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勒皮
法國上羅亞爾省市鎮與省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勒皮(法語:Le Puy),全名為沃萊地區勒皮(法語:Le Puy-en-Velay,發音:[lə pɥi ɑ̃ vəlɛ] ⓘ;奧克語:Lo Puèi de Velai),法國東南部城市,奧弗涅-隆-阿爾卑斯大區上盧瓦爾省的一個市鎮,也是該省的省會,下轄勒皮區[1]。勒皮位於上盧瓦爾省中部[2],其市鎮面積為16.79平方公里,2022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18,989人,是該省人口最多的市鎮,在法國市鎮中排名第494位。
勒皮歷史悠久,其所處的公共社區為藝術與歷史地區。勒皮是天主教的重要朝聖地,是聖雅各之路的四大起點之一,因其境內的聖母升天大教堂、法國聖母雕像和艾古力聖彌額爾禮拜堂三個地標性建築而聞名。現代勒皮也是一個區域性的綜合性工商業城市,設有大學分校和中心醫院,同時也是一個小型交通樞紐,開通有直達巴黎的固定航線。
Remove ads
地名來源
「勒皮」一名在現代法語中意為「火山口」,但作為城市名稱,此處來源則是拉丁語「podiu」,意為「高山、高地」[3]。1988年,經法國民政局批准,「勒皮」新增「在沃萊地區」(-en-Velay)作為後綴[4]。在一些中文參考資料中,當地又被翻譯為或「勒皮昂韋萊」[5]或「勒皮昂瓦萊」[6]。
歷史


勒皮歷史悠久,高盧時期,利古里亞人曾在此區域活動,羅馬人入侵後曾在此修建驛站,並命名為「阿尼修姆」(Anicium),成為勒皮的城市前身[7]。根據都爾的額我略在其《法蘭克民主史》當中的描述,勒皮教堂及主教於公元3世紀初開始設立,但關於勒皮城市在中世紀初期的信息則缺乏記載。公元924年,勒皮伯爵亞奎丹的威廉二世獲得了勃艮第拉烏爾授予的宗主權,並在勒皮主教阿達拉爾(Adalard)的支持下將勒皮開闢成為貿易中心[8]。公元955年,勒皮主教戈德斯卡爾克繼承了宗主權,進一步加強了勒皮的宗教權威[9]。彼時,勒皮城內的「燃燒之石」(Pierre aux fièvres)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權威象徵[10],在戈德斯卡爾克的號召下,虔誠的天主教徒集結於此,出發前往聖雅各的埋葬地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這一行程被稱為聖雅各之路,勒皮由此成為該朝聖道路的三個起點之一,其對應的線路被稱為「波迪安西之路」(又稱「勒皮之路」)[11]。公元12世紀初,自由傭兵團不滿桑塞爾的艾蒂安一世的暴政,在勒皮地區引發了卡皮雄騷亂,並很快衍變成為全國性的政治反抗運動[12]。13世紀,「燃燒之石」被改建成為勒皮主教座堂。中世紀中後期,勒皮所在的沃萊成為朗格多克行省的一部分,並保留了沃萊地方政權,直到法國大革命結束[13]。17世紀時,勒皮成為一個重要的花邊手工業中心,同時因生產馬鞍而聞名[14]。法國大革命結束後,勒皮成為上盧瓦爾省的省會。19世紀中期,雕塑家奧古斯特·德·莫爾隆擔任勒皮主教,其在任期間主持修建了法國聖母雕像[15]。工業革命期間,勒皮相繼建成通向聖德田、朗戈涅和布里尤德方向的鐵路,但向東前往普里瓦方向的鐵路最終因技術原因而未能建成。二戰時期,勒皮接納了大批來自淪陷區城市塞納河畔沙蒂永的難民,此舉使得戰後塞納河畔沙蒂永市中心的廣場被更名為「勒皮城市廣場」[16]。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包括勒皮在內的法國山地農業地區出現了大量的人口外流,導則當地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大量減少,引發了當地民眾的不滿。2018年12月1日的法國黃背心運動第三戰役期間,勒皮境內多處建築物被破壞,其中上盧瓦爾省政府大樓被燒毀,勒皮成為黃背心運動當中影響最嚴重的城市之一[17]。
Remove ads
地理
勒皮位於法國東南部,奧弗涅-隆-阿爾卑斯大區南部偏西和上盧瓦爾省中部,距離大區首府里昂大約150公里[2]。與勒皮接壤的市鎮包括:艾吉耶、布里沃-沙朗薩克、沙德拉克、庫邦、羅亞爾河畔屈薩克、埃斯帕利-聖馬塞爾、波利尼亞克、多萊宗河畔聖克里斯托夫、勒皮附近瓦爾斯[2]。
勒皮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屬於帶有溫帶海洋性特徵的山地氣候,境內年均溫明顯低於同緯度大陸西部地區,日溫差較大[18]。
勒皮市區西部的盧德境內設有氣象站,以下為該氣象站的數據: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勒皮是法國奧弗涅-隆-阿爾卑斯大區上盧瓦爾省的一個市鎮,編號為43157,它也是上盧瓦爾省的省會[1]。勒皮下轄勒皮區,管理勒皮第一縣、第二縣、第三縣和第四縣,同時也是勒皮城市圈公共社區的辦公駐地[1]。
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簡稱「INSEE」)在進行數據統計時,將勒皮及相鄰的另外8個市鎮設為勒皮城市核心區,並將包括核心區在內的周邊共49個市鎮劃為勒皮城市區[19]。同時,INSEE還將勒皮市鎮分為了8個「信息塊區」(IRIS)[2][20],以便於統計人口分布情況。
Remove ads
交通
勒皮是一個區域性的公路樞紐,法國國道N88線、N102線及多條上盧瓦爾省省道在勒皮境內交匯,勒皮東部過境快速通道於2018年7月建成通車[2]。
多個公路客運系統提供連接勒皮的長途巴士線路,其中奧弗涅-隆-阿爾卑斯大區公共運輸提供前往拉謝斯迪約的線路,奧克西塔尼大區公共運輸提供前往芒德和馬爾沃若勒的汽車線路[21],上盧瓦爾省城際客運則提供前往聖德田、伊桑若、朗戈涅等地的巴士線路,同時有校車線路可前往周邊部分市鎮[22]。
2015年,60.1%的勒皮家庭擁有至少一輛的私人汽車[23]。2016年,勒皮境內共發生各類交通事故15起,造成18人受傷[23]。
勒皮位於聖喬治多拉克-聖德田鐵路線上,勒皮火車站位於市區東部,該站每天開行前往克萊蒙費朗及聖德田的區域列車[21]。
勒皮城市公共運輸(商業名稱為「TUDIP」)由勒皮城市圈公共社區直接管理和運營,截至2020年4月,該線路網共包括8條市區公交、2條擺渡公交和十餘條校車線路,並提供定製公交服務[25]。
1896至1914年間,勒皮曾有老式有軌電車運行[26]。
政治
勒皮的現任市長為米歇爾·沙皮(Michel Chapuis)先生,自2016年起擔任,在2014年的市政選舉中獲得了55.25%的支持率[27]。
在201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中,法國第25任總統艾曼紐·馬克宏在勒皮獲得了77.22%的支持率[28]。
人口
2017年,勒皮市鎮人口數量為18,995,在法國排名第494位。其中男性8,882人,女性10,233人,75歲及以上人口占10.3%,外籍人口數量為1,743人,人口密度為1,131人/平方公里,當地居民被稱為Ponots(男性)或ponotes(女性)[29]。2018年,勒皮境內出生187人,死亡人口258人[29]。
經濟
勒皮是一個區域性的工商業城市,勒皮-伊桑若工商會的總部所在地,米其林和愛馬仕分別在勒皮設有加工廠,旅遊業亦是勒皮的重要經濟來源[34]。
財政收入
2018年,勒皮的財政收入總額為22,912,900歐元,財政支出總額為20,467,000歐元,當年的債務總額為20,931,800歐元[35]。
2014年,勒皮的人均收入總額為2,324歐元,其中高職人員為3,912歐元,普通職員為1,718歐元[36]。
2016年,勒皮境內的青壯年(15至64歲)失業率為18.8%,當地35.8%的家庭擁有納稅資格[37]。
社會事務

