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六四事件中的廣州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89年春夏之交,中華人民共和國爆發全國性抗議運動,史稱六四事件或八九民運,中國官方稱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期間廣州作為廣東省的省會,爆發了全省最大規模的多次遊行示威,亦有抗議、罷課、集會及其他政治表達行為。這些活動多由學生、工人主導,也包含市民等群體發起,與全國範圍內的抗議相呼應。參與者還包括從在廣州就學的香港澳門學生,或專程入境聲援的香港、澳門民運支持者,以及從佛山、深圳等地過來參與的學生。六四清場後,廣州主要的交通幹道如海珠橋等被示威者堵塞。隨著局勢明朗,廣州的示威如全國其他地方一樣逐漸平息。

4月

4月15日胡耀邦去世後,4月20日,廣州部分學生在中山大學學生陳衛(來自四川)的帶領之下遊行悼念胡耀邦海珠廣場廣州市政府當局派警察到海珠廣場環形欄杆外進行合圍式警戒。陳衛是唯一發表演講的人,題目是《海珠廣場宣言》。集會結束後,以遊行的方式回校。運動期間,中山大學學生成立了學生自治會,主席為陳衛。上海世界經濟導報事件之後,該報收到來自廣東的聲援電報、信件等。

4月22日,北京官方舉行胡耀邦追悼大會。廣東省市黨政機關在同日上午於廣州珠島賓館舉行追悼會,由廣東省委書記林若主持。數百名顧客在同日上午於廣州東山百貨大樓觀看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隆重舉行的胡耀邦追悼大會。廣州各大專院校也舉行不同形式追悼胡耀邦活動。當日,中山大學等校數萬名學生集會、遊行,有師生設置靈堂悼念胡耀邦。中山大學有200多名學生聚集海珠廣場發表演說,並高舉標語示威。此後高校學生繼續張貼大小字報,呼籲成立組織,制訂行動綱領。有的還要進行募捐,準備到各地大學進行串聯。有人在宿舍用白布製作輓聯,學校飯堂前面也貼了大小字報及標語二十多張,表達希望實現民主的訴求。活動總體非常有秩序[1]

4月24日,北京高自聯呼籲每個學生寄出十封信給全國各地,另決定派出二百至三百學生代表前往其中包括廣州的全國十五大城市演講、聯絡。4月26日,廣東高校的學生繼續張貼大小字報,呼籲成立組織,制訂行動綱領。有的要進行募捐,準備到各地大學進行串聯。華南理工大學從4月下旬起陸續出現大、小字報[2][3]

四二六社論出台後,一名廣州青年職工發表公開信,對北京的學生會表示「得知當局正調集兩萬軍隊對付你們」而「極大憤慨」,並強烈抗議當局[4]。4月27日,廣東省高層舉行會議,強調對學生應加強疏導和對話。也有中大學生認爲與政府對話應該有正當的渠道,避免過激的宣洩行動。大公報的報道則指有部分學生,尤其是重點院校的北方籍學生,更強調應肯定北京學生的「愛國熱情」。重點大學校園中繼續出現反貪污,反腐敗,反官僚,呼籲罷課的大字報,但總體平靜[5]

廣東省市黨政機關舉行傳達四二六社論精神的會議。廣州市委召開市、區(縣)、街(鎮)三級黨委書記會議在1989年4月24日~29日。會議期間,市委書記朱森林當天在大會上宣讀了四二六社論,要求「各級領導和共產黨員幹部及全市人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社論的精神實質,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決反對動亂」。中共廣東省委常委方苞亦在4月28日於廣州珠島賓館向省六套班子成員通報部分省、市的抗議或騷亂情況,「傳達中共中央領導的重要指示精神」。廣州海珠區天河區等黨委、區政府在同日召開領導幹部會議,傳達中央、省、市「有關反對動亂的指示精神」。4月29日,暨南大學104名研究生聯名簽署了「五四」大罷課倡議書,聲援北京的學生[6]

Remove ads

5月

5月2日,廣州當局在廣州醫學院會議廳舉行市屬高校學生紀念「五四」座談會,市委書記朱森林,市領導張漢青劉念祖等出席並與學生對話。廣州市屬高校學生代表近30人參加。5月3日,廣州學生繼續舉行遊行。廣東省委書記林若廣州友誼劇院,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廣州市委官方舉行的紀念五四70周年集會中表示,理解抗議民主「消除腐敗」的訴求,廣東青年「應該珍惜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並希望他們「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自覺抵制可能誘發動亂的言論和行動,維護廣東穩定的局勢」「按照法律程序推進民主建設」[7]。同日,廣州高校愛國學生聯合會(「廣州高自聯」)宣布成立(主席為劉俊國[8]),以此為名義印製的傳單散發到各院校,準備第二天的五四遊行,並提出「七點要求」作為訴求[9]

