朱德兼任總司令、王稼祥兼任總政治部主任,毛澤東仍以臨時中央政府主席身份隨紅一方面軍總部行動、沒有恢復總政治委員職務[51]:284。10月上旬,寧都會議召開,中共蘇區中央局在江西寧都開會體會議,會議根據臨時中央之決議和指示,指責毛澤東「誘敵深入」方針、反對打贛州等是「純粹防禦路線」、「右傾主要危險」,要求紅軍在敵合圍開始之前,粉碎敵人進攻,奪取中心城市,實現江西首先勝利,會後毛澤東被撤銷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職務[53]:4245-4246。10月21日《蘇區中央局寧都會議經過簡報》稱,會議最後通過周恩來提議毛澤東「仍留前方助理」,同時批准毛澤東「暫時請病假,必要時到前方」[51]:290。根據臨時中央來電,決定毛澤東回後方主持臨時中央政府工作,周恩來代理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10月26日臨時中央正式任命周恩來兼任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51]:290。10月中旬,毛澤東抵達長汀福音醫院養病,在院長傅連安排下住進老古井醫院休養所,探視妻子賀子珍[51]:291。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領導下,紅軍從1930年11月到1933年3月,連續粉碎國軍四次大規模軍事「圍剿」[49]:3813。寧都會議解除毛澤東在紅軍中領導職務,最終使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喪失中央革命根據地[51]:291。臨時中央總負責人博古等從上海進入中央蘇區,到長汀時,有提議看望毛澤東,博古稱﹕毛澤東有甚麼可看的[51]:292。
1933年1月,中共臨時中央由上海遷往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53]:4316。2月中旬,毛澤東接到命令,回瑞金主持臨時中央政府工作[51]:293。3月共產國際執委會致中共中央電:「對毛澤東必須採取儘量忍讓的態度和運用同志式的影響,使他完全有可能在黨中央或中央局領導下做負責工作。」[51]:296被補選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49]:3813。1934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在瑞金召開六屆五中全會,毛澤東沒有參加,在會上被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51]:311。1月22日起,召開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選出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第一次會議上,毛澤東繼續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通過中共中央提議改由張聞天代替毛澤東擔任人民委員會主席[51]:311。賀怡想不通,有時到賀子珍家訴苦,説到淚下,毛澤東靜聽著傷感地説:「他們整你們,是因為我。你們是受了我的牽累呀!」[51]:3124月下旬,經過周恩來同意,毛澤東攜帶幾個隨員離開瑞金,前往中央蘇區南部會昌縣視察並指導工作[51]:313-314。毛澤東先會見粵贛省委書記劉曉、省軍區司令員兼政委何長工穩定南線[51]:314。毛澤東在會昌工作兩個多月,成績顯著[51]:317。10月初,何長工和潘漢年根據周恩來部署,同陳濟棠部談判3天,達成「就地停戰」、「必要時可以互相借路」等五項協議,為以後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時順利突破第一、二道封鎖線開闢道路[51]:317。但第五次反圍剿戰爭中根據地的北大門廣昌和南大門筠門嶺相繼失守[51]:313-314。6月下旬,毛澤東在會昌接到中共中央通知,回瑞金出席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51]:317。7月間,依據共產國際指示關於主力轉移時開展游擊戰爭以配合,中革軍委佈置毛澤東寫一本關於戰爭的小冊子,約一個月寫成《游擊戰爭》約3萬字,第一章《概論》論述游擊隊任務、組織和如何發展成紅軍,第二章《游擊戰術》論述游擊戰鬥動作之要則、襲擊駐止和行動的敵人、破壞敵人後方、對付敵人「圍剿」和追擊、行軍宿營給養衛生等,第三章《游擊隊的政治工作》論述游擊隊政治工作的目的、部隊內的政治工作、在地方居民中的工作、破壞敵人部隊的工作[51]:318。毛澤東要求到贛南省視察,得到中央書記處同意;9月中旬,毛澤東帶著秘書、醫生和警衛班抵達贛南省委、省蘇、省軍區所在地于都[51]:319。10月初,中央「有特別任務」秘密通知毛澤東,要立刻回瑞金;在雲石山古廟裡,召開一個中央政府各部負責人會議(又稱青山會議),毛澤東宣佈撤離蘇區,強調:第一、革命是有前途的,要大家加強革命信心;第二、要把各部的善後工作做好,要使留下的同志能夠更好地繼續革命鬥爭,更好地聯繫群眾[51]:320-321。
從1931年贛南會議到1934年10月長征開始,毛澤東處境十分艱難,接連遭受批判和不公正對待,被嚴斥為「狹隘經驗論」、「富農路線」、「保守退卻」、「右傾機會主義」;黨內「殘酷鬥爭,無情打擊」,考驗嚴峻;毛澤東信念堅強、胸襟寬闊、意志如鐵,承受得住考驗[51]:322。

