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职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簡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註 1],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及其委員長會議的組成人員之一,位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領導人(國家級副職)。
Remove ads
歷史
1954年3月23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中共中央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初稿)》,其中用的是「副議長」這一名稱[1]。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委員長、副委員長若干人、秘書長、委員若干人」組成。由此,「副委員長」這一名稱在憲法中獲得確定。此後的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1982年憲法對「副委員長」這一名稱都未作修改[1][2]。
1954年憲法沒有規定副委員長的職權。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規定,副委員長的主要作用是在「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因為健康情況長期不能工作或者缺位的時候,由常務委員會在副委員長中推選一人代理委員長的職務,直到委員長恢復健康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新的委員長為止」。另外副委員長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2][3]。
1975年,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其中沒有規定副委員長的職權[4]。1978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其中第二十六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協助委員長工作,可以代行委員長的部分職權。」[5]1982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對副委員長的職權進行了修改[6]。
1954年憲法、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1982年憲法均規定,副委員長的人數為「若干人」[2][4][5][6]。
副委員長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相同,每屆任期五年(1954年憲法每屆任期四年)。1982年憲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委員長、副委員長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6]。
自第八屆全國人大開始,第一副委員長一職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擔任,現任第一副委員長是李鴻忠。
2020年12月7日,美國財政部根據美國總統當勞·特朗普簽署的第13936號行政命令,宣佈制裁侵犯人權和損害香港自治的全體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7]
Remove ads
選舉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第十七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和委員,由每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第一次會議中選出。」[3]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第十三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委員的人選,……由主席團提名,經各代表團醞釀協商後,再由主席團根據多數代表的意見確定正式候選人名單。」第二十三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委員長、副委員長若干人、秘書長、委員若干人組成,「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從代表中選出。」「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如果擔任上述職務,必須向常務委員會辭去常務委員會的職務。」[8]
職權
根據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的規定,副委員長、秘書長協助委員長工作。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組成委員長會議,處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重要日常工作[6][8]。副委員長受委員長的委託,可以代行委員長的部分職權。在委員長因健康狀況不能工作或者缺位的時候,由常務委員會在副委員長中推選一人代理委員長的職務,直到委員長恢復健康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新的委員長為止[8]。
現屆副委員長
第十四屆(任期:2023年3月-)
-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共14人(其中非中共黨員6人),按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的名單順序[9]:
Remove ads
歷屆副委員長
註:上表中「初」表示該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出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時的初始數。
Remove ads
(任期:1954年-1959年)
Remove ads
(任期:1959年-1964年)
Remove ads
(任期:1965年-1975年)
彭真、劉伯承、李井泉、康生、郭沫若、何香凝(逝世)、黃炎培(逝世)、陳叔通(逝世)、李雪峰、徐向前、楊明軒(逝世)、程潛(逝世)、賽福鼎、林楓、劉寧一、張治中(逝世)、阿沛·阿旺晉美、周建人
Remove ads
(任期:1975年-1978年)
董必武(逝世)、宋慶齡、康生(逝世)、劉伯承、吳德、韋國清、賽福鼎、郭沫若、徐向前、聶榮臻、陳雲、譚震林、李井泉、張鼎丞、蔡暢、烏蘭夫、阿沛·阿旺晉美、周建人、許德珩、胡厥文、李素文、姚連蔚,後補選副委員長:鄧穎超
(任期:1978年-1983年)
宋慶齡(逝世)、聶榮臻(辭職)、劉伯承(辭職)、烏蘭夫、吳德(辭職)、韋國清、陳雲(辭職)、郭沫若(逝世)、譚震林、李井泉、張鼎丞(辭職)、蔡暢(辭職)、鄧穎超、賽福鼎、廖承志、姬鵬飛(辭職)、阿沛·阿旺晉美、周建人(辭職)、許德珩、胡厥文,後補選副委員長:彭真、蕭勁光、朱蘊山(逝世)、史良、彭沖、習仲勛、粟裕、楊尚昆、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朱學范
Remove ads
(任期:1983年-1988年)
陳丕顯、韋國清、耿飈、胡厥文、許德珩、彭沖、王任重、史良(逝世)、朱學范、阿沛·阿旺晉美、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賽福鼎、周谷城、嚴濟慈、胡愈之(逝世)、榮毅仁、葉飛、廖漢生、韓先楚(逝世)、黃華,後補選副委員長:楚圖南
(任期:1988年-1993年)
習仲勛、烏蘭夫(逝世)、彭沖、韋國清(逝世)、朱學范、阿沛·阿旺晉美、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逝世)、賽福鼎·艾則孜、周谷城、嚴濟慈、榮毅仁、葉飛、廖漢生、倪志福、陳慕華、費孝通、孫起孟、雷潔瓊、王漢斌
(任期:1993年-1998年)
田紀雲、王漢斌、倪志福、陳慕華、費孝通、孫起孟、雷潔瓊、秦基偉(逝世)、李錫銘、王丙乾、帕巴拉·格列朗傑、王光英、程思遠、盧嘉錫、布赫、鐵木爾·達瓦買提、甘苦(逝世)、李沛瑤(逝世)、吳階平
(任期:1998年-2003年)
田紀雲、謝非(逝世)、姜春雲、鄒家華、帕巴拉·格列朗傑、王光英、程思遠、布赫、鐵木爾·達瓦買提、吳階平、彭珮雲、何魯麗、周光召、成克傑(被撤職)、曹志、丁石孫、成思危、許嘉璐、蔣正華
(任期:2003年3月-2008年3月)
王兆國、李鐵映、司馬義·艾買提、何魯麗、丁石孫、成思危、許嘉璐、蔣正華、顧秀蓮、熱地、盛華仁、路甬祥、烏雲其木格、韓啟德、傅鐵山(逝世)
(任期:2008年3月-2013年3月)
-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共13人(其中非中共黨員5人),按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的名單[11]順序:
- 王兆國 中共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副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
- 路甬祥 院士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 烏雲其木格(女,蒙古族)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成員
- 韓啟德 院士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共產黨黨員、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會長
- 華建敏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成員,中國紅十字會會長
- 陳至立(女)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成員,全國婦聯主席
- 周鐵農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中國國際交流協會會長
- 李建國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成員兼秘書長、機關黨組書記,中央綜治委副主任
- 司馬義·鐵力瓦爾地(維吾爾族)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成員
- 蔣樹聲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
- 陳昌智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
- 嚴雋琪(女)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院長,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
- 桑國衛 院士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研究員、中國藥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任期:2013年3月-2018年3月)
-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共13人(其中非中共黨員5人),按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的名單[12]順序:
- 李建國(連任)中共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
- 王勝俊 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 陳昌智 (連任)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主席
- 嚴雋琪(女,連任) 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主席,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院長,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
- 王晨 (兼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
- 沈躍躍(女)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主席,原中共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 吉炳軒 原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 張平 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 向巴平措(藏族)原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 艾力更·依明巴海(維吾爾族)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 萬鄂湘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主席
- 張寶文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主席,中國農學會會長
- 陳竺 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
(任期:2018年3月-2023年3月;2020年12月起所有14位副委員長因涉港問題受到美國政府制裁)
-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共14人(其中非中共黨員6人),按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的名單順序[13]: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