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
意大利球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義大利語:Football Club Internazionale(發音:[ˌinternattsjoˈnaːle]) Milano)簡稱國米,是位於義大利米蘭市的足球俱樂部,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參賽球隊之一。
國際米蘭成立於1908年3月9日,俱樂部的44位創始人是當時反對「米蘭板球與足球俱樂部」(即現時的AC米蘭)國際球員禁令政策而出走分裂的成員。因為俱樂部成立之初即向全世界的球員敞開大門,而不僅限於意大利球員,所以稱之為「國際」俱樂部。俱樂部的創始人之一,也是隊徽最初的設計者喬治·穆賈尼選擇了藍色和黑色作為球隊的代表色。[4]
國際米蘭歷史上共獲20次頂級聯賽冠軍、9次意大利杯冠軍、7次意大利超級杯冠軍和3次歐洲冠軍聯賽冠軍。在2010年,國際米蘭連獲意甲聯賽、意大利杯和歐洲聯賽冠軍盃三項冠軍,成為意大利足球史上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三冠王」球隊。此外,國際米蘭也曾獲得歐洲足協盃、洲際盃、世俱杯等國際賽事冠軍。
國際米蘭曾為「義甲七姐妹」[5]之一,也與AC米蘭和尤文圖斯兩支球隊並稱「北方三強」。國際米蘭和AC米蘭這兩支同樣來自米蘭的俱樂部之間的碰撞被稱為「米蘭德比」,和來自都靈的尤文圖斯之間的對決則是「義大利德比」。國際米蘭曾是G-14成員之一。
國際米蘭自1908年成立以來從未降至次級聯賽,並且是唯一一支參與了意大利足球甲級聯賽1929年賽制改革(由單循環賽制改為雙循環賽制)後所有賽季的球隊。[6]
Remove ads
建隊宣言
“ | 她在時鐘餐館出生,這個藝術家的聚會地,將永遠是一支富有才華的球隊。這個精彩的夜晚給了我們徽章的顏色:藍色和黑色在金黃色的星狀背景上面。她叫國際,因為我們是世界的兄弟![7] | ” |
歷史

國際米蘭成立於1908年3月9日。出於對AC米蘭內部意大利球員統治局面不滿,一部分意大利和瑞士球員從中分裂出來。甫成立不久,國米即於1910年獲得俱樂部首個甲組聯賽冠軍。
1928年,執政意大利的法西斯分子不滿國際米蘭『Inter』的隊名而強制將其更名為『SS Ambrosiana』。次年,墨索里尼將其名稱改為『AS Ambrosiana』。但其支持者仍稱呼為『Inter』。1931年,出於股東的壓力,球會又改名為『Ambrosiana -國際米蘭』。二戰結束後,球隊重新改名為國際米蘭。
1930年代,國際米蘭歷史上最偉大的射手朱塞佩·梅阿查,在為國際米蘭效力期間的365場比賽中打入247球,他同時也是意大利國家隊史上最偉大的前鋒和球員之一。米蘭城的兩支球隊共享的聖西羅球場,在他1979年去世後,於1980年被正式命名為朱塞佩·梅阿查球場。

20世紀60年代被稱作「大國際米蘭」(La Grande Inter)時代。時任球隊教練靴利拿使用5-3-2的「螺栓(Verrou)」打法,在其間國米於1964年在奧地利的維也納以3-1擊敗皇家馬德里,首次獲得歐洲冠軍球會盃,並於第二年1:0擊敗本菲卡成功衞冕。在整個60年代,國際米蘭共獲得兩次歐冠盃冠軍、三次意甲冠軍、兩次洲際盃冠軍。安傑洛·莫拉蒂時代,是國際米蘭的一個輝煌時代。
1988-1989賽季,領隊查柏東尼率領國際米蘭以58分的兩分制最高紀錄奪得當季的意甲冠軍。當時隊內的二名德國球星馬特烏斯、布雷默和89年夏季加盟的克林斯曼被中國稱之為「德國三駕馬車」。大概是因為當時國人多從畫報上了解德國汽車工業,而德國最著名的汽車集團有三;奔馳,大眾,寶馬。