Remove ads

但由於以王明「左」傾冒險主義,排擠毛澤東對軍隊的領導,紅軍雖經苦戰而未能粉碎國軍第五次軍事「圍剿」[49]:3813。1934年10月15日,毛澤東在于都安排好後,在縣城謝家祠參加由中共贛南省委召集的省、縣、區三級主要幹部會議[51]:321。12月12日,中共中央負責人在通道城恭城書院舉行臨時緊急會議,毛澤東建議改向敵軍力量薄弱的貴州西進[51]:327。12月18日,在黎平城毛澤東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毛澤東主張繼續進軍貴州西北,在川黔地區建立新根據地[51]:327。
193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遵義會議,毛澤東被選為常委[51]:332。6月25日,毛澤東和中央其他領導人到懋功縣城以北的兩河口,歡迎從茂縣前來的張國燾,並舉行紅軍會師大會[51]:344。6月29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常委會議上的發言記錄:日本帝國主義想把蔣介石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下,「黨對時局應有表示,發表文件,在部隊中宣傳,反對日本」,這是「最能動員群眾」[51]:345。9月12日,北上紅軍到達俄界第二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報告;會議同意毛澤東意見,通過《關於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指出張國燾反對中央北上之戰略方針,堅持向川康藏邊境退卻方針是錯誤[51]:351。俄界會議決定把紅一軍、紅三軍、軍委縱隊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彭德懷為司令員,毛澤東為政治委員;以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彭德懷、林彪成立五人團領導軍事工作[51]:351-352。此後中共和紅軍完成長征,於10月到達陝北[49]:3813。11月3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發言記錄:軍隊編制恢復紅一方面軍,下轄第一軍團(由陝甘支隊改成)和第十五軍團;會議決定毛澤東負責軍事工作,任毛澤東為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周恩來、彭德懷任副主席;會後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發佈命令:任命彭德懷為紅一方面軍司令員,毛澤東為政治委員,全軍共5個師4個團,1萬多人[51]:358。12月17日至12月25日,中共中央舉行瓦窯堡會議,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博古、王稼祥、劉少奇等10餘人參加[51]:363。闡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之理論、路線和政策[49]:3813。
1936年5月8日,經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同意毛澤東報告,決定紅一方面軍主力西征,並在瓦窯堡創建紅軍大學[51]:373。5月18日,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下達西征戰役命令[51]:373。同時,毛澤東開始擔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直至逝世[49]:3813。
1937年,毛澤東在《實踐論》和《矛盾論》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之認識論和辨證法[49]:3813。7月13日,在延安召開緊急會議,毛澤東到會動員,號召「每一個共產黨員與抗日的革命者,應該沉著地完成一切必須準備,隨時出動到抗日前線」[55]:11。7月19日,蔣介石廬山談話:「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55]:12;毛澤東很快表示歡迎:「這個談話,確定了準備抗戰的方針,為國民黨多年以來在對外問題上的第一次正確的宣言,因此,受到了我們和全國同胞的歡迎。」[56]:344據8月1日毛澤東致周恩來電,蔣介石密邀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到南京共商國防問題[55]:15。8月22日至8月25日,洛川會議召開,毛澤東作軍事問題和國共兩黨關係報告[55]:19。會議決定毛澤東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書記(實際稱主席[57]:15-16)[55]:21。8月25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宣佈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9月改稱第十八集團軍)[55]:23。洛川會議結束後兩個多月裡,毛澤東幾乎全力指導八路軍華北作戰[55]:24。10月10日,中央軍委決定成立軍委總政治部,毛澤東任代理主任[55]:24。11月29日,王明、康生和陳雲同機到延安,毛澤東初次會見王明[55]:60。

