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过海隧道巴士170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过海隧道巴士170线是香港一条来往沙田站及华富(中)的过海隧道巴士路线,由九巴及城巴联合经营,提供华富邨、田湾、香港仔、黄竹坑、铜锣湾来往何文田、九龙塘及沙田新翠邨、乙明邨、沙角邨、沙田市中心的过海隧道巴士服务。
Remove ads
历史
根据华富邨街坊回忆,当年居民为求华富邨有过海巴士服务,曾建议把103线延长至华富邨,但恰巧当时沙田区居民亦要求开办过海巴士线,于是九巴和中巴顺理成章为两地开办170线,满足两地居民要求。
- 1975年10月12日:本线开办,由九巴及中巴联合经营,来往香港仔及沙田(沙田总站位于大埔公路北行线,即现时新城市广场第一期对面),只于假日07:30-19:15提供服务,全程收费$2。由于当时香港仔隧道仍未建成,因此来回程途经司徒拔道、黄泥涌峡道及南风道,并绕经黄竹坑邨巴士总站。
- 1976年6月1日:沙田总站迁往沙田墟(现址为沙田广场)。
- 1976年11月28日:绕经当时即将落成启用的香港海洋公园(该公园要到1977年1月10日才正式揭幕)。
- 1978年7月17日:本线提升至每天服务。
- 1978年11月16日:本线延长至华富(南)巴士总站。
- 1979年7月16日:总站迁往华富(中)巴士总站。
- 1982年3月15日:为配合香港仔隧道通车及港岛南区路线重组,本线改经香港仔隧道,全程收费$4。
- 1984年12月2日:为配合沙田新市镇发展,由沙田墟迁往沙田火车站。
- 1987年4月13日:本线改经沙角邨、秦石邨及新翠邨一带,扩大服务范围,同日起来回程不再绕经黄竹坑巴士总站,并改为祇于假日才绕经海洋公园。
- 1988年6月1日:九巴加开来往沙田火车站及铜锣湾的晚间短程特别车,于平日19:30-20:45由沙田火车站开往铜锣湾(礼顿道)及19:45-21:00由铜锣湾摩利臣山道开出往沙田火车站。
- 1988年8月27日:九巴短程服务取消。
- 1988年12月5日:九巴再度加开来往沙田火车站及铜锣湾的晚间短程特别车,于平日19:30-20:15由沙田火车站开往铜锣湾(礼顿道)及20:00-21:00由铜锣湾摩利臣山道开出往沙田火车站。
- 1989年10月6日:本线绕经培正道。
- 1991年8月26日:中巴加入空调巴士行走。
- 1993年9月1日:本线由城巴取代中巴专营权,成为城巴首条服务新界区的专利巴士路线,以及与107线成为城巴首两条专利过海巴士路线,并由全普通巴士改为全空调服务及延长服务时间至22:30,往华富方向改经佛光街、忠孝街、忠民街往公主道,原有晚间来往沙田火车站及铜锣湾的短程特别车停止服务,本线是城巴第一批由中巴手上取得的26条巴士线之一,称为Network 26 新里程。
- 1996年1月22日:延长服务时间至午夜,往华富方向不再绕经沙田市中心。
- 1997年6月1日:往华富方向恢复由培正道经常兴街直接驶入公主道。
- 1999年12月19日:因恒隆中心外一段百德新街被试行划为全日行人专用区,逢假日往沙田方向改经高士威道、兴发街及维园道。
- 2000年7月17日:因铜锣湾百德新街北行线永久封闭,所有往沙田方向班次改经高士威道、兴发街及维园道。
- 2005年6月12日:为缩短行车时间,本线改经全段公主道,不经培正道。
- 2007年12月2日:本路线的目的地“沙田火车站 Sha Tin KCR Station”配合两铁合并,城巴及九巴分别更名为“沙田站 Sha Tin Station”及“沙田铁路站 Sha Tin Railway Station”,不过城巴的富豪奥林比安搅牌仍然以“沙田车站”为命名,只不过原有九铁的标志被封,但部分因车务调动的巴士仍有显示。
