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八堵車站
位於台灣基隆的鐵道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八堵車站位於臺灣基隆市暖暖區,為臺灣鐵路公司縱貫線、宜蘭線的鐵路車站。本站也是縱貫線(西部幹線)和宜蘭線(東部幹線)的分歧站。將與計畫中的基隆捷運提供轉乘服務。






Remove ads
歷史
- 清代末期即已設置「八堵火車碼頭」,不過實際上位於今日七堵車站的前站。
- 1899年7月20日:設立「八堵假乘降場」(日語:八堵-/はっと-〔はつと-〕 Hatto- ?[註 1])。[3]
- 1902年6月1日:改稱為「八堵停車場」。
- 1919年5月5日:瑞芳-八堵段通車,本站成為分歧站。
- 1947年:發生八堵車站事件。
- 1951年1月17日:木造站房重建完工。
- 1979年7月起,西部幹線完成鐵路電氣化後,但宜蘭線在內的東部幹線仍未電氣化,不少橫跨東、西線的列車會在此站更換火車頭,直到2003年7月宜蘭線及北迴線 完成電氣化為止。
- 1984年7月31日:遷入臨時站房。
- 1985年:木造站房拆除。
- 1986年:水泥磚造站房完工。
- 1991年3月1日:八堵站停辦零擔貨運。
- 1994年:二二八紀念碑完工。
- 2007年1月21日:新建七堵車站全面啟用,本站不再停靠對號列車,原本停靠之對號列車改停靠七堵車站。
- 2007年5月8日:因地方民意要求及時任基隆市立法委員謝國樑爭取下,部份對號列車恢復停靠本站並取消停靠七堵車站,亦有部分對號列車2站均停靠。
- 2008年5月15日:由一等站降為二等站。
Remove ads
車站站長[4]
- 長野敏(日本籍站長,光復後繼續任站長,至民國36年移交)
- 李丹修(民國36年首任站長)
- 廖進祿
- 蘭有勤
- 孫文斗
- 邱阿六
- 傅寶珩
- 李居林
- 楊鵬飛(民國66年12月1日~民國73年10月30日,貨物股長退休)
- 張顯彰(民國95年為宜蘭運務段副段長)
- 李榮烈(後調任新竹站站長,已故)
- 魏鴻傑
- 蘇仁浩
- 傅祖宏(民國95年為站長)
- 林翠勤
- 蔡奕文
- 金尚權(基隆車班主任退休)
- 楊志誠(任內車禪受傷,住院期間,由曲國高代理站長)
- 曲國高(曾任基隆運務段運務股長,楊志誠請假期間代理八堵站長)
- 趙延宸(華山站長退休)
- 楊韶平(?~民國110年6月30日)
- 方建隆(民國110年7月1日~113年6月5日)
- 岳福順(民國113年6月5日~迄今)
車站概要
目前為二等站。在過去由基隆站發車或到達的部分區間車,會經過本站至七堵折返與東部幹線直通運轉,但目前已無如此運轉的車班。東部幹線有部分下行和上行對號列車會在本站停靠。1979年起,西部幹線完成鐵路電氣化後,但宜蘭線及東部幹線仍未完成電氣化之前,不少橫跨東、西線的列車會在此站更換火車頭。本站為平溪線列車始發站及終點站(不經八斗子站、海科館站)。
本站曾為了減少月台曲度而經改建過,將整個站場北移。原本東部幹線宜蘭線的實際定義起點為基隆車站,並經由八堵折返向東部延伸,但由於站內軌道已修改,折返點改往七堵。原本基隆至八堵間的東部幹線專用路軌,也改為與縱貫線共用。
本站為唯一三等站以上的車站中無辦理行車業務的車站(因豐田車站已降格為簡易站,故八堵車站成為臺鐵唯一)。
本站為避免與通往基隆車站,造成旅客的困擾,僅在第三月台是由基隆通往台北或是抵達基隆車站專屬月台,在第二月台有圍籬避免旅客誤上錯車,是目前台鐵少數的月台設置方式。
知名歌手蕭煌奇主唱歌曲「末班車」以本站為MV主要拍攝地點。
車站構造
平面車站,島式月臺一座(西部幹線)、側式月臺兩座(東部幹線)。 實際上第二月臺及第三月臺相夾同一股道,但是第二月臺B側封閉不開放。且第二、三月台高度有落差,即使第二月臺B側開放亦無法正常使用。
- 八堵車站軌道配置圖:
1 | 1 | █ 東部幹線(逆行) | 往 七堵、南港、臺北 方向 |
█ 平溪線 (逆行到達) | 到達 | ||
█ 東部幹線(逆行通過) | 不靠站通過 | ||
2 | 2 | █ 東部幹線(順行通過) | 不靠站通過 |
█ 平溪線 (順行發車) | 往 三貂嶺、十分、菁桐 方向 | ||
█ 東部幹線(順行) | 往 瑞芳、雙溪、頭城 方向 | ||
3 | 3A | █ 西部幹線(逆行) | 往 百福、五堵、汐止 方向 |
4 | 3B | █ 西部幹線(順行) | 往 三坑、基隆 方向 |
利用狀況
根據2024年資料,本站每日旅運量約為4,640[2],在台鐵各站中排行第60名。
Remove ads
註釋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