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已滅絕動物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亞洲已滅絕動物列表 記錄了全新世時期的原產亞洲的已滅絕動物,全新世是一個地質時代,始於距今約11,650年(約公元前9700 年)[a],一直持續至今[1] 。 列表包含來自亞洲大陸及其周邊島嶼的物種,其中包括賽普勒斯。而來自南高加索地區的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物種則被被列入歐洲已滅絕動物列表,儘管定義上它們的領土可能部分或全部落在亞洲。來自西巴布亞(印尼)、阿魯群島(印尼)和聖誕島(澳洲)的物種則被列入澳洲-新幾內亞已滅絕動物列表。

由於缺乏相關資訊,許多物種的滅絕日期仍不清楚。
全新世滅絕事件/ 人類世 滅絕
- 穴獅, Panthera leo spelaea ( 13200年前,中亞與西伯利亞)
- 中國象, Elephas maximus rubridens (公元前15世紀, 中國中部)
- 賽普勒斯侏儒河馬, Phanourios minutis (賽普勒斯)
- 大角鹿, Megaloceros giganteus (7700年前, 西伯利亞西部)
- 劍齒象屬,Stegodon (公元前2150年,中國)
- 西伯利亞野牛, Bison priscus (9,300年前,亞洲北部和中部)
- 敘利亞象, Elephas maximus asurus (公元前100年, 中東)
- 真猛獁, Mammuthus primigenius (公元前1,700年, 弗蘭格爾島)
- 披毛犀, Coelodonta antiquitatis (公元前8000年, 西伯利亞)
- 最後鬣狗, Crocuta crocuta ultima (11500年前, 東南亞)
- 帝國君子長臂猿, Junzi imperialis (公元前240年, 中國)
- 梅氏四不像, Elaphurus menziesianus (公元前14世紀末至前11世紀中葉, 中國)
- 北非狷羚, Alcelaphus buselaphus buselaphus (公元前1200年-586年, 黎凡特南部)
- 歐亞原牛, Bos primigenius primigenius (公元前1900年-1745年, 亞洲)
- 印度原牛, Bos primigenius namadicus (公元前1800年, 印度次大陸)
- 宮古狍, Capreolus tokunagai (公元前9050年-8050年, 宮古島)
- 聖水牛, Bubalus mephistopheles (公元前1200年-前1800年, 華南、華中、華東)
- 奧氏馬, Equus ovodovi (公元前1000年, 中國北方)
- 歐洲原牛, Bos primigenius primigenius (1627年,中東,伊朗,中亞,西伯利亞南部,中國,蒙古,韓國)
- 印度原牛, Bos primigenius namadicus (滅絕時間不詳, 印度次大陸)
- 北蘇門答臘犀牛, 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lasiotis (孟加拉,印度,中國華南也許仍生存在緬甸 )
- 越南爪哇犀牛, 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lasiotis (2010年, 越南,柬埔寨,寮國,中國,泰國,馬來西亞)
- 熊氏鹿, Cervus schomburgki (1938年, 東南亞)
- 峇里虎, Panthera tigris balica (1937年, 峇里島, 印尼)
- 裏海虎, Panthera tigris virgata (1980年代 , 俄羅斯歐洲部分,外高加索 ,南烏克蘭(可能),庫德斯坦北部, 伊朗,阿富汗,俄羅斯和中國的新疆,蒙古西部 ,西伯利亞南部 )
- 爪哇虎, Panthera tigris sondaica (1980年代, 印尼爪哇)
- 菲律賓潘那島果蝠, Acerodon lucifer (菲律賓)
- 查氏裸背果蝠, Dobsonia chapmani (菲律賓)
- 斯氏伏翼, Pipistrellus sturdeei (日本)
- 敘利亞野驢, Equus hemionus hemippus (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
- 阿拉伯瞪羚, Gazella arabica (沙烏地阿拉伯)
- 葉門瞪羚, Gazella bilkis (葉門)
- 大海牛, Hydrodamalis gigas (1768年, 俄羅斯,美國)
- 西奧弗羅里斯鼠, Papagomys theodorverhoeveni (印尼)
