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坎佩爾
法国菲尼斯泰尔省市镇与省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坎佩爾(法語:Quimper,發音:[kɛ̃pɛʁ] ⓘ;布列塔尼語:Kemper),法國西部城市,布列塔尼大區菲尼斯泰爾省的一個市鎮,同時也是該省的省會,下轄坎佩爾區[1],其市鎮面積為84.5平方公里,2022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64,530人,是該省人口第二多的市鎮,在法國市鎮中排名第87位。
坎佩爾位於菲尼斯泰爾省南部,兩條河流的交匯處,距離海岸線大約16公里,是法國本土最西端的省會城市,也是一個區域性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與周邊十餘個市鎮組成了坎佩爾西布列塔尼城市圈公共社區[2]。坎佩爾是法國藝術與歷史之城,古典時期為奧西斯米人的活動範圍,中世紀中後期逐漸發展成為布列塔尼半島西南部的行政中心,近代因製瓷業而得到發展。1960年,坎佩爾與周邊另外3個市鎮合併,人口數量與面積均得到大規模的增加。
坎佩爾常被認為是布列塔尼的代表性城市,因其老城區內的傳統建築和文化而聞名,戴高樂將軍曾稱坎佩爾為「布列塔尼之魂」,當地每年舉辦多個項目的文化節目。
Remove ads
地名來源
「坎佩爾」一名來源於凱爾特語,其布列塔尼語形式為「Kemper」,其中「Ken」這一前綴意為「匯合」,而「per」意為「溪流」,該名稱可能與當地的自然景觀(兩河交匯)有關[史 1]。18世紀時,為紀念當地歷史上的首位主教科朗坦,當地曾被更名為「Quimper-Corentin」,「科朗坦」後綴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被刪除[史 2]。
歷史
坎佩爾的利內奧斯蒂克街區(Linéostic)內發現的巨石陣遺址證明這一地區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已出現人類活動,而市區西南部的珀南克雷阿克街區(Penancréac'h)則發現了該區域內歷史最久遠的房屋建築遺蹟[史 3]。公元前二世紀左右,坎佩爾附近區域為奧西斯米人的活動範圍,奧代河谷中已形成了多個零散的村落,並普遍使用土泥(Torchis)作為建築材料[史 4]。羅馬人入侵後在奧代河左岸的弗呂日山麓修建了洛克馬里亞,城市面積達4公頃,被當地史學家讓·保羅-勒比昂先生(Jean-Paul Le Bihan)認為是現代坎佩爾城市的前身[史 5]。但其具體範圍及人文風貌尚無從考證。1995年,洛克馬里亞街區內曾發現了大規模的人類墓穴,根據史學家推斷,其常住居民數量應該在一千至一千五百人左右,並在公元3世紀末出現了一條連接布列塔尼半島西北部區域的羅馬道路[史 6]。

坎佩爾在中世紀初期缺乏相關史料記載,彼時,其所處的布列塔尼半島西南部常受到海盜入侵,史學家普遍認為這一時期的坎佩爾可能是一個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的村落[史 7]。約公元5世紀,來自不列顛的殖民者在此駐紮,並建立了科努瓦耶王國,此後該區域獨立形成科努瓦耶[史 8]。公元10世紀前後,奧代河右岸出現了一處為紀念科努瓦耶首任主教科朗坦而建的教堂,其附近逐漸形成了城鎮,成為能夠考證的坎佩爾城市發展的開端[3]。
公元11世紀後,坎佩爾逐漸成為科努瓦耶的中心城市[史 9]。1240年,坎佩爾城內出現了科德利埃修道院(Couvent des Cordeliers)。1296年,坎佩爾教區內分為了六個堂區,其中三個位於市區,教堂數量的增加使得坎佩爾城市得以擴張,形成以主教座堂為核心的放射狀建城區,環繞坎佩爾的城牆也在約翰一世公爵(Jean I le Roux)的主持下得以修建[3]。1348年,坎佩爾附近爆發黑死病疫情,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傷亡[史 10]。
