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查理·柯克

美國政治活動人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查理·柯克
Remove ads

查爾斯·詹姆斯·「查理」·柯克(英語:Charles James "Charlie" Kirk;1993年10月14日[1][2]—2025年9月10日[3]),美國右翼保守派政治運動人士、創業家、作家和媒體名人,於2012年和比爾·蒙哥馬利英語Bill Montgomery共同創立青年組織美國轉折點並擔任執行董事,同時擔任其他延伸組織的執行長,亦擔任轉折點捐贈基金主席以及國家政策委員會成員。他出版了多部著作,並主持一檔名為《查理·柯克秀》的談話電台英語Talk radio節目。遇刺身亡前,他已被視為共和黨內「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最具代表性的聲音之一。

事实速览 查理·柯克 Charlie Kirk, 出生 ...

柯克在位於芝加哥近郊的阿靈頓海茨普羅斯佩克特海茨成長,曾短暫就讀哈珀學院英語Harper College,但只讀了一個學期便輟學,專注於全職政治行動。他與多名捐助者合作為美國轉折點籌集資金,並透過在大學校園設置其標誌性的「請證明我是錯的」(Prove Me Wrong)攤位進行辯論而聲名大噪。他進一步擴展美國轉折點的影響力,發起如「教授觀察名單英語Professor Watchlist」和針對年輕選民的大型集會等計劃,因而被認為成功激發美國年輕人對保守主義的興趣[4][5][6]。在他的領導下,美國轉折點發展出多個附屬組織,包括轉折點行動及轉折點信仰,後者專注於動員宗教社群支持保守派議題。柯克最初對福音派右派持批評態度,但後來轉向美國基督教民族主義英語Christian nation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主張建立一個基督教形式的政府及基督徒國民。他曾派出巴士運送學生參加最終導致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山莊騷亂的集會,並在美國眾議院1月6日襲擊事件特別委員會面前援引《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拒絕作證。

作為當勞·特朗普的親密盟友[7],柯克堅持多項保守立場,包括反對墮胎槍械管制、「多元、平等和共融」(DEI)政策,以及LGBT權益。他的爭議立場還包括:批評《1964年民權法案》及馬丁·路德·金,散播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錯誤訊息,聲稱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存在舞弊,並反對非法移民

2025年9月10日,柯克在猶他谷大學參與美國轉折點舉辦的公開辯論英語Public debate期間遇刺身亡,得年31歲。事件引起國際高度關注,多名國內外領袖及公眾人物紛紛譴責政治暴力。特朗普總統其後宣佈,將追授柯克「總統自由勳章」。

Remove ads

生平

查爾斯·詹姆斯·柯克於1993年10月14日出生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郊區的阿靈頓海茨[8],並成長於鄰近的普羅斯佩克特海茨。他的父親羅伯特·W·柯克是一名建築師,曾參與建造特朗普大廈[9]。他的母親金柏莉曾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員,其後轉職為心理健康輔導員[10][9][11]。柯克形容父母屬於溫和共和黨人[11],而父親亦曾向米特·羅姆尼2012年美國總統競選英語Mitt Romney 2012 presidential campaign捐款[8]。他自小在長老會成長,是美國童軍成員,並獲得最高級別的「鷹級童軍」榮譽[12][13]。柯克在中學時期接觸經濟學家米爾頓·佛利民的著作,並稱這是促使他走向政治啟蒙的關鍵[11]

2010年,就讀惠靈高中英語Wheeling High School三年級時,柯克成為伊利諾伊州共和黨人馬克·柯克(沒有親屬關係)參議員競選的義工,協助其最終當選[14]。在高年級時,他曾發起運動,反對校方提高曲奇餅售價[11]。他亦為布萊巴特新聞網撰寫文章,批評高中課本存在自由派偏見,文章刊出後,他在17歲時首次亮相霍士財經網[15]。柯克曾報考紐約州西點軍校,但在2012年落選[15]。其後,他短暫就讀於芝加哥附近的哈珀學院,但只修讀一個學期便退學[15][8]

班尼迪克大學舉辦的「青年賦權日」活動上,柯克認識比他年長超過50歲的退休人士比爾·蒙哥馬利英語Bill Montgomery,後者是茶黨支持的州議會候選人[16][17]。蒙哥馬利鼓勵他全職投身政治運動[8]。其後兩人共同創立美國轉折點,一個旨在與MoveOn.org英語MoveOn自由派組織抗衡的基層保守派團體[18]。在2012年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英語2012 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上,柯克結識共和黨資助人福斯特·弗里斯英語Foster Friess,並成功爭取到對方的資助[16][18]

Remove ads

組織

美國轉折點

Thumb
2014年,柯克出席保守政治行動會議

柯克自2012年創立美國轉折點以來,直至2025年去世,其一直身兼行政總裁、核心籌款人及組織的主要代表[19][13]。他年僅18歲便與他人共同創立該組織[20]。《紐約時報》形容,他把美國轉折點發展成一個「資金充裕的媒體平台,獲懷俄明州商人福斯特·弗里斯等保守派重量級金主支持」[21]。美國轉折點的活動包括推出「教授觀察名單」和「學校董事會觀察名單」[22]。不過,批評者認為這些名單打擊學術自由,並導致部分學者遭到針對性騷擾[23][24]。2019年,「教授觀察名單」曾因網站主機方的處理而暫停[25]。此外,美國轉折點多年來舉辦的大型集會一度吸引數以萬計年輕人參與,成為美國年輕選民的保守派動員平台[26]

2020年,《ProPublica》調查發現,美國轉折點在財務上存在「誤導性陳述」,審計並非由獨立機構完成,而領導層則在支持特朗普的同時獲取個人利益。報道指,柯克在組織的薪酬由27000美元急升至近30萬美元,並購入一套價值85.5萬美元的佛羅里達州長船礁公寓[27]。同年,美國轉折點收入達到3920萬美元[28]。柯克本人從美國轉折點及關聯組織的薪酬超過32.5萬美元[29]

Thumb
2019年,柯克曾與資助人福斯特·弗里斯在亞利桑那州同台亮相

2021年,美國轉折點宣佈成立網上學院,指責部分學校「以反美思想毒害年輕人」,並表示新學院「轉折點學院」將為尋求「美國優先教育」的家庭提供選擇。亞利桑那州教育公司StrongMind最初承諾合作,計劃2022年秋季開學,並估算若全額招生(10000名學生),潛在收入可超過4000萬美元。不過,StrongMind因遭員工強烈反對而退出,主要負責課程設計的分包商Freedom Learning Group亦隨後撤出[30]

