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宜蘭線
連接八堵至蘇澳新的鐵路幹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宜蘭線是八堵至蘇澳間,由臺灣鐵路公司所營運的鐵路幹線。
Remove ads
路線資料
- 經營管轄:臺灣鐵路公司
- 路線距離:八堵=蘇澳間93.6公里
- 軌距:1,067公釐
- 車站數:27(含起訖車站;2006年5月)
- 開業時間:1924年12月1日[2]
- 雙線區間:全線
- 電化區間:全線(交流25KV)
- 高架化區間:宜蘭(不含)=二結(不含)間、冬山=新馬(不含)間
- 行車制度:中央控制行車制(CTC)
- 隧道數目:25座
- 四腳亭=瑞芳間:四瑞第一、四瑞第二、深澳(西側)、深澳(東側)
- 瑞芳=猴硐間:龍潭、龍鎮、柑坪、瑞芳、頌德(瑞芳位於西側,頌德位於東側)、福住、示德
- 三貂嶺=牡丹間:三貂嶺
- 牡丹=雙溪間:五份(西側)、伍份(東側)
- 雙溪=貢寮間:雙溪、共和、長潭
- 福隆=石城間:福隆、草嶺(取代舊草嶺隧道,舊隧道於2008年8月10日重新開放為自行車專用單車道。)
- 大里=大溪間:大里、大溪
- 大溪=龜山間:合興、梗枋
- 龜山=外澳間:更新、外澳
運行形態

歷史


宜蘭線於1917年動工興建,工程分別從路線的南、北兩端進行。到了1919年南端的蘇澳=礁溪段以及北端的八堵=瑞芳段通車。1920年南、北兩端路段分別延伸至大里與猴硐;1923年10月北端再延伸至雙溪,且八堵=基隆間舊縱貫線也劃歸為宜蘭線,直到1924年12月1日宜蘭線才全線通車營運[2][a]。
二次世界大戰後於1968年率先完成猴硐=三貂嶺段2.6公里雙軌通車[5]。1974年~1978年間續分別增築四腳亭=瑞芳間、牡丹=雙溪間、冬山=聖湖(今新馬站)=南聖湖(今蘇澳新站)間雙軌。[6]
另由於北迴線自1980年2月1日正式通車營運以來,宜蘭線從原本的支線升級為連接台灣東西部的重要幹線,也因此帶動東西部交流及互動,加以東部觀光事業、天然資源之陸續開發,客貨運量急速增加,致使原有單線鐵路不敷使用,每逢重要節慶及假日,總是一票難求,故政府隨即開始籌建宜蘭線擴建雙軌工程,自1980年11月中旬開始施工、於1986年1月9日完工通車。
2000年八堵=羅東間完成電氣化工程,同年5月3日正式通車。惟因電氣化通車初期雙溪變電站尚未完工,由南港變電站越區供電,初期並未大量改以電力機車牽引列車或行駛電聯車,僅有2對開推拉式自強號、3對基隆到開的電車,及週五六日各增開1對由EMU300型行駛的自強號列車等電力列車。[7]
2003年羅東=蘇澳間完成電氣化工程,同年7月5日與北迴線一同正式通車。
基隆=八堵間原本設有宜蘭線專用路軌(由舊縱貫線轉用),列車可於八堵折返向東部,但1990年代因應緊鄰的南榮路拓寬而拆除專用路軌[8][9],改為與既有縱貫線共用。2004年配合八堵站場軌道修改,基隆往返宜蘭線的列車折返點改到七堵=八堵間[10]。
2018年普悠瑪列車出軌事故後,對現有宜蘭線鐵路並再編列預算進行彎道整形工程,改善8處曲線條件不佳路段,以及進行4個改善案,預計將20處路段進行優化工程[11]。
- 1997年3月27日,由台北開往蘇澳的1083次自強號,於外澳車站撞上侵入路線淨空的水泥高壓泵浦車(當時正於站內從事邊坡工程),事故造成水泥高壓泵浦車司機死亡,列車上則有20餘人輕重傷;事故後DR3045、DR3093兩車受損嚴重,於花蓮機廠報廢。
- 2007年6月15日,由樹林開往蘇澳的2719次區間車,於大里車站內遭北上3902次試運轉列車側撞,造成該組車第二節車廂(EP508)的側面嚴重受創、第三節車廂(ET508)的側面從端部到第三車門也被撞毀,共造成5死15傷。
- 2018年10月21日,由樹林開往臺東的6432次普悠瑪自強號,於新馬車站發生出軌事故,造成18人死亡,215人輕重傷。本事故為台鐵TEMU2000型電聯車自2013年投入營運以來第一起造成乘客死亡的事故,也是臺灣鐵路自1991年以來第二嚴重的鐵路事故。
- 2020年12月4日,瑞芳-猴硐間(K12+233)路段因連續豪雨造成大規模邊坡滑動,使得全線完全中斷,由於路幅狹隘且持續降雨搶修不易,於12月14日恢復東正線單線雙向通車,全線最終在2021年2月3日恢復雙線通車[12][13]
Remove ads
車站一覽
(註:車站等級:分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甲簡、乙簡、丙簡、簡易、招呼、號誌)
总结
视角
Remove ads
接續路線
未來改建計畫
- 三座雙溪橋及新社橋改建工程
- 新馬站彎道改善工程及新馬站新建工程
2024年6月通過環境評估報告,全長約15.845公里高架化,可預期減少交通瓶頸。目前最大變數為宜蘭縣政府需負擔的104億元地方配合款[24]。
交通部最早於1994年開始提出規畫,之後2019年高鐵延伸宜蘭替代方案被提出,因此目前尚在研議最佳方案中[25]。
相關條目
備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