勒皮屬於克萊蒙費朗學區[38]。截止2018年1月1日,勒皮境內共有3所幼兒園、14所小學、5所初級中學、4所普通高中和1所職業高中[39]。2018至2019學年度,勒皮境內共有學生5,061名[40]。
在高等教育方面,克萊蒙-奧弗涅大學在勒皮設有校區,其化學系、材料系、計算機系部分專業及下屬的一個應用科技學院在此,此外還有一個衛生學校和一個示範學校[41]。
截止2017年1月1日,勒皮境內共有全科醫生30名、保健師25名、牙醫24名、護士39名、耳科醫生1名、眼科醫生4名、皮膚科醫生4名、助產士1名、兒科醫生1名和婦科醫生2名。境內共有藥房11家,養老院7家,殘疾人幫扶中心7家[42]。
勒皮中心醫院(Centre Hospitalier du Puy-en-Velay)位於勒皮市區,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公立綜合性醫院[43]。
2015年,勒皮境內共有各類住房11,984套,其中82.9%為常住房屋[44]。

2017年,勒皮境內共有1家游泳池、4間健身房、2座綜合體育場、10處網球場、1處馬術場、5處足球或橄欖球場以及3處籃球或排球場[46]。
2014年,勒皮及附近地區共發生各類案件1,930起,其中盜竊類案件1,146起,經濟類案件164起,毒品交易類案件113起[49]。
文化

2017年,勒皮境內共有2個劇場、1個電影院、1個博物館和1個音樂廳[46]。
勒皮是法國中央高原區域內重要的旅遊城市,是天主教聖雅各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米其林旅遊雜誌》評為「三星級旅遊推薦」[50]。
2018年,勒皮境內共有13個賓館共計411間房間[46]。
截至2020年4月,勒皮境內共有84處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勒皮聖讓洗禮堂是法國首批文物保護單位[51]。
-
法國聖母雕像
-
聖母升天大教堂
-
聖讓洗禮堂
-
勒皮大劇場
-
街頭的一處噴泉
法國主要的媒體均可在勒皮接收,法國電視三台下屬的奧弗涅-隆-阿爾卑斯大區頻道在部分時段播出勒皮所屬區域的地方新聞[52]。在紙質媒介方面,總部位於克萊蒙費朗的《山地報》和總部位於里昂的《進步報》均在勒皮設有分支。
相關人物
友好城市
截至2020年4月,勒皮共與5座城市互為友好城市關係[54]: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