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五羊邨站
广州地铁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五羊邨站是廣州地鐵5號線與10號線的轉乘車站,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寺右新馬路廣州大道路口以西的地底。該站於2009年12月28日隨5號線通車而啟用,2025年6月29日隨10號線首通段通車成為轉乘車站。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五羊邨站分為5號線和10號線兩個站體,皆位於寺右新馬路地下,其中5號線位於東側,10號線位於西側。車站周邊為廣州大道中、寺右新馬路、寺右二馬路及五羊邨其它建築。
5號線站體共有三層,地面為車站各出入口,地下一層為車站大廳;地下二層為設備層;地下三層為5號綫月台。
地下一層 | 5號線站廳 | 售票機、 經轉乘通道前往 █10號線(在建) |
||
地下二層 | 設備區 | 車站設備 | ||
地下三層 | 2 月台 | █5號線 滘口方向(下站:楊箕) | ![]() | |
島式月台 | ||||
1 月台 | █5號線 黃埔新港方向(下站:珠江新城) | ![]() |
10號線站體共有五層,地面為車站各出入口,地下一層為連接出入口及車站大廳的轉換層;地下二層為在建的轉乘通道;地下三層為10號綫車站大廳;地下四層為車站設備區;地下五層為10號綫月台。
地下一層 | 轉換層 | 連接出入口及車站大廳 車站設備區 |
||
地下二層 | 轉乘通道 | 前往 █5號線(在建) | ||
地下三層 | 10號線站廳 | 售票機、 連接上層轉乘通道 |
||
地下四層 | 設備區 | 車站設備 | ||
地下五層 | 4 月台 | █10號線 西塱方向(下站:東湖) | ![]() | |
島式月台 | ||||
3 月台 | █10號線 楊箕東方向(下站:楊箕東) | ![]() |
五羊邨站車站大廳分為5號線和10號線兩個部分,兩者通過在建的付費區轉乘通道相連。兩個車站大廳均設有自動售票機及智能客務中心,此外在5號線車站大廳另設有便利店、彩票店等商鋪,以及自動販賣機、共享充電寶、售卡機等自助服務設施。
為方便行人進出,現時5號線車站大廳付費區設於車站大廳南側,付費區內設有4台扶手電梯以及1台專用電梯連接5號線月台。10號線車站大廳以南大部分位置被劃為收費區,內設多條扶手電梯、1台專用電梯及樓梯連接10號線月台。
5號線和10號線車站大廳均設有洗手間及育嬰室。5號線部分的洗手間位於車站大廳層靠近A出入口處,育嬰室則位於車站大廳非付費區D出入口旁;10號線車站大廳的洗手間和育嬰室均設於車站大廳東側付費區內專用電梯旁。值得一提的是,本站5號線為廣州地鐵車站中首個在建成啟用時便設有洗手間的地下車站[1]。此外,5號線車站大廳靠近A出入口處及10號線車站大廳的車站控制中心旁設有自動體外去顫器。
Remove ads

五羊邨站在10號線設計時已考慮轉乘需要,將在10號線站廳至5號線車站大廳A出入口西側之間設置一條轉乘通道[2],因兩線各自車站大廳樓層不同,轉乘通道鄰近10號線站體一側設有扶梯、樓梯及升降機接駁。由於轉乘通道建設進度緩慢,無法趕及在10號線開通初期投入服務,本站需要實施出站虛擬轉乘[3]。
與早前實施虛擬轉乘方式的琶洲站一樣,乘客通過轉乘專用的藍色閘機出站後,在30分鐘內通過另一路線的藍色轉乘閘機進站即可當作同站轉乘,不影響車費計算。持單程票等票種亦可使用虛擬轉乘,從專用閘機出站時單程票不會被回收。惟再次進站時仍需進行安檢。步行來往5號線A口和10號線F口、5號線D口和10號線E口用時約6分鐘,需經露天路段,體驗略遜於設有風雨連廊的琶洲站[4][5]。

五羊邨站5號線和10號線各自設有一個島式月台,兩個月台均位於寺右新馬路地底[6]。其中5號線位於東側上層位置,10號線位於西側下層位置。
5號線五羊邨站共設有4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而A出入口是廣州地鐵2015年前建設的車站中少數設有升降機的出入口。10號線車站則設置E、F兩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
Remove ads
接駁交通
五羊邨站周邊設有五羊邨、南方報社、廣州大橋北(五羊邨)等多個巴士站,方便乘客利用巴士前往五羊新城周邊及等地。
Remove ads
利用狀況
五羊邨站附近有多座辦公寫字樓及多所學校,亦有不少住宅區,因此本站高峰期客流較為可觀。
另外,五羊邨站與前一站楊箕站及後一站珠江新城站連續三個都是5號線的轉乘站,三站都會有大量乘客上車,因此高峰期雙方向列車抵站時往往滿載率已經較高,令乘客在本站上下車相對困難。10號線及11號線開通後,本站及5號線的客流壓力有所緩解,地鐵方面取消了高峰期的常態化客控措施[7]。
歷史
在1997年的《廣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研究(最終報告)》中,當時的3號綫通過西村後繼續沿環市西路到達珠江新城一帶,中途亦設置本站,當時本站以五羊新城站的名字出現。後來於2003年方案中,3號線易名為5號線,本站確定為現5號線的其中一站,並最終落實興建[8]。
2006年6月26日,本站隨5號線全線正式動工。在開通前夕,本站被命名為五羊邨站。2009年12月28日,本站隨五號線開通試營運而啟用[9]。
10號線於早期規劃時,在楊箕涌西側設有寺右新馬路站。由於距離五號線五羊邨站較遠,因此未設計為轉乘站。後來寺右新馬路站東移至楊箕涌東側,但又因為該方案拆遷量和施工限制都較大,所以車站繼續東移至現時位置;其後於10號線初步設計評審會上,專家意見指出兩站應考慮轉乘[10]。隨後在10號線總承包計畫招標文件中顯示,寺右新馬路站站位靠近五羊邨站,且確定將設有轉乘通道連接兩站[2][11]。
隨後10號線車站於2019年6月開始圍蔽[12],2020年3月首根鑽孔樁開始施工[13],2021年1月21日開始圍護結構施工[14],2025年4月21日完成「三權」移交[15]。
2025年4月8日,10號線車站初定名稱開始公示,本站被視作與既有5號線五羊邨站的轉乘站,而沿用五羊邨站的名稱[16]。但由於轉乘通道建設進度緩慢,無法趕及在10號線開通初期投入服務,本站需要實施出站虛擬轉乘[3]。5月21日,5號線車站大廳部分區域開始圍蔽施工,以配合本站實施虛擬轉乘所需的改造工程[17]。未來建設轉乘通道時,需要對本站5號線站體A出入口通道及其附屬的洗手間進行改造,並重劃5號線車站大廳的付費區範圍。
2025年6月29日,本站10號線部分正式啟用[18]。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