1938年9月至11月,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作《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等講話,批判王明右傾投降主義與速勝論、悲觀論兩種思想[49]:3813。

抗日戰爭期間,毛澤東在延安親自領導開辦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陝北公學、青年幹部訓練班、魯迅藝術學院、馬列學院、中共中央黨校、中國女子大學等[55]:76。1941年3月1日,國民參政會第二屆第一次會議在重慶開幕,由於中國國民黨不肯接受中國共產黨提出的解決皖南事變的十二條辦法,中共參政員毛澤東等7人拒絕出席會議[57]:278。7月7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設立研究局的通知:毛澤東為主任,任弼時為副主任,下設情報部、政治研究室、黨務研究室,毛澤東兼政治研究室主任[57]:311。
1942年,毛澤東發動整風運動,此舉被認為是毛澤東個人崇拜的開端,毛澤東的最高權威得以樹立[58][59]。1943年3月,毛澤東在政治局會議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49]:3813。
1945年6月19日,中共七屆一中全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主席[55]:269。建立起以毛澤東為核心之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55]:269。本次大會確定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49]:1455。
1945年7月5日,黃炎培在延安同毛澤東談歷史周期率問題,據黃炎培7月5日日記記載:「毛澤東答: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53]:77538月23日,毛澤東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根據毛澤東的提議,決定劉少奇代理其黨主席職務,還決定毛澤東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60]:12。
1945年8月14日、8月20日、8月23日,蔣介石連續3次致電毛澤東,邀請毛澤東速到重慶「共定大計」[55]:278。8月22日,毛澤東復蔣介石8月20日第二次邀請赴重慶談判電:「茲為團結大計,特先派周恩來同志前來進謁」[60]:9。8月28日下午,在張治中、赫爾利陪同下,毛澤東和周恩來、王若飛從延安飛抵重慶[55]:282。下機後,毛澤東在機場向記者發表書面談話:「現在抗日戰爭已經勝利結束,中國即將進入和平建設時期,當前時機極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為保證國內和平,實施民主政治,鞏固國內團結。」[55]:28210月11日,毛澤東偕同張治中、王若飛回到延安[55]:290。11月中旬,毛澤東病倒,得神經系統疾病[55]:299。1946年開春,毛澤東病好轉,逐漸恢復工作[55]:300。
Remove ads


1947年3月18日,毛澤東離開延安[55]:344-345;3月29日至30日,毛澤東、劉少奇等在棗林溝召開中央會議,決定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留在陝北主持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工作,劉少奇、朱德等到河北平山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4月11日又決定葉劍英、楊尚昆等率中央機關大部人員到山西臨縣組成中央後方工作委員會[55]:345。同年10月上旬,毛澤東在神泉堡,修改審定《土地法大綱》,起草《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及《中國人民解放軍訓令》,重新修訂解放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55]:366。先是7月上旬南京政府通過蔣介石提出《國家總動員案》,並頒佈《戡平共匪總動員令》;10月10日,毛澤東選定由新華社向全中國、全世界公佈《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首次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55]:367。10月下旬,經毛澤東自己調查研究,又聽取任弼時彙報各區土改情況,毛澤東敏鋭發現黨內「左」的傾向正在抬頭;毛澤東把看重此問題,認為要堅決克服正在抬頭「左」的傾向[55]:367。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周恩來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總參謀長,與毛澤東商議後就實施許多重大戰略決策;後來周恩來稱:毛主席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裡,指揮最大的人民解放戰爭[55]:362。
1948年3月21日,毛澤東和周恩來、任弼時等商議後決定率中央和軍委機關東移,前往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同中共中央工委會合[55]:381。1949年2月,毛澤東會見蘇共中央代表阿納斯塔斯·米高揚,主要探討新疆、蒙古、滿洲及蘇聯援助等問題[61]:88-91。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其他領導人離開西柏坡,進駐北平[55]:465。4月21日,英艦紫石英號負傷,被迫停於鎮江以東江中,其餘3艘英艦逃走[53]:8883。4月30日,毛澤東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李濤之化名為英國軍艦之暴行發表聲明,要求英、美、法三國在中國之武裝力量迅速撤離中國國境,不要介入內戰,斥責英國首相艾德禮與丘吉爾為英艦侵入長江、炮攻解放軍辯護並以武力恫嚇[53]:8897。

