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国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負責財政事務的組成部門

快速預覽 主要領導, 部長 ...

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的前身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根據國務院《關於設立、調整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及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即告結束。國務院按照《國務院組織法》的規定,將原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接替相關工作,成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199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批准財政部在全國各省級行政區、計劃單列市派駐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作為財政部派出機構。

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批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方案規定:「調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隸屬關係。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由國務院管理調整為由財政部管理,作為基金投資運營機構,不再明確行政級別。」[1][2][3]

2019年4月23日,根據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的《中央編辦關於財政部派出機構設置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19〕33號),財政部召開各地監管局更名設立大會,財政部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更名為財政部各地監管局[4]

2020年8月31日,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全面推開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的實施意見》(發改體改〔2019〕1063號)、《關於做好全面推開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工作的通知》(聯組辦〔2019〕2號),原由財政部主管的中國國債協會等2家行業協會(商會)與財政部分離,依法直接登記、獨立運行,剝離行政職能,不再設置業務主管單位。取消對其的直接財政撥款,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其發展[5][6]

Remove ads

職責

根據《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財政部承擔下列職能[7]

  1. 擬訂財稅發展戰略、規劃、政策和改革方案並組織實施。分析預測宏觀經濟形勢,參與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提出運用財稅政策實施宏觀調控和綜合平衡社會財力的建議。擬訂中央與地方、國家與企業的分配政策,完善鼓勵公益事業發展的財稅政策。
  2. 起草財政、財務、會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並監督執行。組織涉外財政、債務等國際談判並草簽有關協議、協定。
  3. 負責管理中央各項財政收支。編制年度中央預決算草案並組織執行。組織制定經費開支標準、定額,審核批覆部門(單位)年度預決算。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報告財政預算、執行和決算等情況。負責政府投資基金中央財政出資的資產管理。負責中央預決算公開。
  4. 負責組織起草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草案及實施細則和稅收政策調整方案。參加涉外稅收談判,簽訂涉外稅收協議、協定草案。提出關稅和進口稅收政策,組織制定免稅行業政策和有關管理制度。擬訂關稅談判方案,參加有關關稅談判,提出征收特別關稅的建議。承擔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具體工作。
  5. 按分工負責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負責政府性基金管理,按規定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財政票據。制定彩票管理政策和有關辦法,監管彩票市場,按規定管理彩票資金。
  6. 組織制定國庫管理制度、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指導和監督中央國庫業務,開展國庫現金管理工作。制定政府財務報告編制辦法並組織實施。負責制定政府採購制度並監督管理。負責政府採購市場開放談判工作。
  7. 擬訂和執行政府國內債務管理制度和政策。依法制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制度和辦法。編制國債和地方政府債餘額限額計劃。統一管理政府外債,制定基本管理制度。
  8. 牽頭編制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根據國務院授權,集中統一履行中央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制定全國統一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規章制度。擬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制定需要全國統一規定的開支標準和支出政策。
  9. 負責審核並匯總編制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決算草案,制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和辦法,收取中央本級企業國有資本收益。負責制定並組織實施企業財務制度。負責財政預算內行政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非貿易外匯和財政預算內的國際收支管理。
  10. 負責審核並匯總編制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有關資金(基金)財務管理制度,承擔社會保險基金財政監管工作。
  11. 負責辦理和監督中央財政的經濟發展支出、中央政府性投資項目的財政撥款,參與擬訂中央基建投資有關政策,制定基建財務管理制度。
  12. 承擔國務院交辦的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多雙邊財經對話,開展財經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按規定管理多邊開發機構和外國政府的貸(贈)款。代表我國政府參加有關國際財經組織。
  13. 負責管理全國會計工作,監督和規範會計行為,制定並組織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指導和監督註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指導和管理社會審計。依法管理資產評估有關工作。
  14. 管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
  15. 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任務。
Remove ads

機構設置

根據《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中央編辦關於財政部派出機構設置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19〕33號),財政部設置下列機構[8][4]

內設機構

  • 辦公廳
  • 政策研究室
  • 綜合司
  • 條法司
  • 稅政司
  • 關稅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
  • 預算司
  • 國庫司(政府採購管理辦公室)
  • 國防司
  • 經濟建設司
  • 行政政法司
  • 科教和文化司(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
  • 社會保障司
  • 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司
  • 農業農村司
  • 資產管理司
  • 金融司
  • 國際經濟關係司(港澳台辦公室)
  • 國際財金合作司
  • 會計司
  • 監督評價局
  • 人事教育司(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 機關黨委
  • 離退休幹部局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設在財政部。財政部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列入財政部黨組辦事機構序列。

財政部管理的事業單位

直屬事業單位

Thumb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
  • 國庫支付中心
  • 關稅政策研究中心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 幹部教育中心
  • 信息網絡中心
  • 機關服務中心
  • 預算評審中心
  • 中國財政雜誌社
  • 中國財經報社
  • 會計資格評價中心
  •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評審中心
  • 票據監管中心
  • 會計準則委員會
  • 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評估中心
  • 國際財經中心
  • 中國財稅博物館
  • 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
  • 政府債務研究和評估中心(政府債務研究和評估專項辦公室)
  •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
  •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亞太財經與發展學院)
  • 廈門國家會計學院