轉折點行動

Thumb
柯克與特朗普總統在2023年「轉折點行動」會議上與與會者交談

2019年5月,有消息指柯克正籌備成立轉折點行動,一個屬於501(c)(4)類別的非牟利組織,旨在推動更多保守派候選人當選[31]。同年7月,他宣佈「轉折點行動」已收購「學生支持特朗普」及相關媒體資產[32]。柯克出任主席,並發起行動,計劃招募一百萬名學生支持特朗普2020年競選連任[33]。這項行動最終未能成功,美國轉折點與特朗普競選團隊互相指責對方,認為對方要為特朗普在年輕選民中的支持下滑負責[34]。2022年12月,柯克再宣佈啟動「弗農山計畫」,目標是罷免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內不屬於「草根保守派」的成員[35]

Thumb
柯克與坎迪斯·歐文斯在2018年12月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美國轉折點」主辦的「學生行動峰會」上發言

2021年1月5日,即華盛頓抗議演變成翌日國會山莊襲擊事件的前一天,柯克在Twitter發文,聲稱「轉折點行動」及「學生支持特朗普」將派出逾80輛巴士載送「愛國者」前往華盛頓,支持特朗普[36][37][38]。不過,組織發言人隨後表示,實際只有7輛巴士,約350名學生參與[36][39]。在事發前夕,柯克更聲稱自己「每分鐘收到500封呼籲爆發內戰的電郵」[40]Publix英語Publix超市繼承人朱莉·范切利英語Julie Fancelli為此捐贈125萬美元資助巴士行動,而柯克亦支付6萬美元,邀請金伯利·加法葉在集會上演講[41]

事件過後,柯克否認國會山莊騷亂的行為屬於叛亂,並指其不代表主流特朗普支持者[42][43]。他於2022年12月出席眾議院「1月6日襲擊事件特別委員會」時援引《第五修正案》,拒絕回答涉及自證其罪的問題。他的團隊則向委員會提交了8000頁文件作回應[44]。在另一場閉門聽證中,極右翼人士阿里·亞歷山大英語Ali Alexander將資助示威者赴「停止竊選」集會的責任歸咎於柯克及美國轉折點[45]。不過,美國轉折點發言人安德魯·科爾維特否認柯克煽動暴力,並強調:「查理希望用言辭、說服、勇氣和常識來拯救美國。左派急於捏造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基督教妖魔』。我們正在告訴教會:要麼參與並對國家走向發聲;要麼讓出真空,交由不認同你價值觀的人填補[46]。」

Remove ads

法威柯克信仰與自由中心

2019年11月,柯克與小傑瑞·法威爾共同創立「法威柯克信仰與自由中心」,這個由自由大學資助並設立的右翼智庫[47][48],其名稱「法威柯克」(Falkirk)結合了兩人姓氏[48]。中心的研究員包括美國槍枝擁護者協會英語Gun Owners of America外展主任安東尼亞·奧卡福、前特朗普副助理塞巴斯蒂安·戈爾卡英語Sebastian Gorka,以及特朗普的高級法律顧問珍娜·艾利斯英語Jenna Ellis[49]。在2020年,該中心至少投入5萬美元於Facebook廣告,用於推廣特朗普及其他共和黨候選人[50]。不過,部分學生與校友批評該中心的強硬政治立場,認為這與大學的教育使命背道而馳[48]。法威爾於2020年8月辭去自由大學校長職務,同年年底大學也未與柯克續約。2021年,學校將該機構更名為「捍衛自由中心」[48]

轉折點信仰

在自由大學終止與法威柯克信仰與自由中心的合作後,柯克於2021年與五旬節派牧師羅布·麥考伊共同創立「轉折點信仰」。該組織旨在推動牧師及教會領袖更積極參與地方與全國層面的政治議題[48][51]。其活動涵蓋以信仰為基礎的選民動員,以及推廣「美國轉折點的核心價值」[52]。根據美國轉折點2021年的投資人簡報,該計畫預算達640萬美元,目標是「透過動員全美數千名牧師,重建正在瓦解的宗教基礎,並為教會注入新的公民參與活力」[53]

媒體

Thumb
柯克與一名大學生辯論(2024年4月)

柯克自2020年10月起至去世前,在塞勒姆媒體集團英語Salem Media Group旗下《The Answer》電台主持每日三小時的談話節目《查理·柯克秀》[54][55]。根據美國轉折點的內部數據,2024年他的播客每日下載量介乎50萬至75萬次[56]。截至2025年9月,該節目在Apple Podcasts上排名第一[57]。此外,他推出的《轉折點現場》是一檔專為Z世代建立的三小時串流談話節目。2021年,美國轉折點的每月平均網上訪客達到111000人[58]。2023年2月,布魯金斯學會的一項研究顯示,在79位知名政治播客製作者的36603集節目中,柯克的播客在虛假、誤導或缺乏根據言論的比例上位居第二高[59]

2022年,他在播客中呼籲應有一名「愛國者」為闖入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住宅並以鐵鎚襲擊、企圖謀殺其丈夫的男子支付保釋金[60][61]。同年,記者巴里·維斯發佈《Twitter檔案》,披露Twitter內部文件,指控該平台打壓保守派人士。她公開的截圖顯示,管理員可利用工具限制特定帳號或貼文的觸及率。《Rolling Stone》報道指,柯克的帳戶曾被標記為「請勿擴大」,意味著其推文不會被演算法主動推送[62][63]

2024年4月,柯克雖然過去曾對TikTok保持懷疑,但仍開設帳號,並因發佈大量校園巡迴活動中與大學生辯論的短片而迅速走紅,其中部分影片觀看次數突破5000萬[64]。2025年2月,他與三一電視台簽約,主持平日談話節目《今日查理·柯克》[65]

Remove ads

著作

柯克在2016年與布倫特·哈馬切克合著《轉折點時刻:為未來世代規劃走向自由市場與有限政府的道路》(Time for a Turning Point: Setting a Course Toward Free Markets and Limited Government for Future Generations),由西蒙與舒斯特出版[66][67]。2018年,他出版《校園戰場:保守派如何在校園取勝,以及為何至關重要》(Campus Battlefield: How Conservatives Can WIN the Battle on Campus and Why It Matters),前言由小當勞·特朗普撰寫[68][69]。《旗幟周刊》評論員亞當·魯本斯坦在書評中批評該書「亂七八糟」,認為它「只是美國轉折點學生行動的宣傳品」,更指這本「篇幅單薄」的著作「多半只是重印了他的推文和其他人的引言」[70]

2020年,他出版《MAGA學說:唯一能贏得未來的理念》(The MAGA Doctrine: The Only Ideas That Will Win the Future[71][72][73]。2022年推出《大學騙局:美國大學如何令青年破產並洗腦他們的未來》(The College Scam: How America's Universities Are Bankrupting and Brainwashing Away the Future of America's Youth[74][75]。2024年則發表《右翼革命:如何擊敗覺醒運動並拯救西方》(Right Wing Revolution: How to Beat the Woke and Save the West[76]

