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八羰基二鈷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八羰基二鈷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o2(CO)8。這種金屬羰基配合物是金屬有機化學和有機合成中的試劑及催化劑,也是有機鈷化學的中心[3][4]它被用於羰基合成,也就是將烯烴轉化成醛的催化劑。[5]
Remove ads
合成、結構與性質
在氰化物存在條件下,通過鈷(II)鹽的高壓羰基化反應可製得八羰基二鈷。它是一種橙色易自燃的固體,對熱不穩定。它在溶液中存在兩種異構體[3][4],快速轉化:[6]
它的優勢異構體類似於Fe2(CO)9,只是少了一個橋連的羰基配體。Co-Co鍵的鍵長是2.52 Å,Co-CO端基和Co-CO橋連鍵長分別是1.80和1.90 Å。[7]這些異構體互變速度很快。占少數的這種異構體沒有橋連的CO配體,可以寫成(CO)4Co-Co(CO)4(D3d 對稱群)。優勢異構體中有兩個橋連的CO配體,特點是含有八面體配位的鈷,它可寫成(CO)3Co(μ-CO)2Co(CO)3(C2v 對稱群)。較少的這種異構體已經通過與C60共結晶製得。[8]
反應

八羰基二鈷可和鹼金屬和相關試劑(如鈉汞齊)反應,生成四羰基鈷酸鹽,後者和酸反應生成四羰基鈷酸:[4]
- Co
2(CO)
8 + 2 Na → 2 Na[Co(CO)
4] - Na[Co(CO)
4] + H+
→ H[Co(CO)
4] + Na+
八羰基二鈷和鹵素反應,生成四羰基鹵化鈷:[9]
- Co
2(CO)
8 + Br
2 → 2 Br[Co(CO)
4]
- Co
2(CO)
8 + 2 NO → 2 Co(CO)
3NO + 2 CO
加熱八羰基二鈷將導致脫羰基反應,並形成四面體的原子簇化合物十二羰基四鈷:[4][11]
- 2 Co2(CO)8 → Co4(CO)12 + 4 CO
八羰基二鈷和其它金屬羰基配合物一樣,可以和鹵代烴反應。它和溴仿反應,生成甲爪基九羰基三鈷 HCCo
3(CO)
9:[12]
- 9 Co
2(CO)
8 + 4 CHBr
3 → 4 HCCo
3(CO)
9 + 36 CO + 6 CoBr
2
CO配體可以被三烴基膦配體取代,產生Co2(CO)8-x(PR3)x。這些體積龐大的衍生物是氫甲醯化反應選擇性更高的催化劑。「硬鹼」,例如吡啶,可使八羰基二鈷發生歧化反應:
- 6 C6H5N + 1.5 Co2(CO)8 → [Co(C6H5N)6][Co(CO)4]2 + 4 CO
Co2(CO)8也能催化葆森–侃德反應(Pauson–Khand reaction),也就是烯烴、炔烴與CO反應產生α,β-環戊烯酮衍生物的反應。
安全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