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項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由人類實踐的非物質傳統與習俗。作為一個國家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它們包括慶典、節日、表演、口述傳統、音樂以及手工藝製作[1]。「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由2003年起草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確立[2],並於2006年生效[3]。新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優秀保護實踐名冊》的決定,由公約設立的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負責[4]

Thumb
Thumb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04年12月2日批准了該公約[5]。該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優秀保護實踐名冊》共擁有44個項目[5]。在這44個項目中,有39項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4項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1項列入《優秀實踐名冊》[5]。該國的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於2008年列入,共有四個項目[6],均為2001年至2005年期間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當中最先列入該名錄的是於2001年被列入的崑曲[7][8][9][10]。該國在《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最近一次變動是在2024年,當時「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11],另有3個項目由《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轉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2][13][14]

中華人民共和國曾四次擔任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成員,任期分別為2006年—2008年、2010年—2014年、2018年—2022年和2024年—2028年[5]。2007年的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一次特別會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都市舉行[15]

Remove ads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包含「有助於展示文化遺產多樣性並提高對其重要性認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此名錄中共有39個項目[6]

  *跨國遺產
更多資訊 名稱, 圖像 ...
Remove ads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收錄了「相關社群與締約國認為需要採取緊急措施以維持其存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此名錄中共有4個項目[6]

更多資訊 名稱, 圖像 ...
Remove ads

優秀保護實踐

《優秀保護實踐名冊》允許締約國、社區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分享成功的保護經驗、以及他們如何克服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實踐與知識傳予後代時所面臨挑戰的範例」[52]。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此名錄中有1個項目[6],於2012年被列入[53]

更多資訊 名稱, 圖像 ...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