一、切實保障公民的新聞自由,要求新聞立法,開放報禁,恢復《世界經濟導報》 總編輯欽本立的職務。

二、公布國家領導人及其子女的財產及收入。

三、對「精神污染」及「資產階級自由化」兩次運動進行重新評價。

四、要求國家安全部、統戰恢部取消對中國精英知識分子的控制和監視。

五、增加教育經費 ,改善知識分子待遇。

六、盡快實現人民代表直接、自由、公正的選舉。

七、要求承認學生運動的合法性、正義性。

5月4日晚,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大廣州美院、中山醫科大學以及少數港澳學生等數千名學生從中山大學出發遊行紀念五四運動七十週年。學生在中大第四飯堂貼出「告中大同學書」,隨後遊行隊伍走出校門,向海珠廣場進發。在中山大學門口有數萬民眾圍觀,遊行在校門口遇到警察攔阻,學生衝破警察封鎖線。學生糾察隊帶白袖章維持秩序。警察為維持交通秩序,不准遊行隊伍走快車道,只能沿慢車道和人行道行進。在海珠區小港新村前,公安組成警戒線,到學生隊伍到來即開路。沿途圍觀者數十萬人,使得當晚交通堵塞。遊行隊伍兩邊由學生組成的自行車隊保護,並沿途散發「告廣州市民書」。學生呼喊「要民主 」、「反對官僚」、「五四精神永存」、「擁護改革」、「打倒官倒,打倒腐敗」、「要求新聞自由」等口號,散發《七點要求》。遊行隊伍沿江南大道海珠廣場,與在此處等候的學生匯合,一起向目的地廣東省委、省政府所在地進發,並經中國大酒店起義路、經越秀公園門口轉入環市路,直至烈士陵園,並發表演講後返校,大概從晚上7時持續到5月5日凌晨3時。廣州電視台廣東電視台南方日報羊城晚報等媒體記者大批尾隨遊行隊伍採訪。廣州市政府表示,廣州高自聯成立為非法,遊行活動也違反相關治安規定,但出於愛護學生的目的採取克制態度,希望學生「維護安定團結」[10][9][11][12]

5月16日至17日,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訪華。5月16日晚,華南師大華南理工學院暨南大學等3間大學的數千學生冒雨上街遊行聲援北京學生。他們從石牌出發,途經天河立交橋後隊伍一分為二,分別由東風路中山路向市區進發。途中,廣東工學院中山醫科大學的部分學生亦加入遊行。遊行隊伍沿途叫包括「自由」、「民主」、「打倒官倒」、「消除腐敗」等口號,並舉著「聲援北京」的橫額。遊行途中,除公安為遊行維護秩序外,也有高校老師不斷勸說。當晚廣州市區大雨傾盆,令遊行的學生被淋得渾身濕透。此後校方考慮到雨勢,從學生的健康出發,派出車輛接送學生回校。但到17日早晨8時仍有41名學生留在廣東省政府門前[13]

5月17日,從下午一時起,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美術學院等21所高校以及中專12000多名學生相繼走出校園, 在廣州市遊行,並集聚廣東省政府前進行演講和募捐。廣州公安部門出動大批警力維持秩序,並動用了警車為陸續遊行而來的學生開路。圍觀的市民眾多,過百武警在省政府前排成三列人牆。示威者的標語橫幅主要由被單、白布和白紙製作。內容包括「民主萬歲」、「打倒官倒」、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救我學生,救我中華」、 「言論自由」等。學生們在廣東省政府門前的馬路上或坐或站,高呼口號。至下午三時許,廣東省政府門前東起正南路粵語正南路 (廣州)、西至吉祥路東風中路路段已聚集上萬名學生。部分記者亦組成聲援團,並有市民向學生捐款。隨著中山大學少部分教師組成的「中大教師聲援團」加人學生請願行列,廣東10多位著名作家亦派代表到場對學生行動表示支持,並宣布聯名致電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光明日報》總編室,聲援北京絕食學生。學生代表反覆宣讀了《請願書》和《告廣州同胞書》。同日有6名廣州科研所的年輕人在廣東省政府門前開始絕食24小時[14][15][3]

