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北大道
马来西亚的一条高速公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北大道(馬來語:Lebuhraya Utara-Selatan,英語:North-South Expressway,坦米爾語:வடக்கு-தெற்கு விரைவுசாலை,簡稱:英語:NSE或馬來語:PLUS)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海岸,是馬來西亞以及東南亞最長的收費高速公路,全長772公里。大道北端在吉打州馬泰邊境的黑木山,與泰國宋卡府的碧甲盛路接壤。大道止於南端柔佛州新山的新柔長堤,途經吉打、檳城、霹靂、雪蘭莪、森美蘭、馬六甲及柔佛七個州屬。馬來半島的公路系統以南北大道為脊梁,形成了一個頗為完善、高效的陸路交通網,有效取代聯邦1號公路。大道目前由南北大道有限公司(Projek Lebuhraya Utara Selatan Berhad,簡稱PLUS)管理,屬於亞洲公路網AH2路線。[3]

Remove ads
概況
南北大道主要分為4個路段,包括
: 南北大道北段,從黑木山到吉隆坡經北海與怡保等地,全長460公里;
: 南北大道南段,從吉隆坡到新山,途經芙蓉、馬六甲市、永平等地,全長312公里;
: 新巴生河流域大道,使用同樣的道路編號,從巴生的武吉拉惹到吉隆坡大使路,全長35公里;
: 南北大道第二中環銜接大道,1997年建造,從沙亞南到汝來北部,途經布城、吉隆坡國際機場,讓駕車者繞過吉隆坡市區,全長60公里。
同時,南北大道有限公司也同時對以下銜接南北大道的高速公路擁有管理權:
歷史
在1970年代,馬來西亞政府已經開始進行高速公路的規劃。1977年,公共工程部開始策劃從馬泰邊境到新柔長堤的路線圖。1980年,馬來西亞大道局成立,以監督南北大道的建設工程。1982年至1988年間,大道局完全負責所有南北大道的建設和行政工作。1988年以後,南北大道的管理交由南北大道有限公司負責。
第一階段工程包括從章卡遮令至怡保的路段和從新那旺至愛極樂的路段,耗資2100萬令吉,於1987年5月完工。1986年12月29日,公共工程部與馬友乃德工程有限公司(United Engineers (M) Sdn. Bhd.,現馬友乃德集團)簽署意向書以便建造第二階段工程。[4]
1988年3月18日,馬友乃德工程有限公司成立南北大道有限公司,並與政府簽約,接手南北大道的建設和30年特許經營權,同時獲得政府的16.5億令吉的貸款和10年的車流量保證下全面展開第二階段的工程[5]。為了確保資金的來源,當某些路段完工後,就已開放通車及收取過路費。1994年,耗資南北大道3,400萬令吉的第二階段工程正式完工並全面通車,並在1994年9月8日由首相馬哈地·穆罕默德開幕[6]。
由於交通流量的激增,2007年南北大道提升了從仕林河到萬撓和從芙蓉到愛極樂的路段,由原本雙向四條車道擴建為雙向六條車道。
自從1987年九洞收費站啟用以來,這個收費站一直發生涉及重型車輛的死亡車禍。為了減少無辜生命的傷亡,政府決定遷移九洞收費站。之前,從北馬南下和南馬北上的車輛必須分別在九洞和怡保南部繳付過路費,然後免費使用怡保路段,再到怡保南部(南下)和九洞(北上)繳費繼續路程。2009年7月14日,在政府遷移收費站後,無論南下還是北上的車輛都可直通到目的地。[7]同時間也建立一條交替道路,從九洞收費站(或者是怡保北區收費站)至新邦波賴附近的怡保南區收費站之間的道路免收費,並可通往怡保的美露拉也、江沙路、崑崙浪、怡保新都(Medan Ipoh)和打捫五個地區,編號為239(北上)以及240號(南下)公路。[8][9]
Remove ads
車道
一般上南北大道有4條車道,來回各為2條。
以下則是例外,這些路段有6條或8條車道(來回各為3或4條):
時速限制
南北大道 主要時速限制在於每小時110公里,但一些路段除外如:
嚴重的交通事故
以下為其中一些帶來嚴重後果的交通事故[10]。
- 1996年南北大道山體滑坡事件
- 2007年8月13日,靠近霹靂太平處發生了嚴重的公車翻車事故,造成20人死亡。
- 2008年12月7日,一輛公車在柔佛東甲通往巴莪146.8公里處失控,造成10人死亡,18人受傷。
- 2009年4月13日,一輛載有33名乘客,從玻璃市加央開往沙亞南的雙層長途公車在途中失控,造成6人死亡3人受傷。
- 2009年12月26日,南北大道272.7公里,距離靠近霹靂怡保的怡保南部收費站月8公里處,一輛層長途公車先後撞向路旁欄杆和分界堤,造成10名底層乘客當場喪命,2人受傷。至於公車上層的35名乘客,則飽受虛驚。
- 2010年10月10日,南北大道靠近馬六甲新邦安拔收費站223公里處發生一起連環撞事故,涉及2輛公車、3輛汽車和1輛貨車,造成12人死亡,超過50人受傷。
為減少事故所採取的措施