Remove ads

政治立場與活動

柯克的激進政治行動主義一直備受爭議和批評。《紐約時報》曾形容,他是基督教右翼的希望象徵[77]。不過,多個專門研究仇恨言論的團體,包括南方貧困法律中心,則批評他言辭分化、帶有種族主義色彩、排外,甚至極端。對於外界指責他在網上製造有害環境,柯克予以否認,並反駁稱:「分歧是我們制度健康的一環[78]。」

根據2020年9月的國家政策委員會會員名錄(該文件於2021年2月外洩)[79][80][81],柯克是該會轄下「小威廉·F·巴克利理事會」的成員[82]。國家政策委員會被視為「數十年來連結全國保守派行動者及其金主的重要樞紐」。柯克亦擔任國家政策委員會政治部門「國家政策委員會行動」的發言人[80][83]

2025年3月,當勞·特朗普委任柯克出任美國空軍學院訪問委員會成員[84][85]。其最後一次公開政治集會則在肯塔基州舉行,他與美國參議員候選人內特·莫里斯英語Nate Morris同台亮相[86][87]

共和黨和親特朗普的激進主義

Thumb
2021年,柯克與唐納德·特朗普參加集會

柯克在2016年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了講話[88]。大會期間,柯克在接受《連線》雜誌採訪時表示,雖然他並不特別支持唐納德·特朗普,且特朗普的參選使得轉折點在年輕人中推廣保守主義的任務變得更加困難,但他仍會給特朗普投票[89]。柯克曾在特朗普競選活動的剩餘時間裡協助小唐納德·特朗普安排旅行和媒體事宜[90]。2016年10月,柯克與小特朗普、埃里克·特朗普拉拉·特朗普一起參加了福克斯新聞的一場活動,該活動帶有支持唐納德·特朗普的色彩[91]

2019年7月,柯克成為「學生支持特朗普英語Students for Trump」組織的主席,該組織後被「轉折點行動」兼併。柯克發起了一項招募100萬名學生參加特朗普2020年的連任競選活動[33]。這一失敗的努力導致「美國轉折點」組織和特朗普競選團隊互相指責,造成特朗普的青年支持率整體下降[34]。2020年4月,馬修·羅森伯格英語Matthew Rosenberg和凱蒂·羅傑斯在《紐約時報》上撰文稱,柯克「遊走於主流保守派觀點和徹頭徹尾的虛假信息之間」,並且「在總統長子小唐納德·特朗普這個強大盟友的幫助下,柯克先生既放大了總統的信息,也幫助塑造了形象[90]」。

2020年3月3日,柯克出版了他的新書《MAGA學說》(Maga Doctrine),作為「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的宣言。他在書中表示,共和黨「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再是一個保守黨,不再是里根的黨,而是一個被特朗普重塑的民粹主義黨」[92]。在2020年8月的國家政策委員會會議上,柯克表示「民主黨關閉所有這些校園真是愚蠢之極……這將消除他們通常在大學校園裡進行的選票收集機會和所有選民欺詐行為——所以他們實際上是在抹去50萬張選票。所以請繼續關閉校園——這是一件好事。隨你便!」[註 1][82]2022年12月,柯克敦促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傾聽基層選民的聲音。柯克表示「如果我們置之不理,共和黨將會成為保守運動史上最受阻礙、最沉默的政黨,這是我們幾代人以來從未見過的」[註 2][35]

Thumb
2019年12月18日,柯克和參議員蘭德·保羅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一次活動

柯克是1789資本英語1789 Capital的早期投資者,該公司投資於保守派的「讓美國再次偉大」企業。在特朗普贏得2024年大選後,小特朗普於2024年11月加入1789資本[93][94]。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之前,柯克走訪了約25所大學校園,並以「你被洗腦了」之旅的名義進行宣傳。他的目標是激發更多Z世代的投票率,並與學生們就許多相關的話題進行交流和辯論。據「轉折點行動」報道,此次巡遊在社交媒體上的點擊量約為20億次[95],被稱讚為在幫助唐納德·特朗普當選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96]。柯克協助當選總統為其政府選擇領導職位,包括內閣職位[97]

2025年7月15日,柯克在他的播客上就傑弗里·愛潑斯坦相關事件進行廣泛的採訪,並向特朗普政府施壓,要求其發布更多信息[98]。當時柯克已成為民粹主義MAGA運動中最傑出的人物之一,經常被描述為該運動的代言人[99][98][100]

Remove ads

宣傳謊言和陰謀論

事实速览 外部影片連結 ...

據《福布斯》報道,柯克以「否定自由主義大學教育、擁護支持特朗普的陰謀論」而聞名[101]。柯克宣揚文化馬克思主義陰謀論,並將大學描述為「極權主義的孤島」[13][102][103]。2015年,柯克在硅谷自由論壇的一次演講中表示,他曾申請提名進入西點軍校學習,但未被錄取[19]。他說,「他自認為應該得到的名額給了『一個遠不如他、性別和信仰不同的候選人』」,聲稱自己知道該候選人的考試成績[13]。2017年,他告訴《紐約客》,自己這麼說是在諷刺[13]。2018年,他告訴《芝加哥論壇報》稱:「他只是在重複別人告訴他的事情」[11][104],而在2019年10月蘭德·保羅出席新罕布什爾州轉折點活動時,他聲稱自己從未說過這句話[104]

柯克對數個關於喬治·弗洛伊德的已被揭穿的指控進行宣傳,例如他「非法偽造貨幣」,以及曾「用槍指着一名孕婦的肚子」[105]。在Facebook、YouTube和Rumble上,柯克反覆宣傳屍檢醫生宣布弗洛伊德死於藥物過量這一虛假說法。法新社核實後發現,醫生堅持將弗洛伊德的死亡歸類為他殺,隨後柯克在社交媒體上的帖子被更正[106]

2018年7月,柯克在社交媒體上謊稱司法部統計數據顯示,人口販運逮捕人數從2016年的1952人增加到2018年上半年的6087人。翌日,在事實核查人員指出2018年的虛假數據源自陰謀論網站8kun後,柯克刪除了該推文,且未作任何解釋[107][108]。2018年12月,柯克謊稱法國黃背心運動的抗議者高呼「我們要特朗普」。特朗普總統本人後來也重複了這些虛假說法[109]