- 弗洛雷斯長鼻鼠, Paulamys naso (印尼)
- 窟山鼠, Spelaeomys florensis (印尼)
- 台灣雲豹, 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a (1983年, 台灣)
- 宿霧疣豬, Sus cebifrons cebifrons (菲律賓)
- 日本海獅, Zalophus japonicus (日本,韓國,北韓 )
- 白鱀豚 (Baiji), Lipotes vexillifer (2006年, 中國長江)
- 阿拉伯鴕鳥, Struthio camelus syriacus (1942年, 中東)
- 笠原臘嘴雀, Chaunoproctus ferreorostris (日本)
- 琉球林鴿, Columba jouyi (1963年,日本)
- 小笠原林鴿, Columba versicolor (1889年,日本)
- 白令鸕鶿 , Phalacrocorax perspicillatus (俄羅斯)
- 啟利氏地鶇, Zoothera terrestris (1830年代,小笠原群島)
- 粉頭鴨, Rhodonessa caryophyllacea (孟加拉,印度,尼泊爾,可能尚存在緬甸)
- 賽普勒斯河烏, Cinclus cinclus olympicus (1950年,賽普勒斯)
- 模里西斯鸚鵡 Lophopsittacus mauritianus (1680年,模里西斯)
- 大東雜色山雀 Sittiparus varius orii (1940年,大東群島)
- 大東鷦鷯 Troglodytes troglodytes orii (南大東島)
- 大東樹鶯 Horornis diphone restricta (大東群島)
- 以色列鈴蛙, Discoglossus nigriventer (以色列呼勒湖)
- Adenomus kandianus (斯里蘭卡)
- 顧氏儒蛙, Nannophrys guentheri (斯里蘭卡)
- Philautus adspersus (斯里蘭卡)
- Philautus dimbullae (斯里蘭卡)
- 弱小樹蛙, Philautus eximius (斯里蘭卡)
- Philautus extirpo (斯里蘭卡)
- Philautus halyi (斯里蘭卡)
- Philautus hypomelas (斯里蘭卡)
- Philautus leucorhinus (斯里蘭卡)
- Philautus malcolmsmithi (斯里蘭卡)
- Philautus nanus (斯里蘭卡)
- 大吻小樹蛙, Philautus nasutus (斯里蘭卡)
- Philautus oxyrhynchus (斯里蘭卡)
- Philautus rugatus (斯里蘭卡)
- Philautus stellatus (斯里蘭卡)
- Philautus temporalis (斯里蘭卡)
- Philautus travancoricus (斯里蘭卡)
- 變色小樹蛙, Philautus variabilis (斯里蘭卡)
- Philautus zal (斯里蘭卡)
- Philautus zimmeri (斯里蘭卡)
- 滇螈, Cynops wolterstorffi (中國)
- Gastrocopta chichijimana (陸地蝸牛,日本)
- Gastrocopta ogasawarana (陸地蝸牛,日本)
- Hirasea planulata (陸地蝸牛,日本)
- Lamellidea monodonta (陸地蝸牛,日本)
- Lamellidea nakadai (陸地蝸牛,日本)
- Littoraria flammea (海蝸牛,中國)
- Trochoidea picardi (陸地蝸牛,以色列)
- Vitrinula chaunax (陸地蝸牛,日本)
- Vitrinula chichijimana (陸地蝸牛,日本)
- Vitrinula hahajimana (陸地蝸牛,日本)
- Macrochlamys discus (陸地蝸牛,香港)
- Marcrocycloides crenulate (陸地蝸牛,香港)
- Microcystina schmackerina (陸地蝸牛,香港)
- Microcystina stenomphala (陸地蝸牛,香港)
- Sinoenna splendens hongkongensis (陸地蝸牛,香港)
- Tornatellira boeningi (陸地蝸牛,香港)
昆蟲
野外滅絕
局部地區滅絕

- 亞洲獅 - Panthera leo persica
參考
相關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