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围站
港铁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围站(英语:Tai Wai Station)是一个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区大围村南道,属于港铁东铁线与屯马线的铁路转乘站。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9月8日) |
Remove ads
车站构造
大围站是一个高架车站,其中站厅设于地面;而所有月台均设于大厅之上。
U2 | H出口 | 围方 | |||||||||||||||||||||||||||||||||||||||||
P / U1 | E、G出口 | 客务中心、自助柜员机 | |||||||||||||||||||||||||||||||||||||||||
F出口 | 客务中心 | ||||||||||||||||||||||||||||||||||||||||||
月台 |
| ||||||||||||||||||||||||||||||||||||||||||
C | 大厅 | A-D出口、 | |||||||||||||||||||||||||||||||||||||||||
地面 | E-G出口 |
大厅内设有不同类型的商店以及不少自助服务设施供搭客享用[3],而站厅近A出口的非付费区亦设有港铁“会员服务站”[4],而付费区内亦设有车站洗手间。
大围站设有4个侧式月台,所有月台均已装设月台屏门。为方便新界区的搭客转乘东铁线/屯马线往九龙区方向之列车,故屯马线乌溪沙站至土瓜湾站的一段则采用靠右行驶的行车方向。其中2号月台(东铁线往金钟)及3号月台(屯马线往屯门)之间设有4条通道连接供搭客同台换乘;而转乘东铁线往罗湖站/落马洲站方向或屯马线往乌溪沙站沿途各站的搭客则必须经大厅方可转乘。
另外,过往东铁线皆采用12节车厢的列车行驶,故车站东铁线月台长度则可容纳12节车厢的列车上下客,而自东铁线于2022年5月全面采用9节车厢的列车行驶后,港铁亦随即在东铁线2号月台的已停用登车范围加设玻璃栏杆;至于东铁线1号月台则于2023年2月起东铁线改用新停车位置后才加设。
至于东铁线1号月台南面设有E、G出口;而2号月台南面则设有F出口。两个月台的非付费区皆设有客务中心,同样2号月台亦设有失物/学生乘车优惠办事处;而1号月台北面亦设有一部自助柜员机。
Remove ads
大围站共设有8个出入口,当中于2003-2004年新设的出入口则共有5个,其中3个位于扩建后的大厅,另外2个则位于美田路以南连接车站1号月台(东铁线往罗湖/落马洲),而原有位于美田路以南连接2号月台(东铁线往金钟)以及位于村南道的出入口均被保留;至于H出口则于2023年10月启用,直通围方商场[5][6]。
Remove ads
接驳交通
大围站以南设有大围站综合交通中心。另外位于大厅东面亦设有一条24小时全日开放的地下道,连接村南道及综合交通中心。
Remove ads
历史
在1976年8月25日热带风暴爱伦吹袭香港期间,沙田一带出现豪雨,冲毁了九广铁路(英段)横跨城门河的11号石拱桥桥墩,导致石拱桥倾侧甚至有倒塌之风险,九广铁路往返旺角车站至沙田车站的列车服务被迫停运[8]。九广铁路局在现时大围站的位置设立临时车站,同年9月1日起,恢复红磡站与大围站之间的服务,并由九龙巴士开行紧急接驳巴士往返临时站及沙田站[9]。直至同年10月10日,11号桥重建完成,铁路亦恢复正常,故临时站并同样拆除[8][10][11]。
1982年11月,工程拓展署批出了总值约六百万港元的大围临时站工程合约[12],而车站并于1983年8月15日启用[13][14],当时车站位于现时大围工业区对开隔音屏位置,车站主体是以木材搭建,故车站亦俗称“木头站”[15]。
1986年4月23日,位于临时站以南现时富嘉花园对开位置的大围站启用,而临时站亦因应车站启用而停用并拆卸[16][17],当时车站只设有两个相对的出入口(现时的D出口及客务中心所在位置)。
1993年12月,位于2号月台近脚踏车公园(今港铁大围车厂)的大厅(现时的F出口)启用。
1995年,车站进行改善工程,包括新建两组自动扶梯、更改入闸区域,并且可让有需要搭客无须职员协助下使用电梯。