柯克曾散布有關選民欺詐[110][111]以及COVID-19疫情的謊言[101]。在為特朗普政府應對COVID-19疫情的措施辯護時,柯克錯誤地指出,在H1N1流感大流行期間,「直到貝拉克·奧巴馬總統宣布『數百萬人感染,超過1,000人死亡』」才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112][113]。事實上,當奧巴馬政府於2009年4月26日承認世界衛生組織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時[114],美國報告的H1N1感染病例不到280例[115],首例確診死亡病例(一名正在度假的墨西哥幼兒)發生在翌日,即4月27日[116]。世界衛生組織於6月11日宣布進入大流行後,預計6月25日美國病例將超過100萬例[117]

唐納德·特朗普在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落敗後,柯克立即宣揚虛假且未經證實的選舉舞弊指控[118][119]。2020年11月5日,柯克在鳳凰城馬里科帕制表中心領導一場「停止竊票」(Stop the Steal)抗議活動[120]。柯克被認為是魯迪·朱利安尼推翻2020年選舉的宣傳計劃中的「大牌」社會影響者[121]

Remove ads

COVID-19的錯誤信息

Thumb
柯克與美國前線醫生組織英語America's Frontline Doctors創始人西蒙妮·戈爾德於2020年美國轉折點論壇上合影

2020年,柯克在Twitter等社交媒體平台上散布了有關COVID-19的錯誤信息。柯克嚴厲批評民主黨人對唐納德·特朗普撤回世衛組織資金的批評,並將COVID-19稱為「中國病毒」,特朗普也轉發了此推文[90]。柯克指控世衛組織掩蓋了COVID-19疫情的信息。他曾因謊稱羥氯喹已被證明「對治療病毒100%有效」而被Twitter短暫封禁[90],隨後他指控密歇根州民主黨州長格雷琴·惠特默威脅試圖使用該藥物的醫生[90]魯迪·朱利安尼轉發了前述錯誤信息,導致他的賬號隨後也被Twitter封禁[90][122]

柯克將禁止教堂保持社交距離公共衛生措施描述為「民主黨針對基督教的陰謀」,並毫無根據地聲稱中國武漢當局正在焚燒病人[90]。2020年,柯克表示他拒絕遵守口罩要求英語Face mask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並指出「有關口罩的科學性非常值得懷疑」[101][123]。2021年7月,柯克宣傳了有關COVID-19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誤導性說法[29]。在福克斯新聞的塔克·卡森秀上,柯克稱強制要求學生接種COVID-19疫苗是「醫療種族隔離[124]。柯克呼籲家長在校董會會議上抗議,敦促家長站起來反對佩戴口罩[125]

社會政策

基督教民族主義

柯克曾公開表態是一位基督教民族主義者,他稱美國的政教分離是「捏造的」[126][127][46][128]。他於2024年表示:「我們經歷憲法危機的原因之一是,我們不再是一個基督教國家,但我們有基督教形式的政府,它們互不相容。如果你沒有基督教人口,你就不可能擁有自由」[註 3][129]。他曾引用「七山使命英語Seven Mountain Mandate」的主張,該概念指出福音派基督徒必須主導社會七個領域,即政府、媒體、教育、商業、家庭、宗教和娛樂[130][131][128]。同年,他在特朗普的競選集會上表示「(美國)是一個基督教國家。我希望它保持這種狀態」[99]。2020年代之前,柯克的觀點更加世俗化。2018年,他告訴戴夫·魯賓說:「我們確實實行政教分離,我們應該支持這一點」[46]

柯克曾相信西方世界的優越性。在2023年的一次演講中,他說:「在上帝眼中,人人生而平等,無論男女,但並非所有文化都生而平等。這麼說會招致各方攻擊,但請恕我直言,西方文明是人類迄今為止創造的最好的文明。它是聖經的產物」[註 4][132]

LGBTQ權利

根據2024年NBC新聞報道,柯克在2018年對美國LGBTQ權利的態度相對世俗自由英語Secular liberalism,但後來轉向了更具宗教保守性的立場[46]。2025年1月21日,柯克稱讚特朗普撤銷允許跨性別者公開在軍隊服役的第14004號行政命令,並表示「抱歉,如果你是傑夫,你認為你是吉爾,那麼你將不會在美國軍隊服役。去找別的事情做吧」[註 5][133]。2025年3月19日,在美國地區法官安娜·C·雷耶斯發布禁令阻止該禁令時,柯克譴責了這一決定,他說「現在,一位地區法院法官命令美國軍方繼續招募患有精神錯亂的跨性別士兵,並引用音樂劇漢密爾頓來為她的裁決辯護」[134]

2019年6月11日,在博茨瓦納「萊茨韋萊茨·莫茨希迪曼訴總檢察長案」裁決推翻殖民時代雞姦條款後,柯克將該國將同性戀合法化歸功於特朗普「在全球範圍內推動同性戀合法化」。他將這項裁決描述為特朗普在國際上影響LGBTQ群體權利的證據,並質疑CNN和MSNBC等美國主流媒體是否會稱讚特朗普政府的這一「里程碑式成就」[135]。這句話指的是特朗普政府於2019年2月宣布的一項運動,該運動由美國駐德國大使理查德·格雷內爾領導,旨在鼓勵各國廢除將同性關係定為犯罪的法律[136]

2019年11月22日,柯克表示「我相信婚姻是一男一女」,但他補充說同性戀者應該被允許加入保守運動[137][138]。2022年,在YouTube直播的《The Charlie Kirk Show》一集中,柯克批評了最高法院在奧貝格費爾訴霍奇斯案中的判決。他稱LGBTQ活動人士為「字母黑手黨」,聲稱這場運動「不僅僅是為了讓兩個男人結婚」。柯克稱奧貝格費爾案是「國家對我們法律的接管」,並認為保守派錯誤地認為同性婚姻問題會在裁決後結束,反而得出結論:「他們不僅滿足於婚姻」,而且「想要腐蝕你們的孩子」[139]

2021年10月14日,柯克表示「事實是,性別只有兩種;跨性別和性別『流動性』是傷害他人和虐待兒童的謊言」[註 6][140]。2023年初,柯克表示女更衣室里的跨性別女性應該「像我們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那樣得到照顧」[141]。2024年4月1日,柯克呼籲特朗普提議在全國範圍內禁止對跨性別者提供性別肯定護理[142]。同日,他呼籲對進行性別肯定護理的醫生實施監禁,並要求對他們進行「紐倫堡式」的審判[143]

2024年中,柯克辯稱存在「LGBTQ議程英語Gay agenda[46]。6月8日,他就YouTube用戶「瑞秋女士英語Ms. Rachel」慶祝驕傲月的帖子公開批評[144][126]。在同一期播客中,柯克稱同性戀是一種「錯誤」,並將LGBTQ驕傲運動比作鼓勵吸毒者[145]

墮胎

柯克強烈反對墮胎。在2024年9月由朱比利媒體(Jubilee Media)主辦的一場辯論中,柯克辯稱墮胎是謀殺,應該被定為非法。他反對將10歲及以下的兒童墮胎列為強姦罪的例外情況[146]。柯克將墮胎與大屠殺相提並論,並表示墮胎比大屠殺更糟糕[147]