布列塔尼繼承戰爭期間,蒙福爾伯爵約翰四世於1364年發動歐賴戰役,並在坎佩爾展開圍城戰,最終掌控了布列塔尼半島的統治權,並於1365年成為布列塔尼公爵[史 11]。1491年,隨著布列塔尼安妮公主加冕法蘭西王后,坎佩爾及其所屬的布列塔尼半島逐漸成為法蘭西王國的一部分[史 12]。
Remove ads

宗教戰爭初期,坎佩爾較少受到胡格諾派的影響,16世紀末,當地的保守派貴族及天主教徒組成坎佩爾聯盟(Ligue de Quimper),支持並參與法國天主教聯盟的清剿新教徒運動[史 13]。彼時,坎佩爾地區遭遇了不明疫情的襲擊,造成當地超過1,700名居民身亡[史 14]。
1621年,在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三的批准下,耶穌會坎佩爾分部成立,主教法蘭索瓦·德·科埃特洛貢於1669年在此建立了一處講壇[4]。18世紀初,受到外界競爭的影響,坎佩爾的商業貿易有所衰落,當地的布斯凱家族(famille Bousquet)創建了瓷窯,通過進口來自波爾多及盧昂的黏土進行生產,使得坎佩爾港口的貨物不再與相鄰港口同質化,亦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的發展[4]。至1749年,坎佩爾瓷窯的工人數量達到了80人,成為布列塔尼地區最大的瓷器作坊,第二處和第三處瓷窯分別於1772年和1791年建成[4]。1762年6月17日,坎佩爾市中心發生火災,造成當地多處居民樓被毀,此後,坎佩爾執政者聘用工程師吉爾·安德烈(Gilles André)對被損毀街區進行了重新規劃[史 15]。
法國大革命對坎佩爾市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1792年9月11日至12日,共和派占領了坎佩爾,焚燒了多處教堂,並將聖安托萬神學院(hôpital Saint-Antoine)改建成為一處監獄[4]。坎佩爾主教伊夫-馬里·奧德蘭於1800年被刺殺[4]。法國大革命結束後,坎佩爾成為菲尼斯泰爾省的省會,行政中心地位的確立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1815至1850年間,坎佩爾出現了多處新式房屋,一些在大革命期間被損毀的宗教建築也在新思想的推動下得以重建[5]。1863年,連接坎佩爾的薩沃奈-朗代爾諾鐵路建成通車,前往周邊地區的地方鐵路也相繼建成,坎佩爾成為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出現了多個工業部門,人口數量快速上升[5]。1872年,坎佩爾進行了新的城市改造,市中心的凱雷翁街(rue Kéréon)被裁彎取直,並新開闢了街頭廣場;坎佩爾市政大劇場於1904年建成;城市生活供水工程則於1907年完工[5]。
Remove ads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坎佩爾成為重要的戰略後方,當地開闢了9處戰時軍事醫療救助中心,超過3,000名來自法國北方地區及比利時的傷員收治於此[6]。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總理保羅·雷諾曾於1940年6月11日至12日間逃離至坎佩爾,使得該城一度成為法國的臨時首都[史 16]。同年6月18日,納粹德軍占領了坎佩爾,此後整個布列塔尼半島成為淪陷區[史 17],1941年,坎佩爾地區出現了多個抵抗運動組織,規模較大的包括自由北方(Libération Nord)和民族陣線(Front National)。在納粹的搜查下,當地數百名抵抗軍被集中關押或被迫害[6]。1944年8月8日,坎佩爾在聯軍的幫助下得到解放[史 18]。1945年7月22日,戴高樂將軍訪問坎佩爾,稱坎佩爾為「布列塔尼之魂」(l'âme de Bretagne)[史 19]。