儘管聲援活動已持續一天,學生情緒至黃昏時分仍很高昂。當上下班高峰期到來時, 10多所大專院校的數千名學生,再次舉著「新聞言論結社自由」、「民主萬歲」等橫額到附近馬路遊行。中山醫科大學等的幾名學生在襯衣上寫著「募捐」二字,向行人募捐,不時有幹部、工人和學生捐款。有的市民買了香菸、 飲料等遞給學生。學生連呼「廣州市民萬歲」。晚8時許,學生代表向廣東省政府遞交《請願書》,並有信訪部門負責人接過。近深夜時分,仍有許多學生從學校趕來。10時左右, 廣州一些新聞單位的部分工作人員舉著「還我新聞自由、重振中華脊梁」的橫額,對遊行學生表示聲援。接著,又有市民舉出「廣州市民支持你們」的標語。學生一邊歡呼一邊為其讓道。到18日零時左右,廣東省政府前的高音喇叭開始勸學生離去,各校都開來汽車在吉祥路、正南路等路段等待,部分學生離去後,仲愷農學院外貿學院的近200名學生又分三批先後遊行趕到, 靜坐學生再起演講高潮。一些市民還和學生們高唱《國際歌》、《國歌》和粵語歌曲 《友誼之光》。其後,圍觀的市民開始離去。凌晨3時,大部分學生陸續離去。至18日上午仍有約400名學生留在省府門前[16]

5月18日,廣州參加遊行的院校由10多所增加到24所,人數達兩萬人。遊行隊伍從上午開始從各校園出發,到達省政府前面靜坐,與逗留在那裏的學生回合。廣東省政府所在的東風路一帶擠滿人潮,有的學生先後返回學校,有的學生又走出校園上街。有的學生在省府門前發表演說,有的隊伍離開省府門前後,在市內主要街道遊行。公安繼續為遊行維持秩序,一支遊行隊伍打著橫標:「警察先生,辛苦了!」。遊行過程中,有的市民向學生送鮮花、飲料和食物,也有的市民抱怨交通阻塞,給工作和生活帶來不便。有的中專、中技學校的部分學生也舉著橫額、標語,上街遊行,對大學生表示聲援。部分知識界、新聞界人士與科技人員也到現場,對遊行學生表示聲援。學生中絕食的人數也有所增加,達60多人。他們在靠近省府大門的地方圍坐成一圈靜坐。其中有學生因體力不支出現病情。中山醫科大學廣州醫學院等院校組織了醫療服務隊, 到省府門前救治有病學生。有幾個參加絕食的學生因體力不支被送醫院救治。高校的部分教師也組成了聲援團,加人遊行隊伍,不少高校的領導教師來到現場看望學生,勸說他們愛護身體,注意安全。到晚上10時左右,聚集在廣東省政府門前的學生越來越多(羊城晚報估計約有兩萬人)。他們有的呼口號,有的靜坐,有的向市民募捐,有的在路旁休息,有的向圍觀的群眾作宣傳。從午夜開始,在省府門前聚集的大部分學生陸續離去返回各自學校。但至19日早晨仍有數百名學生停留省府門前[17][18][19][20]

5月19日,二萬餘名學生上街示威遊行。五十餘名學生續在「省府」前靜坐絕食。「廣州高校愛國聯合會」成立,宣稱「以南國兒女的行動支持北京」,白雲山製藥廠亦向天安門廣場絕食的大學生捐贈價值十萬元的藥品,通過中國紅十字會白雲機場空運到北京[21]。當晚國務院總理李鵬宣布北京戒嚴,同日晚上在廣州有上千大學生在廣州市政府門前集會,不滿李鵬和楊尚昆的講話。親歷者華南理工大學化機系大三張強形容當晚「華南理工的學生們群情激憤」,「我們認為他這是違反憲法、違反法律的行為,會給國家造成很大災難的」[22]

5月20日上午,中山大學等校七八萬多名學生舉行環市遊行,使沿途交通阻塞。公安派出大批人員沿途開路。由於天氣惡劣,在省政府門前靜坐的部分絕食學生已超過一百人,絕食的學生也有部分退返校園。亦有一二千名學生準備乘火車赴京被勸回[23][24]。中共廣東省委、省人民政府則在同日召開省直機關廳局以上幹部大會。中共廣州市委在同日召開局以上領導幹部會議,號召「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職工、學生及居民群眾認真學習李鵬在首都黨政軍幹部大會上的講話」。廣東省人大代表劉佩瓊則稱「中央的做法(戒嚴令)是製造恐慌,令國家聲譽跌至零點,此間的投資及其他政治經濟支持都會轉離,使中國變得孤立無援」[10]