1993年,政府发布《香港铁路发展研究》报告,当中提及会倡议兴建以大围站为终点站的马鞍山铁路。随后政府于翌年发布《铁路发展策略》中提及会优先兴建该铁路,并定位为与九广铁路-英段的支线。
2001年,马鞍山铁路正式动工,而大围站亦开始进行扩建工程。由建筑企业Aedas负责设计;前田建设为总承建商。
2003年12月24日,大围站扩建部分局部性启用,车站面积增至原来的三倍,当中只有非马鞍山铁路主体建筑部分及现时的A、C出口启用。原有的大厅于同日封闭并开始进行改建工程,亦将车站主题颜色由 深绿色改为 深蓝色。随着2004年12月马鞍山铁路通车,余下的大厅部分及月台转乘通道启用。2005年4月,新建的大围站综合交通中心启用,B出口重开;同年,D出口周边翻新完成后重开;而位于1号月台近海福花园的E、G出口并于同年启用。
Remove ads
2009年,东铁线各月台进行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东铁线车站月台残旧的观感。工程包括重新为各车站配主题色,并加入花的代表,为月台横梁及支柱翻上月台配色的油漆,贴上印有车站主题花的图案、车站附近/主题建筑物/街道、车站名书法字的墙纸,加设/更新直立站牌、线路图、指示牌、告示等等。而大围站仍沿用车站主体的 深蓝色,而车站主题花为郁金香,街景为沙田车公庙。
2011年5月,大围站扩建部分进行首次翻新工程,工程包括在车站非付费区增建商店空间,并于2012年6月完成。
2022年3-5月期间,东铁线旺角东站-上水站沿途各站因应过海段通车而进行月台墙身翻新工程[18][19],而大围站于2022年3月上旬,更换墙纸及换上由区杰棠书写的新一代站名书法字[20]。

2014年12月,大围站4号月台开始进行月台屏门安装工程,为马鞍山线首个安装月台屏门的车站。而两个月台的闸门安装工程则于2016年第一季完成[21][22]。
至于东铁线月台的月台屏门安装工程则于2023年12月展开,而两个月台的闸门安装工程已于2024年5月下旬完成[23]。
增设连接围方出入口
在港铁大围站上盖发展项目于2009年已获批的规划中,大围站会进行增建连接该上盖项目的出入口工程[25]。而连接车站3号月台与直通围方3楼的出入口则于2023年10月26日正式启用,并被编为的“H出口”[5][6];至于连接该出入口的电梯亦于2024年3月下旬启用[来源请求]。
2012年12月16日中午,有市民在大围站大厅进行“无声抗议”,反对大围站上盖发展项目(即现今的柏傲庄)规划,自称站长的男士表示市民阻碍著大厅通道,不可在港铁范围内展示标语。其后在站外落地玻璃幕墙抗议,亦被7至8名港铁职员包围,港铁职员指该地面范围都属港铁范围[26]。

2015年9月16日,facebook“大围联盟”群组于15日晚上载一张照片,一名身穿校服的女学生,背着一个与她身高相约的古筝,站在港铁大围站。当时,她正被3名港铁职员包围,疑因携带体积大的深啡色古筝盒,而遭截停查问。
有网友指,事件发生于傍晚6时许,该名女生被指古筝太大,不获进入月台。该相片在网上疯传,随后网民亦纷纷抨击港铁处理搭客携带大型物件的条例时“双重标准”及“执法不公”。他们以水货客事件作比较,指港铁对水货客宽容,却严禁搭客携带大型乐器上车。当中更有不少音乐爱好者坦言“身同感受”,促港铁检讨现行条例。有网民亦随即在facebook上载多张摄于港铁车厢的相片,相中可见搭客带着洗衣机甚至关刀、长枪等上车,但未见有职员阻止,有网民质疑港铁双重标准,欺善怕恶[27]。
其后于2015年9月29日,有网民发现大围站月台见到有怀疑视障人士拿着一支杖求助,高呼“都冇人嚟帮我嘅”(也没有人帮助我),其后先有一名女职员问是否要乘车。惟女职员入了月台室后,一名男职员表示该杖需短于130厘米为最好,之后就拿出软尺量度。港铁职员的做法引来网民强烈反弹,认为事件荒谬[28]。

在以上事件带来的争议发酵之下,2015年10月3日傍晚6时许,超过一百名市民于大围站大厅示威,抗议港铁禁止携带大型乐器及纵容水货客,当中数十名为音乐人,分别携带大型乐器如大提琴、吉他、手风琴到场,成功入闸乘车。抗议亦吸引大批市民到场,对港铁执法不一表示不满,认为港铁放生水货客,部分更指骂港铁职员,有人更在大厅地下写上港铁“扰乱民生 打压艺术”红色大字,亦有人挥动港英旗,称宁要“港英年代的地铁”。到接近晚上7时,有乐手各自在大厅不同地方拿起乐器演奏,吹奏出《龙的传人》和《凤凰花鼓》,赢到不少掌声及喝采,成为全场焦点,直到晚上8时许人群才陆续散去[29]。
- 2019年8月5日三罢行动期间,大批配戴口罩的市民在早上上班时间阻挡乘降门关上,引起部分没有参与罢工市民不满。其后列车未能开出,不少人坐在车内地面等候,也有人在月台举牌。直到中午12时许有人号召离开车厢后,示威者才陆续散去[30]。
- 2019年10月2日反修例运动期间,有示威者在站内进行抗议活动,期间示威者破坏于B出口的两部闸机、D出口的闸机及售票机、增值机以及近东铁线月台的玻璃幕墙,大厅更遭投掷汽油弹。之后于当日下午繁忙时间的搭客需要排队超过3分钟才能出闸,有个别搭客表示政府造成民怨,明白示威者的诉求,但亦认为示威者不应破坏物件[31]。
-
大围站遭到破坏的闸机、玻璃栏杆及显示屏(2020年1月)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