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貝東丹·欽那瓦
泰國文化部部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貝東丹·欽那瓦(泰語:แพทองธาร ชินวัตร,皇家轉寫:Phaethongthan Chinnawat,發音:[pʰɛ̄ː.tʰɔ̄ːŋ.tʰāːn tɕʰīn.nā.wát];1986年8月21日—),小名翁英(泰語:อุ๊งอิ๊ง,皇家轉寫:Ung-Ing),是泰國的政治家和商人。她是前泰國總理戴克辛·欽那瓦的幼女、現任總理兼文化部長,身兼為泰黨主席、為泰黨參與和創新諮詢委員會主席、欽那瓦家族領袖[7][8][9]。她是泰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理,不僅是繼父親戴克辛·欽那瓦之後的「二代總理」,也是繼姑姑盈拉·欽那瓦之後泰國的第二位女性總理,以及欽那瓦家族第四位擔任總理的家庭成員[註 2][10]。
Remove ads
經歷
貝東丹出生於曼谷,她陸續於聖若瑟修女學校、瑪德蒂學校、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學院政治學、社會學和人類學學士畢業,之後再取得英國薩里大學國際酒店管理碩士。[11]
回國後成為SC Asset Corporation的第一大股東、泰國通信基金會(Thaicom Foundation)董事。截至2022年,她共持有21家公司的股份,總價值約為680億泰銖(合20億美元)[12]。
在2022年3月20日舉行的為泰黨會議上,貝東丹被選為「為泰黨家族領袖」。 [13]2022年4月,在為泰黨年度大會上表示她希望看到泰國政權的改變,並希望在競選國家總理之前獲得更多的經驗。[14]
2023年3月,軍政府的泰國總理帕拉育宣佈解散泰國眾議院並取得泰國王室公告同意後,泰國選舉委員會宣布2023年泰國國會選舉將在5月14日舉行,[15]貝東丹成為下一屆泰國總理候選人之一。
2024年8月14日,為泰黨籍總理賽塔·他威信被泰國憲法法院解除總理職位。據報為泰黨本來欲推舉前司法部長猜卡森·尼德塞利為接替賽塔的總理人選,但考慮到他年事已高所帶來的健康問題,以及他先前曾在一宗與戴克辛有關的貪汙案中指示檢察官不要起訴戴克辛的律師,若是他當上總理恐怕會遭遇與賽塔一樣的命運[16],最終於8月15日提名貝東丹為總理候選人[17]。貝東丹於8月16日的投票中以319票贊成、145票反對當選,成為泰國第31任總理,並以37歲之齡成為泰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理、第二位女性總理以及欽那瓦家族的第四位總理[18]。
Remove ads
總理任內
2024年9月6日,貝東丹率領內閣向泰王瑪哈·瓦吉拉隆功宣誓就職。
2024年9月13日,貝東丹內閣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宣佈20項以發展經濟為核心的新政策,包括10項緊急和10項中長期政策。10項緊急政策包括調整債務結構、保護中小企免受外部競爭,特別是來自外國線上平台的不公平競爭、降低能源和公共事業費用、將未納稅經濟和地下經濟納入稅收體系、推動數碼銀包項目落實以及加強旅遊推廣等;中長期政策包括推動軟實力發展,助力泰國草藥行業發展、推動大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及改革稅收結構等。[3][5]
貝東丹政府推進落實1萬泰銖電子錢包計劃。在為泰黨參選之初,原本承諾在當選後為全體16歲以上國民一次性發放津貼,以刺激全民消費。然而,貝東丹上台後遲遲未能踐行津貼承諾,亦在資金來源、落實和經濟必要性等層面招致批評,也有重大調整和修改[19]。最初的5000億泰銖津貼計劃通過特別貸款法案出資發放,但因法律合規問題而流產。貝東丹政府繼而推進通過財政預算為津貼項目出資,但設置了較苛刻的資格限制,高收入群體被排除在外[20]。