Remove ads
1949年6月15日—19日,毛澤東出席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並在開幕式上講話,提出由新政協選舉民主聯合政府;6月30日,他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提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概念[62]。1949年9月21日—30日,毛澤東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並致開幕詞《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其也被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63]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毛澤東於中南海勤政殿主持召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會議宣告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並接受《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下午3時,開國大典開始,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開會,隨後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升旗儀式結束後,毛澤東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64]:9-13

1949年12月16日,毛澤東抵達莫斯科同斯大林會談,這是他首次出訪外國,其在會談中強調:中國需要和平的環境,把經濟恢復到戰前的水平,且從總體上使國家穩定。[65]:896[61]:167-168
1950年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指出:「和資產階級合作是肯定了的,不然《共同綱領》就成了一紙空文,政治上不利,經濟上也吃虧。『不看僧面看佛面』,維持了私營工商業,第一維持了生產;第二維持了工人;第三工人還可以得些福利。當然中間也給資本家一定的利潤。但比較而言,目前發展私營工商業,與其說對資本家有利,不如說對工人有利,對人民有利。」[66]:103

1950年10月,毛澤東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參加朝鮮戰爭[67]。
1954年9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開幕,由毛澤東致開幕詞[64]:331;9月20日,會議通過「五四憲法」;9月27日,毛澤東在會上當選首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64]:334。 1954年10月中下旬,印度總理尼赫魯訪華。由於他是新中國接待的第一位外國政府首腦,毛澤東對此事極為重視,同他舉行了三次會談[68]:108。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後,毛澤東曾一度考慮要改變單一公有制為主的經濟所有制結構,稱「可以搞國營,也可以搞私營。可以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現在國營、合營企業不能滿足社會需要,如果有原料,國家投資又有困難,社會有需要,私人可以開廠。」[64]:447

毛澤東的調查研究從1956年2月14日到4月24日,共聽取國務院34個部門之工作彙報,還有國家計委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之彙報,實際聽彙報時間為43天[68]:11。2月19日,毛澤東對中宣部2月1日報告蘇聯學者在中山大學向中國陪同人員談對《新民主主義論》中關於孫中山世界觀之論點看法不同,批語手稿給劉少奇、周恩來、陳雲、彭真、鄧小平、陳伯達、陸定一:「我認為這種自由談論,不應當去禁止。這是對學術思想的不同意見,甚麼人都可以談論,無所謂損害威信。因此,不要向尤金談此事。如果國內對此類學術問題和任何領導人有不同意見,也不應加以禁止。如果企圖禁止,那是完全錯誤的。」[68]:272月21日,毛澤東聽城市建設總局和二機部彙報時說:現在北京不擺大工業,不是永遠不擺;按自然發展規律,北京會發展到一千萬人,上海也是一千萬人;將來世界不打仗了,和平了,會把天津、保定、北京連在一起;北京是個好地方,將來會擺許多工廠的[68]:15。4月19日,毛澤東聽李富春彙報第二個五年計劃時警告說:現在的危險是忽視個人利益,基本建設和非生產性建設太多;應該使百分之九十的社員個人收入每年增加;如果不注意個人收入問題,就可能犯大錯誤;搞命令主義和減少農村副業也是錯誤的[68]:21-22。
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發表《論十大關係》[68]:23。5月2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七次會議上講話,正式宣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方針:「在藝術方面的百花齊放的方針,學術方面的百家爭鳴的方針,是有必要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範圍之內,各種學術思想,正確的、錯誤的,讓他們去說,不去干涉他們。……在刊物上、報紙上可以說各種意見。」[68]:31
1956年9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全國政協禮堂隆重開幕,毛澤東致開幕詞[68]:46-47。根據毛澤東建議,八大通過之黨章增加一條規定:「中央委員會認為有必要的時候,可以設立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一人。」[68]:57-61
1957年3月20日,毛澤東在南京黨員幹部會議上講話:「高壓政策不能解決問題,人民內部的問題不能採取高壓政策。」[68]:184同日下午,毛澤東在上海黨員幹部會議上講話:「不但在純粹科學藝術的問題上,而且在涉及政治性的是非問題上,只要不屬於反革命一類,也讓他們自由講話。一般人民說錯了話,或者鬧了事,不能對他們使用專政的方法,只能採取民主的方法。」[68]:1864月4日至4月6日,毛澤東在四省一市黨委書記思想工作座談會上插話:「不能靠歷史吃飯,不能靠威勢吃飯。要以理服人,不能以力服人。理不足,不能服人,勢力大也不能解決問題。以力只能服敵。敵人是不和你講理的,你跟他講理他不聽,他只講力。對人民只有說理,只要沒理,不管勢力多大,資格多老,也輸了。……一聽到鬧事,就想到敵人,就實行專政。階級鬥爭搞慣了,將對付反革命的辦法用到鬧事的人民身上。過去在革命的時候,我們和人民一起,向封建勢力要民主。現在我們勝利了,自己掌握政權,很容易強調專政,忽略民主的一面。……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有矛盾的。現在的生產關係是集體所有制,是國家所有制。一萬年後生產關係總要改變,最後要以地球為單位,不是國有化,而是『球有化』。當然,總不會回到剝削關係。剝削是生產不足的表現。」[68]:188-1967月,毛澤東在青島召開的省市書記會議期間寫一篇文章名為〈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我們的目標,是想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以利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較易於克服困難,較快地建設我國的現代工業和現代農業,黨和國家較為鞏固,較為能夠經受風險。」[69]:456-457

