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非關係
多边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非關係是指中國與所有非洲國家的關係,此關係被中國形容為「中非友好合作大家庭」。大多數非洲國家均有參與,直至2020年5月,只有史瓦帝尼王國仍繼續與中華民國建交,該國從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 | 此條目可參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5年6月25日)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5年6月25日) |
中國與非洲最早在14世紀鄭和下西洋時候,即有來往,獲得了當地的珍獸等,隨後進入大航海時代,國際貿易初期,中國與歐洲的貿易興盛,載運的貨船經過好望角前往亞洲,歐洲人在非洲殖民地提供移民大量的資源與工作機會,蘇伊士運河開通後,中國也因此開通了往北非的航線,這條亞歐非航線連接了世界經濟的三大重要版塊並持續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剛剛獨立的非洲承接了歐洲人的建設,做為早期支持與學習的國家,非洲的城市與法律建設先進,然而廣大的區域仍有開發潛力,中國人進而與各國都建立了密切政治合作,並促成了多條非洲鐵路的汰舊換新的建設工作。現代以後中國並致力於經濟建設,與非洲展開大量的經濟合作,例如廣州黑人經營活動,同樣的希望提高非洲地區在鄰近的歐洲乃至世界貿易中的參與度,於民生方面,例如索馬利亞籍海盜、打擊盜獵者、維持非洲各地的治安,防止愛滋病、伊波拉病毒的國際蔓延等亦有參加。伴隨第三屆中非合作論壇的開幕,中國與非洲各國的合作日漸深入,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矚目,以及期待更加包容的跨界大合作加入。
2020年6月30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次會議上,古巴代表52個國家作共同發言,歡迎中國立法機關通過香港國安法,次日又有20國代表發言支持中國的決定。在這些支持中國通過香港國安法的國家中多數即為非洲國家,目前尚未有非洲國家譴責中國立法機關通過香港國安法的決定。
截至2024年,中國連續十五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2]


Remove ads
歷史
唐朝的海上絲綢之路遠至波斯灣乃至非洲東海岸一帶[3]。有說法指唐代的「崑崙奴」是非洲黑人[4]。但經考證,被稱為「崑崙奴」的黑人不是非洲的尼格羅人種,而是尼格里托人,又叫矮黑人,一直到現在這些種族仍散居在馬來半島以南的諸海島上。[5]所以唐代「崑崙奴」的來源不是非洲,與古代非洲黑人完全無關。[6]而是太平洋諸島的黑人。
宋代沿襲了唐代的海上絲綢之路,和東南亞、南亞、非洲東海岸有著貿易往來。蒙元朝廷與和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有政治上的往來。[7]14世紀索馬利亞學者摩加迪休的賽義德(Sa'id)、摩洛哥學者伊本·白圖泰(Ibn Battuta)曾到達元帝國。
淸末中國大量華工被販賣到非洲,文化的好奇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非洲熱」,對非洲的生產水平發展亦有所影響。[8][9]。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6個非洲國家的支持下從中華民國手中接過了聯合國席位。毛澤東感謝支持並表示:「是非洲兄弟把我們抬進了聯合國」。今天,幾乎所有非洲國家都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尋求經貿支持。進入21世紀,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非洲建立了日益牢固的經濟聯繫。2013年,估計有100萬中國公民居住在非洲。此外,Howard French估計2017年有200萬非洲人在中國工作。
2024年9月5日,中方宣佈,與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係提升到戰略關係層面,將中非關係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10]
Remove ads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非洲國家一覽表
Remove ads
評價

- 新殖民主義:《亞洲時報》稱,中國為了保障自身的石油安全及其他利益,對西方所普遍關注的非洲人權問題視而不見,認為這是一種新殖民主義(neo-colonialism)。[11]
- 資源:西方常批評指責中國如此傾力援助非洲,和其建立良好關係,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非洲的能源與礦產[11],以滿足經濟高速發展期間,國家對資源的巨額需求。[12] 針對資源的開發更破壞環境甚於西方企業。
- 人權:本屆中非合作論壇的舉行時間,正巧在西方高度關注非洲部分國家政府的人權問題的同時——尤其是蘇丹政府默許的「達爾富爾衝突」種族清洗行動。當國際社會試圖向蘇丹政府施加壓力時,中國卻與蘇丹政府展開合作,進行高額的投資、經濟援助和軍火交易[11],打亂了歐美力圖通過進駐維和部隊來解決蘇丹種族屠殺問題的步調[13]。中國與西方不同,不派駐軍隊,但也因此支持某些抵抗軍政權。
- 法律:亦有批評中國企業比西方國家更剝削當地人(主要是非洲人的工時短,但中國人常加班),而且"中國特色"的政治助長了賄賂與腐敗貪污,破壞西方建立的法制觀念。[14]。
- 債務:由於中國政府不定期免除非洲國家的貸款債務經常引來中國網友的批評。[15][16]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