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蘇維埃革命共產主義者(布爾什維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蘇維埃革命共產主義者(布爾什維克)(俄語:Советских революционных коммунистов (большевиков)),據稱是蘇聯歷史上的一個地下反修正主義組織。該組織批評蘇共二十大二十二大的決議,立場接近毛主義霍查主義。該組織得到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的支持,後者(單獨或與盟黨一道)傳播了其《綱領聲明》。關於這個組織的全部信息都來自阿爾巴尼亞發布的《綱領聲明》。

歷史

由於蘇聯及其盟國一方與中國阿爾巴尼亞另一方之間的激烈意識形態對立,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積極打擊情報機關企圖向那些因不滿尼基塔·赫魯曉夫政策而被開除出蘇共的共產黨員中安插特工的任何嘗試(1957年所謂「反黨集團」被打倒後清洗最為嚴重),並阻止那些從左翼立場批評赫魯曉夫改革派的團體和小圈子的形成。這使得任何有組織的斯大林主義地下運動都未能出現,因而沒有留下足夠的活動資料。在蘇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上,又一次對斯大林發起了新的攻勢

《綱領聲明》於1965年在阿爾巴尼亞以英文單行本的形式出版。在副標題中宣稱,它是「由蘇聯的布爾什維克—共產黨人在蘇聯傳播的」。[1][2][3]此後,該《綱領聲明》由阿爾巴尼亞當局傳播,包括通過阿爾巴尼亞通訊社英語Albanian Telegraphic Agency,同時還聲稱在南斯拉夫和波蘭人民共和國也出現了類似的組織。[4][5]1975年,倫敦的紅星出版社將其重印,[6][7]此後多次被霍查主義政黨和組織再版,並通過地下渠道(很可能是通過外交途徑和薩米茲達特)在蘇聯內部傳播。[來源請求]該《綱領》還於1966年刊登在《人民之聲》(La Voix du Peuple)上,並註明是通過阿爾巴尼亞通訊社獲得的。[8]德國毛主義者維利·迪克胡特英語Willi Dickhut在其著作《蘇聯資本主義的復辟》中引用了1967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蘇維埃革命共產主義者(布爾什維克)綱領宣言》。書中同時指出,對該組織一無所知,因為它的工作「具有秘密性」。[9]1971年,該《綱領》又以單行本形式在巴黎出版。[10]

在《綱領聲明》中,斯大林個人及其政策得到了辯護,對蘇共二十大提出的三和路線予以譴責,並對個人崇拜現象作出了不同於官方的評價。聲明主要從毛主義立場出發,批評了赫魯曉夫的經濟政策國民經濟機制的官僚化俄語А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о-командная система、蘇共的形式主義與個人意志主義,並提出了對社會生活進行廣泛民主化的要求。同時,毛澤東政策被積極評價,並被拿來與「赫魯曉夫的機會主義」相對立。最後,呼籲蘇聯工人階級軍隊「掃除官僚集團」。

在一些西方媒體的報道中,基於文風和表述方式,有人把該文件的作者或參與起草者歸於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11]但並沒有證據能夠證實(或否認)這一點。

《綱領聲明》很可能是阿爾巴尼亞本身出於宣傳和外交目的所捏造的。這一說法的依據在於:在阿爾巴尼亞發表的《聲明》是關於該組織的唯一信息來源。[1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