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州區
哈密市的一个市辖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伊州區(維吾爾語:ئىۋىرغول رايونى),是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的市轄區,為市政府所在地。總面積81,794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7萬人,市區人口28.6萬人,有漢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21個民族。伊州區是絲綢之路重鎮,也是聞名遐邇的哈密瓜產地。區人民政府駐廣東路2號。
Remove ads
歷史
哈密古稱昆吾、伊吾盧。西漢神爵二年(前60年)設西域都護府,伊吾盧歸西域都護府管轄。東漢永平十六年(73年)置宜禾都尉,建初六年(81年)置伊吾司馬。三國時代,魏在哈密置宜禾都尉,東晉咸和二年(327年),前涼張駿攻取伊吾後,把伊吾劃屬敦煌郡治理,委派參軍索孚為伊吾都尉。後西涼殘部唐契、唐和兄弟二人和外甥李寶率餘部,從武威(涼州)逃來伊吾,稱伊吾王。北魏太安二年(456年),敦煌鎮將尉眷率兵攻占伊吾,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置伊吾郡。
隋大業四年(608年),煬帝派裴炬和將軍薛世雄率軍屯駐伊吾。隋軍在伊吾城東另建一座新城,號新伊吾。隋大業六年(610年)置伊吾郡,並在伊吾城之東北設立柔遠鎮。唐貞觀四年(630年)置西伊州,轄伊吾(今哈密)、柔遠(今沁城)、納職(今四堡)三縣。貞觀六年(632年)改稱伊州。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蒲類隸安西都護府。景龍元年(707年)蒲類屬伊州管轄。景龍四年(710年),設伊吾軍,駐地在伊州西北之甘露川(今巴里坤河)。天寶元年(742年)改為伊吾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稱伊州,隸隴右道。廣德二年(764),伊吾被吐蕃占領。1124年,伊州、蒲類歸屬西遼。元代稱伊州為哈密力,稱蒲類為巴爾庫勒,隸甘肅行省。
明永樂四年(1406年)設哈密衛,明末屬葉爾羌汗國。清初屬準噶爾部,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廷派員到哈密按蒙古王公例編制旗隊,劃為鑲紅旗,委任官佐。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改巴爾庫勒為巴里坤。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修哈密回城,號鎮遠城。雍正五年(1727年)修哈密漢城(今老城)。雍正七年(1729年)至九年(1731年),修巴里坤漢城。清雍正九年(1731年),清廷移安西州同知駐巴里坤。安西同知隸屬甘肅布政使。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置哈密廳,設理事通判,隸甘肅布政使司。次年,在哈密設辦事大臣,巴里坤設領隊大臣。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修巴里坤滿城,號會寧城。乾隆三十八年設鎮西府,又設巴里坤道,府下轄宜禾、奇台兩縣,府治在宜禾,屬甘肅省和烏魯木齊都統共同管轄。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巴里坤道移駐迪化,改稱鎮迪道。咸豐三年(1853年)改鎮西府為鎮西直隸廳,隸屬鎮迪道。咸豐五年(1885年),鎮西府改鎮西直隸廳。宜禾縣入廳治,奇台縣劃歸迪化。同治八年(1869年),修哈密新城。光緒七年(1881年)八月十六日,哈密廳由安西道劃歸鎮迪道。光緒十年(1884年)設新疆省,置哈密直隸廳。
- 民國二年(1913年)改哈密廳為哈密縣,隸迪化府,並改鎮西廳為鎮西縣。
- 民國二十三年(1934)5月,成立哈密行政區,轄哈密縣、鎮西縣和七角井設治局,為新疆省第九行政區。行政長公署設在哈密縣,劉應麟為第一任行政長。
- 民國二十四年(1935)7月,劃哈密縣的吐葫蘆、下馬崖、鹽池、前山、葦子峽、淖毛湖為伊吾設治局。
- 民國三十二年(1943)1月,伊吾設治局升格為縣。5月,改哈密行政長公署為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 1950年,設哈密專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哈密縣,轄哈密、鎮西、伊吾三縣和七角井中心區。
- 1954年9月30日,撤銷七角井中心區,改設七角井鎮(鄉級鎮),歸哈密縣領導。
- 1961年,以哈密縣城鎮為基礎,包括火車頭、鐵龍、鋼鐵、先行、紅旗等5個城鎮公社和火箭農場在內,成立哈密市,由哈密專署領導。
- 1962年,撤銷哈密市,併入哈密縣。
- 1970年12月19日,哈密專區改稱哈密地區,地區行署駐哈密縣。
- 1977年1月6日,成立哈密市(縣級市)。
- 1983年9月9日,哈密縣併入哈密市。
- 2016年1月7日,哈密地區撤地設市,原縣級哈密市改為市轄伊州區[2][3]。
Remove ads
人口
2020年末,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區常住人口為569388人。[4]
地理
伊州區位於哈密市南部,東部與甘肅省酒泉市相鄰,西部與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木壘縣和吐魯番市的鄯善縣毗鄰,南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縣接壤,北以天山與伊吾縣、巴里坤縣為鄰。總面積81794平方公里。 屬中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四季分明,氣溫變化較為極端。1月平均氣溫-10.4℃,極端最低氣溫-32.0℃(1952年12月2日)。7月平均氣溫26.5℃,極端最高氣溫43.9℃(1952年7月15日)。年平均氣溫10.0℃。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時數達3285.1小時。年降水量僅39毫米。
行政區劃
伊州區下轄5個街道辦事處、7個鎮、10個鄉、2個民族鄉[7]:
Remove ads
旅遊
五堡魔鬼城、白石頭草原、伊州鳴沙山、回王墳、蓋斯墓、五堡古墓群、天山廟、沁城岩畫、廟爾溝、哈密王墓。
交通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