20世紀中後期,坎佩爾附近區域得到開發。1960年3月,埃爾蓋阿爾梅勒、凱爾凡坦和龐阿爾三個市鎮整體合併入坎佩爾的市鎮範圍,新的坎佩爾人口數量超過5萬,市鎮面積則由192公頃增加至近5,000公頃,市區西側的凱爾穆瓦桑街區(Kermoysan)被開發為城市優先發展區(ZUP),數千套集中式居民保障房屋在20世紀60年代末陸續建成[史 20]。1969年2月2日,戴高樂在此發表「坎佩爾演講」,提議增強法國區域行政機構的職能,支持中央權力下放,並宣布將於同年舉辦法國區域發展公投[史 21]。1976年,坎佩爾大堂集市在一次火災中被燒毀,後在其原址上新建了現代化的綜合貿易市場,於1979年向公眾開放[史 22]。1992年9月,連接巴黎和坎佩爾的高速列車開通運營[史 23]。1993年,坎佩爾西部布列塔尼市鎮公共社區成立,並於1999年升級成為城市圈公共社區[史 24]。2013年10月,因不滿法國政府徵收「生態稅」,坎佩爾成為「紅帽運動」的重要爆發地[史 25]。
Remove ads
地理
坎佩爾位於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大區西南部和菲尼斯泰爾省南部,距離巴黎大約565公里,距離大區首府雷恩大約215公里[2]。與坎佩爾接壤的市鎮包括:普勒旺、布列克、埃爾蓋加貝里克、蓋恩加、朗德雷瓦爾澤克、普洛戈內克、普洛姆蘭、普洛內斯、普呂居方、聖埃瓦爾澤克[2]。
坎佩爾位於布列塔尼半島西南部,阿摩里卡丘陵南麓,境內以丘陵為主,老城區位於河流右岸,南側為弗呂日山(Frugy),北側亦為丘陵,部分街道有較為明顯的起伏,南側部分區域位於海平面以下,全境海拔在-5到151公尺之間[2]。
奧代河自東向西流經坎佩爾市區,該河獨立入海,可通行小型船隻;其右岸支流斯泰伊爾河和弗魯河在市區與其交匯,平均寬度在10公尺以內[2]。
坎佩爾屬於溫帶落葉林區,市區內的主要林地分布於聖洛朗干谷(Vallon Saint Laurent)、綠磨坊公園(Parc du Moulin vert)以及弗呂日山北側的坡地上。河畔花園(Jardin de la Paix)位於坎佩爾市中心,是當地主要的城市綠地,常年免費向公眾開放[2]。
在鮮花城市的評比中,坎佩爾被評為4星級(最高級)鮮花城市[7]。
坎佩爾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屬於較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差較小,降水偏多,日照少於同緯度內陸區域[地 1]。
坎佩爾西部的普呂居方境內設有氣象站,以下為該氣象站的數據: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坎佩爾是法國布列塔尼大區菲尼斯泰爾省的一個市鎮,編號為29232,它也是菲尼斯泰爾省的省會[1]。坎佩爾下轄坎佩爾區,隸屬於菲尼斯泰爾省第一選區,管理坎佩爾第一縣和第二縣,同時也是坎佩爾西布列塔尼城市圈公共社區的行政辦公駐地[1]。
按照1960年以前的市鎮劃分,現代坎佩爾市區被劃為4個街區(舊坎佩爾、凱爾凡坦、佩納爾、埃爾蓋-阿爾梅勒),並實行街區自治制度[地 2][地 3]。
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簡稱「INSEE」)在進行數據統計時,將坎佩爾及相鄰的另外3個市鎮設為坎佩爾城市核心區,並將包括核心區在內的周邊共21個市鎮劃為坎佩爾城市區[地 4][地 5]。自2020年起,坎佩爾城市區被包含58個市鎮的坎佩爾城市輻射區代替[地 6][地 7]。此外,INSEE還將坎佩爾市鎮分為了29個「塊區」(IRIS)[2],以便於統計人口分布情況[地 8]。
