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州地鐵10號線

2025年开通的广州地铁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广州地铁10号线
Remove ads

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的路線之一,屬於都市軌道運輸系統[3]。線路貫穿天河區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其中西塱—楊箕東段於2025年6月29日開通[4]

快速預覽 廣州地鐵10號線, 概覽 ...
Remove ads

概要

10號線路線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5],與12號線組成線網規劃的X型對角線。該線西塱站楊箕東站一段已開通營運,而石牌橋站天河客運站一段已作為3號線的支線營運中。

路線起始於現時3號線天河客運站,沿現時3號線支線抵達石牌橋站後,改為沿天河路繼續往西延伸,後於天河立交轉向南進入廣州大道中,下穿中山一立交。於金穗路口後拐向西南,進入寺右新馬路後向西行進。後經保安前街、煙墩路、廟前直街,於署前路口拐入東湖路向南行進,隨後繼續向南下穿珠江前航道進入濱江東路,再轉入怡趣街向南,下穿中山大學後進入瑞康路向南行進,其後路線下穿瑞寶工業區,再沿僑港路向西南行進。下穿廣州環城高速高架橋後下穿珠江後航道,並下穿丫髻沙島粵語丫髻沙。過江後進入翠園路向西,下穿東沙大道進入荷景路北側的規劃路向西行進。路線經過廣鋼新城機廠以南後向西北行進,下穿花地大道後抵達終點西塱站。另外,規劃亦預留在花圍站分岔出一條支線,往西接入佛山市[6]

十號線全長25.35km。其中新建段工程(石牌橋至西塱)長約19.3km,共設13座車站[7];平均站間距1.4km;最大站間距2.661km,為大幹圍站至東沙站區間,最小站間距0.558km,為東曉南站至工業大道南站區間;在花圍站以北設置廣鋼新城機廠。同時改造一號綫坑口主變電站為10號綫供電,並改造大石控制中心以接入十號線。

Thumb
10號線線路圖,按真實走向比例繪畫,含在建的後通段和待拆解的3號線支線
Remove ads

歷史

規劃

2007年,廣州地鐵總工程師陳韶章作出的「廣州地鐵技術創新回顧與思考」的主題報告中,提及到了需要把已經建成的3號線進行拆解,把支線拆出並延長,作為線網規劃中的「X」型對角線的其中一條[8]

隨後在2008年的《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公眾諮詢方案》中,確定了此線即為現時的10號線[9]。2010年線網方案中,10號線與現時走向相近的東沙方案入選規劃,並獲別名五山線[10]

2015年線網規劃方案中,10號線延長至西塱站[11]。該方案開展公眾諮詢時披露了路線的走向資訊,因計劃下穿中山大學南校區中軸線而引起中大校方的強烈反對[12]。最終,原下穿中大校區段的走線改在校園西區下方穿過,不再直穿中軸線。2017年,10號線入選《廣州市都市軌道運輸第三期建設規劃(2017~2023年)》並獲批建設[13]

2020年10月當局向外界公佈,為建設署前路站及與東山口站的轉乘通道擬拆遷署前路東側和廟前直街北側的建築時,引發大量爭議[14]。在輿論壓力下,地鐵方面隨後宣佈暫時不建設轉乘通道。後續建設中,區間盾構也直接越過了此站,意味車站實施可能性大大降低;地鐵方面2025年3月公布的建設進度報告中,間接提示署前路站已被取消[15]

建設

Thumb
楊箕東站工地

2018年1月,廣州市發改委正式批覆10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16][17]

2018年11月19日,10號線在東沙站舉行動工儀式[18]

2020年10月20日,10號線東沙至大幹圍右線盾構始發,成為10號線首個始發的盾構[19]

2021年7月16日,10號線濱江東路站完成路面交通改道工作,開始圍蔽施工[20]。至此,除之後被取消的署前路站外,10號線所有車站都已正式開工。

2021年8月1日,10號線東沙站封頂,成為10號線首座封頂的車站[21]

2021年11月18日,10號線大幹圍至東沙區間右線隧道順利貫通,成為10號線首條實現貫通的隧道[22];左線隧道亦在12月5日順利貫通,使得該區間成為10號線首個雙線貫通的區間[23]