從1990年開始,國際米蘭陷入低谷,十七年內都沒有獲得聯賽冠軍,而歐冠盃也從未染指。其間只在1991年、1994年和1998年三次獲得歐洲聯盟盃。期間莫拉蒂為爭取冠軍而花超大手筆引援,曾經以3050萬歐元引進羅納爾多、5000萬歐元引進維埃里、2300萬歐元引進卡納瓦羅等,但球隊的成績仍然未有改善。這段時間之內球隊動蕩不安,1990年-2004年的14年時間裡更換了18個領隊。2001-2002賽季的意甲聯賽國際米蘭本有希望奪冠,但球隊在最後一輪客場2:4被拉齊奧逆轉痛失冠軍,而羅納爾多在2002年世界盃後離開球隊轉會至皇家馬德里,這些都成為球隊歷史上的傷疤。

2004年國米換上曼奇尼執教,國際米蘭開始複甦。曾獲得意甲冠軍三次,意大利盃兩次,意大利超級盃賽冠軍兩次,而效力本會之馬特拉齊更在德國世界盃期間爲意大利隊奪得冠軍立下汗馬功勞。2005-06賽季,由於電話門事件,該賽季的意甲聯賽冠軍被改判給國際米蘭,這也是球隊自1989年以來的首座聯賽冠軍。2007年4月22日,國米在2006-07賽季第33輪過後,以領先第二名16分的成績,提前五輪獲得意甲冠軍。這季國米連贏十七場,不但刷新意甲聯賽記錄,同時也超越西班牙皇馬與德國的拜仁慕尼黑,創造了歐洲頂級聯賽連勝新紀錄。然而,球隊卻在歐冠盃八分之一決賽上被西甲瓦倫西亞早早淘汰。而且在賽後雙方球員爆發了大規模的拳腳衝突,國際米蘭球員布爾迪索被打斷鼻梁骨。
2007-2008賽季,國米在最後一輪比賽以2:0擊敗帕爾馬,連續第三次獲得意甲聯賽冠軍。
2008年6月2日,國際米蘭宣布簽下穆里尼奧做爲主教練,成爲球隊歷史上的一大轉折點。在他領導之下的2008-2009賽季,國際米蘭提前三輪比賽,連續第四次獲得意甲聯賽冠軍,同時也獲得了該季意大利超級盃的冠軍。然而球隊在歐冠1/8決賽中總比分0:2被曼聯淘汰。
2009-2010賽季,國際米蘭引進斯內德、艾托奧和盧西奧等球員,球隊實力開始提升。雖然在中國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的意大利超級盃中以1:2不敵拉齊奧,不過該賽季國際米蘭力壓羅馬最後再次奪得意甲和意大利盃冠軍,取得意大利足球甲級聯賽五連冠。憑借高效率的防守反擊打法,球隊在該季歐洲冠軍聯賽中亦有精彩表現,從1/8決賽到半決賽接連淘汰車路士、莫斯科中央陸軍、巴塞羅那。2010年5月22日舉行的歐冠決賽,國際米蘭在班拿貝球場以2:0擊敗德甲球隊拜仁慕尼黑,闊別歐洲冠軍45年後第3次捧起歐冠獎盃,並成為首支加冕三冠王的意大利球隊。
Remove ads

2010-2011賽季,穆里尼奧離開球隊至皇家馬德里,貝尼特斯上任執教,雖率領國際米蘭獲得意大利超級盃冠軍和世冠盃冠軍,然而其將穆里尼奧時期的戰術打法、訓練方式及更衣室管理模式等全部顛倒,加之俱樂部賽季初期引援不力及球員大面積傷病,導致球隊前半賽季表現低迷。賽季中期球隊解僱貝尼特斯,於2010年聖誕節聘任萊昂納多作為球隊主帥,率隊獲得意大利盃冠軍,然而在歐冠1/4決賽第一回合主場2:5慘負沙爾克04,創造了球隊8年來主場最大比分輸球記錄。當年聯賽屈居第二,未能衛冕。萊昂納多無視防守的打法遭到了各方的批評指責,他在賽季結束後辭去了主教練的職務。
2011年,球隊聘請了加斯柏連尼擔任主帥。其上任後使用非常冒險的「三後衛」打法,飽受爭議。2011年8月6日,球隊在中國北京鳥巢舉辦的2011年意大利超級盃上1:2負於同城死敵AC米蘭。隨後開始的新賽季,國米在各項賽事中1平3負表現差勁,終於在9月21日意甲客場1:3不敵諾瓦拉後,俱樂部宣布解僱加斯佩里尼,由拉涅利接管球隊。然而在面對著球隊老化的情況下,俱樂部苦於財政困難而未能及時換血,球員之間亦幫派內鬥不斷,聯賽排名一路下滑,歐洲冠軍聯賽雖以小組頭名出線,但仍在1/8決賽遭到馬賽淘汰。2012年3月25日,國際米蘭在意大利打吡中客場0比2不敵祖雲達斯,遭遇球隊賽季的第12場聯賽失利。3月26日,國際米蘭宣布拉涅利被解職,剛率領U19青年隊獲得下一代系列賽冠軍的斯特拉馬喬尼成爲球隊的新任主教練。雖然新帥上任後球隊狀態有所回升,但無奈季初失分太多,最終該賽季國米僅排名聯賽第6,乃十年來首次無緣歐洲冠軍聯賽。接下來的賽季同樣令人失望,在經歷了賽季初期的連勝後,由於飽受傷病困擾,球隊成績直線下滑,最終賽季排名第9,不僅刷新了近些年的糟糕記錄,還失去了歐洲冠軍聯賽和歐羅巴聯賽的資格,無緣歐洲賽事。 糟糕的戰績,使得斯特拉馬喬尼飽受壓力。最終,5月24日,國際米蘭俱樂部宣布马扎里成為球隊新的主教練。