- 2008年6月8日:九巴加价,全程车费由$15.3增至$16[1][2]。
- 2013年8月25日:往华富(中)方向改经坚拿道天桥,不再经波斯富街、礼顿道及摩理臣山道[3]。
- 2015年5月17日:修改逢星期日及公众假期绕经海洋公园的时间[4]:
- 沙田开出:09:00-11:30
- 华富开出:16:00-18:30
- 2016年4月17日:九巴班次增设到站时间预报。
- 2018年5月28日:城巴班次增设实时抵站时间查询服务。
- 2019年1月20日:新巴/城巴加价,全程车费由$16增至$17。
- 2020年1月26日:因应海洋公园关闭,该线翌日起所有星期日及公众假期班次不途经海洋公园,直至海洋公园6月13日重开,于6月14日起星期日及公众假期班次再途经海洋公园。[5] [6]
- 2020年7月15日:因应海洋公园再度关闭,该线7月19日起所有星期日及公众假期班次不途经海洋公园,直至海洋公园9月18日重开,于9月20日起星期日及公众假期班次再途经海洋公园。
- 2020年12月2日:因应海洋公园第三度关闭,该线12月6日起所有星期日及公众假期班次不途经海洋公园,直至海洋公园2021年2月18日重开,于2021年2月21日起星期日及公众假期班次再途经海洋公园。[7]
Remove ads
服务时间及班次
- 注:有红字班次为九巴派车,其余班次为城巴派车。
- 注:星期日及公众假期有*之班次绕经海洋公园。
Remove ads
收费
全程:$20.8
乘搭此线往港岛方向之乘客于登车后150分钟内在海底隧道巴士转乘站转乘以下路线,第二程成人票价便可减收$3.5,小童/长者票价减收$1.8,乘客必须在150分钟内转车。
Remove ads
使用车辆
本线开线初期,九巴派出丹拿珍宝巴士行走,后来改派利兰胜利二型及丹尼士喝采型;踏入八十年代则派出都城嘉慕9.7米行走,却鲜有派出三轴巴士行走本线;中巴方面则派出佳牌阿拉伯五型巴士,后期则派出胜利二型行走。
随着中巴的28条路线于1993年交予城巴经营,城巴投入大量全新空调巴士行走过海隧道线。由于是九巴及城巴首两条合营的过海隧道巴士路线之一(另一条为107),因此得到九巴及城巴的重视,自接办以来,不断改派新型的空调巴士行走,包括11米富豪奥林比安(AV)及11米丹尼士巨龙(AD),踏入21世纪九巴全线改派12米低地台丹尼士三叉戟三型(ATR),2004年起九巴更全线改派Enviro500(ATE)低地台“超直”巴士行走
2010年2月7日,九巴原有全数8辆Alexander Dennis Enviro 500(ATE187-194)车队被调走,改派5辆斯堪尼亚K310UD低地台双层空调巴士及3辆富豪B9TL(Alexander Enviro 500车身)12米低地台双层空调巴士行走,特点是该8辆巴士的车尾均设有倒车闭路电视,更方便地于华富(中)总站掉头。2011年3月27日起,两部Scania K310UD巴士(ASU13/PC4344、ASU14/PC4423)被调走,改派两部配置欧盟5型环保引擎及Wright Eclipse Gemini 2车身的12米富豪B9TL(AVBWU27/PJ8875、AVBWU35/PK2688)取代,成为继680、681、182后,沙田区第4条引入该款巴士作字轨车的过海隧巴路线。直至2012年4月底,余下3辆斯堪尼亚K310UD调往屯门车厂,由3辆富豪B9TL(新出牌配置Gorba牌的AVBWU246/RH7192、AVBWU280/RJ8495及AVBWU288/RK3715)取代。
城巴方面,由于车队数目远不及九巴,因此变动都不大,主要都是富豪奥林比安12米空调巴士(3XX-6XX,已全面退役)及欧盟四型/五型引擎Enviro500 / MMC(8110-8202、8208及以后)行走。随着2015年12月31日起于中环、旺角及铜锣湾实施“巴士低排区”,规定欧盟四型以下之巴士“禁足”低排区,而本路线往沙田方向途经铜锣湾低排区,富豪奥林比安12米空调巴士因不符合有关标准,加上已达垂暮之年行将退役,故此撤出本路线,进一步更新车队。
