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灣人口
地區人口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根據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臺灣總人口於2025年6月的統計數字為23,346,741人[1][2]。
Remove ads
歷史統計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常住人口係指在一處所已實際居住或預期居住6個月以上人口,包括本國籍及非本國籍常住人口,為臺灣人口普查之認定人口數之標準。可知除北部地區外,其他地區的人口所佔比例均下滑,人口仍持續向北臺灣集中。
Remove ads
臺灣之人口統計傳統上以戶政機關登記之戶籍人口為指標,惟戶籍人口與實際居住情形仍有落差,根據電信信令人口統計資料(2020年11月)之平日夜間停留人數為指標[11],可推估實際人口之分佈(此人口包括外籍居留人數),可知北臺灣實際居住人口為11,724,169人,戶籍人口為10,745,117人,較戶籍人口多979,052人,佔全國人口之49.12%;中臺灣實際居住人口為5,649,763人,戶籍人口為5,797,528 人,較戶籍人口少147,765人,佔全國人口之23.67%;南臺灣實際居住人口為5,870,606人,戶籍人口為6,327,170人,較戶籍人口少456,564人,佔全國人口之24.60%;東臺灣實際居住人口為512,736人,戶籍人口為539,852人,較戶籍人口少27,116人,佔全國人口之2.15%;金門及馬祖實際居住人口為110,640人,戶籍人口為153,689人,較戶籍人口少43,049人,佔全國人口之0.46%。顯示實際居住人口之南北差距較戶籍人口更大。
Remove ads
人口



總數
- 台灣人口總數:23,374,742,100%。(2025年3月統計)
- 臺灣原住民族人口總數:615,474人,2.63%。(2025年3月統計)
- 歸化取得國籍的外裔(籍)配偶新住民人口總數:536,452人,2.27%。(2018年5月統計)
年齡結構(2025年3月統計):
- 0-14歲:11.67%(合計:2,728,888人)
- 15-64歲:68.90%(合計:16,105,950人)
- 65歲以上:19.42%(合計:4,539,904人)
年齡平均值:[註 3]
- 總計:40.50歲
- 男性:39.64歲
- 女性:41.35歲(2017年3月統計)
人口密度:
- 645.76人/km²。(2025年3月統計)
人口成長率:
- -1.78‰。(2020年統計)
出生率:
- 7.01/1,000人。(2020年統計)
- 總出生人數165249。 (2020統計)
死亡率:
- 7.35/1,000人。(2020年統計)
- 總死亡人數173156。 (2020年統計)[13]
淨遷移率:
- 0.89/1000人(2015年統計)
性別比:
嬰兒死亡率:[註 4]
- 總計:4.44/1,000人
- 男性:4.84/1,000人
- 女性:4.01/1,000人(2015年統計)
結婚率:6.61 /1,000人。(2017年10月統計)
- 結婚雙方均為本國人者佔總結婚人口比例: 84.7%
- 與非本國人結婚者佔總結婚人口比例:15.3%,其中東南亞配偶佔所有外國人比例:40.6%,大陸地區配偶人佔所有比例:36.2%,港澳地區配偶佔所有比例:6.2%。(2017年統計)[16]
離婚率:2.26 /1,000人。(2017年10月統計)
平均壽命:
- 總計:80.23歲
- 男性:76.94歲
- 女性:83.74歲(2023年統計)[17]
總生育率:
- 0.865/婦女(2023年統計)
Remove ads
- 外僑居留人數:963,754人(2025年2月)[18]
台灣平均出生男女比為1.07至1.08,世界平均的出生男女比為1.04至1.05,台灣新生兒男生比例高,是全球少數異常過高的國家[23][24],對比美國國家科學院發表的實證文獻,台灣在列於在全世界出生性別比顯著失衡的國家名單中,而這份名單只有12個國家。(台灣性別比例為 1.08。香港 1.08、南韓1.07,中國是1.14,為全球最高)[25]。台灣國民健康署呼籲女孩男孩一樣好,拒絕性別篩檢,性別篩選違法,性別篩選被國際視為嚴重的性別歧視,希望更多女孩平安出生[26]。
族群劃分與人口分布
臺灣族群以文化人類學來區分,主要分為臺灣原住民和台灣漢移民。台灣漢移民有閩南裔臺灣人、客家裔臺灣人、臺灣外省人(其中包括在台大陸少數民族)。另外,近年來還有許多移居臺灣的新住民。
依據2002年內政部統計處的一項調查研究:臺灣的閩南人76.9%、客家人10.9%、外省人10.0%、臺灣原住民各族1.4%以及不確定0.8%[27]
依據客家委員會2010年至2011年的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在各大族群(單一自我認定)的分布上,「福佬人」占67.5%;「客家人」占13.6%;「臺灣人」占7.5%;「大陸各省市人」占7.1%;「原住民」占1.8%[28]。2016年12月,客家委員會調查顯示,台灣客家人口超過453萬人,占全國人口約19.3%,較2011年調查結果增加33萬人,提升1.2%,代表民眾客家自我認同的提升,但能夠講客語的比例則降至46.8%(212萬人)[29]。
對於人口數量多寡的敘述所在多有,不過除了國語(現代標準漢語)以外,台語屬於優勢的語言,根據內政部統計,1993年時若以所用母語區分,推估使用「台語」(73.3%)、「臺灣客家語」(12%)、「其他漢語方言」(13%)及「台灣各族語言」(1.7%)[30]。另根據2008年中華民國年鑑,臺灣大概有73%的人會使用閩南語。[31]
臺灣早期移民分布深受分類械鬥影響,並非渡臺時間先後或是原鄉居住地形所造成。客家人、泉州人、漳州人同時來台,客家人有的因分類械鬥失利退出平原(如臺北盆地)轉往丘陵(如新竹丘陵)居住,而因分類械鬥得勝而住在平原(如美濃區)、海濱(如新屋區)[32]。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新竹沿海地區、臺北盆地,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故「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33]」的說法,僅在台灣中部地區符合此一分布[34][35]。
Remove ads
語言
中華民國在臺、澎、金、馬地區以中華民國國語為通用語,通用文字為漢字正體字;其他國家語言依使用人口比例分別為台灣閩南語、台灣客家話、阿美語、排灣語、閩東語(馬祖列島)、泰雅語、布農語、卑南語、魯凱語、太魯閣語、賽德克語、鄒語、賽夏語、達悟語、噶瑪蘭語、撒奇萊雅語、邵語、拉阿魯哇語及卡那卡那富語。英語在教育上是除國語之外的第二大語言。
教育水準
讀寫能力: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考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