持槍權利與憲法第二修正案

柯克是一位槍支擁有者和持槍權倡導者。2018年2月帕克蘭校園槍擊案發生後,他代表佛羅里達州帕克蘭市的全國步槍協會發表了講話[148][149]。柯克曾受一名學生邀請參加槍擊案學校的一場支持槍支的活動,但活動之後被取消。他曾表示,槍支、武裝警衛和槍支探測器可以用來防止學校和校園槍擊事件[150][151]。在2023年4月於猶他州鹽湖城舉行的「美國轉折點」活動中,柯克表示:「我認為這是值得的,我認為每年不幸地付出一些槍擊死亡的代價是值得的,這樣我們才能擁有憲法第二修正案來保護我們其他上帝賦予的權利」[註 7][152][153][154][155]

人際關係與「性無政府主義」

2021年10月,柯克在其播客中表示,民主黨希望美國人生活在「沒有文化認同、性無政府主義、私有財產成為過去、統治階級控制一切」的地方。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強烈反對後,他在克萊蒙特研究所英語Claremont Institute的網站上發表聲明,進一步強調並詳細解釋了他的言論[156][157][140]。據美國媒體事務組織英語Media Matters for America報道,在2022年「美國轉折點」青年女性領導力峰會上,柯克表示,女性在戀愛關係中追求的「聖經模式」是找到一個「既是保護者又是領導者的伴侶,而且在內心深處,絕大多數人都會認同這一點」,並且「如果你想結識那些行動端正的保守派男性,而不是那些像「覺醒的Beta男性」那樣,開啟美國轉折點篇章的人,你會遇到很多這樣的人」[158]。柯克表示,避孕會讓女性感到憤怒和痛苦,他聲稱這符合民主黨的政治傾向。他還認為避孕藥物會「搞砸女性的大腦」[159]

種族議題

美國白人

柯克曾表達對美國白人正在衰落和受害的信念。在他的廣播節目中,柯克表示:「在我們南部邊境,每天都在進行的『大取代戰略』,就是用不同的東西取代美國白人農村」[註 8][160]。柯克發帖稱:「『大取代』並非理論,而是現實」,並配文福克斯新聞的虛假標題:「拜登政府執政期間,720萬非法移民進入美國,這一數字超過36個州的人口總數」[161]。他假設「立場更加強硬」,並表示民主黨的移民政策旨在「減少和削弱美國的白人人口結構」[81][162],並補充道:「美國民主黨憎恨這個國家。他們想看到它崩潰。他們喜歡看到美國白人人口減少」[160]。他還表示,「四處遊蕩的黑人為了好玩,到處去針對美國城市裡的白人」[160]。柯克表示,白人特權的概念是一個神話,是一種「種族主義思想」[19][163][164]

非裔美國人

Thumb
2024年6月,柯克與本·卡森出席活動

2016年,柯克談到「美國轉折點」的全國總監克里斯托·克蘭頓時說:「轉折點需要更多『水晶』;美國也需要」。2017年,據透露,克里斯托·克蘭頓過去曾發過一條短信,上面寫道:「我討厭黑人。去他媽的……我討厭黑人。故事結束」[註 9]。柯克的回應是將克蘭頓驅逐出該組織[165][166]

2018年,柯克指出芝加哥黑人社區的單親母親是槍支暴力的一個原因,並將一些黑人家庭缺乏父親歸咎於「文化崩壞」[167][168]。柯克在2023年12月前曾讚揚馬丁·路德·金是「英雄」和「民權偶像」。同年12月,他在美國節(AmericaFest)的一次演講中,將馬丁·路德·金描述為「糟糕透頂……不是一個好人」,並稱他之所以受人欽佩,只是因為他說了「一件他自己並不真正相信的事情」。在演講中,柯克還譴責了1964年《民權法案》,稱其通過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並指控該法案造成了「永久性的DEI式官僚機構」[169]。柯克稱《民權法案》的法律機構是「反白人武器」[170]。柯克告訴《紐約時報》說:「我認同考德威爾在其著作《權利時代》中所持的觀點,即我們在60年代經歷了一次新的建國,《民權法案》實際上已經取代了美國憲法,成為其參照點。事實上,我敢打賭,如果你對美國人進行民意調查,大多數人會更尊重《民權法案》而不是《憲法》。我可能錯了,但我認為我是對的」[註 10][64]

在2021年11月發表的福克斯新聞文章中,柯克寫道,他認為應該使用國家權力阻止教師向孩子傳授批判性種族理論,並且「直接對抗左派,並承諾在必要時動用國家權力打擊他們的不自由意識形態,是贏得普通美國人的關鍵」[171][169]。柯克曾擔任唐納德·特朗普總統任內的1776委員會成員,該委員會是對1619計劃的回應[172]。2021年10月,柯克開始了「揭露批判性種族主義之旅」,途經多個校園和校外場所,以「打擊美國大學校園的種族主義理論」[173][174]

2024年1月,柯克表示,圍繞金的「神話」已經「完全失控」,儘管「大多數人」據說在金生前並不喜歡他,但他如今卻是「20世紀最受尊敬、最受崇拜、甚至被神化的人物」。馬爾科姆·肯雅塔英語Malcolm Kenyatta指責柯克試圖破壞金和《選舉權法案》,柯克回應稱這一說法是「謊言」和「恐嚇」,並補充說,講述關於金的「真相」不應「踐踏神聖的領域」,因為他「只是一個非常有缺陷的人」,是「1960年代反種族主義的神話產物」。柯克後來表示,他在批評金時「找到了現代美國的神聖不可侵犯的事物」[175]

同樣在2024年1月,柯克將國家航空問題歸咎於DEI計劃,他說:「如果我看到一名黑人飛行員,我就會說,『天哪,我希望他有資格』」[176][177][178]。他此前曾表示反對DEI計劃,稱其「反白人」[179]NBC新聞進一步報道稱,柯克關於DEI計劃的評論以及他對黑人或非裔美國航空公司飛行員的評論導致他與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在爭取黑人選民方面持續發生衝突[56]。柯克稱凱坦吉·布朗·傑克遜是「平權行動的接受者」,並表示她是因為種族而被提名為最高法院法官的[180]。柯克將2025年7月德克薩斯州中部洪水的高死亡人數歸咎於DEI[181]。2025年9月9日,柯克在談到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烏克蘭難民婦女伊琳娜·扎魯茨卡被無端殺害一事時,指責民主黨人長期散布「白人對黑人實施無休止攻擊」的「虛假敘事」,並予以駁斥道:「在美國,白人受到黑人攻擊的概率更高」[182][183]

