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六盤水市
中國貴州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六盤水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貴州省西部。市境東接安順市,南連黔西南州,西界雲南省曲靖市,北鄰畢節市。地處滇黔兩省結合部烏蒙山區,長江、珠江上游分水嶺,南盤江、北盤江流域兩岸,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全市總面積9,965平方公里,人口340萬,市人民政府駐鍾山區。六盤水市因氣候宜人而有「中國涼都」的稱號。
Remove ads
歷史
「六盤水」之名來自最初下轄的六枝、盤縣和水城三個特區的頭一個字組成,是「三線建設」時期發展起來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業城市,1978年12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建市。
1964年6月,中共中央決定開發六枝、盤縣、水城三縣的煤炭資源;同年11月組建西南煤礦建設指揮部,機關駐六枝。1966年,六枝縣、普定縣和鎮寧縣劃出八個公社置六枝特區,同時六枝縣復名郎岱縣;盤縣及雲南省的宣威縣劃出十個公社置盤縣特區;水城縣、威寧縣劃出十個公社置水城特區。
1967年,西南煤礦建設指揮部遷駐水城。1970年12月,將安順地區的郎岱縣併入六枝特區、畢節地區的水城縣併入水城特區、興義地區的盤縣併入盤縣特區,組成六盤水地區,並撤銷煤礦建設指揮部。
1978年12月,撤銷六盤水地區,改為六盤水市,駐水城特區,轄水城、六枝、盤縣三特區[1]。1987年12月,撤銷水城特區,分設鍾山區、水城縣,市政府駐鍾山區。1999年2月,撤銷盤縣特區,設立盤縣。2017年4月,撤銷盤縣,設立縣級盤州市[2]。
Remove ads
地理
地面最高點韭菜坪海拔在2900.3米,人稱「貴州屋脊」;最低點海拔586米。境內平均海拔在1400-1900米之間。年均溫13-14℃,冬暖夏涼,氣候宜人。2005年被中國氣象協會命名為「中國涼都」。
六盤水位於貴州省西部、雲貴高原一、二級台地斜坡上,地跨北緯25°19』44"至26°55』33"、東經104°18』20"至105°42』50",處於滇、黔兩省,與昆明、成都、重慶、貴陽、南寧五個省會城市的距離約為300-500公里。總面積9965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5.63%。市境東鄰安順市,南連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接雲南省曲靖市,北毗畢節市;鍾山區的大灣鎮、二塘鄉、三合鄉飛嵌於畢節市西南部。[3]截至2012年,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6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60萬,城鎮化率40%。
市境大地構造屬揚子准地台上揚子台褶帶。位於揚子准地台(I級構造)上揚子台褶帶(II級構造)的威寧至水城迭陷斷褶束、黔西南迭陷褶斷束以及黔中早古拱褶斷束和黔南古陷褶斷束的極西邊緣。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中部因北盤江的強烈切割侵蝕,起伏劇烈。一般地區海拔在1400至1900米之間。地面最高點在鍾山區大灣鎮,海拔2845.7米;最低點在六枝特區毛口鄉北盤江河谷,海拔586米。相對高差2259.7米。地貌景觀以山地、丘陵為主,還有盆地、山原、高原、台地等地貌類型。
土壤類型主要有黃壤土類、山地黃棕壤土類、山地灌木叢草甸土類、石灰土土類、紫色土土類、水稻土土類、潮土土類、沼澤土土類8種,分為24個亞類,74個土屬,141個土種。土壤面積933.03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62.74%。黃壤是境內地帶性土類,面積422.32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50.62%。[3]
市境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受低緯度高海拔的影響,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無霜期200至300天。由於地形起伏較大,局部地區氣候差異明顯。
六盤水氣候資源獨特。境內最高海拔2900.6米,最低海拔586米,立體氣候明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5℃,夏季平均氣溫19.7℃,冬季平均氣溫3℃。氣候涼爽、舒適、滋潤、清新,紫外線輻射適中,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涼都」稱號,是全國唯一以氣候特徵命名的城市。
Remove ads
六盤水市地處長江、珠江流域分水嶺地帶,大致以滇黔鐵路為分水嶺線,以北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以南屬珠江水系。烏江水系在市境以三岔河為幹流,地處北部地區,包括水城縣、六枝特區及鍾山區的部分地區。珠江水系以北盤江為幹流,自西向東貫穿市腹部,南盤江支流分布在南部邊緣。