5月21日,廣州高校學生罷課。下午4時開始,十多所高校逾萬名學生沿著環市路、東風路中山路等街道進行環市遊行,然後在省府門前聚集。他們抗議北京戒嚴令,呼喊「踐踏憲法絕沒有好下場」、「打倒李鵬」、「鄧小平下台」等口號,打出「打倒獨裁」、「打倒專制」、「李鵬犯法,違法必究」「李鵬滾下台」、「戒嚴令,獨裁的宣言,民族的恥辱」、「人民罪人請自盡以謝天下」等橫幅,並向民眾散佈香港電台的新聞報導內容[10][25][26]。遊行隊伍亦包括「廣州標緻汽車公司職工聲援團」、 「廣州市民聲援團」 及《廣州日報》、《 亞太經濟時報》的部分編輯、記者,全市交通阻塞癱瘓[27]。廣東省府門前有三排武警席地而坐封鎖了省府的大門。 數百名學生糾察隊亦排成人牆,維持秩序。 到了晚上,人數越來越多,省府門前聚集的數萬示威者繼續從省府出發,沿倉邊路、北京路 、海珠廣場、下九路遊行,持續到次日凌晨。有學生停止絕食,此前從18日開始絕食的學生被政府安置在兩部大型客車內,有不少被送院救治,中山醫科大學暨南大學醫學院廣州醫學院的學生也組織醫療隊在現場進行護理。部分學生宣佈停止絕食,並被送往醫院治療。廣東與廣州紅十字會也從10間醫院組織醫療隊[28]。同日,中山大學中文系二十二名教授副教授聯合簽名,向廣東新聞界致公開信,要求新聞界「做出表率」「報導真實情況」,「反對新聞封鎖」[29]

廣州工自聯亦於5月20日前後成立,受北京工自聯及香港支聯會的啟發和策劃。其核心成員包括廣州萬寶集團總經理鄧紹琛、三水強力啤酒廠總經理陳紹泰、深圳國際信託公司瀋水根、暨南大學澳門學生蕭亞群和王永光,以及來自白雲山製藥廠、深圳蛇口管委會、廣州冶金工業研究所及廣州造紙廠、皮鞋廠、鋼鐵廠、化工廠以及省社會科學院、南方日報、廣州日報和佛山、珠海、江門、肇慶等地的代表共三十多人。在北京絕食之後,由香港支聯會協助建立的「廣州工自聯」組織1000人在省政府門前靜坐聲援,並在北京戒嚴後籌集110萬元,用於包圍省政府人員的伙食、車輛及救援開支,由工自聯與學自聯聯合組織5000人日夜包圍省政府[30]

5月22日,續有數萬名學生和其他人士遊行,呼喊「鄧獨裁,李奴才,楊蠢才,快進棺材」、「打倒李鵬!鄧小平下台!」等口號,省政府前的戒備比此前放鬆。報道指當日市民和工人的比例「明顯增多」,但總人數相較21日減少,主要以中專學校為主,如廣州師範學校、華南理工大學、廣州粵劇學校、廣州潛水學校及花城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並有「廣州市民示威志願團」的橫幅。安置絕食學生的兩部大客車成為廣州高自聯的臨時指揮所,周圍有學生糾察隊組成的糾察隊,並由車上的高音喇叭廣播北京的消息和指示遊行路線。 廣州各高校也在各主要路口進行為北京學生募捐的活動,設立了十多個募捐點。學生領袖當日亦表示此後的遊行會盡量選擇晚上時間舉行,避開交通高峯, 減少經濟損失[10][31]。當晚,廣州、香港、澳門、深圳數十萬學生和各界人士在廣州,冒雨參加由廣州高自聯組織的遊行,高呼「李鵬下台」、「支持紫陽」等口號。中山大學一百三十名中共黨員幹部、教師和學者聯名發出《致中共中央公開信》,緊急呼籲中共中央「不要動用武力對付廣大學生和人民群眾」。同時香港學生聯合會組織了一批學生,到深圳與廣州學生會合[10]

南方日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亦打破沈默,刊出幾百字關於學生遊行示威的消息。羊城晚報采訪了在省政府門前停留並進行講演的學生。有學生表示決定停止遊行,因為遊行影響了交通。也有學生認爲主要的馬路都已遊行過了,市民都已經知道了,同時在採訪市民時報導表示「憂心者多」。該報亦報道,連日來由於遊行時交通阻塞,廣州市部分路段的糧、煤等物資運輸受到影響,但「全市供應正常」,「一些公共運輸線路有時受阻, 一些市民上下班受到影響, 但全市群眾的生活秩序基本正常」,「一度無法通車的東風中路吉祥路口至廣仁路口路段,近日通通停停」[32][33]