2024年9月,推行第一階段發放,1450萬人領取了1萬泰銖的津貼,其中包括持政府福利卡的民眾及殘疾人士。2025年1月至4月為第二階段,津貼範圍擴大至300萬名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士。2025年5月,政府宣布因全球經濟前景惡化,將剩餘的1570億泰銖的津貼預算挪用至其他更重要的經濟刺激項目,如基礎設施建設和旅遊業推廣中。原計劃中,向270萬16歲至20歲的年輕人士發放津貼的計劃,已處在無限期推遲狀態。貝東丹還聲稱,推遲並非取消津貼,政府仍會視乎經濟條件改善履行這一承諾。貝東丹的津貼項目是其任期內的一大核心施政主題,支持者相信這會有益於社會家庭福祉,但亦有經濟學家強烈批評這一做法,認為其成本高昂,亦難以如預期般有效刺激經濟發展[21][22]。
Remove ads
貝東丹政府視旅遊業為泰國經濟的主要引擎,在政策制定和國際推廣上有重要作用,因此著力提升泰國的國際形象,加強社會治安,保障遊客安全,打造全年皆宜的旅遊勝地形象,並努力吸引高淨值遊客消費[23]。
貝東丹政府將2025年定為旅遊體育年,設立一系列大型活動吸引遊客,推出「點燃泰國」願景(Ignite Thailand),力圖將泰國打造成國際旅遊及相關產業的中心地。2025年初,她親自出席柏林國際旅遊交易會(ITB Berlin)等各大國際旅遊論壇,宣傳「點燃泰國」願景概念,提出在2025年吸引3900萬遊客,創造3.5億泰銖收入的目標[24]。截至6月初,該年內共有1500萬遊客到訪泰國。但亦有分析稱,由於國際經濟發展放緩,區域競爭加劇,貝東丹的旅遊業指標面臨較大挑戰[25][26]。
貝東丹政府推動1萬億泰銖的泰南陸橋項目,計劃在泰南修建一道90公里的運輸走廊,打通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在拉廊和春蓬建設深水港,修建高速公路和雙軌鐵路連通兩地,成為馬六甲海峽的陸上替代路線。貝東丹將之作為政府經濟政策的基石項目,宣稱此舉因為可以將船運時長縮短數日,降低成本比例最多達15%,並產生28萬個工作崗位,進而助長經濟發展[27][28]。這也是泰國歷史上一大極具爭議的超級工程[29]。
貝東丹政府積極在各項展會場合宣傳該項目,特別是在2025年2月訪華期間,貝東丹強調這一項目已獲得多家中國和中東企業,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重點關注[30]。
貝東丹任內推動賭場合法化經營,以建設國際旅遊勝地、提升國家競爭力,吸引外資、刺激旅遊業、製造就業崗位,並藉此將泰國廣泛存在的地下賭博業置於合法監管下,進而增進政府收入[31]。她公開表示,賭場合法化不需要納稅人的資金就能帶來可觀的經濟增長,因為賭場投資都將來自私有經濟部門,每年有望帶來120至400億泰銖的稅收收入[32][33]。
2025年1月,泰國內閣原則通過《綜合娛樂業務法案》,計劃推進多個娛樂項目開發,包括五星級酒店、購物中心、演唱會場館、主題公園等娛樂設施,並規定賭場的經營面積不得超過綜合體建築總面積的10%[34]。
貝東丹政府的賭場合法化政策也招致民間批評和佛教界的反對,擔心這一舉措將助長賭癮問題,將提升犯罪率,帶來負面社會影響。有民間團體倡議就該問題舉行公投。不過,貝東丹政府仍在繼續推進娛樂項目計劃,將之作為其長期經濟戰略的關鍵部分[35]。
Remove ads
2022年,帕拉育政府正式實施大麻合法化政策,這是泰自豪黨政府著力推動的一大核心政策[36]。2023年,為泰黨推出反毒品綱領參選,反對以非醫療用途使用大麻[37][38]。賽塔政府亦提出提案,限制吸食大麻。泰自豪黨和為泰黨的大麻政策立場因而存在分歧[39][40]。
泰國政府最初希望通過推動大麻合法化,發展大麻種植業,通過其經濟作物價值獲利,但實際上助長了民間非法銷售,市場飽和,輿論進而指責當局立法執法不力[36]。2024年9月12日,泰國公共衛生部提出法案,規定僅限於在醫療和科研場合使用大麻[41],並建立大麻管制委員會實施行業監管[42],但該法案未獲通過,貝東丹遂表示不再嘗試改變大麻政策[43]。