2023年10月25日,隨著廣州大道中至寺右新馬路區間右線貫通,10號線非拆解段全部隧道實現貫通[24]。2024年7月,廣鋼機廠完成主體結構施工[25]。2024年10月,10號線首通段全線電通[26],次月再相繼完成冷滑及熱滑試驗[27][28]。12月,首通段軌行區及廣鋼新城機廠相繼完成三權移交[29][30]

Remove ads

營運

2025年6月29日12時,首通段(西塱—楊箕東)開通營運[31]。而首通段的中大南門站因附屬結構進度緩慢無法滿足消防需求,無法隨首通段同步開通[32]

車站

10號線共設有18座車站[註 2],11座車站在開通初期投入服務。

更多資訊 車站編號, 站名及配色 ...
更多資訊 後通段及現3號線支線段, 站名 ...
Remove ads

轉乘站

10號線目前有5座為轉乘車站,其中與5號線轉乘的五羊邨站初期採用虛擬轉乘方式。

已投入使用
  • 西塱站:轉乘1號線廣佛線。三線間利用10號線站體的轉乘廳進行相互轉乘。
  • 東曉南站:轉乘2號線。因2號線建設期間沒有預留,現時經2號線車站大廳原有C出入口通道改建的通道進行轉乘,後期通過在建的轉乘通道進行轉乘。
  • 五鳳站:轉乘11號線。兩線車站統一設計,可通過月台節點進行轉乘。
  • 東湖站:轉乘6號線。因6號線建造時未作出預留,需經站廳通道轉乘。
  • 五羊邨站:轉乘5號線[33]。5號線建造時未作出預留,10號線將建設轉乘通道連通兩個車站實現轉乘,唯轉乘通道工程進度落後,目前兩線之間採取出閘經地面轉乘,乘客在出閘後30分鐘內轉乘即可當作同站轉乘,不影響車費計算及距離累計。待轉乘通道完工後實行站內轉乘。
未來轉乘站
  • 花圍站:轉乘佛山地鐵11號線。兩線大致呈T型相交,廣州10號線建設時在地下三層預留了轉乘節點。另外本站為雙島式月台,預留未來分岔出10號線支線的條件,與10號線主線形成同月台平行轉乘。
  • 楊箕東站:轉乘26號線。26號線為遠期路線,與10號線平行佈置。但10號線車站設於廣州大道東側,僅預留26號線在廣州大道西側設站的條件,實現平行站廳轉乘[33]
未來擴建轉乘站
  • 西塱站:轉乘22號線。受到車站遷就四線轉乘而大規模改建的影響,初期將經由1號線車站大廳進行車站大廳轉乘,後期通過地下二層的轉乘通道實現轉乘。
  • 東湖站:轉乘12號線25號線。本線和12號線統一設計,同步施工,與12號線採用疊式島式轉乘。25號線為遠期線路,預留情況未知。
後通段和原屬3號線支線的轉乘站
暫緩建設轉乘通道的車站
  • 工業大道南站:前往石溪站轉乘廣佛線。廣佛線建造時未作出預留,且兩線車站距離超過200米;同時因受到24號線曾以該站為終點的規劃所影響,目前暫緩建設轉乘通道,預計初期使用出站地面轉乘的形式,留待遠期再增建轉乘通道[34]
  • 中大南門站:前往中大站轉乘8號線。8號線建造時未作出預留,且兩線車站距離接近500米;同時受到周邊環境所影響,目前未作為轉乘站建設,留待遠期再增建轉乘通道[35]
Remove ads

車站設計

10號線車站整體設計主題為「宜居廣州,多彩生活」。不同於早期路線「一站一色」和近期新線「一線一色」的安排,車站採用「一區一色」設計理念,根據所在行政區確定主題顏色:天河區各站為「朝陽橙」,越秀區各站為「古韻金」,海珠區各站為「粵繡藍」,荔灣區各站為「生態綠」。而其中東湖、花圍、西塱三站為特色站,分別體現「休閒生活」、「活力生活」、「和諧生活」的主題[36]

行車安排

10號線開通初期採取單一行車交路,所有列車均來往西塱站和楊箕東站,全程用時約27分鐘[2],工作日及周六日高峰期行車間隔約4分鐘。

列車

Thumb
列車內部

因10號線部分區段為3號線支線拆解而來,所以維持使用6輛編組B型車,惟最高時速從120km/h下降至80km/h[13]。列車採用GoA4級自動運行[2]