全市總水量約142.1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體平均年流量64億立方米,地下水體年平均流量52.68億立方米表水體(不計界河水)25.5億立方米。[3]全市長10公里以上或集水面積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71條,其中烏江水系14條,珠江水系57條。按流域面積劃分:10~50平方公里的河流24條,51~100平方公里的19條,101~500平方公里的19條,501~1000平方公里的3條,1001平方公里以上的6條。河網密度為每平方公里0.167公里。境內河流除幾條幹流外,多屬雨源性河流,源匱流短,枯水季節常出現斷流。
六盤水礦產資源富集。有煤、鐵、錳、鋅、玄武岩等礦產資源30餘種,其中煤炭資源遠景儲量844億噸,探明儲量221.37億噸,具有儲量大、煤種全、品質優的特點,是全國「14大煤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長江以南最大的主焦煤基地,素有「江南煤都」之稱;煤層氣資源儲量1.42萬億立方米。
政治
|
|
Remove ads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3,031,602人[12]。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851,33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80,270人,增長6.32%,年平均增長率為0.61%。其中,男性人口為1,556,454人,佔總人口的51.34%;女性人口為1,475,148人,佔總人口的48.66%。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5.51。0-14歲的人口為797,154人,佔總人口的26.29%;15-59歲的人口為1,824,560人,佔總人口的60.18%;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09,888人,佔總人口的13.52%,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300,112人,佔總人口的9.9%。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481,555人,佔總人口的48.87%;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550,047人,佔總人口的51.13%。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201,109人,佔72.6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830,493人,佔27.39%。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75,203人,增長3.54%,佔總人口比例下降1.95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105,067人,增長14.48%,佔總人口比例增加1.95個百分點。其中,彝族人口增加31,839人,增長12.65%,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53個百分點;苗族人口增加31,013人,增長15.64%,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61個百分點。
經濟
經濟發展方面,六盤水市的人均GDP居貴州省第2位,僅次於貴陽市,亦是貴州省僅有的3個上萬元人均GDP的第2個。六盤水市2015年全市生產總值增幅排全省第九位,城市競爭力處於中國城市前200名水平。
六盤水是中國長江以南14個省市中最大的煤炭資源基地,同時也是江南地區重要的煤炭鋼鐵工業基地,有「江南煤都」之稱。是國家確定的「攀西——六盤水地區資源綜合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國土資源重點開發的地區,又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南、貴、昆經濟帶中的重要結點城市。
六盤水是國家西電東送的主要城市,西南乃至華南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煤炭、電力、冶金、建材、生物製藥等構成了市內的重要經濟發展。特產有風豬、獼猴桃、杜仲、天麻、核桃。
大連是國家確定的對口幫扶六盤水市的城市。
交通
文化
六盤水有很多非常美味的小吃,尤其以羊肉粉、羊肉火鍋和烙鍋洋芋(「洋芋」就是馬鈴薯或稱土豆)著名。
六盤水有一些少數民族的節慶,如苗族的跳花節、彝族的火把節等。
從2004年起,每年8月份舉辦涼都消夏文化節,活動內容比較豐富,是六盤水最大、最有影響的文化活動。
今六盤水市境史前是古人類的重要棲息地。貴州省目前發現的早期智人主要分布在六盤水市。盤縣大洞出土的距今20多萬年的人牙化石呈現直立人向早期智人過渡的特徵,被命名為「大洞人」。大洞出土的石製品顯示出勒瓦類哇類似技術。水城硝灰洞出土距今8萬年的人牙化石具有早期智人特徵,被命名為「水城人」。硝灰洞出土的石製品系用「銳棱砸擊法」打制而成。六枝桃花洞出土有距今一萬多年的晚期智人「桃花洞人」的股骨化石,用「銳棱砸擊法」打擊的石製品和穿孔貝殼等文化遺物,淺層還出土了陶片、陶紡錘及磨光石斧。
旅遊景點
- 玉舍國家森林公園
- 明湖國家濕地公園
- 韭菜坪景區景區
- 大洞遺址
- 小沖墓群
特產
六盤水苦蕎米、六盤水苦蕎茶: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友好城市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