交通
法國國道N165線經過坎佩爾市區東北部,為雙向四車道的封閉式道路,與坎佩爾西北過境快速公路(編號為「D100」)共同組成了坎佩爾北部的過境通道,通過八處互通式立交橋與市區連接;此外十餘條菲尼斯泰爾省省道呈放射狀從坎佩爾境內向四周延伸[2]。布列塔尼大區下屬的菲尼斯泰爾省城際客運提供城際巴士線路,可前往布雷斯特、莫爾萊、杜瓦訥內、孔卡爾諾、卡賴普盧蓋等省內城市以及坎佩爾周邊的部分市鎮[地 9]。
坎佩爾境內的交通事務由其所在的城市圈公共社區負責,其市區內有多處大型停車場,主要包括抵抗廣場、火車站以及都爾比(Tourbie),此外老城區的一些街道亦可沿街停靠社會車輛[2]。
2017年,71.3%的坎佩爾家庭擁有至少一輛的私人汽車[8]。2018年,坎佩爾境內共發生各類交通事故160起,造成2人遇難,182人受傷[8]。
坎佩爾位於薩沃奈-朗代爾諾鐵路上,歷史上還曾有坎佩爾-蓬拉貝和坎佩爾-杜瓦訥內兩條地方鐵路,後因客流不足而於1988年關閉[史 26]。在2015年以前,坎佩爾還有直達波爾多的城際列車,後縮短至南特[社 1]。
坎佩爾站位於市區內,老城區東側,該站每天開行約6班始發前往巴黎的高速列車,根據其沿途停靠車站的不同,該線路列車的全程運行時間在3.5至4小時之間[地 10]。此外坎佩爾站還開行前往雷恩、南特和布雷斯特三個方向的區域列車,以及前往瓦訥方向的「站站樂」列車[地 11]。2018年,坎佩爾站累計發送旅客數量達951,271人次,是法國鐵路系統的a級車站[地 12]。
坎佩爾布列塔尼機場(代碼:UIP)位於坎佩爾西側的普呂居方境內,距離市區大約5公里,該機場是一個區域性的航空站,開行前往巴黎的常規航線和前往倫敦的季節性航班[地 13]。
坎佩爾城市公共運輸(商業名稱為QUB)是當地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由凱奧雷斯負責運營,支持KorriGo通勤卡[社 2]。截至2020年10月,該系統共包括2條主幹公交線路、4條常規公交線路、5條補充線路、8條城郊線路和1條擺渡車線路,並提供校車及定製公交服務,其路網覆蓋了坎佩爾市區內的主要街道和居民區[地 14]。除此之外,坎佩爾城市公共運輸還提供自行車和電瓶車租賃服務[社 3]。
2006年,坎佩爾曾提出建設現代有軌電車的設想,後因預計客流不足及財政原因而無限期擱淺[史 27]。
政治

坎佩爾的現任市長為伊莎貝爾·阿西女士,她是社會黨的一名成員,在2020年的市政選舉中獲得了51.25%的支持率[9]。
在201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中,法國第25任總統艾曼紐·馬克宏在坎佩爾獲得了83.29%的支持率[9]。
人口
2018年,坎佩爾市鎮人口數量為63,166,在法國排名第87位。其中男性29,392人,女性33,593人,75歲及以上人口占8.8%,外籍人口數量為18,407人,人口密度為748人/平方公里,當地居民被稱為Quimpérois(男性)或Quimpéroises(女性)[7]。2019年,坎佩爾境內出生614人,死亡人口632人[7]。
雖然坎佩爾是菲尼斯泰爾省的省會,但其並非該省人口最多的市鎮,其人口數量少於該省北側的海濱港口城市布雷斯特,後者2017年人口數量超過14萬,是坎佩爾的2倍[地 21]。
經濟
坎佩爾是一個區域性的中心城市,其經濟發展事務由坎佩爾科努瓦耶工商會負責管理[社 4]。坎佩爾市鎮範圍內共有各類用人單位10,263家,其中97.68%為中小型企業,平均歷史為16年,2018年,坎佩爾新增註冊企業數量為510家,行政、醫療及社會服務是當地的主要就業崗位類型[社 5]。Ascoria(汽車銷售)、Bretagne Viandes Distribution(肉製品)及Locarmor(建築設備租售)是當地2019年營業額最高的三個企業,分別為96,975,000歐元、71,949,000歐元和57,178,000歐元[社 6]。