2013年10月15日,莫拉蒂以3億歐元的價格出售國際米蘭70%的股權給托希爾。在2013-2014賽季,國際米蘭以聯賽第5位的成績重回歐洲賽事,同時賽季後效力球隊19年的薩內蒂宣佈退役,甘比亞素和迪亞高·米列圖等三冠王時期的功勳老將亦離隊,球隊繼續其年輕化的重建政策。
2014-2015賽季,由於開局戰績不佳,馬扎里在11月被解僱,羅拔圖·文仙尼事隔六年再次成為國際米蘭主教練,惟最終賽季僅排名第8,再次無緣歐洲賽事。2015-2016賽季,球隊開局戰績不俗,並一度佔據榜首,惟後半賽季表現後繼無力,最終排名聯賽第4位,事隔一個賽季後重回歐洲賽事。2016-2017賽季,張近東購入國際米蘭近70%股權,8月荷蘭人法蘭·迪保亞從荷甲勁旅阿積士前來,接替文仙尼成為國際米蘭主教練,其也是國際米蘭自二戰後首位荷蘭籍主教練。法蘭·迪保亞領軍14場取得5勝2和7敗,國際米蘭降至意甲第12位,2016年11月1日,法蘭·迪保亞被國際米蘭辭退,在任僅85日。[8]
Remove ads
2019-2020賽季,安東尼奧·孔蒂接任成為主教練,賽季末以一分之差不敵尤文圖斯屈居亞軍。
2021年5月,國際米蘭提前4輪奪得意甲冠軍,為該俱樂部11年來首座冠軍[9]。
2021年5月26日,總教練安東尼奧·孔蒂在帶領國際米蘭獲得11年來的首個意甲冠軍後三個半星期離開了國際米蘭的總教練職位。孔蒂總結說,他的野心與國際米蘭的計劃背道而馳,因為球隊的財務狀況,國際米蘭準備在該年夏天出售價值約8000萬歐元的球員。[10] 在拿下冠軍後,國際米蘭因疫情而蝕錢,在套現幾名球員的情況下仍然財困。更傳出班主蘇寧集團要賣掉國米,但最終沒有成功。
2021/22年賽季,在更換了教練西蒙尼·因扎吉和幾名球員後,國際米蘭開季三線表現不俗,其中歐冠成功突圍打入睽違多年的16強淘汰賽最後遺憾敗給利物浦。但聯賽下半程接連出現亂流失分,導致聯賽冠軍被同城死敵AC米蘭超車搶走,最終以意大利杯冠軍給賽季畫下句點。
2022/23年賽季,國米因分心歐冠在聯賽早早掉隊最終勉強保四,但義大利杯衛冕冠軍。歐冠方面則是籤運先苦後甘,小組賽落入與拜仁、巴薩同組競爭,最終壓倒巴薩拿到分組第二出線,淘汰賽在運氣加成下連續抽到好籤,16強總比分1-0戰勝波爾圖、八強總比分5-3打掉本菲卡、四強總比分3-0雙殺AC米蘭,殺入決賽。2023年6月10日,國際米蘭在2023年歐洲冠軍聯賽決賽對戰曼城,被對手在下半場一腳遠射得分,以一球飲恨奪得亞軍,歷史上第三次見證對手三冠王。[11]
2023/24年賽季,國米換了另一種策略,全力衝擊聯賽冠軍而在歐冠進行輪換。雖然聯賽高歌猛進,尤其聯賽下半程主場天王山之戰1-0力克強敵尤文後進入獨走階段,歐冠晉級淘汰賽也沒問題,不過他們在16強被馬德里競技淘汰出局。此外他們也未能完成杯賽連霸。2024年4月22日,在意甲上演的米蘭打吡戰兼榜首大戰,國際米蘭以2:1力克宿敵AC米蘭,提前5輪取得第20次意甲封王。[12]第20個意甲冠軍亦令國米奪得第二顆星,創造歷史。
2024年5月22日,由於蘇寧集團未能償還對美國橡樹資本的債務,橡樹資本宣布將接管蘇寧所有的全部國際米蘭股份。張康陽將不再擔任俱樂部主席。[13]
2024/25賽季,在因扎吉的繼續帶領下,國米延續兇猛勢頭,可惜意甲方面與冠軍那不勒斯僅一分之差,屈居亞軍,意大利杯半決賽兩回合被米蘭1-4羞辱無緣決賽,歐冠方面,瑞士輪6勝1平1負只丟一球,在淘汰賽階段接連斬下拜仁慕尼黑、巴塞羅那等歐冠傳統勁旅,可沒想到最終被大巴黎5比0狂虐,歷史上第四次見證對手三冠王,雙方分差創下歐冠歷史之最。此外,國米還獲得世俱杯改制後首屆比賽的參賽資格。
Remove ads
榮譽


統計截止至:2024年4月22日
12005-2006球季甲組聯賽冠軍原屬於祖雲達斯但因2006年意大利足球醜聞而改判給國際米蘭。
Remove ads
Remove ads
甲級聯賽歷年成績
