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吳

三國之一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222年-280年5月1日,史[2]孫吳東吳國曆三國時期東南方的一個割據政權。始222年魏文帝封孫權為吳王,終於280年併入西晉

Quick facts: 吳, 京城, • 222-229 , • 229-265 , •&nb...
222年-280年

  粉色為226年孫吳疆域
京城 
 222-229
武昌
 229-265
建業
 265-266
武昌
 266-280
建業
君姓氏
君主4
 222-252
大帝孫權(開國)
 252-258
少帝孫亮
 258-264
景帝孫休
 264-280
末帝孫皓(亡國)
常用上古漢語
人口 
 約238年[1]
2,567,000人
 約280年[1]
2,535,000人
 222年
孫權獲封吳王
 229年
孫權稱帝
 280年5月1日
晉滅吳之戰,吳滅亡
宗教道教儒教中國民間信仰
五銖、大泉
前身
Blank.png 曹魏
西晉 Blank.png
屬於
Close
Quick facts: 中國曆史系列條目...
Close
Nanxun_-_Ancient_water_town_-_0081.jpg

越地
史前

前9000
|
前1100
上山文化
河姆渡文化
家浜文化
良渚文化
崧澤文化
馬橋文化

前1100﹣前473

前1100﹣前306
東甌
前472﹣前138

前306﹣前222

前222﹣前209
西楚
前209﹣前201

前202﹣196
劉濞
前202﹣前153
孫吳
196﹣280

280﹣420
南朝
420
|
589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589﹣618
高智慧

沈法

624﹣907
陳碩真
袁晁
裘甫
董昌

907﹣978
楊吳
902﹣937
南唐
937﹣975

978﹣1276

1276﹣1355

空崖
張士誠
1355﹣1367

1368﹣1644
南明
1644﹣1646
宗留

1646﹣1911


錢寶
1708
念一
1709


上海公共租界
1845﹣1943

上海法租界
1849﹣1943
太平天
1853﹣1864

中華民國
1911﹣1949

1937﹣1945
上海市大道政府
1937–1938
上海市政公署1938
上海特市政府 (日占期)
1938–1945

人民共和
1949﹣今
浙江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皖南)、江西省人民政府)等
注之年份為該權統越地時間

孫氏之祖孫堅發跡於。另外漢獻帝劉協曾封孫策為吳侯,故國號為「;後世因其皇室姓以及其治地,又將其孫吳[3]東吳[4][5]

之中,孫佔領荊州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北至淮河江一;西至江三海、南至越南的中部。東吳是三期最的政,亦是三中最個滅亡的政。前歷經4位帝王的治,享58年;若孫策渡江始算起,孫皇族治江長達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