1957年11月2日,毛澤東率領中國代表團乘專機飛往莫斯科,是毛澤東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出國[68]:255。
1958年7月,台灣不斷炮擊福建沿海村鎮,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奉命於8月23日開始炮擊國軍金門防衛部和炮兵陣地等軍事目標,封鎖金門島[70]:23。9月初美國向台灣海峽地區大量增兵,派軍艦、飛機直接為國軍運輸護航,解放軍前線部隊又於9月8日對金門全面炮擊[70]:23。
毛澤東起草《鄭州會議紀要》:1959年2月27日,在鄭州舉行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3月5日結束,中央20人、省市區黨委第一書記27人到會,主題是人民公社問題,首先由毛澤東講意見,然後討論幾次,結果同意毛澤東的意見,並規定14句話作為整頓和建設人民公社之方針:「統一領導,隊為基礎;分級管理,權力下放;三級核算,各計盈虧;分配計劃,由社決定;適當積累,合理調劑;物資勞動,等價交換;按勞分配,承認差別」,起草一個關於人民公社管理體制的若干規定(草案)[70]:14-15。同年,毛澤東去韶山水庫游泳,特意來到毛震公祠,聽説燒了祖宗牌位和菩薩,走進「務本堂」,表情凝重地向原放牌位處三鞠躬,稱:「你們這麼沒得柴啊,菩薩是迷信,應該打倒,烈士墓和祖宗牌位是紀念,應該保留。」[29]:9

1960年6月18日,毛澤東在上海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寫了一篇名為《十年總結》的文章:「看來,錯誤不可能不犯。如列寧所説,不犯錯誤的人從來沒有。鄭重的黨在於重視錯誤,找出錯誤的原因,分析所以犯錯誤的客觀原因,公開改正。……哪裡有完全不犯錯誤,一次就完成了真理的所謂聖人呢?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逐步完成的。……一九五六年周恩來同志主持制定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大部分指標,如鋼等,替我們留三年餘地,多麼好啊!」[71]:28、「我們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者,不是形而上學的認識論者。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世界的改造。由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飛躍,是在一個長期認識過程中逐步地完成的。對於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我們已經有了十年的經驗了,已經獲得了不少的東西了。但是我們對於社會主義時期的革命和建設,還有一個很大的盲目性,還有一個很大的未被認識的必然王國。我們還不深刻地認識它。我們要以二個十年時間去調查它,去研究它,從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規律,以便利用這些規律為社會主義的革命和建設服務。」[71]:55按照毛澤東在《十年總結》中要求「今年七月的黨大會上一定要改過來」,7月5日至8月15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開中央工作會議[71]:56。
196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71]:233;毛澤東提出階級鬥爭不要放在很嚴重地位,但要跟調整工作平行[71]:229;毛澤東稱:「我們從現在就講起,年年講,月月講,開一次中央全會就講,開一次黨的大會就講,使全黨提高警惕,使我們有一條清醒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71]:234
毛澤東肯定從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口先進技術,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從1960年代起,中國從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進口大量成套設備;1963年6月,經毛澤東批准,中國同日本簽訂第一個採用延期付款方式進口維尼綸成套設備之合同;隨後,又從英、法、德、瑞典、意、瑞士、荷、比、奧等國進口石油、化工、冶金、礦山、電子和精密機械等84項成套設備和技術[72]:31。