只記錄1970年至今之成績
米蘭德比
米蘭德比是米蘭城的兩支球隊,同時也是意大利和歐洲豪門AC米蘭和國際米蘭的比賽,被視為世界上最激烈的足球同城德比之一。聯賽交鋒中,國際米蘭以70勝58平62負略占上風,而總場次上AC米蘭亦以113勝78平101負占據上風。
最新數據截止到2018年4月4日。
球員名單(2025-2026賽季)
- 『*』為先租出一季或半季後售出/自由轉會。
一線隊教練組名單

著名球員
总结
视角
只記錄聯賽及歐洲賽出場數多於50
- 1920年代
梅阿查(Giuseppe Meazza,1927-40,46-47)
- 1950年代
科爾索(Mario Corso,1957-73)
- 1960年代
比基(Armando Picchi,1960-67)
馬蘇拿(Sandro Mazzola,1960-77)
法切蒂(Giacinto Facchetti,1960-78)(其3號球衣永久退役)
米拉蒙特斯(Luis Suárez Miramontes,1961-70)
貝歷治(Tarcisio Burgnich,1962-74)
達哥斯達(Jair da Costa,1962-67,68-72)
- 1970年代
- 1980年代
費里(Riccardo Ferri,1981-94)
岑加(Walter Zenga,1982-94)
林柏拉迪(Liam Brady,1984-86)
路明尼加(Karl-Heinz Rummenigge,1984-87)
曼多里尼(Andrea Mandorlini,1984-91)
巴薩里拉(Daniel Passarella,1986-88)
布林美(Andreas Brehme,1988-92)
馬圖斯(Lothar Matthäus,1988-92)
比安奇(Alessandro Bianchi,1988-96)
貝爾蒂(Nicola Berti,1988-97)
奇連士文(Jürgen Klinsmann,1989-92)
- 1990年代
巴迪斯天尼(Sergio Battistini,1990-94)
安東尼奧·柏根連尼(Antonio Paganin,1990-95)
豐托蘭(Davide Fontolan,1990-96)
奧蘭多(Angelo Orlando,1991-95)
沙利莫夫(Igor Shalimov,1992-94)
魯賓蘇沙(Ruben Sosa,1992-95)
柏金(Dennis Bergkamp,1993-95)
維姆·鍾克(Wim Jonk,1993-95)
戴爾安諾(Francesco Dell'Anno,1993-96)
M.柏根連尼(Massimo Paganin,1993-97)
費士達(Gianluca Festa,1993-97)
帕柳卡(Gianluca Pagliuca,1994-99)
岡茨(Maurizio Ganz,1995-97)
因斯(Paul Ince,1995-97)
皮斯托內(Alessandro Pistone,1995-97)
布蘭卡(Marco Branca,1995-98)
費斯(Salvatore Fresi,1995-98,1999-2000)
卡隆(Mohamed Kallon,1995-99)
哈維爾·薩內蒂(Javier Zanetti,1995-2014)(其4號球衣永久退役)
佐卡夫(Youri Djorkaeff,1996-99)
艾朗·雲達(Aron Winter,1996-99)
加蘭特(Fabio Galante,1996-99)
薩莫拉諾(Ivan Zamorano,1996-2001)
施蒙尼(Diego Simeone,1997-99)
韋斯(Taribo West,1997-99)
澤·埃利亞斯(Zé Elias,1997-99)
莫列羅(Francesco Moriero,1997-2000)
科隆內塞(Francesco Colonnese,1997-2000)
葛治(Benoît Cauet,1997-2001)
朗拿度(Ronaldo,1997-2002)
