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刀干孟之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刀干孟之亂是指明朝初期,雲南麓川土司酋長刀干孟的叛亂事件。1397年10月,刀干孟造反,麓川平緬宣慰使思倫法逃走尋求明朝幫助。明太祖朱元璋沐春何福瞿能等將領率兵擊敗麓川的叛軍,送還思倫法。

快速預覽 刀干孟之亂, 日期 ...

背景

麓川明朝時期雲南西部的一個傣族土司,曾因攻打叛投明朝的傣族小土司而與明朝爆發戰爭。明麓戰爭後,思倫法不再爭奪明朝控制的傣族土司,將開疆擴土的重點轉向南部[1]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思倫法進攻緬甸,緬方訴諸明廷[2]。明太祖朱元璋派遣錢古訓李思聰攜詔書出使緬甸和麓川,警告思倫法,並詔令兩國罷兵言和[3]。思倫法謝罪,聽從詔令,與緬甸停戰[3]

經過

使者調停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二月,刀干孟造反,錢古訓李思聰以明廷的威德向刀干孟施壓,叛眾有所收斂[4][5]。思倫法用象馬金寶行賄,希望明朝使者能夠留在麓川,借其身份之便壓制住反叛勢力[4]。錢、李不為財物所動,嚴詞拒絕:

錢、李向思倫法表示,儘快送使者回朝,才能顯示其忠君之心,思倫法只得設宴送錢、李回朝[4]

造反

洪武三十年(1397年)九月,刀干孟公開造反[6],進攻宣慰司駐地者藍城,思倫法逃至金齒,棲身高黎貢山[7]。效忠於思倫法的麓川將領虎都沙(又作忽都)率騰衝舊漢人[註 1]前來保護思倫法,並向省府求援[7]。鎮守雲南的西平侯沐春接報後,令雲南三司商討方案。按察司認為不應發兵遠征,主張放棄麓川地;布政司認為應等待叛軍勢衰時再乘機發兵平叛;都司認為,思倫法作為宣慰使,今已窮途末路,朝廷不體憫是沒有恩德的行為,地方叛亂,不及時處理就喪失了威信,建議發兵平叛。最終決定,令虎都沙固守騰衝待援[8]

隨後,刀干孟派手下刀名孟進攻騰衝[8],思倫法攜家小逃至昆明,沐春將思倫法遣送南京[6]。十一月,思倫法抵達南京,朱元璋對其表示「不能無懷土之思」,明朝將發兵送還思倫法,要他先與沐春駐紮在怒江邊,派遣心腹之人潛回麓川,觀察麓川內部的政治動向,如果麓川境內還有效忠於思倫法的勢力,那麼刀干孟的反叛勢力會日漸消減,平叛只是時間問題[9]。十二月,朱元璋送思倫法回雲南,順便賜其黃金百兩,又敕諭沐春:「思倫法窮而歸我,當以兵送還其土」,要求明軍先駐紮在怒江邊,招降刀干孟,不從就發兵征討[10]

這時,刀干孟因懼怕朝廷發兵征討,通過景東衛向明廷說明情況[7],請求入貢,並稱早前已派遣使者入貢乞求土官職位,但是使者被大甸刀的弄半路攔截[10]。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二月,沐春將情況上報京師,認為刀干孟並非真的想納貢,只是緩兵之計[11]朱元璋作出批示,姑且同意刀干孟納貢,以伺其變,並要求沐春撫諭虎都沙,如果刀干孟防禦空虛,應尋找機會解決叛亂,不能錯失時機[11]

思倫法出走後,麓川擁立思佑法為君主[12]

Remove ads

明軍反攻

洪武三十年(1397年)十一月,思倫法初到南京時,朱元璋任命西平侯沐春為征虜前將軍,何福為左將軍,徐凱為右將軍,率雲南、四川諸衛兵討伐刀干孟[9]。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四月,沐春率軍攜思倫法至金齒[13]

明軍招諭刀干孟,叛軍不從,沐春準備等內地大軍到達後,在冬天發動進攻。刀干孟仗恃夏季的瘴氣,明軍水土不服,不敢輕易救援,於是猛攻騰衝,虎都沙告急。沐春認為此時派兵偷襲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於是命何福瞿能率兵五千至騰衝匯合虎都沙[14][13]

虎都沙提供情報,叛軍有近五萬人駐紮在南甸,叛軍前鋒靠近芒干寨(今九保阿昌族鄉),那邊都是昔剌兵[註 2],統軍的刀名孟在陣營的尾部,可分兵牽制叛軍,使其首尾不能相顧,用精兵猛攻陣尾,即可擒獲刀名孟。四鼓時分(凌晨兩點),叛軍酣睡之時,明軍縱火燒其營地,叛軍潰敗,刀名孟被斬[14]。隨後,明軍回擊景罕寨[註 3],但景罕寨地勢較高,叛軍據險固守,明軍久攻不下,彈盡糧絕,叛軍聲勢大漲。何福向沐春求援,沐春親率五百騎前往景罕救援,令騎兵在寨外奔馳,揚起漫天塵土,叛軍誤以為大軍抵達,於是投降。爾後,沐春乘勝攻下崆峒寨[13]

刀干孟遣人乞降,明廷認為其詭詐多端,拒絕受降[16]。不久後,沐春病逝,刀干孟又變卦拒絕投降,明廷令何福率軍討伐叛軍,最終將刀干孟生擒,明軍俘虜叛軍七萬人[17]。叛亂平息後,思倫法回到麓川[13]

Remove ads

造反原因

按《明實錄》與《明史》記載,刀干孟造反的原因是,思倫法寵幸從昆明去到麓川的僧侶以及懂得製造火器的明軍逃兵,他們的地位甚至凌駕於各部落酋長之上,以刀干孟為首的部落酋長感到不滿,於是發動兵變[6][18]永樂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曾派遣使者張洪赴滇西地區,張洪根據所見所聞著有《南夷書》一卷[19]。據《南夷書》所載,刀干孟造反的原因是:麓川地區有習俗,逢新君即位,各酋長將女兒嫁予新君,而思倫法之妻因為妒忌,每有酋長獻女,便誣告其造反,思倫法聽信妻子的話,發兵攻打酋長,將其女縊死,拋屍瑞麗江,引起眾怒。思倫法要求木邦酋長刀干孟前往麓川朝見,刀拒絕,於是思倫法發兵征討木邦,被刀擊敗,其後刀干孟造反[7]

在傣文史書《嘿勐咕勐》中,思倫法的風評極差,《嘿勐咕勐》講述其貪戀女色,有命令青年婦女過江時走沉橋、逼婦女將筒裙英語Sinh (clothing)捋起以便觀賞大腿的癖好,還將看中的拉去同宿,引起民憤[12]。《勐卯弄傣族歷史研究》認為,《嘿勐咕勐》等史籍對思倫法有極差評價的原因是他在明麓戰爭中喪失了對東部景東等地的控制,並且主張親明,不再爭奪明朝控制下的傣族地區,招致部分貴族的不滿,被誣為荒淫無道的昏君,《研究》認為這也是刀干孟之亂暴發的真正原因[20]

Remove ads

注釋

引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