直屬企業單位

主管社會團體

派出機構

  • 財政部北京監管局
  • 財政部上海監管局
  • 財政部天津監管局
  • 財政部重慶監管局
  • 財政部河北監管局
  • 財政部山西監管局
  • 財政部吉林監管局
  • 財政部遼寧監管局
  • 財政部黑龍江監管局
  • 財政部陝西監管局
  • 財政部甘肅監管局
  • 財政部青海監管局
  • 財政部山東監管局
  • 財政部福建監管局
  • 財政部浙江監管局
  • 財政部河南監管局
  • 財政部湖北監管局
  • 財政部湖南監管局
  • 財政部江西監管局
  • 財政部江蘇監管局
  • 財政部安徽監管局
  • 財政部廣東監管局
  • 財政部海南監管局
  • 財政部四川監管局
  • 財政部貴州監管局
  • 財政部雲南監管局
  • 財政部內蒙古監管局
  • 財政部新疆監管局
  • 財政部寧夏監管局
  • 財政部廣西監管局
  • 財政部西藏監管局
  • 財政部深圳監管局
  • 財政部廈門監管局
  • 財政部寧波監管局
  • 財政部青島監管局
  • 財政部大連監管局

財政部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名單

根據有關規定,財政部對下列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名單截至2025年4月1日 (2025-04-01)[9][10]

中央金融企業

  1.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2. 國家開發銀行
  3. 中國進出口銀行
  4.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5.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7.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8.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9.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0.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
  11. 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
  12.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3.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14.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5.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16. 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7.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8.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9.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
  21. 中國農業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2. 中國政企合作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23. 國家融資擔保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24. 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責任公司
  25.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6. 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27. 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中央文化企業

  1. 中國方正出版社有限公司
  2. 黨建讀物出版社有限公司
  3. 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4. 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5. 五洲傳播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6. 學習出版社有限公司
  7. 線裝書局有限公司
  8. 中國書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9. 宗教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10. 當代世界出版社有限公司
  11. 中國長安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12. 九州出版社有限公司
  13. 世界知識出版社有限公司
  14. 中國計劃出版社有限公司
  15. 中國市場出版社有限公司
  16. 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17. 教育科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18.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有限公司
  19. 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 中國民族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21. 中國社會出版社有限公司
  22. 法律出版社有限公司
  23. 中國法治出版社有限公司
  24. 中國財經出版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5.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26. 中國地圖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
  27. 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
  28. 中國大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29. 成都地圖出版社有限公司
  30. 西安地圖出版社有限公司
  31. 哈爾濱地圖出版社有限公司
  32. 中國環境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33. 中國環境報社有限公司
  34. 中國建築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35. 中國城市出版社有限公司
  36. 建築雜誌社有限公司
  37. 人民交通出版傳媒管理有限公司
  38. 中國交通報社有限公司
  39. 中國水運報社有限公司
  40.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41. 中國農業出版社有限公司
  42.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43. 中國商務出版社有限公司
  44.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45.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
  46.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有限公司
  47. 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
  48. 中國數字文化集團有限公司
  49. 故宮出版社有限公司
  50. 文化藝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51. 中國旅遊出版社有限公司
  52. 人民衛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53. 健康報社有限公司
  54. 中國人口與健康出版社有限公司
  55. 應急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56. 中國應急管理報社有限公司
  57. 中國金融出版社有限公司
  58.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有限公司
  59. 化學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
  60.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
  61. 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
  62. 冶金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
  63. 中國財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64. 中國商業出版社有限公司
  65. 企業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66. 中國海關出版社有限公司
  67. 中國稅務出版社有限公司
  68. 中國質量標準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69. 中國工商出版社有限公司
  70. 中國廣播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
  71. 中廣傳播集團有限公司
  72.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有限公司
  73. 中國體育報業總社有限公司
  74. 中國統計出版社有限公司
  75. 中國言實出版社有限公司
  76.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有限公司
  77. 中國能源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78. 中國林業出版社有限公司
  79. 中國民航報社有限公司
  80. 中國民航出版社有限公司
  81. 文物出版社有限公司
  82. 中國文物報社有限公司
  83.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有限公司
  84. 中國中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85. 中醫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86. 中國健康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87.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88. 金城出版社有限公司
  89. 中國文史出版社有限公司
  90. 人民法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91. 中國檢察出版社有限公司
  92.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有限公司
  93. 中國青年出版總社有限公司
  94. 中國婦女出版社有限公司
  95. 中國電影出版社有限公司
  96. 中國文聯出版社有限公司
  97. 中國攝影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98. 中國書法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99. 書法出版社有限公司
  100. 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
  101.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102. 中國華僑出版社有限公司
  103. 華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104. 中國紅十字報刊社
  105. 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106. 團結出版社有限公司
  107. 群言出版社有限公司
  108.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109. 開明出版社有限公司
  110. 中國致公出版社有限公司
  111. 學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112. 台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113. 中國鐵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114. 紫荊文化(香港)集團有限公司

其他中央企業

歷任領導

歷任部長

更多資訊 姓名, 肖像 ...

其他領導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