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以色列人
以色列國公民或永久居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以色列人(英語:Israelis,希伯來語:ישראלים,阿拉伯語:الإسرائيليين),指的是持有以色列國籍的國民,以色列定義自己為多元族裔國家,由「巴勒斯坦猶太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兩大民族構成,其中猶太人佔75%,阿拉伯人佔20%,其餘5%為少數民族和少數宗教人士[17]。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10月25日) |
自1948年建國以來,以色列在國際上的形象幾乎與「猶太人·猶太教」重合,但其實以色列不只有猶太人,還有許多非猶太的少數民族,以及非猶太教的信徒。據統計,以色列的總人口年年上升,其中有將近10%的人常年定居在國外,以在美國、俄羅斯(莫斯科是以色列境外最大的猶太人城市)、印度、加拿大、英國、歐盟的為最多[18]。
早期的以色列文化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建構完畢,以錫安主義派別的猶太人的文化為中心[19],主要構建者為從歐洲、西亞、北非移民到英屬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但也兼容併收「其它猶太教派的文化、以色列當地的阿拉伯文化、歐美左派-自由派文化、美國右派-保守派文化」等,這些文化在法律上一律平等[20]。
其中,由於以色列當地的「米茲拉希猶太人」已經和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埃及人、土耳其人、波斯-伊朗人」等混居了一千多年,文化早已互相滲透[20]。故以色列在建國後,對各類猶太人的建築、服裝、音樂、飲食等[21]進行了極為詳細且客觀的分類,以分清哪些是猶太人的古已有之文化、哪些是與中東人融合後的文化、哪些是非中東地區的猶太文化、又有哪些是建國後新造的文化,並把這些寫入教科書中,方便以色列的兒童學習[19]。
之後,衣索比亞、後蘇聯國家、美國的猶太人也陸續移民以色列,為當地社會帶來了更多新的文化元素。散居在世界各國的猶太人為追尋自己的文化根源,在傳承民族文化的教育上都有向以色列靠攏的跡象[21]。到了如今的2020年代,以色列在建國後統整的那批文化已成為全球猶太人的共同記憶[22]。
Remove ads
人口統計
根據以色列政府的估計,2025年以色列國的總人口約為1014萬8000千人,其中猶太人有776萬,阿拉伯人有213萬[23]。在本次統計中,「定居在佔領區」的以色列國民也被算在內[24],有約28萬名以色列定居者在約旦河西岸[24],19萬人在東耶路撒冷[24],2萬人在戈蘭高地[25],以色列政府稱這些佔領區為「有爭議的本國領土」。
目前地球上的猶太人中有80%是以色列人,他們自稱為「仙人掌猶太人」,剩下20%才世界各國的猶太裔。在又是以色列人又是猶太人的人口中,有足足1/3是「從外國遷回以色列的猶太人」,其中20.5%來自歐美國家,9.2%來自亞洲、非洲、中東國家[26],他們通常在第2代、第3代中就會永久定居以色列,成為純粹的以色列人。
而在不持有以色列國籍的猶太人,即猶太裔之中,只有不到一半是歐洲裔的猶太人,另外一半是來自阿拉伯國家、伊朗、土耳其和中亞,另有一小部份人(約20萬)是來自衣索比亞和印度[27]。
根據以色列中央統計局的研究,還有一類被標註為「其他民族」的以色列國民[28],他們主要來自信奉無神論-共產主義的後蘇聯國家,包括他們本人及其直系親屬。這些人被定義為「非猶太人又非阿拉伯人的其他民族」,約佔以色列總人口的3.5%(約35萬人[29])。這類「其他民族」與上兩節講的猶太人有著本質的不同,他們只有「民族認同」是猶太人,但「宗教信仰」不是猶太教,由於違背了以色列的傳統價值,所以必須滿足《回歸法》的定義才能拿到以色列的身份證[30][31]。
以色列的官方語言是希伯來語,更精確的說是「現代希伯來語」,這是政府唯一的標準語,為各個種族的以色列國民共用。阿拉伯語只有一小批阿拉伯人,以及信奉稀少猶太教派的米茲拉希猶太人在用。另外,英語是學校和全體國民的第二語言[32],甚至以色列國內的不同移民、不同商業體系之間都可用英語對話,以達成政治中立[32]。其他以色列的常用語言為:俄語、意第緒語、西班牙語、拉迪諾語、阿姆哈拉語、亞美尼亞語、羅馬尼亞語和法語[33]。
另一方面,有60~80萬名以色列人超過一年未回國[34],長期移居海外,這種現象在希伯來語中稱為「耶里達(yerida)」,為「下降」之意,與「阿利亞(aliyah,上升)」相對。至於為什麼要離開,他們的理由各不相同,通常是因為在以色列無法滿足自己的「商業或政治理想[35]」。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