該款列車共購置258輛/43列,相關合約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公司得標[37]。開通初期上線22列,其中首列車已於2024年10月運抵廣鋼新城機廠測試[38]

爭議

與多條線路的轉乘安排

在10號線首次公布的設計招標文件中,本線雖與多條重點路線相交,但相關轉乘安排存在爭議:天河路站雖標明與體育西路站轉乘,但方案未顯示有轉乘通道[39];本線的石溪站與廣佛線車站僅設計為非付費區通道轉乘;寺右新馬路站、中大南門站署前路站分別無法與5號線五羊邨站8號線中大站16號線東山口站進行轉乘;同期規劃建設的13號線與本線在中山一立交地底相交,但兩線均未在此處設站,亦無法進行轉乘[34]。在媒體和民眾的關注下,廣州地鐵回應稱,天河路站將設有付費區轉乘通道連接至體育西路站,惟通道長度較現時楊箕站的轉乘通道更長[40];寺右新馬路站亦在後續設置為轉乘站[33];中大南門站則預留遠期轉乘通道連接至8號線中大站[35]。署前路站原計劃與1、6號線東山口站轉乘,但因轉乘通道的建設問題引起爭議而暫緩建設,車站其後更直接被取消;石溪站後續取消轉乘功能,以工業大道站為名建設。

此外,28號線(佛穗莞城際)在規劃初期曾計劃設置濱江東路站[41],10號線建設時已預留轉乘節點[42],惟最新規劃中,28號線濱江東路站被取消[43]

2025年10號線首通段開通時,寺右新馬路站定名為五羊邨站,唯轉乘通道建設進度緩慢而需實行出站虛擬轉乘,與此同時工業大道站定名為工業大道南站,廣州地鐵未安排其與石溪站進行虛擬轉乘;中大南門站轉乘通道仍未建設,該車站本身亦未能同步開通[44]

署前路站拆遷爭議

廣州地鐵在宣布署前路站計劃與東山口站連接轉乘後,公布了建設轉乘通道所需的征拆地塊範圍[14];由於公示的征拆範圍位於東山老城區的咽喉入口處,周圍遍布政治遺址、文化名人故居,很快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45][46]。在輿論壓力下,地鐵方面在2020年11月初決定暫時不建設轉乘通道,只拆除車站建設範圍內的房屋,縮小了拆遷範圍[47][48]

受該輪輿情事件及實際征拆問題影響,多年來署前路站並未開工建設,而建設時10號線的區間盾構也直接越過了此站,並未留有預留實施的條件。地鐵方面後在2025年3月公布的建設進度報告中,間接提示署前路站已被取消[15]

未來發展

後通段及三號線支線段拆解

3號線支線段(天河客運站至石牌橋站)未來將拆離3號線,從連接3號線體育西路站改為10號線天河路站。惟拆解施工時將對地面交通和3號線支線營運產生較大影響,地鐵方面現時尚未確認具體的拆解方案[49][7],該節點至今暫未開工建設,也局部導致天河路站施工進度落後無法隨首通段同步開通[32]

東延段

在2020年11月獲廣州市政府批覆的《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8-2035)》中,10號線在天河客運站將繼續向東延伸19.15公里,沿華觀路、大觀路敷設,途經長湴、岑村、凌塘村、天河智慧城、天河濕地等地,最終到達高塘石站再度與6號線交匯,除分流6號線客流之外,亦可有效填補天河區東北部未有地鐵覆蓋的空白[50][51]。根據廣州市交通局於2021年9月底發布的《廣州市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10號線東延段已被列入其策劃計畫,預計有機會進入下一輪線網建設規劃中[52][53]

支線

2018年,佛山市南海區提出爭取將10號線向西延伸至南海;後表示延伸方案已得到廣佛兩地的初步認可。隨後廣州地鐵規劃在廣鋼新城站(現花圍站)分出一條前往佛山的支線,該站建設時已同步預留延伸條件[54]。根據佛山當局2024年10月對外公示的《佛山市都市軌道運輸線網規劃修編》,10號線支線自花圍站向西南方向進入佛山後,途經平洲、鎮安,然後一路向西至張槎大江村,規劃長度16.8公里[55]

備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