自泰國推行大麻合法化以來,自泰國向境外走私大麻的問題日漸嚴重,泰國公共衛生部統計稱香港、印度、巴基斯坦、英國是主要的走私目的地[44][45]。2025年5月22日,貝東丹政府宣布將籌備新法案,僅准許持處方者使用大麻[46]。
2025年2月,因中國演員王星在泰國失蹤,而招致輿論乃至外交風波,貝東丹於是下令暫停向緬甸的五個邊境地區供應電力、燃料和網際網路服務,以打擊跨國人口販賣和網絡詐騙。泰國向這些地區售賣電力的年收入估計達6億泰銖(約1780萬美元)[47]。
2025年2月5日至8日,貝東丹正式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見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赴哈爾濱市出席2025年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貝東丹表示將加強泰中兩國在電動汽車、半導體和數據中心領域的合作[48]。習近平就打擊跨國網絡詐騙事宜向貝東丹政府表達感謝[49][50]。
2025年5月28日,泰國軍隊同柬埔寨軍隊在兩國邊境發生短暫交火,致使一名柬埔寨士兵死亡。貝東丹立即指示外交部通過官方渠道緩和緊張局勢,並公開重申泰國的領土主張,向公眾保證政府將與軍方持續磋商,強調泰國致力於維護地區和平,但亦時刻準備保衛其公民的安全[51]。貝東丹在國會演講,宣稱「我們絕不放棄一寸國土,但亦不會因誤解而投入戰爭[52]」。她還親訪邊境地區,展現其支持姿態,並一再重申和平立場,而與之相反,一些軍方人物持續發聲,展現相當強硬的態度[53]。
2025年6月15日,貝東丹和柬埔寨政治強人、前首相、現任參議院議長洪森以私人身份通話。貝東丹意圖藉助欽那瓦家族同洪森的非正式關係傳遞積極信號,努力緩和局勢[54]。然而在6月18日,貝東丹和洪森一段時長9分鐘的通話錄音遭到外洩[55]。洪森承認自己有意錄製了這一段音頻,並將其轉發給約八十名官員[55],他更是於稍晚時候在臉書帳號上發布了全程對話音頻,時長17分鐘,以「避免誤會和誤讀[56]」。貝東丹亦承認此音頻屬實[55]。
在通話錄音中,貝東丹語氣柔和,尊稱洪森為「叔叔」,自稱是「侄女」。貝東丹解釋稱這是為了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她敦促洪森忽略「反對我們這一方」的言論,如作出過強硬表態的泰國第二軍區司令官汶信(Boonsin Padklang),稱他純屬是「想要耍酷」,其言行「不利於國家」,不代表她政府的官方立場。貝東丹稱若洪森「有任何需要,儘管告訴我,我會處理好」。貝東丹的言論引發民眾及政界的強烈不滿,紛紛指責她損害國家尊嚴和軍隊士氣,態度軟弱,毫無政治經驗。貝東丹亦表示,對這類指責聲音感到失望。這一風波導致貝東丹政府遭受極大動盪,執政聯盟中的第二大黨泰自豪黨宣布退出執政聯盟,來自泰自豪黨的內閣成員一致辭職。同時,泰國國內爆發示威,要求貝東丹下台[57][58][59]。
貝東丹本人雖回應迅速,但仍難以控制輿論激盪。6月18日當日,貝東丹即召開新聞發布會承認錄音屬實,並辯稱其言論是一種私人對話中的交流方式,是為了緩和緊張關係而專門採取的溝通策略。據報道,洪森對泰國部分將領的表態非常憤怒。貝東丹亦公開指責洪森辜負外交信任,暗示這一洩露是預先策劃所為。由於雙方的信任問題,她宣布今後不再同洪森繼續私人溝通[60]。同時,貝東丹也否認同軍方存在任何立場分歧,辯稱自己在錄音中的言論遭到了誤解,並已聯繫軍方相關人物作了澄清。泰自豪黨聲明,貝東丹的言論有損國家聲譽,讓國家、國民和軍隊「喪失尊嚴」。該黨退出執政聯盟後,為泰黨政府僅以微弱多數維持議會多數地位,面臨倒台威脅[61][62]。
2025年6月20日,泰國參議院議長蒙坤·素拉沙乍分別向國家反腐敗委員會和憲法法院提交彈劾總理貝東丹的請求[63]。7月1日,憲法法院宣布受理貝東丹違憲案,貝東丹即時停職。與此同時,泰王瓦吉拉隆功批准貝東丹提交的新內閣成員任命,貝東丹兼任文化部長[64]。
Remove ads
2025年1月,貝東丹透露稱有騙徒偽造虛假語音,模仿某位國家領導人索取捐款,讓她險些上當受騙[65]。
