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城巴12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城巴12線是香港中西區內一條來往中環3號碼頭和半山區的循環路線,途經金鐘、堅道、柏道、西摩道及羅便臣道,折返點設於羅便臣道。
Remove ads
歷史
- 1955年8月16日,本線投入服務,來往中環統一碼頭至西摩道。本線乃香港首條巴士循環線。
- 1972年9月11日起,本線的總站遷往中環總站(即交易廣場現址)。
- 1974年4月16日起,配合半山區巴士專綫實施,本線改為逆時針方向繞經堅道、西摩道及羅便臣道(實施前為順時針方向途經羅便臣道、西摩道及堅道)。
- 1985年2月1日起,因中環總站位置興建交易廣場及附設巴士總站,本線的總站遷往康樂廣場。
- 1987年4月6日,配合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落成啟用,本線的總站遷入該處。
- 1993年9月1日,配合Network 26 新里程,本線由城巴接辦至今。
- 1994年,城巴原計劃本線與12M線合併,乘客通告亦已發出,但被半山區乘客反對而無疾而終。
- 1995年9月20日起,總站遷往中環碼頭,以減輕交易廣場總站之擠迫。
- 2002年6月21日起,總站遷往中環(5號碼頭)。
- 2003年4月18日起,本線繞經金鐘。因中環至金鐘行車路線與新巴2號線重疊,此措施於2004年8月30日予以取消。
- 2003年4月18日起,早上的班次改由3號碼頭開出。
- 約在2007年起,城巴在旗下兩條路線(本線與11線)試驗報站機廣播系統。
- 2009年10月18日:總站遷回中環碼頭。
- 2013年7月14日:改經擺花街和亞畢諾道上山,並改經雪廠街前往中環碼頭。同時配合23A取消,增設本線和26的八達通轉乘優惠。
- 2015年4月12日: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由羅便臣道往中環方向將改經畢打街,而不入雪廠街。
- 2016年5月20日:增設實時抵站時間查詢服務。
- 2020年12月14日:受疫情影響,末班車提早至21:00。[1]2021年3月11日起改為來回末班車提早至22:00,直至2021年7月1日。[2]
- 2022年8月14日:所有班次均改以中環(3號碼頭)為總站,除星期一至五09:00前班次外,其餘班次繞經金鐘(添馬街)、般咸道及柏道,不經衛城道以北的西摩道,往中環碼頭方向繞經干諾道中及民光街 。[3]
- 2025年2月10日:平日上午不經柏道之班次取消西摩道「衛城道」站。
Remove ads
服務時間及班次
- 棕色字班次不經金鐘(添馬街)、般咸道及柏道。
Remove ads
收費
全程:$5.6
|
乘客登上本線後指定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以下路線,或從以下路線登車後指定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本線,次程可獲車資折扣優惠:
- 12←→12M,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90分鐘
- 12往羅便臣道 → 12M往柏道
- 12M往金鐘 → 12往中環
- 12往中環 → 23往北角碼頭或26往勵德邨,回贈首程車資
- 23往蒲飛路或26往荷李活道 → 12往羅便臣道,次程車資全免
- 12←→A11
- 12往中環 → A11往機場,回贈首程車資,轉乘時限為90分鐘
- A11往北角碼頭 → 12往羅便臣道,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120分鐘
使用車輛
本路線使用3輛巴士,受半山的路面影響,本線祇能使用車身長度較短的巴士行走。本線主要使用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 (7002-7059)、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9108-9150)和富豪B9TL(9500-9559)。
2022年8月14日起,配合12M線改為只為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本線全線改派雙層巴士行走,自1995年起進駐此路線的單層巴士從此絕跡。
行車路線
經:民光街、民耀街、港景街、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干諾道中、夏愨道、紅棉路支路、金鐘道、添馬街、夏慤道、紅棉路、天橋、金鐘道、皇后大道中、德己立街、威靈頓街、擺花街、荷李活道、亞畢諾道、堅道、般咸道、柏道、羅便臣道、衛城道、西摩道、羅便臣道、花園道、金鐘道、添馬街、夏慤道、紅棉路支路、琳寶徑、遮打道、昃臣道、德輔道中、雪廠街、干諾道中、康樂廣場、民耀街及民光街。
- 逢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09:00前的班次不經斜體字之路段,改經粗體字之路段。

- 有#號之車站祇限逢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09:00的班次停靠,該等班次同時不停靠有 * 號之車站。
Remove ads
參考書籍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