雷科巴(Álvaro Recoba,1997-2008)
文托拉(Nicola Ventola,1998-99,2000-05)
巴治奧(Roberto Baggio,1998-2000)
克里斯蒂亞諾·扎內蒂(Cristiano Zanetti,1998,2001-06)
白蘭斯(Laurent Blanc,1999-2001)
尤戈維奇(Vladimir Jugović,1999-2001)
施多夫(Clarence Seedorf,1999-2002)
西米奇(Dario Šimić,1999-2002)
迪比亞吉奧(Luigi Di Biagio,1999-2003)
韋利(Christian Vieri,1999-2005)
- 2000年代
格雷斯科(Vratislav Gresko,2000-02)
法里諾斯(Javier Farinós,2000-02,2003-04)
科尔多巴(Ivan Cordoba,2000-12)
阿德里亞諾(Adriano,2001-02,2004-09)
孔塞桑(Sérgio Conceição,2001-03)
貝洛佐格盧(Emre Belözoğlu,2001-05)
達爾馬(Stéphane Dalmat,2001-05)
馬丁斯(Obafemi Martins,2001-06)
托度(Francesco Toldo,2001-10)
馬特拉齊(Marco Materazzi,2001-11)
基斯普(Hernán Crespo,2002-03,2006-09)
卡納瓦羅(Fabio Cannavaro,2002-04)
帕斯夸萊(Giovanni Pasquale,2003-05)
范德梅德(Andy van der Meyde,2003-05)
基利·岡薩雷斯(Kily González,2003-06)
克魯斯(Julio Cruz,2003-09)
華朗(Juan Sebastián Verón,2004—2006)
法瓦利(Giuseppe Favalli,2004-06)
布爾迪索(Nicolás Burdisso,2004-09)
史坦高域(Dejan Stankovic,2004-13)
甘比亞素(Esteban Cambiasso,2004-14)
索拉里(Santiago Solari,2005-08)
費高(Luís Figo,2005-09)
尤利奧·賽薩爾(Júlio César,2005-12)
山繆(Walter Samuel,2005-14)
伊布拉希莫維奇(Zlatan Ibrahimovic,2006-09)
馬克斯韋爾(Maxwell,2006-09)
達科特(Olivier Dacourt,2006-09)
維埃拉(Patrick Vieira,2006-10)
麥孔(Maicon Douglas,2006-12)
比亞比安尼(Jonathan Biabiany,2007,2010-11,2015-18)
巴洛特利(Mario Balotelli,2007-10)
基伏(Cristian Chivu,2007-14)
桑頓(Davide Santon,2008-11,2015-18)
蒙塔里(Sulley Muntari,2008-12)
艾托奧(Samuel Eto'o,2009-11)
彭迪夫(Goran Pandev,2009-11)
盧西奧(Lucio,2009-12)
莫塔(Thiago Motta,2009–2012)
史奈德(Wesley Sneijder,2009-13)
迪亞高·米列圖(Diego Milito,2009-14)
- 2010年代
喬爾·奧比(Joel Obi,2010-15)
拉諾基亞(Andrea Ranocchia,2010-16,2016-22)
帕齊尼(Giampaolo Pazzini,2011-12)
里卡多·阿爾瓦雷斯(Ricardo Alvarez,2011-15)
喬納森(Jonathan,2011-15)
長友佑都(Yuto Nagatomo,2011-18)