2025年3月24日,泰國反對黨領袖納塔蓬·能班亞武代表人民黨、人民國家力量黨等在野黨派,聯合向貝東丹發起不信任動議,指責她只顧及欽那瓦家族的利益,而無力解決更重要的問題[66],是為其任內首次不信任動議[67]。其後在26日的表決中,在執政黨聯盟大多數優勢下,以319票反對、超過160人同意、7票棄權被否決,貝東丹得以繼續擔任總理[68][69]。
2025年5月28日,泰柬發生邊境衝突,兩國關係極度緊張[70]。兩國自2013年國際法院就柏威夏寺歸屬問題作出裁決之後,已多年維持穩定局面。輿論界更將帕拉育·詹歐查執政時期同當下貝東丹政府相對比,稱在帕拉育時期,柬軍便不敢採取如此姿態,進而向貝東丹政府施壓[71]。
政治立場

貝東丹在社會議題上持偏自由主義立場[72]。她支持LGBT社群平權,於2023年同前進黨的披塔一同參加了曼谷驕傲遊行。她支持修憲廢除徵兵制度。然而,她反對修改泰國的不敬法。同為泰黨政策立場一致,貝東丹支持限制大麻使用,採取強硬手段遏制非法毒品問題[73][74]。
儘管貝東丹代表為泰黨承諾過不會與統一泰國建國黨和人民國家力量黨等親軍方政黨合作,但為泰黨上台後的執政聯盟仍然有親軍方黨派參與,故招致批評[75][76]。
貝東丹在2023年受訪時表示,她自認為是社會自由主義、資本主義者,執政將專注於民生問題,致力於改善經濟。她支持「有同理心的資本主義」立場,主張逐步提高最低工資,並推行1萬泰銖電子錢包計劃[77]。
2024年5月,貝東丹在為泰黨內部活動期間向黨員表示,規定泰國銀行需獨立於政府的法律條文是有問題的,對於政府施政解決經濟弊病來說是嚴重阻礙。她以當時創十年來新高的2.5%利率舉例,賽塔表態稱這一高利率損害了小微企業的利益,國家經濟面臨危機,政府意欲挽救卻遭限制。貝東丹批評泰國銀行的貨幣政策「拒絕同政府相互理解合作」,阻礙政府採取措施控制高企的債務問題[78]。
個人生活
她是前泰國總理戴克辛·欽那瓦的幼女。貝東丹已婚並育有一對子女,丈夫名為比多·素沙瓦,曾任飛機師,現為仁德發展有限公司(Rende Development Co., Ltd.)副首席投資官,泰國通信基金會(Thaicom Foundation)董事會成員[79]。二人於2019年3月結婚,婚禮在香港尖沙咀瑰麗酒店舉行。[80][81]長女緹坦(Thitara Suksawat)在2021年1月10日出生。在2023年泰國眾議院選舉期間,她身懷六甲競選,於選舉日2023年5月14日兩週前再產下一子普戴克辛(Phrutthasin Suksawat)。[82]
2025年1月3日,泰國國家反腐敗委員會公佈貝東丹的財產申報,她的總資產高達139.9億泰銖,在英國倫敦以及日本北海道分別擁有兩處物業,還有217個奢侈品牌手袋、23輛汽車、75隻奢華手錶、豐富的珠寶收藏、以及167套設計師品牌服飾等[83]。
貝東丹所控制的公司名下一處高爾夫球場的所有權存在爭議。1997年,貝東丹的母親寶乍文和內政部副常任秘書永育·威猜迪購得巴吞他尼府的阿爾卑斯高爾夫球場(Alpine Golf Course),但該土地原為寺產[84],於是當局取消了此前因寺產而吊銷產權證的決策,促成此樁交易順利完成[85]。2012年,泰國國家反腐敗委員會(NACC)裁定永育在該案中行為不端。2019年,永育因腐敗行為而遭判處兩年監禁。而目前,這座球場由寶乍文及其三位子女控制的兩家公司所持有,其中包括貝東丹[86][87]。
貝東丹的教育經歷亦存在爭議。2004年3月,貝東丹通過泰國全國大學入學考試,被頂尖學府朱拉隆功大學錄取,然而據報道,她的高中GPA低於2.75,且第二輪考試成績遠高於第一輪[88][89],引發輿論討論及官方調查。三個月後,時任教育部長阿迪塞(Adisai Bodharamik)發表聲明稱沒有確鑿證據表明試題洩露,但他下令處罰高等教育委員會秘書長沃拉德(Woradej Chandrasorn)、中央考試局長沙西通(Sasithorn Ahingsako),採取紀律處分及批評,理由是他們在考試期間參與了「提前拆封試卷[90][91]」的行為。沃拉德隨後宣布辭職[92],後於2005年8月就任教育部助理部長[93]。
榮譽
註釋
參考
外部鏈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