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前進型蒸汽機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前進型蒸汽機車(QJ),是中國鐵路使用的蒸汽機車車型之一,由大連機車廠設計,首台機車在1956年9月製成。前進型蒸汽機車是中國第一次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功率幹線貨運蒸汽機車。是國產蒸汽機車中產量最大的機型。最後一台機車(車號7207)於1988年12月21日出廠。雖然前進型主為貨運,但隨著客車編組增加,人民型蒸汽機車的功率不敷使用,不少幹線客運也能看到前進型的身影。
Remove ads
設計和歷史




1954年11月起,鐵道部調集工程技術人員到大連機車車輛廠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進行大功率幹線貨運用蒸汽機車的設計,1955年初,第一機械工業部根據鐵道部提出的《幹線貨運蒸汽機車設計技術條件》定由大連機車工廠進行設計。該型機車的設計參考自前蘇聯的「友好型」(ФД型)蒸汽機車和ЛВ型蒸汽機車,1956年3月完成設計圖紙,同年9月中國鐵路首台國產大功率蒸汽機車試製成功,當時命名為「和平型」。是主要用於牽引貨運列車的幹線貨運用主型機車。
該型車最初由大連機車車輛廠製造5台,此外,長春、牡丹江、瀋陽、唐山等工廠也曾進行過小批量生產,1958年到1961年,製造了42台機車(其中9台為老六軸煤水車,其它為四軸煤水車)。經大同機車工廠經過重大改進設計最終於1965年定型,投入批量生產。成為大同機車工廠的主要產品。該型機車在文革期間一度改稱為「反帝型」,自1971年定名為「前進型」(取自「革命是人類歷史前進的火車頭」這句當時的名言)一直沿用下來,車型代號「QJ」。前進型蒸汽機車是中國第一次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功率幹線貨運蒸汽機車。是國產蒸汽機車中產量最大的機型。
至1988年12月21日,編號7207的前進型機車在大同機車工廠出廠後正式停產,前進型機車前後共製造了4708輛(一說共製造了4714台)。
前進型蒸汽機車採用了一系列新技術、新結構和新材料,如全電焊結構鍋爐、鑄鋼汽缸、密閉式司機室、混合式給水預熱裝置、加煤機、吹炱器、風動搖爐器等,因而使該型機車達到了世界蒸汽機車的先進水平。具有輪周功率大、牽引性能好、萬噸公里耗煤量比原有型號大幅減低、司乘人員勞動條件好等特點。是中國鐵路功率最大的蒸汽機車,單機運行最高速度為80公里/每小時。
前進型蒸汽機車以往曾為中國多個鐵路局所使用,其後逐漸被柴油機車及電力機車取代。至1990年代,部份從鐵路局退役的前進型為內蒙古集通鐵路所購入,集通鐵路曾有100多台蒸汽機車用於牽引客貨列車,因此成為觀賞蒸汽機車的熱門線路,曾吸引了中國國內外的眾多鐵路迷前來觀賞蒸汽機車。這批機車中最後一批27台前進型蒸汽機車服役至2005年12月7日全數退役,由柴油機車取代。原屬集通公司的前進7081號蒸汽機車是中國鐵路最後一台退出運行的幹線蒸汽機車(四川尚有屬於地方鐵路的芭石鐵路使用蒸汽機車作為牽引機車)。
Remove ads
結構
前進型蒸汽機車(代號QJ,曾稱和平型,代號HP;反帝型)於1956年由大連機車車輛廠設計並試製,大同、瀋陽、長春、唐山、牡丹江等廠曾進行過小批量生產。前進型機車採用2-10-2輪式,軸式1-5-1,機車自重119.39噸,全長26米(六軸煤水車全長29米),構造速度每小時80公里,牽引力33290公斤。前進型蒸汽機車的結構特點是(1)鍋爐為內火箱無燃燒室的全電焊結構;(2)採用鑄鋼汽缸、分動式汽閥和工字型滑板十字頭,主要運動杆件均採用滾動軸承;(3)採用自動調整楔鐵裝置,安裝了粘著重量增加器;(4)煤水車底架及水櫃採用全電焊結構,並裝有加煤機,設計有四軸滑動軸承和六軸滾動軸承的兩種煤水車。
該型機車自1956年問世後,在運用中出現一些問題,沒有大批量生產。1962年開始,大同機車工廠對該車設計及生產工藝進行改進,1964年9月試製完成首台重大改進的前進型101號機車(當時稱和平型101號),經過4萬多公里運用考核定型,1964年大同廠成為專業製造蒸汽機車的工廠,開始批量生產前進型蒸汽機車。大同廠對該車的鍋爐部分進行了重新設計。增加了燃燒室,鍋爐中心高度降低80 mm,煙管長度縮短到5350 mm,煙箱通風裝置作了較大改善,性能也有所提高。經過測試,當計算供汽率為75kg / (m2·h)、速度為70 kmn/h時,最大輪周功率可達2192 kW,機車總效率達8.42%。為發揮鍋爐效率和改善乘務員勞動條件,採用了加煤機、推煤機和風動搖爐器。用於寒冷地區的機車採用密封式司機室。