胡安(Juan Jesus,2012-16)
瓜林(Fredy Guarin,2012-16)
柏拉斯奧(Rodrigo Palacio,2012-17)
漢達諾維奇(Samir Handanovic,2012-23)
科瓦西奇(Mateo Kovačić,2013-15)
庫茲馬諾維奇(Zdravko Kuzmanović,2013-15)
伊卡迪(Mauro Icardi,2013-19)
埃爾納內斯(Hernanes,2014-15)
迪馬可(2014-16,2019-20,2021-)
美度(Gary Medel,2014-17)
迪岩布斯奧(Danilo D'Ambrosio,2014-23)
梅里路(Jeison Murillo,2015-18)
孔多貝亞(Geoffrey Kondogbia,2015-18)
米蘭達(João Miranda,2015-19)
佩里希奇(Ivan Perišić,2015-22)
布羅佐維奇(Marcelo Brozović,2015-23)
艾達(Éder,2016-18)
坎德雷瓦(Antonio Candreva,2016-21)
祖奧馬里奧(João Mário,2016-21)
巴萊羅(Borja Valero,2017-20)
貝西諾(Matías Vecino,2017-22)
什克里尼亞爾(Milan Škriniar,2017-23)
加里亞迪尼(Roberto Gagliardini,2017-23)
拿達路·馬天尼斯(Lautaro Martínez,2018-)
德弗里(Stefan de Vrij,2018-)
阿薩莫阿(Kwadwo Asamoah,2018-20)
波利塔諾(Matteo Politano,2018-21)
巴雷拉(Nicolò Barella,2019-)
巴斯東尼(Alessandro Bastoni,2019-)
盧卡古(Romelu Lukaku,2019-21)
阿莱克西斯·桑切斯(Alexis Sánchez,2019-22,23-24)
辛斯(Stefano Sensi,2019-24)
- 2020年代
達米安(Matteo Darmian,2020-)
埃里克森(Christian Eriksen,2020-21)
楊(Ashley Young,2020-21)
比達爾(Arturo Vidal,2020-22)
恰爾汗奧盧(Hakan Çalhanoğlu,2021-)
鄧弗里斯(Denzel Dumfries,2021-)
科里亞(Joaquín Correa,2021-)
哲科(Edin Dzeko,2021-23)
姆希塔良(Henrikh Mkhitaryan,2022-)
阿沙比(Francesco Acerbi,2022-)
阿斯蘭尼(Kristjan Asllani,2022-)
戈森斯(Robin Gosens,2022-23)
馬古斯·杜林(Marcus Thuram,2023-)
索莫(Yann Sommer,2023-)
尼維斯(Carlos Augusto,2023-)
弗拉泰西(Davide Frattesi,2023-)
戰後歷任主教練



戰後歷任主席
紀錄

更新日期:2011年9月21日
- 積分最多的賽季(Most points in a season):97分(2006--07賽季30勝7平1負,三分制)、58分(1988--89賽季26勝6平2負,兩分制)。
- 積分最少的賽季(Least points in a season):46分(1998--99賽季13勝7平14負,三分制)、26分(1941--42賽季7勝12平11負,兩分制)。
- 獲勝場次最多的賽季(Most victories in a season):2006--07賽季(冠軍),共30場。
- 主場獲勝場次最多的賽季(Most home victories in a season):2006--07賽季,共15場。
- 獲勝場次最少的賽季(Fewest victories in a season):1941--42賽季(第12名),7場。