在第一產業方面,坎佩爾附近的農業產品以小麥農作物為主,其所在的布列塔尼半島是法國重要的畜牧業區域,隨著坎佩爾城市的擴張和農業機械化的推廣,農業在當地的經濟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2017年時相關就業人數為242人,僅占總量的0.6%,比十年前減少了0.1%[社 7]。
在第二產業方面,坎佩爾是菲尼斯泰爾南部的工業中心,當地有食品加工和少量機械製造部門。2017年,坎佩爾的工業及建築業總就業人數為6,717,占總量的15.6%[10]。Armor-Lux是法國的一個服裝生產企業,其總部位於坎佩爾[社 8]。
在第三產業方面,坎佩爾是法國重要的旅遊業城市,其衍生的相關產業如酒店、機場、餐飲等在當地經濟中占有重要比例,相關就業人數達16,120人,占總量的37.3%[10]。坎佩爾也是菲尼斯泰爾省的行政中心,當地建有一處大學城和一處公共醫療系統,法國主要的銀行、保險、通訊及社會服務機構均在坎佩爾設有分支,相關產業總就業人數為20,155,占總量的46.6%[10]。
2019年,坎佩爾的財政收入總額為68,429,000歐元,財政支出總額為56,176,300歐元,當年的債務總額為53,437,200歐元[社 9]。2020年,坎佩爾共獲得10,561,084歐元的國家財政補助,比上一年減少了0.02%[社 10]。
2017年,坎佩爾的人均月收入總額為2,069歐元,其中高級職員為3,748歐元,低於法國平均水平(4,214歐元);中級職員為2,187歐元,低於法國平均水平(2,353歐元);普通職員為1,612歐元,亦低於法國平均水平(1,690歐元)[社 11][社 12]。
2017年,坎佩爾境內的青壯年(15至64歲)失業率為15.1%,當地50.7%的家庭擁有納稅資格,平均納稅3,052歐元,低於法國平均水平(3,888歐元)[社 13]。
社會事務


坎佩爾屬於雷恩學區[文 2]。截止2019年1月1日,坎佩爾境內共有3所幼兒園、27所小學、10所初級中學、7所普通高中、1所農業高中和5所職業高中,其中部分高中開設大學校預科班[文 3]。2018至2019學年度,坎佩爾境內共有在校中小學生10,191名[文 4]。
在高等教育方面,西布列塔尼大學是法國的一所綜合性公立大學,在坎佩爾設有皮埃爾-雅凱·埃利亞校區,其文學系、政法系的部分專業以及坎佩爾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在此授課[文 5]。此外,布列塔尼高等歐洲藝術學校在坎佩爾設有分校。2019年,當地的高等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約為5,000[文 6]。
截止2019年1月1日,坎佩爾境內共有全科醫生75名、保健師81名、牙醫70名、護士100名、耳科醫生2名、眼科醫生17名、皮膚科醫生4名、助產士9名、兒科醫生9名和婦科醫生12名。境內共有藥房31家、養老院11家、殘疾人幫扶中心10家[11]。
坎佩爾中心醫院,全名為「科努瓦耶市際中心醫院」(Centre hospitalier intercommunal de Cornouaille),是法國的一個區域性醫療系統,主病區「坎佩爾拉埃內克中心醫院」(Centre Hôpital de René Théophile Laënnec de Quimper)位於坎佩爾市區,設有床位616個,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公立綜合性醫院[社 14]。
