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唇齒鼻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唇齒鼻音是子音的一種,在國際音標的符號是⟨ɱ⟩,X-SAMPA音標的符號則是⟨F⟩。國際音標中的⟨ɱ⟩符號是在小楷拉丁字母⟨m⟩的右下方加上一個向左的勾。
唇齒鼻音的發音方式和雙唇鼻音的十分相似,唯一不同之處是唇齒鼻音發音時下唇不與上唇接觸,而與上排牙齒接觸。唇齒鼻音中唇和牙齒的位置和其他唇齒音基本一樣,如/f/、/v/,但唇齒鼻音中唇和牙齒更合攏。
暫時尚未發現有語言將唇齒鼻音視為獨立的音素。雖然韃奇族(Teke)的庫庫雅方言(Kukuya, kkw)有獨立的唇齒鼻音音素,發音時雙唇會明顯凸出,但有人懷疑這樣的口形可以發出一個正統的塞音。(Ladefoged and Maddieson 1996: 18)雖然如此,唇齒鼻音在世界中仍然頗為普遍,通常作為雙唇鼻音的同位異音,在唇齒擦音/f/、/v/前出現。如英語的comfort(舒適)和circumvent(包圍)。
Remove ads
特徵
唇齒鼻音特點:
該音見於
此音是/m/的同位異音,通常會出現在同時有/m/和/f/或/v/的語言中。當/m/出現在/f/或/v/前時,習慣上發/m/時會將後面唇齒的特性帶到前面,故出現唇齒鼻音。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