- 平局場次最多的賽季(Most draws in a season):2004--05賽季(季軍),共18場。
- 失利場次最少的賽季(Fewest defeats in a season):2006--07賽季,1場。
(除國際米蘭外只有2005--06賽季的尤文圖斯創下) - 失利場次最多的賽季(Most defeats in a season):1947--48賽季(第12名),共19場。
- 連勝場次最多(Longest winning streak):2006--07賽季第9--25輪,共17場。
- 單賽季連續不敗場次最多(Longest unbeaten run in a season):2006--07賽季,共31場。其中25勝6平。
- 連續不敗場次最多(Longest unbeaten run):2005--06賽季第37輪至2006--07賽季第31輪,共33場。其中25勝8平。
(2007年4月18日,國際米蘭在第22輪的一場補賽中,主場1比3不敵羅馬,不敗記錄告破。) - 連續不敗場次最多(包括歐洲賽事):40場。(2004年5月2日-2005年2月27日)
- 連續不勝場次最多(Longest winless streak):1947--48賽季第22--29輪,共8場。其中2平6負。
- 連平場次最多(Longest draw streak):2004--05賽季第7--13輪,共7場。
- 連敗場次最多(Longest sequence of defeats):1947--48賽季第21--25輪、1955--56賽季(季軍)第10--14輪、1956--57賽季(第5名)第29--33輪,各5場。
- 主場獲勝最懸殊比賽(Largest victory):1933年9月10日對卡薩勒(Casale),9比0。
- 客場失利最懸殊比賽(Biggest defeat):1961年6月10日對尤文圖斯,1比9。
- 進球最多的賽季(Most goals scored in a season):1950--51賽季(亞軍),38場比賽共進107球。
- 進球最少的賽季(Fewest goals scored in a season):1974--75賽季(第9名),只進26球。
- 失球最少的賽季(Fewest goals against in a season):1986--87賽季(季軍),30場比賽只失17球。
- 失球最多的賽季(Most goals against in a season):1947--48賽季、1949--50賽季(季軍),各60球。
- 最高上座(Most attendance):81,675人(國際米蘭-沙爾克04,歐洲聯盟杯1996--97賽季半決賽第二回合)
- 聯賽進球最多的球員(Serie A top scorer):朱塞佩·梅阿查,365場進243球。
- 聯賽出場最多的球員(Most appearances):哈維爾·薩內蒂,618場。
- 單賽季各項賽事進球最多的球員 埃托奧 (2010-2011賽季) 37球
- 參加歐冠場次最多國米球員 105場 哈維爾·薩內蒂
- 國米歷史上出場次數最多球員 858場 哈維爾·薩內蒂
- 意甲連續出場次數最多的國米球員 137場 哈維爾·薩內蒂
- 參加米蘭德比次數最多的國米球員 47次 哈維爾·薩內蒂
- 為國米贏得冠軍次數最多的球員 16座 哈維爾·薩內蒂
- 以隊長身份參加冠軍聯賽次數最多球員 82次 哈維爾·薩內蒂
- 征戰意甲的最高齡外籍球員 40歲259天 哈維爾·薩內蒂
球隊文化