印度裔

查理·柯克一直直言不諱地反對印度人移民美國,尤其是非基督徒。這些立場源於他對經濟競爭和宗教多元化的看法。關於前者,柯克表示「美國不需要為印度人發放更多簽證」,他認為美國勞動力已被印度裔美國移民所主導,這實際上減少了美國人的就業機會[184]。關於後者,柯克評論了非基督教印度人與美國國家認同的不一致,並指出即使美國90%的人口是印度人,只要印度人是基督徒,美國仍然是美國[185]。印度人口以印度教信眾為主,超過80%的人口信奉各種達摩宗教,這與柯克所推崇的亞伯拉罕宗教基督教截然相反[186][187]

美國猶太人與反猶太主義

柯克曾被多名個人和組織指控為反猶太主義[188][189][190]反誹謗聯盟指責柯克為「極端分子和極右翼陰謀論者搭建了一個龐大的平台」[188]。2023年10月,他在《The Charlie Kirk Show》中表示:「猶太捐助者一直是激進、開放邊境、新自由主義、准馬克思主義政策的頭號資金來源……這是世俗猶太人製造的怪獸,現在它要來找猶太人了」[註 11]。他還暗示,這些猶太人控制着「不僅僅是大學,還有非營利組織、電影、好萊塢,所有的一切」。不久之後,他說「在過去的三四十年裡,猶太人一直是文化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最大資助者和支持者」[191]。柯克呼籲美國猶太人停止「通過支持培養反猶太主義者和支持種族滅絕殺手的機構來資助你們自己的滅亡」[188]

2023年11月,柯克表示「猶太群體一直在煽動針對白人的仇恨,而他們聲稱希望人們停止用這種仇恨來對付他們」[189]。他接着聲稱「反白人主義的哲學基礎主要由猶太捐助者資助」,但他很高興看到一些捐助者正在重新考慮[192]。2025年,柯克表示「在我這個年紀,沒有哪個非猶太人比我更長久或更明確地支持以色列、同情猶太人或反對反猶太主義」[註 12][188]。2025年7月,柯克警告他的粉絲不要仇恨猶太人,稱其為「邪惡」和「惡魔」[193]。一些猶太公眾人物為柯克辯護,反對他的反猶太主義指控,理由是他支持以色列的立場。柯克的資金來自一些猶太捐助者,其中包括伯尼·馬庫斯英語Bernard Marcus[194]

伊斯蘭教

柯克在2025年表示「伊斯蘭教是左派用來割斷美國喉嚨的利劍」[195]。在佐赫蘭·馬姆達尼贏得2025年紐約市民主黨市長初選後,柯克發帖稱:「24年前,一群穆斯林在9·11事件中殺害了2753人。現在,一位穆斯林社會主義者即將執掌紐約市」[註 13]。福克斯新聞自由派評論員傑西卡·塔洛夫要求柯克刪除這篇「粗俗且仇視伊斯蘭教」的帖子[196]。在另一篇帖子中,柯克辯稱:「注意到穆斯林想要將試圖破壞我們文明穩定的價值觀引入西方,這並不是仇視伊斯蘭教」[197]。2018年初,柯克在反穆斯林組織ACT for America的年度會議上發表了講話,該組織與美國轉折點組織有多重聯繫[198]

移民議題

在2023年密蘇里州立大學的一次活動上,柯克表示應徹底停止移民美國[132]。在2024年總統選舉前夕,柯克散布了俄亥俄州斯普林菲爾德的海地人正在食用當地居民的寵物和其他野生動物的虛假指控英語Springfield pet-eating hoax[199][200]。柯克呼籲在美墨邊境對移民使用武力,包括使用催淚瓦斯、橡皮子彈和鞭子。柯克表示,移民「入侵」美國是「給自己帶來暴力」。為了證明使用武力正當,柯克散布了移民犯罪率過高的虛假指控,他說「這些人會進入你們的社區,闖入你們的家中,強姦你們的婦女,帶走你們的孩子。但是,嘿,他們是——他們是夢想家」[註 14][201]

2023年,柯克呼籲將邁赫迪·哈桑驅逐出境並取消其在COVID-19疫情問題上的觀點,稱他為「神經質的瘋子」,並說「把他送回他來的國家。我的天!讓他離開電視。吊銷他的簽證」[註 15][202]。2023年10月,柯克還稱美國眾議員伊爾汗·奧馬爾為「恐怖分子同情者」,並呼籲將她驅逐出境[132]

阿片類藥物泛濫

柯克將美國的阿片類藥物危機英語Opioid epi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歸咎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販毒集團,並表示「在座的各位幾乎沒有人有朋友被俄羅斯政府奪走,但你們肯定有朋友或家人因為芬太尼進入我們的社區而死於販毒集團和中國共產黨」[註 16][203]

外交政策

Thumb
2018年12月,柯克與亞歷克斯·馬洛英語Alex Marlow奈傑爾·法拉奇同時出席活動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

柯克強烈支持以色列[204]。柯克在2019年訪問耶路撒冷期間,他告訴觀眾「我非常支持以色列……我一生都在捍衛以色列」[188]。2025年8月,他表示「我有一份無懈可擊的履歷,證明我為以色列辯護……我相信聖經賦予以色列的土地權。我相信預言的實現」,並補充說他將「為」以色列而戰[205]。柯克經常重複關於加沙戰爭加沙種族滅絕的親以色列言論[205]。他將加沙平民的死亡歸咎於哈馬斯[205],否認以色列正在讓巴勒斯坦人挨餓[188]。柯克不承認巴勒斯坦國[206]

他支持共和黨鎮壓2024年在大學校園舉行的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以及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驅逐活動人士英語Activist deportations in the second Trump presidency[188][195]。然而,柯克反對鎮壓針對美國公民的親巴勒斯坦言論。他表示:「我們允許太多仇視美國的人從國外移居到這裡,但言論自由是所有美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註 17][195]。2025年4月,他表示擔心特朗普政府對校園的鎮壓威脅到言論自由英語Freedom of speech in the United States,並將反猶太主義武器化。他表示「一旦『反猶太主義』成為審查甚至監禁某人的正當理由,就會有人瘋狂地將所有言論都貼上反猶太主義的標籤——就像左派將所有言論都貼上『種族主義』的標籤,以證明壓制反對意見是正當的一樣」[註 18][188]。2025年5月,柯克反對一項擴大反BDS法的兩黨法案,該法律懲罰抵制以色列的行為[207]。他說,該法案「只會製造更多的反猶太主義,並助長以色列正在控制美國政府的越來越多的說法」[208]。柯克反對美國捲入以伊戰爭[209],同時警告長期戰爭將破壞該地區的穩定,並可能引發難民危機和伊朗內戰[209]