Remove ads
車輛改造
根據前進型蒸汽機車在製造、運用與檢修中的經驗,大同機車廠在歷年生產過程中對前進型機車陸續進行了一系列五十餘次的技術改進。此外,為中蘇國境車站調車作業,1976年設計了寬軌距的前進型機車。
1966年前進型機車開始採用矩形通風裝置試驗(俗稱扁煙筒),1983年4月通過鑑定,1984年列為技術改造項目,至1987年有近千台前進型機車完成了這項改造。
為實現將前進型機車的效率「由8.42%提高到10%」的要求,1981年10月大同廠設計並製造出第一台前進型(車號6191)"綜合改造機車",改造項目包括改裝乏汽穩壓室、加粗加長過熱管、小煙管內安裝變阻節流器,安裝7-10扁煙筒、加裝粘著重量增加器自動控制裝置、採用六軸滾動軸承的煤水車。經鐵道部科學研究院在北京環行鐵路牽引熱工性能試驗,機車最高效率:燃用鶴崗煤時為10.8%,燃用大同煤時為9.4%,燃用型煤時為10.8%。1981~1984年大同廠製造了14台前進型綜合改造機車。
1981年,為了提高蒸汽機車的熱效率,增大輸出功率和提高運用可靠性,大同機車廠參考NDQ型煤氣內燃機車的煤氣發生裝置,開始研究對前進型機車進行煤氣化改造[2]。1986年大同廠聘請與致力於蒸汽機車現代化改造的阿根廷工程師李維多·但丁·波塔共事的英國工程師大衛·沃戴爾(英語:David Wardale)為顧問[3],研究煤氣火箱的可行性。是年上半年,採用波塔設計的GPC(Gas Producer Combustion)系統火箱的8001號試製成功,沃戴爾著手設計前進二型——在前進型機車煤水車上裝煤氣發生爐,生成煤氣經過煤氣管道輸送至機車火箱內燃燒。1986年9月,「前進二型」試製成功,在北同蒲線大同至北周莊間進行試運行,而8001號僅在呼和浩特調車場作測試。經過一年多試驗,最後均未完成定型。「前進二型」改回傳統火箱,8001就此閒置[1]。
Remove ads
車輛保存






Remove ads
集通鐵路公司把5輛機車(編號6988、6998、7002、7040及7081)售予美國的鐵路發展公司(Railroa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用作行走郊遊路線及動態保存,但實際只交付3輛機車。
- 前進型6988號及7081號機車:於2006年6月13日運抵美國,交付至鐵路發展公司下屬的愛荷華州際鐵路。在美國服役初期仍帶著中國鐵路路徽,其後被換上IAIS的標誌。2011年,為參加於伊利諾州岩石島縣舉辦的Train Festival 2011活動,6988號車外觀改為美式風格,其正面加裝鈴鐺,正面車燈兩側亦標明機車編號。2013年秋之後,愛荷華州際鐵路管理層和董事以擔心使用志願者而非雇員的責任和保險問題為由,不再動態展示6988號車和7081號車。參與維護兩輛機車的志願者於次年創立中央國家蒸汽機車保護協會,從艾奧瓦州際鐵路獲贈這兩輛機車[6],並在2016年完成6988號車大修,於2018年8月投入動態展示[7]。
- 前進型7040號機車:於2007年12月24日運抵美國,由鐵路發展公司賣至總部位於肯塔基州尼古拉斯維爾的R.J. Corman鐵路集團,並變更車號為2008號。該機車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錦州701鐵路工廠大修,未送往美國時,兩側集煙板已被移除,並且兩側走廊亦加裝裝飾。運抵美國後,7040號機車亦曾進行動態展示。然而,由於R.J. Corman鐵路集團創始人理察·傑·科爾曼因多發性骨髓瘤於2013年8月23日去世後該機車不再動態展示,轉入封存狀態。2020年3月,R.J. Corman鐵路集團將7040號機車以及放置機車的玻璃房捐贈給非營利組織肯塔基州蒸汽機車遺產公司[8][9]。
- 前進型6998號及7002號機車已於2007年12月初被拆毀(一說此2輛機車是在錦州701鐵路工廠被拆解,並未送往美國[10]),原因不明。[11]
Remove ads
重大事故
- 1990年7月27日早8時,瀋陽鐵路局通化分局梅集線通溝至乾溝間89公里488.5米處,2523次貨車與848次貨車發生正面衝突,造成2523次機車,機次l、2、15、19位車輛脫軌,16、17、18位車輛顛覆;848次重聯機車顛覆,機次1位車輛脫軌,前進型機車報廢4台,貨車報廢1輛,大破4輛,中破2輛,小破3輛;線路破壞100米,報廢鋼軌8根,軌枕156根;機車乘務員死亡9人,重傷3人,中斷正線行車25小時15分。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