2017年,坎佩爾境內共有各類住房37,858套,其中46.5%為獨立式居民區,52.9%為集中式居民區[2]。常住房屋占坎佩爾市鎮範圍內居民建築總量的87.1%[社 15]。集中式居民區主要分布在市區西部和南部,普遍建於20世紀60年代,其中凱爾穆瓦桑街區(Kermoysan)是城市優先發展區[2]。
在住房保障政策方面,2017年,坎佩爾境內共有9,052戶家庭獲得了住房經濟補助,受益人數占總人口數量的14.4%,其中8,555份為房租補助[11]。
坎佩爾的房屋管理事務由其所處的公共社區負責,後者為其範圍內的居民住房改造提供政策支持,同時履行法國住房部門的相關法律法規[社 16]。2018年12月7日,坎佩爾西布列塔尼城市圈公共社區通過了當地的區域住房發展規劃方案(PLH),為2019至2024年間當地的房屋建設及改造提供了引導[社 17]。
2019年,坎佩爾境內共有各類實體商鋪1,818家,其中餐廳255家、大型超市21家、雜貨店15家、麵包房58家、肉鋪23家、書店19家、裝飾品店9家、銀行門店58家、美容美髮店99家、汽車維修店66家[社 18]。坎佩爾大堂集市是坎佩爾老城主要的貿易中心[社 19],此外市中心的聖法蘭索瓦街(rue Saint-François)每周三和周六上午舉辦露天綜合集市[社 20]。坎佩爾近郊則主要有兩處大型開放式商業街區,其中市區西南側的凱爾德雷澤克商業區(Kerdrézec)入駐有家樂福和聯合體育;北側的古爾維利商業區(Gourvily)則集中了勒克萊爾超市、Netto超市、Darty電氣商場、La Grande Récré玩具店、肯德基等連鎖零售及餐飲機構[2]。
2019年,坎佩爾境內共有2家游泳池、16間健身房、4座綜合體育場、13處網球場、2處馬術場、14處足球或橄欖球場、13處籃球或排球場以及1處高爾夫球場[社 21]。
坎佩爾-凱爾凡坦足球俱樂部是當地的一支足球隊,成立於1905年,曾於1970至1997年間參加職業聯賽,2020至2021賽季參加布列塔尼大區足球聯賽[社 22],其主場龐維利耶球場位於市區北部,可同時容納超過8,000名觀眾,是當地規模最大的體育設施,其翻新計劃於2019年被提出[社 23]。
坎佩爾的環境事務由其所屬的公共社區和坎佩爾市政府協調負責[社 24]。2017年,坎佩爾西布列塔尼城市圈公共社區內共有27處飲用水取水點[社 25]、7處生活垃圾處理中心[社 26]和5處污水集中處理廠[社 27],其中科爾尼蓋勒污水處理廠(station d'épuration du Corniguel)建成於2003年,日均處理污水達1.7萬立方公尺,是當地規模最大的生活污水處理中心[社 28]
2018年,坎佩爾境內共有5家污染企業[社 29]。同年的二氧化氮濃度平均值為11µg/m³、臭氧濃度平均值為53µg/m³、二氧化硫濃度平均值為0、顆粒物平均值為25µg/m³[社 30]、水體坤化物濃度為2µg/L、硝酸鹽濃度為23.3mg/L[社 31]。
坎佩爾境內共有四個派出所[社 32],最近的國家憲兵隊位於12公里外的普洛加斯泰勒-聖日耳曼境內[社 33]。菲尼斯泰爾省消防總站位於坎佩爾境內[社 34]。
2014年,坎佩爾及附近地區共發生各類案件3,707起,其中盜竊類案件2,160起,經濟類案件517起,毒品交易類案件205起[社 35]。
法國主要的媒體均可在坎佩爾接收,法國電視三台下屬的布列塔尼大區頻道在部分時段播出坎佩爾所屬區域的地方新聞[社 36]。《科努瓦耶進步報》創辦於1907年,總部位於坎佩爾,是菲尼斯泰爾省南部地區的主要地方性刊物[社 37]。
文化

2019年,坎佩爾境內共有2家劇場、3家電影院、2家博物館和1家音樂廳。坎佩爾市開設有11處圖書館或多媒體中心,向公眾全年開放[社 38]。
坎佩爾老城區位於奧代河與斯泰伊爾河交匯處,市區街道總體較為規整,東西走向的凱雷翁街(rue Kéréon)西起斯泰伊爾河上的梅達爾橋(Pont Médard),東抵主教座堂正前方,是坎佩爾老城的城市主軸線[2]。18世紀後,坎佩爾老城範圍擴張至河流對岸,並出現了多條縱向的街道[4]。1960年,坎佩爾與相鄰的另外三個市鎮合併,其行政區劃範圍由2平方公里擴張至84平方公里,城市區域開始向四周發展,東側出現了工業區,南北兩側出現了開放式商業街區,而集中式居民樓(HLM)則分布於市郊的多個區域[2]。