儘管柯克是堅定的以色列捍衛者,但他也對以色列政府持有一些批評觀點。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遭襲後不久,柯克就曾散布陰謀論,聲稱以色列政府明知哈馬斯將發動襲擊,而內塔尼亞胡卻允許襲擊進行,以此作為其繼續掌權計劃的一部分[210]。柯克逝世前不久,他曾暗示傑弗里·愛潑斯坦曾是以色列情報人員[205]

多位以色列政府部長、政界人士和政治活動家對柯克的逝世表示哀悼,其中許多人稱他為「以色列的朋友」,也有少數人將他的遇害與反猶太復國主義者聯繫起來[190]。內塔尼亞胡表示,他近期邀請柯克訪問以色列,而莫頓·克萊因英語Morton Klein表示,柯克近期接受了邀請,在美國猶太復國主義英語Zionist Organization of America組織的國家慶典上發表演講[188]

俄烏戰爭

柯克長期就俄烏戰爭發表親俄言論[211]。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夕,柯克將緊張局勢描述為「邊界爭端」,並重複俄羅斯官方媒體關於烏克蘭軍隊炮擊俄羅斯分離主義飛地的虛假說法。柯克的發言人當時表示,雖然柯克不承認俄羅斯的入侵,但他「正確地質疑」了美國的外交政策[212]

柯克反對美國向烏克蘭運送武器或提供經濟援助[211]。2025年8月,柯克不同意特朗普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事援助的決定,他表示「我們和拜登一起反對。現在我們為什麼要支持呢?除非它能讓我們達成和平協議」[註 19][213]。他稱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是「中情局的傀儡」和「黑幫」,「讓自己的人民遭受毫無意義的大屠殺」[214],聲稱澤連斯基對結束戰爭毫無興趣[203]。柯克表示,烏克蘭應該削減在他所謂的無法「打贏」的戰爭上的開支[214]。他還聲稱克里米亞不能歸還給烏克蘭,因為「它一直是俄羅斯的一部分」[214]

2024年11月,柯克向俄羅斯人民「道歉」,稱「很少有美國人想與你們開戰」,「那些執着於永遠與你們戰鬥的人」是少數,「即將失去權力」。俄羅斯國家電視台RT分享了他的帖子[215]。柯克認為美國將俄羅斯視為敵人是「錯誤的」,儘管他表示不喜歡「俄羅斯聯邦或俄羅斯獨裁者弗拉基米爾·普京[211]。在2022年2月的保守黨政治行動會議上,柯克表示「南部邊界烏克蘭邊界重要得多」,並且「我希望每一位共和黨領導人……都將南部邊境發生的事情稱為入侵,因為去年有兩百萬人闖入我們的國家」[註 20][216]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

柯克在2025年表示:「我想說,很遺憾,如果我們占領了台灣,很可能會引發一場核戰爭。我們的領導人對中國的處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錯誤的。我們或許應該在1950年二戰結​​束後就占領台灣」[註 21][217]

氣候變化議題

柯克宣揚全球暖化否定說,稱全球變暖是騙局[218]。2021年,柯克和坎迪斯·歐文斯在「美國轉折點」網站上發布一段視頻,視頻聲稱「沒有事實數據支持全球變暖」,科學家們對其成因也不了解。「科學反饋」網站認為這一說法不準確。柯克隨後發布更正說明,視頻也被刪除[219]。2022年,柯克警告說,氣候行動主義將侵蝕美國的主權和私有財產,稱其為馬克思主義特洛伊木馬,並將其比作「偽異教[220]

個人生活

Thumb
柯克和妻子埃麗卡於2025年在德克薩斯州的一次活動上共同發表演講

2021年5月,柯克與埃麗卡·弗蘭茲芙Erika Frantzve,婚後隨夫姓)結婚。埃麗卡是一位女商人兼播客,曾在2012年奪得美國亞利桑那小姐選美比賽冠軍[221][222]。二人的女兒於2022年出生[223][224][225],其後於2024年5月生下一子[226][225]

財富

查理·柯克逝世時的淨資產估計為1200萬美元。到2021年,他將自己在非營利組織美國轉折點的薪資從每年2.7萬美元提高至每年40多萬美元[227]。他的財富通過各種公開演講、媒體捐款、圖書銷售和房地產積累。據報道,柯克的現場演講活動收費5萬至10萬美元,線上活動收費1萬至2萬美元[228]。2016年之後,柯克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結成政治盟友,支持特朗普的競選活動。柯克的美國轉折點組織的財務狀況得到了提升,此後對該組織的捐款加速增長。根據公開的稅務申報文件,到2022年,該組織納稅已超過7900萬美元[229]。柯克的房地產投資組合由三處房產組成,包括位於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的價值400萬美元的莊園[230],以及位於佛羅里達州墨西哥灣沿岸的一處海濱公寓[231]

宗教觀點

柯克是一位福音派基督徒[232],屬於具有靈恩背景的加略山禮拜堂協會英語Calvary Chapel Association[51]。在2020年代初之前,柯克被描述為世俗主義者,並批評宗教對政治和國家的影響[46][233]。隨後他成為一名基督教民族主義者。2021年,柯克與加州牧師羅伯·麥考伊合作創立了轉折點信仰組織,旨在動員保守派基督徒投票支持共和黨。柯克的轉變受到特朗普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以及COVID-19疫情期間教堂關閉等事件的影響,他和他的盟友將這些事件描繪成宗教迫害[46]

柯克提倡基督教的神創論,認為進化論是錯誤的,並指出查爾斯·達爾文的理論已被揭穿。他曾在播客中與創造論研究所所長蘭迪·古留扎討論他們對年輕地球創造論的支持[234]。他的YouTube頁面上有柯克在校園裡標誌性的「證明我錯了」桌上就此話題進行辯論的視頻[235]。在與神創論者史蒂芬·邁耶英語Stephen C. Meyer的播客節目中,柯克表示,邁耶的論點讓他很感興趣,即與達爾文的觀點相反,智能設計論得到了科學證實[236]

柯克稱,作為一種宗教習俗,他遵守的是「猶太人的安息日」,認為這是基督徒的誡命[237][238]。柯克著有名為《以上帝的名義停止:為什麼尊重安息日會改變你的生活》的一書,於逝世後出版並成為暢銷書[237]

逝世

Thumb
2025年2月28日,柯克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參加活動時向觀眾發表演講

2025年9月10日,柯克在猶他州奧勒姆市猶他谷大學參加美國轉折點演講[239][240]的講台上遭槍擊身亡。槍擊事件發生於山地夏令時間中午12時23分,即活動開始後約20分鐘,現場約有3000名觀眾[241][242][243]