5月24日,李鵬與廣東省長葉選平談話。對於中共中央領導李鵬楊尚昆19日的講話表示廣東省委常委擁護中央方針問題不大,但「廣東情況複雜,可能在幹部群眾中波動較大」。省委書記林若擁護中央決定,但「擔心廣東開放政策會變,對影響大,做幹部的工作有一定難度」[10]。而自從19日李鵬講話之後,廣州各新聞媒體都終止了對學運的報導。20日的遊行當中有數十作家和新聞工作者表示聲援,但傳媒隻字未提。部分新聞工作者對做法表示不滿,認為新聞應該反映民意,反對新聞封鎖。有報社負責人則指不報導的原因是因為怕「分寸掌握不好」而被處分。直到22日,廣州各報刊,如羊城晚報、南方日報和廣州日報在沉默數天后開始在頭版報導當天的遊行新聞,但不提及當中的標語和口號[34]

5月22日,廣州軍區、省軍區召開機關幹部大會,要求「全體指戰員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團結一致,嚴守紀律,穩定局勢,保衛改革開放成果」。廣州市從化縣政協常委會在同日舉行會議,「學習李鵬總理在首都黨政軍領導幹部大會上的講話,擁護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呼籲社會各界人士和衷共濟,維護安定團結」。在運動期間,由於當局徵調民航機載運軍隊赴北京,使得廣州機場的部分航班需要停駛。

5月23日,由香港十三間大專院校163名學生組成的隊伍,白天製作了三十多條橫幅,攜帶大量宣傳品。在紅磡體育館誓師後,從火車站乘火車經深圳到廣州。據港媒報導,香港學生隊伍原本預料過關可能會遇到問題,並計劃若入境深圳失敗就會在海關靜坐抗議,但其在通關時似乎獲得刻意安排,學生火車到達羅湖後,口岸聯檢大樓的公安立即為其安排入境,經過數分鐘即令全部人出關,亦無例行行李檢查。在廣州車站亦有公安人員開路,讓香港學生前往越秀賓館[35][36]

晚8時左右,各高校學生陸續匯集在省政府門前。從9時半起,包括香港澳門,以及來自深圳、佛山等地大學生在內的五十萬學生、新聞界與社會人士,以「粵港澳環市大遊行」的名義從廣東省政府前出發遊行,以兩部配置高音喇叭的宣傳小汽車開道。隊伍打頭的汽車是廣州市某小汽車出租公司的司機「未經上級同意」開來為遊行當引路與指揮用的。隊伍前頭打著中國國旗、「廣州市民志願遊行團」和「省港澳愛國民主大遊行」橫幅。帶頭的廣州社會青年沿途高呼「打倒李鵬」和「歡迎加入」等口號。當天廣州陣雨不斷,東風中路數千米的路段被人流堵塞[37]

遊行隊伍長達數里,並展示「李鵬戴手銬」、「大掃帚掃走小瓶子」(暗指鄧小平)的海報,呼叫或展示「省港學生心連心」、「反對封鎖新聞」、「打倒李鵬」、「聲援北京學生」、「還政於民」、「打倒獨裁」、「結束老人政治」、「調兵是動亂之舉」、「逆民者亡」、「鎮壓學運的人絕沒有好下場」、「反對軍管」、「李鵬不下台、我們天天來」「民主、自由萬歲」、「打倒官倒」等口號或口號,亦有人唱《國歌》、《國際歌》。遊行路線為沿東風中路解放北路流花路環市路人民路南方大廈行進,再過人民橋,沿同福路江南大道,折回海珠橋,最後抵達海珠廣場匯合。遊行持續到次日凌晨。由於當時謠傳李鵬下台,更有人將遊行名稱改為「省港勝利大遊行」,點放鞭炮慶祝[35]

海珠廣場在遊行開始前就開始聚集了數千市民,連同部分的學生及「廣州市民聲援團」,在場高聲討論時政,開廣播放送新聞,等待遊行隊伍到來。也有人在廣場展示「阿斗誤國華夏痛恨李鵬去,全民覺醒神州呼喚紫陽回」的對聯[38]。晚上11時,華南理工大學的隊伍最先到達廣場,廣場上響起了歡呼聲。遊行沿途有十萬市民沿途歡迎或圍觀遊行,並且時時爆發掌聲。遊行隊伍中包括三百名專程到廣州參與的香港學聯學生(晚上八時乘火車到廣州)、佛山與深圳大學的學生和暨南大學的大部分港澳學生[37],以及從黃埔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過來的工人隊伍[39]。隊伍前後左右都有學生糾察隊手拉手護衛,警察亦把手各個路口疏導交通,數萬輛學生和市民的單車、摩托車均露天停放在路邊直到凌晨,並未出現被盜[40][41]