現代坎佩爾的都市計畫與建設事務由其市政府及其所處的城市圈公共社區共同負責。2017年3月16日,坎佩爾市政府向公眾發布了《坎佩爾城市區域發展總體規劃》(PLU de Quimper),為當地的城市建設提供了總體發展方向[社 39]。
坎佩爾是法國西部重要的旅遊城市,因其境內的傳統建築而聞名,自1989年起被列入法國藝術與歷史之城,同時也是前往布列塔尼半島西南部各旅遊景點的重要中轉站[2]。當地的旅遊事務由其所屬的公共社區負責[社 40]。2020年,坎佩爾境內共有19家賓館共計865間房間,另有2個露營地,可容納共347輛露營車[社 41]。
坎佩爾因布列塔尼地方文化而聞名,當地每年舉辦多場各類活動,代表性項目包括科努瓦耶狂歡節、羈狂音樂節、雅卡雅萊音樂節、萬聖夜狂歡節等[文 8]。
坎佩爾是天主教坎佩爾教區的首府,該教區現任主教為洛朗·多尼安[文 9],其管轄範圍與菲尼斯泰爾省重合,包含20個堂區,其中坎佩爾-聖科朗坦堂區(La Paroisse Quimper – Saint-Corentin)內共有8處祈禱室[文 10]。
坎佩爾的伊斯蘭社團隨著外來移民數量的增加而得到發展,當地共有3處清真寺[文 11],其中佩納爾清真寺(mosquée de Penhars)是當地規模最大的穆斯林活動中心,可容納超過1,000名教徒[文 12],現任伊瑪目切赫·蒂迪安(Cheikh Tidiane)於2019年1月上任[文 13]。

坎佩爾所在的布列塔尼是法國較為典型的雙語區,當地歷史上通用布列塔尼語,「坎佩爾」一名的布列塔尼語為「Kemper」。自法國大革命及工業革命後,當地日常生活語言逐漸被現代法語代替[文 14]。二戰後,法國政府積極保護布列塔尼語及其文化。1977年,當地出現了第一所現代布列塔尼語教學機構,2008年2月8日,坎佩爾市政府宣布加入布列塔尼語促進組織[文 15]。至2016年9月,坎佩爾境內已有690名中小學生選擇布列塔尼語課程,當地的路牌等設施也有使用雙語標註[2]。
坎佩爾所處的區域在布列塔尼歷史上被稱為「格拉濟克地區」,其名稱來源於布列塔尼語,意為「小藍」,指當地特有的一種布料[文 16]。

坎佩爾的瓷器生產起源於18世紀初,其材料通過法國西部多個區域引進,在生產過程中添加布列塔尼特有的藝術繪畫,是坎佩爾近現代重要的非物質文化產品。20世紀後期因受到工業生產及國際競爭影響而逐漸衰敗,當地的最後一家瓷窯1983年關閉,但仍有民間作坊進行少量生產[文 17]。
坎佩爾地區的常見飲食與法國大部分地區相似,可麗餅和烤乳豬是當地的代表性地方食物[文 18]。當地不定期舉辦各類美食節以及葡萄酒展覽會[文 19]。截至2020年10月,坎佩爾境內共有3家餐廳被列入《米其林星級餐廳名單》[文 20]。
相關人物
聽診器發明者勒內·拉埃內克、藝術家馬克斯·雅各布、工程師埃米爾·勒穆瓦納、第九任法國國防部部長夏爾·埃爾尼和布列塔尼音樂家達恩·阿爾·布拉斯出生於坎佩爾。
對外交流
參考資料
- INSEE. Dossier complet - Commune de Quimper (29232). insee.fr. [2020-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法語).
- Hervé Glorennec, Jean-François Douguet. Quimper, des rues et des noms au fil du temps. Quimper: Centre culturel quimpérois. 2003: 406p. ISBN 978-2950656520 (法語).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