根據法律,大多數重型車輛的限速為每小時80至90公里。由於2個車道並不足以應付龐大的交通流量,導致了多起致命車禍的發生,且還有上升的趨勢。因此,南北大道的部分路段已增加了車道的數量。
在原計劃中,每小時110公里的雙車道高速公路將會被提升為三車道來避免車禍的發生。不過,部分路段又再另外增加了一條車道,使之成為四車道。
收費系統
南北大道有2個收費系統:
- 開放式系統——使用者只需要在此系統範圍內的收費站繳付一定的金額。此系統在以下收費站中使用(只採用電子收費系統(ETC),如:一觸即通卡(Touch 'n Go)、PLUSMiles,SmartTAG和MY RFID):
- 封閉式系統——使用者在進入大道前於相關的收費站領取收費票或PLUSTransit卡,並在大道出口的收費站依所使用的路線長度繳付相關金額。2013年6月18日開始,所有大道收費站推出了可重複使用的PLUSTransit卡來取代原有的通行證。從2016年4月5日開始,大道使用者必須使用一觸即通卡、PLUSMiles和SmartTAG來進入大道。2017年4月26日開始,大道收費站全面電子化。PLUSTransit卡則將在中午12點後停止發放。
檳威大橋收費表

大道設施

- 每隔60公里便有休息與服務站
- 每隔約2個交界處便有路旁停車區
- 每隔2公里便有緊急電話亭
- PLUSLINE熱線號碼
- PLUS巡邏服務——協助在大道上交通工具出現問題的司機
- PLUS直升機巡邏單位——監測PLUS高速公路
- 有緊急車道可以讓在大道上出現問題的司機停下
記錄

- 南北大道是馬來西亞第一條長距離高速公路,也是馬來西亞最長的高速公路。
- 位於南北大道北段,靠近九洞的美諾拉隧道在建造完工後時是馬來西亞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
- 位於
檳城第二大橋的桂花城南北大道收費站馬來西亞最大的收費站,一共有28條車道(不包括附加機車收費站),第二大則為
大道南段的新街場收費站,共有18條車道(不包括附加車道)。
- 霹靂河大橋,也稱蘇丹阿茲蘭沙大橋是南北大道最長的橋梁,總長300公尺(980英尺)。
- 愛極樂公路服務區是於1987年開放的南北大道南段的第一個公路服務區。
- 南北大道是馬來西亞第一個擁有高架橋餐廳的高速公路。
- 南北大道第二中環銜接大道的峇都知甲高架汽車橋是南北大道最長的高架汽車橋。
- 務邊至打巴路段是南北大道最貴的路段,總花費2億令吉,平均1公里2千萬令吉。加強堤防是造成路段建費高昂的主要原因。
- 南北大道網絡中最長的一段是巴莪至永平北部出口。該路線總長47公里,途徑馬俄丘山、鐵山和雙溪沙浪布阿亞平原。
- 位於南北大道第二中環銜接大道(ELITE)梳邦再也UEP區公路服務區的南北大道賽道(前稱ELITE賽道)是馬來西亞高速公路第一個卡丁車賽道的所在地。
- 亞洲公路網AH2在馬來西亞境內百分之80的路段由南北大道組成,其他屬於AH2系統的大道還包括
新山東部疏散大道和新柔長堤。
- 汝來孝恩園是第一個位於收費大道旁的墓地。
- 愛極樂高架橋餐廳的南北大道畫廊是馬來西亞高速公路第一個畫廊。
- 甘拔士快速公路(柔佛州3號公路)是唯一一條由私營大道公司建造的州道。
大道南段的嗎什北向休息站自2008年中旬翻新後是馬來西亞第一個全面採用空調的休息站。
大道北段的霹靂河南向公路服務區站是馬來西亞第一個採用環境資源管理主題(馬來語:"Jejak Hijau")的休息站。
- PLUSMiles(南北大道里程卡)是馬來西亞高速公路公司中唯一自行推出的回扣優惠卡。
- 馬來西亞最長的封閉式收費站路線是從柔府至士姑來(原為怡保南區至士姑來),途經4個主要大道(1,1,2,6)。
大道北段靠近九洞的避險車道是馬來西亞高速公路唯一的避險車道。
未來計劃
聯邦政府,南北大道有限公司和檳城州政府將會在雙溪賴和柔府之間的無收費路段建造繞道。該繞道將會耗資30億令吉建造。預計將會在2030年竣工。[來源請求]
紀念活動
馬來西亞郵政局曾在1994年9月10日發行印有南北大道圖片的紀念郵票,票額分別為30仙、50仙和一令吉[12]。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