在遊行過程中,也有部分團體展現出具有其特色的標語或口號,強力啤酒廠的工人口號為「強力為學生加油」、廣東醫藥學院的橫幅有「李鵬得症,對政下台」,作家們的橫幅宣稱「一九八九,專制末日,民主之年」,星海音樂學院的學生則吹著小號,高唱國際歌,也有一個橫幅題為「今日影訊」、借用《最後的瘋狂》電影為名,註明「由李鵬領銜主演」,「此片譽滿全球,榮獲法西斯最高獎」。香港學聯的學生舉著巨大黃色標語,引入注目,並沿途向觀眾派發複印的香港報紙資料。中山大學有人用四塊大布做成四個巨大的「醒」字,表示「廣東人民不會再沉默」[38]。文藝單位的工作人員,羊城晚報、廣州日報、廣東電視台珠江經濟廣播電台、中國金報、亞太經濟時報等十多個新聞單位的記者編輯,新華社駐廣州五十多個記者職員,亦到廣東省府前參與,並打出「良知、真識」、「反對新聞封鎖」、「人民有權利知道國家大事」、「要求新聞自由」的標語旗幟,也有「港澳新聞出版界」的招牌出現在遊行中,並受到群眾歡迎。有市民表示,因為北京戒嚴之後廣州報紙、電視台有關學潮的新聞基本消失了,只有通過香港的報道才能了解情況,因此遊行隊伍中亦出現「感謝香港新聞界」的巨幅標語[10][25][42][43][37][38]。凌晨2時多開始,遊行隊伍陸續散去。三時,遊行學生陸續返校,學校沿街的大排檔因此生意興隆[40]

一名廣州外國領事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認為廣州當時以「經濟繁榮」「商業聞名」,因此其民運的規模「出乎意料」,也有參與者受訪時指其從演講者的口音中,認爲廣州活動中最積極的參與者往往是外省籍的學生與人士[42]大公報的評論則認為,此前「外省人眼裏的廣州人只顧「搵」錢,不問政治」,但廣州街頭的罕見大遊行會改變人們的看法[38]

在多日連續的遊行中,很多市民下班後就到省府前的學運指揮部詢問北京消息和日後廣州的安排,或討論時政局勢。5月24日白天,廣州市內沒有遊行,仍有二十多到一百名學生在省政府門前靜坐,不時通過擴音器發表演講作宣傳。由於下雨,圍觀市民不多[44]。也有學生領袖表示廣州市內已經連續多日組織大規模遊行,學生和市民需要休息。駐守的「自治學聯指揮部」指,政府只要未答應學生要求,學生就不會停止組織遊行示威[10][40]。高自聯亦考慮不再擴大遊行運動,以便「加強宣傳工作」,使「民主及言論自由的信息」普及到工人階層。時任香港學聯秘書長陶君行則認為香港和廣州學生的合作非常成功,並希望能夠加強聯絡,推動「全國性學生會議」[45]

5月24日下午四時許,八名香港婦女協進會的人舉著「香港婦女聲援愛國民主運動」的牌子在廣東省政府門前發表聲明,支持北京學運,呼籲撤銷戒嚴令,圍觀群眾達五百餘人[44]。當日,廣州高自聯也進行改組,選舉出7個常委進行聯絡和組織。當中兩人來自暨南大學、中山大學、中山醫科、華南師範、華南工學院和廣東醫學院各一人。下設執行部、聯絡部、宣傳部、後勤部、財務部和學生糾察隊[40]

根據廣州公安局的統計,1989年4月26日到5月20日期間,廣州的刑事犯罪與上月同期相比下降。有香港媒體分析這與社會爆發運動,以及警方和學生糾察隊共同維持秩序有關[40]。此後,北京高自聯組織的「南下民主宣傳團」亦到達廣州。5月28日白天和晚上,廣州學生和市民有千餘人從廣東省政府出發,發動響應當天「全球華人大遊行」的遊行,並有同名橫額。遊行隊伍中主要參與者包括大量的工人和社會青年,遊行到火車站時人數已大量增多。此後到30日,連續三天繼續有學生遊行[46]

5月29日,暨南大學教學秩序基本恢復,學生積極上課和備考。在省政府前絕食的六位暨大學生經過華僑醫院醫生的治療陸續康復。也有人受訪時認為表面平靜的狀態未必能維持很久,仍有港澳學生會將自己訂閱香港報紙剪貼供人們閱讀[47]。中大、華南理工大學等校的一些教師專門安排時間,給部分同學補課。有學生希望把前段耽誤的功課補回來。5月31日,在廣東省政府前持續半個多月的學生靜坐已經結束,人員撤回校園[48]