中共八屆十中全會重提階級鬥爭以後,毛澤東為了「反修防修」,決定在全國範圍內發動「四清運動」[73]:9。這場運動被認為是文化大革命的預演。
隨着四清運動的展開,毛澤東與國家主席劉少奇之間開始產生了巨大的分歧。事後,埃德加·斯諾問毛澤東:「你什麼時候明顯地感覺到必須把劉少奇這個人從政治上搞掉?」,毛澤東對此答到:「那就早囉!1965年1月,《二十三條》發表。《二十三條》中間第一條說『四清』的目標是整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當場劉少奇就反對!」[74]

1966年8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主持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73]:122;8月5日,毛澤東寫下《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8月7日印發中央全會[73]:124-125;8月8日,全會通過《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73]:126;8月12日,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閉幕[73]:126-128,文化大革命開始進一步地展開,一系列動盪也油然而生。為此,《人民日報》於9月5日發表社論《用文斗,不用武鬥》,提出:「毛澤東同志反覆地告訴我們,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一場觸及人們靈魂的大革命。又說,實現這一場大革命,要用文斗,不用武鬥」[73]:133。經毛澤東批准,軍方於8月21日發出《關於絕對不許動用部隊武裝鎮壓革命學生運動的規定》,隨後中共中央又在8月22日轉發公安部《關於嚴禁出動警察鎮壓革命學生運動的規定》[73]:134。
1967年7月18日,毛澤東同陳再道將軍、鍾漢華將軍等人談話,批評了「圍困中南海事件」[73]:188;7月20日,相當多軍人沖入毛澤東居住的東湖賓館,打人揪人,林彪、江青當天聯名向毛澤東寫信,由邱會作將軍送至武漢,毛澤東認為陳再道和保皇派紅衛兵組織「百萬雄師」策動了暴亂,因此決定離開武漢。該事件被稱為「七二〇事件」[73]:189-190。文革期間,保皇派紅衛兵和造反派紅衛兵武鬥頻發。對此,毛澤東曾表示:「有些事情,我們事先也沒有想到。每個機關、每個地方都分成兩派,搞大規模武鬥,也沒有想到。」[73]:167
1970年11月中旬,經毛澤東批准,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傳達陳伯達反黨問題之指示,同時印發《我的一點意見》,批陳整風運動由此展開[73]:275。
1971年9月,林立果、江騰蛟等林彪派人馬準備暗殺巡視途中的毛澤東;9月7日林立果向「聯合艦隊」下達「一級戰備」指令;9月8日林立果下達一份據稱是林彪親筆寫下的手令:「盼照立果、宇馳同志傳達的命令辦。」[73]:288;9月10日,南巡中的毛澤東突然改變行程,回到北京[73]:289。由於暗殺陰謀敗露,林彪一家打算乘機外逃蘇聯。儘管周恩來下令開動雷達,下達全國禁空令;但林彪等人最終還是飛離出境,並於9月13日墜亡[73]:291。9月24日,毛澤東決定隔離審查林彪反黨集團骨幹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以上變故即九一三事件[73]:293。
1971年5月29日,毛澤東批准周恩來《中央政治局關於中美會談的報告》,同日中方向美國總統尼克松發出口信,歡迎基辛格秘密訪華[73]:321。7月16日,中美雙方同時發表公告,宣告尼克松訪華;10月26日,雙方就「三個聯合公報」草案達成初步協議。同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當日下午,毛澤東決定組建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73]:321-323
1972年7月,日本成立田中角榮內閣,田中角榮於就職當日聲明要為加速日中邦交而努力;毛澤東稱:對中日恢復邦交問題應採取積極的態度[73]:328。同年9月,田中角榮等人應邀訪華;9月27日毛澤東會見田中角榮等人;9月29日,周恩來和田中角榮簽署中日聯合聲明[73]:328-329。
1974年8月,毛澤東指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已經八年,現在以安定為好,全黨全軍要團結。」[75]:1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逝世,對此毛澤東僅平緩地說出「知道了」。以後幾個月內,他同訪華的客人談話時,幾乎每次都要提到蔣介石,並表明其對台灣問題的關切[73]:412。同年5月3日,毛澤東最後一次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73]:415-417。
維基文庫中與此條目相關的原始文獻:
1976年9月8日,毛澤東血壓開始下降,入夜後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員分批前往看望毛澤東;9月9日零時10分,經連續4個多小時搶救無效,毛澤東心臟停止跳動[73]:466。
儘管毛澤東生前曾多次表達火葬的意願且已簽署過同意書,不過中共中央仍於毛澤東逝世當日,決定永久保留其遺體。[76]:1053。
思想

