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銀座線
東京地下鐵系統的一條路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銀座線(日語:銀座線/ぎんざせん Ginza sen */?)是亞洲及日本第一條地鐵路線,由東京地下鐵營運,連接東京都台東區淺草站和澀谷區澀谷站。鐵道要覽內的名稱為「3號線銀座線」。
路線名稱的由來為繁華街的銀座。車體、路線圖和轉乘資訊所使用的路線顏色為橙色,路線記號為G。
Remove ads
簡介

銀座線為亞洲及日本第一條的地下鐵路線。最初通車的「上野站~淺草站」段路線(共長2.2公里),是由日本「地下鐵之父」早川德次 (東京地下鐵道)所創辦的「東京地下鐵道」公司,自1925年開始興建,而於1927年12月30日通車;1934年延伸通車至新橋站。與此同時,另一間由東京橫濱電鐵(今東急電鐵)經營者五島慶太所創辦的「東京高速鐵道」公司,也興建了「澀谷站-新橋站」段路線,全段於1939年通車。
原本兩間公司的路線相互獨立,並保持競爭關係,僅雙方路線的端點站於新橋站交會。直到1939年9月,在政府的協調下,雙方路線開始相互直通運行。後來「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營團地下鐵,今東京地下鐵公司前身)在1941年成立,兩段路線也正式合併,並將經營權讓渡給營團;「銀座線」這個路線名稱則是在1953年命名的。2004年4月1日,營團地下鐵正式公司化為東京地下鐵當天,便在地下鐵創始地之一的上野站舉行發車儀式。
Remove ads
路線資料
沿革

Remove ads
- 1935年(昭和10年)
- 1936年(昭和11年)
- 1937年(昭和12年)
- 1938年(昭和13年)
- 1939年(昭和14年)
- 1941年(昭和16年)9月1日:路線轉讓予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9]。
Remove ads
- 1941年(昭和16年)
- 9月1日: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開始營運。東京地下鐵道、東京高速鐵道轉讓路線(14.3公里)[9]。
- 12月1日:全列車改為2節或3節運行,不再有單節運行。
- 1945年(昭和20年)1月27日:受同盟國軍機,美軍的空襲影響,部分路段停運,3月10日全線恢復營運[10]。
- 1953年(昭和28年)12月1日:路線名稱確定為銀座線[11]。
- 1955年(昭和30年)5月1日:部分列車開始以4節編組運行。與此同時,當初舊東京高速鐵道的車站,包括神宮前、外苑前、青山一丁目、虎之門的各站月台有效長度最長為3節,有限度往淺草方向延長1節處理(1957年(昭和32年)7月1日完全解除)[12]。
- 1956年(昭和31年)10月1日:部分列車開始以5節編組運行。舊東京高速鐵道的車站改為2節處理[13]。
- 1960年(昭和35年)11月28日:早上繁忙時段開始有部分6節編組列車運行[14]。
- 1966年(昭和41年)1月6日:全線所有班次改以6節編組列車運行[15]。
- 1968年(昭和43年)
- 4月10日:根據都市交通審議會答申第10號,東京3號線為從澀谷方向開始經赤坂見附、新橋、神田、上野及淺草並延伸至三之輪。
- 4月-6月:從開業以來一直使用的舊形車輛廢除60輛,是營團第一次廢除車輛。
- 1972年(昭和47年)10月20日:神宮前站改名表參道站[16]。
- 1978年(昭和53年)8月1日:表參道站向外苑前站方向移動。
- 1984年(昭和59年)
- 1985年(昭和60年)7月11日:根據運輸政策審議會答申第7號,刪去淺草-三之輪之間的延伸計劃。
- 1990年(平成2年)8月13日:開始運行空調車輛[18]。
- 1993年(平成5年)
- 1995年(平成7年)3月20日:受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影響,上午停止運行,下午重開。
- 1997年(平成9年)9月30日 溜池山王站啟用(虎之門-赤坂見附之間)[21]。是戰後唯一一個新車站,通車58年後開業。
Remove ads
- 2004年(平成16年)4月1日: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民營化為東京地下鐵。
- 2008年(平成20年)11月18日:淺草-新橋之間被認定為『土木學會選獎土木遺產』。
- 2009年(平成21年)2月6日:銀座線被認定為『近代化產業遺產』。
- 2012年(平成24年)
- 2017年(平成29年)3月12日:1000系列車全數投入服務,同日營團01系列車全數退役。
- 2019年(令和元年)12月27日:澀谷站舊月台由於升級工程,以及配合東急百貨店西館清拆工程(舊澀谷站月台位於東急百貨店西館的3/F),當天為最終使用日。於12月28日至下年1月2日,所有列車不停澀谷站及赤坂見附站。[23]該月台由1938年開始使用。
- 2020年(令和2年)
Remove ads
運行形態
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班次約每2分一班間隔,日間班次每3分1班。
基本上所有班次都是全線(淺草站-澀谷站間)運行。全線所需時間為31分25秒。
使用車輛
- 1000系 - 6節編組共有40列240輛。首列車於2012年4月11日開始投入服務,2013年春開始量產,2017年3月12日全數投入服務,同日營團01系列車全數退役[26]。此後計劃將第三軌供電的標準電壓提升至750V[27]。
-
1000系
再使用淺草-上野通車時的車輛舊1000型塗裝。 -
第40編成(復古車)
-
第39編成車內(復古車)
舊型車輛的塗裝曾經參考1927年通車的柏林地鐵淡黃色。後來在二戰中、戰後的混亂期顏色逐漸退去[28]。[27]
-
01系第38編組
以VVVF變頻器控制,1997年溜池山王站啟用時使用。
(此編組已經成為廢車)
利用狀況
受疫情影響,2020年度最擁擠路段(B線赤坂見附 → 溜池山王間)擁擠率僅為98%[29]。
近年的輸送實績如下表。表中最高值為紅色,最高值紀錄年度以後的最低值為藍色,最高值紀錄年度以前的最低值為綠色。
車站列表
參見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