Remove ads

6月

6月1日上午,十多名北京學生和一名中山大學學生打著「民主自由演講團」旗幟,在廣州美術學院演講,介紹北京學運情況並抨擊中國領導人,圍觀民眾約200多人,次日中午又有18名學生舉著「北京南下演講團」橫幅先後到華南理工華南農大演講,呼籲繼續罷課,但響應者均較少[10][49][50]

6月2日,廣東省高教局表示廣東四十多所高校的復課率已經達到90%,基本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考試、放假均如期進行。由於遊行時間改到晚上,大部分學生仍能正常上課,即使有停課時間也不長。從5月25日後已經陸續復課。同時,部分高校成立的自治學聯在6月2日也已宣布解散。當中包括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廣東醫學院、華南工學院、華南師範大學。大公報評論大部分學生對學運熱情已經不高,但仍有部分廣州高自聯的人士積極進行串聯。暨南大學、深圳大學校方也計劃派人到北京勸說該校前往北京的學生返校[51]

廣州局勢原本已經趨於平穩,6月4日凌晨,得知北京清場消息的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工學院華師大華農大中山醫學院廣東教育學院等九所高校1800多名學生,加上其他市民工人數以萬計,頭綁黑巾,抬著花圈、臂戴黑紗,舉著「血債要用血來還」「反對血腥鎮壓」等橫幅、標語上街遊行,並高呼這類口號。然後遊行學生到廣東省政府門前、海珠廣場烈士陵園等地集會講演、靜坐,悼念北京死者,有人演講,有人獻花圈,一直持續到下午,致使交通幾度中斷。輓聯還包括「千古奇冤,手段何絕」、「燕京喋血,為民何在,同室操戈,向國難者致哀」。廣州解放紀念碑上也拉起來巨大的黑色條幅「為愛國死難者哀悼」,並擺有許多花圈。許多學生站在塑像底座上演講和高叫口號[52][53][54]

下午二時,2000多名學生在海珠大橋上靜坐。一批打著「廣州工人」旗幟的人士在交通要道海珠大橋阻欄車輛通行,向過往行人募捐,圍觀者數千,造成交通阻塞,數千輛機動車不能通行。廣州市主要路口和橋梁被一些學生設置了路障。原本已經準備解散的各校自治學聯全部恢復活動,呼籲學生「無限期罷課抗議」。各高校盛傳高校要被軍管,80%的學生離校回家[53][54]。廣州市人民政府發言人則呼籲「認清形勢,和衷共濟,共同維護廣州市的交通秩序、生產秩序、生活秩序、工作秩序,維護廣州的安定團結局面」「共同維護廣州市區交通的暢通,不要受人煽動,去做危害安定團結的事情」,並指出「海珠橋是廣州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白天每小時有5000多輛機動車通過,還有大量自行車和行人往來,如果堵塞,將給全市的生產和人民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

一個名爲「中國保衛人權同盟」的組織(中國當局稱爲反革命組織)散發了《告全國人民書》,聲稱中共領導「憑藉在軍隊中篡奪的權力發動了一場反革命軍事政變」,呼籲「號召尚能自由活動的十三屆中央委員、七屆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趕赴廣東,成立臨時中央政府,領導全國人民平息這場反革命武裝政變」[10][55]。根據當時參與遊行請願與絕食的一名親歷者所說,「因為廣東開放得比較早,看起來比較開明,連政府中的人士私下都對學運表示同情和對中央不滿」,而其從軍區大院的朋友口中得知「廣州軍區已秘密調動部隊進入廣州四郊」,是「直接來自中央軍委的命令,不受地方政府的態度所左右」[56]