柯克被槍擊前不久,正在就美國的大規模槍擊事件進行辯論。猶他谷大學本科生亨特·科扎克問道:「你知道過去十年美國發生了多少起大規模槍擊案嗎?」[244]柯克在被槍擊前的最後一句話是回答:「算不算幫派暴力?」[245][100]柯克被送往廷帕諾戈斯地區醫院英語Timpanogos Regional Hospital,情況危急,當天下午晚些時候被宣布死亡,享年31歲[246][247]。負責此案的聯邦調查局特工羅伯特·博爾斯稱調查「尚處於早期階段」,並鼓勵公眾提供信息[248]。當局於2025年9月12日在猶他州華盛頓抓獲槍擊嫌疑人[249]

反應

2025年9月10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橢圓形辦公室就槍擊事件向全國發表講話,發言悼念柯克(上為視頻版,下為音頻版)

槍擊事件發生後,在柯克被宣布死亡之前,特朗普在「真實社交」上呼籲大家為他祈禱[247][250][251]。美國多位政治人物,包括所有在世的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喬治·沃克·布什貝拉克·奧巴馬喬·拜登[243][247],以及眾多各國領導人皆對柯克的逝世表示哀悼[190][252][253][254]

在美國國外,人們在當地美國大使館外舉行了多場守夜活動悼念柯克[255]。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守夜活動有奧地利極右翼自由黨青年團以及極右翼極端主義活動家馬丁·塞爾納英語Martin Sellner參加[256]

一些政客將槍擊事件與更廣泛的政治辯論聯繫起來。共和黨人指責自由派「用言論煽動暴力」,而民主黨人則利用此事進一步討論槍支管制立法[257]勞拉·魯默英語Laura Loomer極右翼活動人士在柯克遇害後呼籲暴力和復仇[258],並公布了他們指控慶祝或為柯克之死辯護的人員的身份信息[259]。一名特勤局特工因在柯克遇害當天在臉書上發表關於他的評論而被停職[260]。美國各地的多名教育工作者也因網上對柯克的負面評論而被停職[261][262][263]DC漫畫在其創作者發布了類似的關於柯克的評論後取消漫畫《紅頭罩》(Red Hood)的發行[264]。知名脫口秀節目《吉米夜現場》主持人吉米·基摩爾因發表相關事件評論,節目遭到美國廣播公司(ABC)「無限期」停播;[265]6天後,節目宣布恢復播出。[266]

榮譽與紀念

柯克被列入2018年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法律與政策精英榜[267][268]。2019年5月,柯克被授予自由大學人文科學榮譽博士學位[269]。柯克逝世後翌日,即2025年9月11日,特朗普宣布將追授柯克總統自由勳章[270]。以色列內坦亞市市長米里亞姆·費爾伯格-伊卡爾宣布,該市的一個環形交叉路口將以柯克的名字重新命名[271]

2025年9月10日,特朗普下令白宮、所有公共建築和場地、所有軍事哨所和海軍基地以及哥倫比亞特區及美國境內所有美國領土和屬地的聯邦政府海軍艦艇降半旗,以示對柯克的悼念。該命令有效期至9月14日日落[272]

2025年9月14日,公眾在約翰·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為柯克舉行守夜活動,特朗普政府官員和共和黨議員出席了活動,其中包括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和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主任小羅伯特·F·肯尼迪[273]追悼會定於9月21日在可容納60,000多人的亞利桑那州州立農業體育場舉行[274]

注釋

  1. 原文:"Democrats have done a really foolish thing by shutting down all these campuses ... It's gonna remove ballot harvesting opportunities and all their voter fraud that they usually do on college campuses – so they're actually removing half a million votes off the table. So please keep the campuses closed – it's a great thing. Whatever!"
  2. 原文:"If ignored, we will have the most stunted and muted Republican Party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nservative movement, the likes of which we haven't seen in generations."
  3. 原文:"One of the reasons we're living through a constitutional crisis is that we no longer have a Christian nation, but we have a Christian form of government, and they're incompatible. You cannot have liberty if you do not have a Christian population".
  4. 原文:"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in the eyes of God, all men and women, but not all cultures are created equal. To say that, you get attacked in every direction, but excuse me when I say that Western civilization is the best that humanity has produced. It's an outgrowth of the Bible."
  5. 原文:"Sorry, if you're Jeff and you think you're Jill, you are not going to serve in the U.S. military. Go find something else to do."
  6. 原文:"the facts are that there are only two genders; that transgenderism and gender 'fluidity' are lies that hurt people and abuse kids."
  7. 原文:"I think it's worth it, I think it's worth to have a cost of, unfortunately, some gun deaths every single year so that we can have the Second Amendment to protect our other God-given rights."
  8. 原文:"The great replacement strategy, which is well under way every single day in our southern border, is a strategy to replace white rural America with something different."
  9. 原文:"i hate black people. Like f— them all... I hate blacks. End of story."
  10. 原文:"I take the Caldwellian view, from his book The Age of Entitlement, that we went through a new founding in the '60s and that the Civil Rights Act has actually superseded the U.S. Constitution as its reference point. In fact, I bet if you polled Americans, most of them would have more reverence for the Civil Rights Act than the Constitution. I could be wrong, but I think I'm right."
  11. 原文:"Jewish donors have been the Number 1 funding mechanism of radical, open border, neoliberal, quasi‑Marxist policies ... This is a beast created by secular Jews, and now it's coming for Jews".
  12. 原文:"No non-Jewish person my age has a longer or clearer record of support for Israel, sympathy with the Jewish people, or opposition to antisemitism than I do".
  13. 原文:"24 years ago a group of Muslims killed 2,753 people on 9/11. Now a Muslim Socialist is on pace to run New York City."
  14. 原文:"Those are the men that will go into your communities and break into your homes and rape your women, take your children. But, hey, they're -- they're dreamers."
  15. 原文:"Send him back to the country he came from. Holy cow! Get him off TV. Revoke his visa."
  16. 原文:"almost nobody in this audience has a friend that you've lost to the Russian government but you do have a friend or a family member that has died because of the cartel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with a fentanyl coming into our communities".
  17. 原文:"We've allowed far too many people who hate America move here from abroad, but the right to speak freely is the birthright of all Americans."
  18. 原文:"Once 'antisemitism' becomes valid grounds to censor or even imprison somebody, there will be frantic efforts to label all kinds of speech as antisemitic — the same way the left labeled all kinds of statements as 'racist' to justify silencing their opposition."
  19. 原文:"We were against it with Biden. Why would we be for it now? Unless it gets us to a peace settlement".
  20. 原文:"I want every Republican leader ... to call what's happening on the southern border an invasion because two million people waltzed into our country last year."
  21. 原文:"I would say, sadly if we took Taiwan, it would probably start a nuclear war. Our leaders have largely mishandled China. We probably should have taken it in 1950 right after World War Two."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