根據中國大陸的官方定義:毛澤東思想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把中國長期革命和建設及社會實踐中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而形成的科學的指導思想[49]:3816;是其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勝利並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發展,是被實踐證明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49]:3816。
「毛澤東思想」這一概念是在1943年,由王稼祥提出的。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毛澤東思想亦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此外,毛澤東思想亦被其他國家的人們稱為「毛主義」。
改革開放後,中共中央委員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定義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智慧的結晶」,而不只是毛澤東個人的思想。決議認為:毛澤東思想在六個方面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以獨創的理論豐富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其中有三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此外,決議認為新民主主義、人民民主專政等理論「經歷史實踐檢驗,已證明行之有效」。
毛澤東思想涵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藝、哲學等多方面內容,並對全球各地產生廣泛影響,如「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農村包圍城市」、「兵民是勝利之本」、「文藝為無產階級革命服務」、「婦女能頂半邊天」、「批評和自我批評」、「群眾路線」、「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人民戰爭」、「人民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三個世界」等。
著作
毛澤東生平著述頗豐,目前中國大陸發行的《毛澤東選集》便收錄了毛澤東建國前主要著作。 1990年後,中國大陸發行《毛澤東文集》,整理收錄了《毛澤東選集》以外的大量毛澤東著作。此外,中國大陸還出版《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內部發行),系統整理了毛澤東1949年後的著作、講話和批示。
詩詞、讀書和書法

毛澤東創作過不少詩詞,僅經其本人手定正式發表的就有39首。此外還有一些未經他本人手定發表的詩詞。中國大陸出版過多種版本的毛澤東詩詞選集和注釋賞析,其中著名的有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收錄67首詩詞的《毛澤東詩詞集》。
毛澤東的著名詩詞有《沁園春·長沙》《西江月·井岡山》《沁園春·雪》《七律·長征》《憶秦娥·婁山關》等。
毛澤東終生治學,被認為是獨特的「學者型讀書專家」。他早年讀四書五經等,中年讀西方社科與哲學著作,晚年讀中外歷史與傳記著作等。1937年,他研讀並詳批米丁著、沈志遠譯的《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並據此整理出《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最終寫就哲學專著《實踐論》和《矛盾論》,成為毛澤東思想的哲學基礎[77]。
毛澤東酷愛讀史書,晚年幾乎通讀二十四史,且多讀其重點史冊或篇章。[78]毛澤東不僅自己研讀,有時還會要求同僚讀史書。例如他曾讓周恩來讀《史記·汲鄭列傳》和《晉書·桓伊傳》,要王洪文讀《後漢書·劉盆子傳》,要江青讀《後漢書》中黃瓊與李固的列傳,要姚文元讀《舊五代史·李襲吉傳》,要許世友讀《漢書·周勃傳》等。[79]
評價及影響

毛澤東是二十世紀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其對中國及全球各地影響深遠,而人們對毛澤東的評價也充滿了爭議。 [81][82]
榮譽
姓名及稱謂
家庭