國米最初的隊徽是由插畫師喬治·穆賈尼設計,他選擇黑色和藍色是為了反對AC米蘭的紅色和黑色。受一些英國俱樂部隊徽的啟發,隊徽上的字母FCIM以白色疊加在一個由金色圓圈包圍的背景上,黑色圓圈又被一個藍色圓圈所包圍。1928年,在球隊被意大利法西斯更名為SS Ambrosiana後,喬治·穆賈尼設計的隊徽被放棄,採用了一個由藍色圓圈組成的紋章,圓圈中間是一個束棒,左邊是維斯孔蒂家族的家徽,右邊是米蘭城的紅色十字標誌。這個隊徽只在1928-29賽季使用過。直到1945年,法西斯政權垮台後,SS Ambrosiana一名被取消,恢復了國際米蘭的名稱,並重新採用其原來的圓形隊徽。多年來隊徽一直在變化,直到1979年,採用了一個盾牌,而不是經典的圓圈,形狀更接近蛇的形狀。這個標誌一直使用到1990年才再次恢復了喬治·穆賈尼最初的圓形標誌設計。[15]2014年對隊徽進行了一次重新設計:在形狀和字符方面做了簡化,同時使用了全新的字體。[16] 目前的隊徽於2021年3月30日揭曉,是喬治·穆賈尼設計的隊徽的扁平簡化修訂版:在隊徽中的字母只保留了I和M,而在顏色方面,金色被取消,傳統的淺藍色被深藍色取代。[17]
- 國際米蘭隊徽
-
(1908–1928)
-
(1963–1979)
-
(1998-2007)
-
(2007-2014)
-
(2014至2021)
-
(2021–現在)
國際米蘭隊歌為《Pazza Inter》(瘋狂的國米)。
球隊主場
目前國際米蘭的主場是可容納80018人的梅阿查球場,和AC米蘭隊共用,此球場的所有權歸米蘭市政府。AC米蘭俱樂部正在米蘭世博園區內新建一座可容納6萬名觀眾的新球場,預計在2017年竣工。在AC米蘭搬進新球場之後,國際米蘭打算花費7000萬歐元對梅阿查球場進行改造,並且獲得球場的所有權。[18]
球迷

根據2007年8月意大利共和報的研究成果,國米球迷大部分都來自中產階級或是資產階級。[19]
國際米蘭的死忠球迷大多聚集在梅阿查球場的北看台,這是一個長期的傳統。國際米蘭的球迷被統稱為「內拉祖里」。
足球學校
國際米蘭於1996年2月20日開啟了足球學校計劃。這項計劃並不單純地是從青少年中挑選足球人才,更主要的是為了向社會傳播國際米蘭俱樂部的足球文化。最初這項計劃僅限於意大利國內,不過現今國際米蘭足球學校已經分布在了全世界30個國家和地區(安哥拉,阿根廷,玻利維亞,波黑,巴西,保加利亞,柬埔寨,喀麥隆,中國,哥倫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古巴,匈牙利,伊朗,以色列,耶路撒冷地區,黎巴嫩,墨西哥,摩洛哥,尼加拉瓜,巴勒斯坦,巴拉圭,波蘭,俄羅斯,羅馬尼亞,俄羅斯,突尼斯,美國、烏干達,委內瑞拉)。[20]
球衣和贊助商
國際米蘭和中國
1978年6月11日,國際米蘭在奪取意大利杯冠軍後訪問當時還處於封閉狀態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全世界第一支訪問中國大陸的職業球隊。球隊造訪北京、杭州和廣州三座城市,並與中國國家隊和廣東隊進行了4場比賽,沒有出場費。期間國際米蘭出資為中國建立了一個國家隊培訓中心,並受邀擔任中國隊的技術顧問。中國國家隊亦在9月10日赴意大利米蘭回訪,當時梅阿查球場座無虛席。由此,國際米蘭和中國建立了深刻的聯繫。[21]《米蘭體育報》稱,現今國際米蘭在中國擁有至少8500萬球迷。[22]
2007年,俱樂部在中國的第一家國際米蘭官方專賣店在上海開業。[23]
2009年8月8日,國際米蘭作為去季意甲聯賽冠軍參加了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進行的意大利超級盃賽,結果1:2不敵拉齊奧。2011年8月6日,國米作為去季意大利杯冠軍再次參加該賽事,在「鳥巢米蘭德比」中1:2不敵AC米蘭。本場重量級較量湧入了9萬多名球迷,氣氛十分火爆。
2016年6月6日,中國連鎖零售企業蘇寧易購宣布通過旗下子公司蘇寧體育產業集團以約2.7億歐元的價格收購國際米蘭約70%的股份,自此蘇寧將作為國際米蘭的大股東。[24]
2024年5月,由於蘇寧集團違約未能償還對橡樹資本的欠債。橡樹資本宣布接管蘇寧所持所有的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的股份,成為俱樂部實際持有人。[25]
註解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