6月5日凌晨5時許,廣州高校近萬名學生上街遊行,圍觀群眾達兩萬人。集會中人們高叫「血債血償」、「國難者不死,民主永垂」、「反對血腥鎮壓」等口號。8時30分,中山大學1000多名學生堵住海珠大橋,部分騎自行車或步行上班的市民與學生爆發爭執,有人衝開阻攔前往單位上班。也有大批廣州大學學生到海印大橋設置路障。在廣東省政府前,不斷有學生與市民聚集抗議,導致東風路和吉祥路交通阻塞。有8輛公共汽車在吉祥路口被攔截。交警嘗試指揮他們繞道行駛,被示威者包圍、辱駡,並有人與其爆發肢體衝突。主要交通路口,在市內的北京路農林下路和海珠廣場,均有大批學生封鎖路口,致使交通中斷。東風路與農林下路的交叉路口被學生圍成圓圈阻攔通行,亦有示威者繼續在海珠廣場靜坐或演講。上午11時40分,廣深鐵路公司石牌車站中大道口被華南工學院華南農學院兩千餘名學生阻住,迫使列車中途停車,也有人在五山路與廣深鐵路交界處臥軌堵截火車,使京廣、廣深鐵路交通一度中斷。學生圍車進行宣傳,車上旅客丟下大批香港報紙,學生說香港旅客支持他們,遂將該車放行。一些學生聲稱,凡經該處列車必須停車,經他們向旅客宣傳以後方可予以放行。華南工學院一百多名學生,在京廣線上臥軌抗議,以圖癱瘓交通,經多次勸告後逐漸離去。下午海印大橋的學生撤離,交通恢復[57][58][59][60]

當天市內出現排隊擠購糧食和食鹽的現象。廣州北上的火車被截斷,只可通到長沙。同時,廣州軍區駐廣州部隊進入戒備狀態,機關門口加強了門衛,部隊在營區處於戒備狀態。社會上出現大量的流言,指解放軍已經在沙河整裝待發,並有從博羅、東莞等地集結的部隊[61]。隨後軍方指戒備主要是防止社會有人衝擊軍營,也澄清認為廣州市面平穩,不會對學校進行軍管,也無計劃介入廣州市形勢。期間華南理工大學學生亦通過私設廣播點進行宣傳,組織「空校」,導致大一至三年級60%的學生離校,學校停課兩周[3][62]

6月5日晚,被阻塞的海珠橋、海印橋恢復通車。6月6日學生持續罷課。白天,廣州市區的交通逐漸恢復。上午有中山醫科大學、中山大學學生數十人在海珠廣場繼續宣傳演講,上萬名學生和群衆聚集海珠廣場追悼北京死者,但未造成交通堵塞。市區如中山六路和海珠路的的糧店出現排隊人龍,搶購糧食,銀行門口也出現擠提。社會上擔心若廣州戒嚴或出現缺糧現象,大多將全家定量供應的口糧一次買完。部分糧食價格如麵包也有所上升。當日,廣東往湖南方向的鐵路被示威者堵塞,部分鐵軌被撬,致使六列客車被堵,9000餘名旅客被困。暨南大學的100名學生在廣州軍區總部舉行靜坐示威,後被勸離。下午,繼續有近百人打著「廣州聲援團」的橫幅聚集在海珠橋上靜坐演講,造成交通堵塞達九小時之久。中國公安部指其為「不法分子」[62][63][64][65][66]

6月4-5日,廣州市政府發言人兩次呼籲市民和高校學生「同心同德維護安定團結」,針對廣州市出現擠購、搶購糧油、食鹽現象,宣告廣州市的「糧、油、煤、鹽等生活必需品庫存充裕,保證供應辦法不變」,「希望市民不要聽信謠言」。「廣州近幾天要實行軍管、戒嚴的說法是謠言,望市民、學生不要相信」。在高校內,仍然有人組織規模更小的悼念活動。暨南大學門口的天橋上,掛起七米長的橫幅對聯「悲盡長空民族英魂竟然長逝,怒凝大地中華兒女立即起來」,橫幅是寫著奠字的花圈。在廣州傳言甚多,如謠傳軍隊進城,高校軍管。很多高校學生因恐懼離校回家,也有港澳學生返回香港澳門,或外地學生到同學和親戚家躲避,更有家長從外地開車到學校接走子女。離校的學生約有三分之一(一說80%)。教學也部分停止[67][10]

中國公安部稱,6月7日凌晨二時許,廣州聲援團到海珠橋下一個體戶店「搶麵包吃」,隨後又到一個體戶飯館「要飯吃未逞」,便「砸爛飯館牌子」,並「煽動衝擊廣州賓館,砸爛賓館門窗玻璃」。凌晨四時,廣州公安「採取果斷措施,清理了海珠廣場和海珠橋,當場抓獲19名不法分子,將80人強行帶離現場審查」,其中「廣州市42人,沒有一名是產業工人,也沒有一名是學生。其餘87人均為外省和外地人」[64][10]。廣州公安對堵塞交通要道海珠大橋中的129人進行審查,收審了60人。6月8日,中山大學暨南大學等主要高校學生多已離校展開「空校運動」。美聯社、法新社報道示威者過去兩天所設置的路障大都已被清除[10]

Remove ads

後續

另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