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六四事件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抗議地區列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胡耀邦在八六學潮發生後,其中共中央總書記職務遭到掌握實權的中共元老之首鄧小平罷免。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後,北京市民和學生紛紛紀念胡耀邦,並逐步演變為要求政治改革,乃至針對中國共產黨的抗議活動,史稱「八九民運」或「六四事件」,中國官方稱「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
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省市也發生規模不一的抗議活動,不過當時媒體主要聚焦於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抗議。北京以外的中國各地的抗議往往會與北京的遊行示威相呼應,並且有很多各地學生、民眾前往北京串聯參觀,或北京學生組織派遣「代表團」到各地串聯宣傳。不同地方的抗議示威規模和社會整體參與程度不一,在部分地方,示威者的訴求具有當地特色。而不同地方當局在事件中以及六四清場之後,對參與示威的人員也有不同的處理手法。大多數地方的抗議在北京六四清場後的十多天內逐漸沉寂,各地公安機關亦開展對參與人員的抓捕、審判,加強高校學生和幹部的思想工作。
5月18日,由於北京學生絕食的影響,當天北京以外上街遊行的學生達50多萬,波及全國30多個主要城市、300多個高校,北京以外14個城市出現高校學生絕食請願,總人數約2500人(不完全統計)。5月19日,至少有116個城市發生了大規模的學生抗議活動。中國國家教委事後稱據不完全統計,「在動亂和暴亂期間,在29個省、市、自治區的84個城市中的600餘所高校,有280餘萬人次上街遊行」[1]。
根6月30日的「關於堅決打擊反革命。兩亂分子、嚴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報告」(公安部黨組向中共中央),在事件後全國性的大搜捕運動中,全國共取締「各種非法組織」515個」;718名「非法組織頭頭」到各地公安機關登記或自首,拘捕「各類非法組織成員及打砸搶燒分子」4386名,破獲31起「反革命集團案」、8起「台灣國民黨特務案」[2]。中國各地的抗議內容很多來自的政府文件的洩露、中國異議人士的披露或當時在中國的外國記者的報道。[3]
Remove ads
華北地區
北京為整個運動的中心。在整個運動期間,北京的抗議學生、工人、市民通過大遊行、募捐、集會、請願等方式表達自己訴求。北京宣布戒嚴之後,局勢進一步緊張,不斷發生示威者試圖阻止軍車進入城內的事件。天安門廣場被示威者長期占據,直到6月3日晚上戒嚴部隊進軍天安門廣場。
天津臨近北京,很早就出現抗議、遊行、罷課、集會及其他各類政治表達,並且天津、北京、河北的政治、社會運動,往往彼此聯動。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學生積極參與了天津的遊行,並有很多學生到北京天安門進行串聯。5月的幾次遊行,天津參與人數有上萬至數萬人。
由於京津冀地區相互靠近,很多河北的學生或示威者前往北京或天津串聯。河北省保定、石家莊以及各地高校和市民參與了遊行。由於許多參與鎮壓六四民運的軍隊原駐地在河北,許多河北發生的政治、社會運動與軍隊相關。例如,六四清場後,負責北京戒嚴的部隊陸軍27軍在石家莊的總部被示威者圍堵。
東北地區
在黑龍江,齊齊哈爾等地有人響應示威,但省會哈爾濱的抗議最為活躍,並得到部分工人、市民和新聞工作者支持。隨著北京清場消息傳出,抗議進一步激化。
學生主導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從長春開始蔓延開來,部分工人、市民和體制內人士也加入支持,特別是長春一汽職工參與,遊行人數一度超十萬。除省會長春外,白城、吉林市、延邊州等地亦有響應。北京六四清場消息後,吉林省的抗議升級並最終被鎮壓,官方取締多個組織並拘捕近百人。
瀋陽、大連、鞍山等城市的高校發起聲援北京學生的示威,有部分人提出建立新政黨、推翻政府等激進主張。抗議高峰期有數十萬師生市民走上街頭,甚至堵塞交通、號召罷工。六四清場後,遼寧仍有遊行和悼念活動,隨後當局展開清查,打擊「非法組織」,大量參與者被拘捕、判刑或勞教。民運人士指控政治犯在獄中遭受虐待。
西北地區