毛澤東一生共結過四次婚:第一次(1907年)為父親的包辦婚姻,髮妻是表親羅一秀(1910年病逝);第二次婚姻則在1920年末,妻子是楊昌濟之女楊開慧。秋收起義後,毛離開楊開慧,轉戰各地,並在1928年與游擊隊員賀子珍結了第三次婚姻。楊開慧後於1930年被何鍵派人處決,賀子珍亦與毛關係破裂,赴蘇聯養病。1938年,在中共多位幹部的反對下,毛仍堅持與女演員江青結了最後一次婚姻。[97][98]
父親毛貽昌與母親文素勤共生有五男二女,但只有三子毛澤東、四子毛澤民、五子毛澤覃沒有夭折[26]:3。此外,毛澤東父母還有一個過繼的女兒毛澤建,她是毛澤東的堂妹[99]。

毛澤東與三任妻子共生有六子四女:長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三子毛岸龍為楊開慧所生;長女毛金花、四子毛岸紅、五子(無名)、次女(無名)、三女李敏、六子廖瓦(無中文名)為賀子珍所生;四女李訥為江青所生。除卻早夭與失蹤的子嗣,僅有毛岸英、毛岸青、李敏和李訥留在毛澤東的身邊[100][101]。此外,毛澤東還撫養了毛澤民的兒子毛遠新,對其視如己出[102]。劉思齊亦被毛澤東認做乾女兒,她後來又與毛岸英戀愛結婚,成為毛澤東的大兒媳[103]。

紀念、相關藝術

以毛澤東為題材的紀念事物包括毛主席塑像、毛主席像章以及同毛澤東相關的影視作品、圖片書籍、紀念館故居、「郵、幣、卡」等。
- 電影:
《毛澤東》(1983年)、《四渡赤水》(八一電影製片廠,1983年)、《開國大典》(長春電影製片廠,1989年)、《大決戰》(八一電影製片廠,1991年)、《毛澤東和他的兒子》(1991年)、《中國出了個毛澤東》(1993年)、《秋收起義》(瀟湘電影製片廠,1993年)《重慶談判》(1993)、《毛澤東在1925》(瀟湘電影製片廠,2001年)、《毛澤東去安源》(瀟湘電影製片廠,2003年)、《走近毛澤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2003年)、《建國大業》(2009年)、《建黨偉業》(2011年)、《少年毛澤東》(動畫,2015年)、《建軍大業》(2017年)、《覺醒年代》(2021年)等。
- 電視劇:
《遵義會議》(1996年)、《開國領袖毛澤東》(1999年)、《長征》(2001年)、《青年毛澤東》(2003年)、《恰同學少年》(2007年)、《井岡山》(2007年)、《東方》(2011年)、《毛澤東》(2013年)、《領袖》(2014年)[105]、《太行山上》(2015年)、《毛澤東三兄弟》(2016年)、《東方戰場》(2016年)、《海棠依舊》(2016年)、《紅星照耀中國》(2016年)、《建軍大業》(2017年)、《換了人間》(2018年)、《跨過鴨綠江》(2020年)、《大決戰》(2021年)等。
- 歌曲:
《瀏陽河》、《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咱們的領袖毛澤東》、《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毛主席的話兒記在我們心坎里》、《北京的金山上》、《青稞美酒獻給毛主席》、《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毛主席永遠和我一起》、《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北京有個金太陽》、《讀毛主席的書》、《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想念毛主席》、《毛主席派人來》、《日夜想念毛主席》、《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頌歌獻給毛主席》、《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天上太陽紅彤彤》、《我愛北京天安門》等。
- 故居:
參見毛澤東居所列表
- 油畫:
《開國大典》(董希文,1953年)、《毛主席去安源》(劉春華,1967年)、《毛主席視察廣東農村》(陳衍寧,文革時期。2005年拍賣價格高達1012萬元)、《毛澤東在十二月會議上》和《長征》(靳尚誼,1976年)
- 塑像:
參見毛澤東塑像
注釋
- 1936年12月7日,毛澤東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自此開始領導中共武裝部隊[5]。同年9月22日,中共發表《共赴國難宣言》,宣告「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滅亡[6]。1937年8月洛川會議後,毛澤東成為新設立的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7]。1945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新設立的「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毛澤東擔任主席。1948年11月,中央軍委改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毛澤東仍任主席[8];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委員會歸中央人民政府領導。1954年9月《五四憲法》推行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被撤除。同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復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毛澤東擔任主席一職,直至逝世。[9]
參考來源
擴展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