现时九巴用车包括3辆比亚迪B12D 12米(BED)及5辆富豪B9TL 12米(AVBWU)双层空调巴士 ,均属沙田车厂;而城巴则派出8辆双层空调巴士,以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81XX-83XX)及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12.8米(83XX-85XX/63XX-64XX)为主。
Remove ads
行车路线
沙田站开经:沙田车站围、沙田乡事会路、沙田围路、沙角街、大涌桥路、车公庙路、红梅谷路、狮子山隧道公路、狮子山隧道、窝打老道、公主道、康庄道、红磡海底隧道、告士打道、天桥、告士打道、内告士打道、坚拿道天桥、黄泥涌峡天桥、香港仔隧道、黄竹坑道、(海洋公园道、海洋公园公共运输交汇处、海洋公园道、黄竹坑道)、香港仔大道、香港仔海傍道、石排湾道及华富道。
华富(中)开经:华富道、石排湾道、香港仔海旁道、香港仔大道、黄竹坑道、(海洋公园道、海洋公园公共运输交汇处、海洋公园道、黄竹坑道)、香港仔隧道、黄泥涌道、摩利臣山道、天乐里、轩尼诗道、怡和街、高士威道、兴发街、维园道、告士打道、杜老志道天桥、杜老志道、鸿兴道、红磡海底隧道、康庄道、公主道、窝打老道、狮子山隧道、狮子山隧道公路、红梅谷路、车公庙路、大涌桥路、沙角街、乙明邨街、沙角街、沙田围路、沙田乡事会路及沙田车站围。
备注:假日08:57-11:34由沙田站开出及16:00-18:28由华富(中)开出班次会绕经海洋公园。
Remove ads

- 注:有 ^ 号之车站祇于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以下时段使用:
- 沙田08:57-11:34开出的班次
- 华富16:00-18:28开出的班次
Remove ads
客量
本路线客源主要为来往铜锣湾主要购物地区的旅客和沙田居民,而来往红隧收费广场及九龙中一带政府部门上下班的南区居民亦占一定比例,虽然路线颇长,但由于不用到处转车前往目的地,深受乘客欢迎。即使港铁南港岛线通车,但华富邨未有铁路覆盖,此线的客量没太受港铁影响。
港铁屯马线及东铁线分别于2021年6月27日通车及于2022年5月15日向南延伸至金钟站,贯通沙田至黄竹坑一带,本线可能失去沙田至黄竹坑一带乘客,惟本路线服务未有港铁服务的华富邨及香港仔,以及窝打老道及公主道一带,加上本线仍有一程过直达铜锣湾及南区和较舒适的优势,因此仍有一定客量的支持。
路线纪录
170线投入服务后,创下多项纪录:
- 自1933年6月11日巴士地区专营权生效,中巴撤出九龙市区及新界巴士服务后,该公司首条于新界区营运的专利巴士路线,不过是与九巴联营的过海隧道路线,亦因此令本线成为新界区、狮子山隧道、香港仔隧道及南区首条专利过海巴士路线以及该区首条联营巴士路线;
- 首条来往新界区及港岛南区的专利过海巴士路线;
- 九巴首条来往港岛南区及香港仔隧道的专利过海巴士路线;
- 首条及目前唯一一条途经三条不同收费区的收费行车隧道(狮子山隧道、红磡海底隧道以及香港仔隧道)的全日专利巴士路线;
- 沙田区首条3位数字编号专利巴士路线;
- 自1993年9月1日本线由城巴取代中巴专营权后,城巴首条服务新界区的专利巴士路线,并与107线成为城巴首两条专利过海巴士路线,本线亦是城巴第一批由中巴手上取得的26条巴士线之一,称为Network 26 新里程;
- 红隧目前仅有两条往返新界区的全日专利过海巴士路线之一(另一条为182线);
- 九巴在沙田区第二条引入欧盟四型巴士的过海巴士路线(第一条为681线)。
参考资料及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