甘肅最大規模的抗議示威發生在首府蘭州,此外天水等地也有聲援行動。根據公安部門的統計,蘭州地區在4月21日到6月10日先後發生了大小遊行請願活動30次,內有5000人以上較大規模的8次,參加者近20萬人次。此外又因《性風俗》一書,發生穆斯林上街遊行抗議,以及蘭州氣象學校藏漢兩族學生鬥毆,導致藏族示威者參與抗議。甘肅當局指這些突發事件「交織在一起,造成蘭州地區十分複雜的局面」
在陝西,咸陽、渭南、延安、漢中、商洛、榆林、安康等地都發生了遊行示威,省會西安的遊行示威規模最大。4月的示威曾發生嚴重的騷亂,導致陝西省政府被衝擊。
青海的示威活動主要集中在省會西寧。期間亦發生由於西藏問題以及甘肅蘭州發生漢藏學生鬥毆事件,導致青海藏族學生串聯示威抗議的事件,以及因為上海《性風俗》一書引來的爭議導致穆斯林回族民眾抗議的事件。
華東地區
上海的遊行最高峰有30萬人以上。因為上海世界經濟導報在胡耀邦死後的報道,被時任上海書記江澤民進行整肅,並導致要求「新聞自由」的呼聲。六四事件之後,上海火車站爆發抗議與騷亂,並有火車車廂被焚毀,上海也因此成為全國在六四之後首個處決參與者的城市。江澤民在事後被提拔為中共中央總書記,接替趙紫陽。
浙江最大規模的示威遊行發生在省會杭州,此外溫州、金華、麗水、寧波、嘉興、台州、臨海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響應。在運動當中,部分骨幹人士此前就曾參與八六學潮等運動,亦有人在六四之後參與創建中國民主黨浙江分部。
安徽最大規模的示威遊行發生在省會合肥,特別是八六學潮的起源地中國科技技術大學。蚌埠、安慶、馬鞍山、銅陵、蕪湖、淮北、阜陽等地亦有不同程度的響應。
福建的大規模抗議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省會福州以及廈門。其餘各地如泉州、漳州、南平也有不同程度的響應。時任寧德地區黨委書記習近平也因為應對當地的學生示威而在事後被提拔。
江西最大的示威發生在首府南昌,此外萍鄉、贛州、撫州等地的縣市均有不同程度參與。南昌有人成立模仿波蘭團結工會的「南昌團結工會」,並在事後被當局取締。
中南地區
運動期間,河南省會鄭州、洛陽等大城市的示威規模最大,也有很多示威者乘火車都北京串聯支持北京學生。六四鎮壓後的數周,開封仍然爆發了遊行,並被中國當局定性為「反革命事件」。
湖北最大規模的抗議示威發生在省會武漢。武漢長江大橋等重要交通路線曾經在六四鎮壓前後被示威者多次堵塞。學生示威者也多次嘗試與武漢的大型工業企業工人進行串聯。另外在荊州、黃岡、孝感、十堰、黃石、宜昌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響應。
湖南以省會長沙的示威人數規模最大,湘潭、郴州、邵陽、益陽等縣市均有示威者不同程度響應。4月22日長沙爆發的騷亂,造成示威者沖入湖南省政府機關。北京六四清場之後,湖南是全國各省因八九民運被捕人數最多的省份之一。
華南地區
廣東的大規模抗議集中在廣州和深圳,並波及珠海、中山、汕頭等縣市,示威參與者還包括香港、澳門學生。其中最大規模的抗議是5月23日的省港澳大遊行,有五十萬人參與。六四事件之後,廣東成為民運參與者通過黃雀行動到達港澳的主要通道,廣東軍政當局亦因此加強邊防。
時任海南省長梁湘被認為是支持趙紫陽的改革派。海南的示威抗議被一部分人士認為有梁湘的支持。六四事件之後,梁湘以及海南日報總編輯程凱等人都因為對運動的同情而遭到整肅。
西南地區
在四川,省會成都、重慶等大城市的示威規模最大,攀枝花、自貢、達州、西昌、瀘州、綿陽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響應。六四鎮壓後,成都爆發數百人以上傷亡的騷亂與暴力鎮壓,傷亡僅次於北京。
雲南最大規模的抗議示威發生在首府昆明,其他如昭通、大理、保山、曲靖、玉溪、普洱、西雙版納、德宏等各地亦有不同程度的響應。雲南省當局指控雲南境內的民運人士在事件期間及北京清場之後,通過滇緬邊境等途徑與台灣當局有聯繫,或者企圖囤積武器彈藥。駐雲南的解放軍部隊中對學運的同情者曾企圖策劃兵變,並最終被平息。據親歷者回憶,雲南的民運訴求具有地方特色,如要求當局檢討少數民族政策的失誤,要求更大地方自治權。
根據貴州當局的統計,在4月下旬至6月初共有9個地、州、市的高等院校和數十所中等專業學校學生相繼進行遊行示威。貴州最大規模的抗議示威發生在首府貴陽,在遵義、畢節、興義、凱里、六盤水、都勻等其他縣市也有人士響應。在六四清場後,中國公安當局亦指控貴州破獲多起民運人士搜集槍枝彈藥和武器的「反革命集團」案件。
在運動在4月爆發之前,1989年3月西藏曾發生要求西藏獨立的抗議和騷亂,因此拉薩在整個運動期間為戒嚴狀態。在運動期間只有少數大學生響應。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